微波实验报告1_第1页
微波实验报告1_第2页
微波实验报告1_第3页
微波实验报告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口实验室名称: 成绩: 实验日期:2014年4月30日 实验一、传输线调试与参数测试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基本微波器件。2.了解微波振荡源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微波的传输特性。3.学习利用吸收式测量频率和波长的方法;4.掌握用测量线来测量波长和频率的方法;5.学会测量线的定标;6.掌握常用的大、中、小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精确测量。二、实验装置YM1123标准信号发生器,GX2B小功率计,YM3892选频放大器,TC2b波导型测量线,(TS7厘米波导精密衰减器,PX16直读式频率计),BD-20A三厘米波导系统,探头若干。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1.连接线路如图2.打开标准信号发生器的电源,电流调零,输出功率调到中档,输出频率调到10GHZ。信号工作方式置于“内方波”,重复频率用“X10档”1KHZ左右。将选频放大器衰减档置于40dB档位,输入阻抗置200Q,通频带置于32HZ。4.将选频放大器接到晶体检波器输出端,缓慢旋转频率计在10GHZ左右,当输出幅度降低达到最低的时候,谐振腔(频率计)处于谐振状态,此时频率计的读数就是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5.当频率计不处于谐振状态时,将选频放大器接到TC2b测量线上,测量端口接上可变短路器,缓慢移动测量探针,测出相邻两个极值点附近的两点坐标,测两组数据;再用平均值方法,计算波导波长九二(d+d)-(d+d),测g3412三组数据。位置1(mm)位置2(mm)九(mm)gd'i127.08d3131.9630.54d2117.94d4143.60d''1120.38d”3140.4634.24d”2122.76d'4136.92d'''1119.48d”3139.1431.98d'''2126.52d'''4138.84X1122.34X2138.5032.32四、 微波实验注意事项:1.旋动频率计要缓慢,否则塑料红指针易卡断。在起始端和终了端要切忌不能使劲转动。2.移动测量线探针的同时,要适当调整选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避免在输出最大位置时选放指针打表。合适调节信号源的输出功率。(衰减约37dB)。每次改变信号源频率时,都须重新调整E—H面阻抗调配器、晶体检波器、测量线,使之处于谐振输出最大状态。五、 思考与讨论1.连接微波测试系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连接的紧密性,防止实验中微波泄漏,导致实验的准确性下降2.驻波测量线测定波导波长的方法。波导波长与自由空间波长的大小关系如何?将测量线终端短路,波导内形成驻波状态,调整探针位置至电压波腹点处,既选频放大器指示的最大位置.可求得的波导波长.3.为什么有时晶体检波器在调速管和检波二极管都完好的情况下,会出现输出信号很小的现象,如何调节?调节可变衰减器至适当位置4.平均值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时,等指示值的大小选择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吗?这样是利用平均值的方法将数值进行合理的取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