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考研专业综合重点汇总(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

2.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会引起该国的外汇储备()。

A.数量减少B.数量增加C.实际价值增加D.实际价值减少

3.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B.教育怎样培养人C.教育的制度D.教育为谁服务

4.以下阐述符合国际收支弹性论的基本假设的是()。

A.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B.汇率和价格均不发生变化C.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D.无套利原则立

5.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有()。

A.没有从事违法行为(广义)就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B.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C.如果权利没有受到侵犯,就不会产生法律责任

D.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其惩罚的方式来实现的

6.对于极端凯恩斯主义的IS-LM模型,当经济处于萧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对私人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D.对私人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7.某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在关于研究的数量方面运用了文献计量法。运用了大量的图形和表格,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一研究者遵循了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

8.“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尤不看也。”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的

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记体察

9.以下关于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阐述正确的是()。

A.支出乘数越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10.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的情景条件B.观察的方式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11.某人购得一条电热毯,在使用时因该电热毯漏电而受伤害,如果他向法院起诉,法律保护其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B.2年C.20年D.6个月

12.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550米,乙练习赛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甲第一次追上乙经过()。

13.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A.比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小B.比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大C.同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一样D.恒等于1

14.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以下哪项犯罪之中?()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15.以下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看跌期权价格相应上涨的是()。

A.期权协议价格增加B.无风险利率下降C.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增加D.标的资产的收益增加

16.关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货币主义者所持的观点是()。

A.货币在短期是中性的,但在长期是非中性的

B.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但在长期是中性的

C.货币在短期、长期均是中性的

D.货币在短期、长期均是非中性的

17.以下变动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B.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C.货币供给量增加D.通货紧缩

18.

19.汉初萧何参照秦律作《九章律》,增加的篇章是()。

A.杂律、兴律、户律B.刑名、法例、户律C.职制、户律、厩律D.户律、兴律、厩律

20.无权解释即非正式解释,下列属于无权解释的有()。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任意解释D.司法解释

21.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是

A.自变量与因变量B.实验组与控制组C.前测与后测D.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

22.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

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D.图书馆

23.由于()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A.国家机关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D.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24.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政治和法律都是通过对主体权利义务的确认和保障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

B.总体上法律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影响法律内容或价值追求的发展变化

C.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D.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法律的意志属性是一致的

25.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规进行蜜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D.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二、多选题(10题)26.报复陷害的对象是()。

A.控告人B.申诉人C.批评人D.举报人

27.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与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8.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B.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D.赔礼道歉

29.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指()。

A.其他社会组织(除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外)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B.司法判决

C.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

D.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法律文件

30.我国选举法规定,选区应按()来划分。

A.居住状况B.生产单位C.事业单位D.工作单位

31.以下()体现了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A.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B.宣布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C.自行处理行政事务D.立法权

32.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B.精神财富C.作为D.不作为

33.甲和乙、丙依法签订合同,将甲的一套房屋以14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丙,此合同产生的债属于()。A.单一之债B.简单之债C.特定之债D.多数人之债

34.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该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命令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

35.罚金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是()。

A.适用的机关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C.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

三、判断题(3题)36.危险的分类:一级—灾难性的;二级—危险性的;三级—临界的;四级—安全的。

A.是B.否

37.外部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行业产业的函数.

A.是B.否

38.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范围的过程称为危害辨识。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进行代偿调节的?

40.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41.简述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42.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建安风骨。(苏州大学2005年)

43.试述神经肽与神经递质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甲的儿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请说明理由。

45.乙、丁所签合同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

1.C

2.B

3.A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B项教育怎样培养人、C项教育的制度及D项教育为谁服务均不符合题意,只有A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A解析:弹性论(elasticitiesapproach)的基本假设是:

(1)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

(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即一国的进出口弹性无穷大。

(3)稳定的货币需求。

(4)购买力平价的成立。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5.B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责任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B项表述正确。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其惩罚、救济和预防三个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D项表述错误。

6.A

7.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常规的文献综述中并不包括文献计量法,这一研究者对文献计量法的巧妙运用,遵循了创新性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8.A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量力所至而谨守之。”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因此,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9.B解析:“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从而“挤出效应”就越多。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则一定量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10.C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观察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A项观察的情景条件、B项观察的方式及D项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均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观察的程序和方法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1.A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身受到伤害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故选A。

12.D答案是:D。

[分析]设经过x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则由题意

550x-250x=400

13.B

14.A解析:就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特征来看,犯罪的停止形态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尚未完全具备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却构成了犯罪。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并不存在于所有犯罪过程中。一般认为,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只有出现了法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因而过失犯罪没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停止形态。对于过失犯罪来说,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没有既遂与未遂的区分问题。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也不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之中。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既然只是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持放任的态度,就不可能积极地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于间接故意犯罪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不构成犯罪。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也就无所谓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所以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15.C解析:由于看跌期权在执行时,其收益等于标的资产当时的市价与协议价格之差。因此,标的资产的价格越高、协议价格越低,看跌期权的价格就越高。对于看跌期权来说,由于执行时其收益等于协议价格与标的资产市价的差额,因此,标的资产的价格越低、协议价格越高,看跌期权的价格就越高。

无风险利率对期权价格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我们可以从比较静态的角度考查,即比较不同利率水平下的两种均衡状态。如果状态1的无风险利率较高,即标的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也应较高,这就意味着对应于标的资产现在特定的市价,未来预期价格较高。同时由于贴现率较高,未来同样预期盈利的现值就较低。这两种效应都将减少看跌期权的价值。但对于看跌期权来说,前者将使期权价格上升,而后者将使期权价格下降。由于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因此对应于较高的无风险利率,看跌期权的价格也较高。其次,我们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来考查,即考查一个均衡被打破到另一个均衡形成的过程。在标的资产价格与利率呈负相关时(如股票、债券等),当无风险利率提高时,原有均衡被打破,为了使标的资产预期收益率提高,均衡过程通常是通过同时降低标的资产的期初价格和预期未来价格(只是前者的降幅更大)来实现的。同时,贴现率也随之上升。对于看涨期权来说,两种效应都将使期权的价格下降,而对于看跌期权来说,前者效应为正,后者为负,由于前者效应通常大于后者,因此其净效应是看跌期权价格的上升。我们应注意到,从两个角度得到的结论刚好相反。因此,我们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区别分析的角度。

简单地说,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是用来衡量标的资产未来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指标。由于期权多头的最大亏损仅限于期权价格,而最大盈利额则取决于执行期权时标的资产市场价格与协议价格之间的差额。因此,波动率越大,对期权多头越有利,期权价格也应越高。

由于标的资产分红付息等将减少标的资产的价格,而协议价格并未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产生收益将使看跌期权价格下降,而使看涨期权价格上升。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16.B[参考答案]B

[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由于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会随着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货币变动引起的收入等实际变量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即正确选项为B。

17.D[参考答案]D

[分析]

货币的投机需求、交易需求,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只有商品价格水平的普遍下降,也就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

18.D

19.D解析:刘邦建汉后,由于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惩治犯罪,故命令丞相萧何参照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所谓《九章律》。《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而成。所以选项A、B、C不正确。

20.C解析: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类。该题中的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都是正式解释,都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法律进行的解释。而任意解释为非正式解释,是指司法活动中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对于法律的解释和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法律的解释。所以本题应选C。

21.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与描述研究等方法的根本不同,在于实验研究强调由研究者对实验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并对变量问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教育实验研究的三对基本要素包括:(1)自变量与因变量;(2)实验组与控制组;(3)前测与后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22.C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1)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2)宫廷学校。在倭马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学校,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形式。(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总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座堂学校是拜占庭时期教会学校的一种。因此,答案为C。

23.C[答案]C

[评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

24.B政治的控制和调整功能通过政治行为和过程实现,法律通过对主体权利义务的确认和保障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因此A项错误。总体上法律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影响法律内容或价值追求的发展变化,B项表述正确。尽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法律在阶级本质上是一致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从形式上看,二者所代表的意志仍有不同属性。法代表着一种国家意志,它对全体居民具有普遍效力。党的政策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的主张,代表着全党的意志,它本身并不是国家意志,其效力也只及于党的组织和成员,对党外的人员和组织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C、D项错误。

25.B

26.ABCD解析: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报复陷害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判权、举报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根据《刑法》第254条的规定,报复陷害罪的对象限于以下四类人: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

27.ABCD解析:法的本质一直是法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学说认为:法的本质从主观方面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此处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指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它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与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客观方面看,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该题中的四个选项描述均正确,所以应选A、B、C、D。

28.AB解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在于:一是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二是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三是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合同义务人向合同权利人承担责任。因为违约责任的实质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所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财产性质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这是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与合同的原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实施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并且又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强制其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是由合同目的所决定的,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支付违约金是一种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制裁违约当事人和救济受害人。凡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合同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如因自己的过错而违约时,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负有支付违约金的责任,所以,违约金具有双重性质。它的惩罚性表现在,违约金的支付不以造成损失为条件,它的补偿性表现在,当支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时可请求违约方再行赔偿。选项C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停止侵害,是指当加害人正在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时,受害人得依法请求停止侵害。停止侵害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的请求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停止侵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使用。选项D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赔礼道歉,指公开认错,即责令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这一责任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法律对不法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受害人合法利益的确认和保护。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案件,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适用。

29.BD解析: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没有普遍约束力,仅针对个别人、具体事所做出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通常指国家机关在适用法的过程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个别性文件。

30.ABCD解析:根据我国《选举法》第24条规定:“不设区的市……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

31.ACD解析: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1)行政管理权;(2)立法权;(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2.ABCD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财富,它们是一般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是保护性法律关系的客体。(2)物,既可表现为自然物,也可表现为人的劳动创造物。既可以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也可以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还可以是货币以及其他有价证券。(3)非物质财富,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和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性财富。(4)行为结果,一定的行为结果可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在通常情况下,往往直接把行为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故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33.BCD

34.BCD解析:义务性规范,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确定性规范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35.ABCD解析: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指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依照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适用的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方法。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适用的机关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适用,而行政罚款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适用。其二,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而行政罚款的适用对象是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其三,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罚金适用的法律根据是刑法;而行政罚款适用的法律根据是行政法规、经济法规。其四,严厉程度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方法,前者的严厉程度大于后者。

36.Y

37.Y

38.N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为危害辨识。

39.(1)血液的缓冲作用:H++HCO3-→H2CO3→CO2+H2O。(2)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细胞内外K+一H+交换进入细胞内的H+被细胞内缓冲系统缓冲。(3)肺的代偿调节: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使血中HCO3(PaCO2)继发性降低。(4)肾的代偿调节: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肾泌H+、泌NH4+及回收HCO3-增加使血浆HCO3-浓度有所恢复。(1)血液的缓冲作用:H++HCO3-→H2CO3→CO2+H2O。(2)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细胞内外K+一H+交换,进入细胞内的H+被细胞内缓冲系统缓冲。(3)肺的代偿调节: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使血中HCO3(PaCO2)继发性降低。(4)肾的代偿调节: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肾泌H+、泌NH4+及回收HCO3-增加,使血浆HCO3-浓度有所恢复。

40.(1)优点:①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②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③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2)缺点:①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②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41.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消除法。即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2)平衡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组的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同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3)抵消法。这种方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4)恒定法。恒定法是指使无关变量效应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5)随机法。随机是指在选择被试、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许多实验环节上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随机安排决定它是教育实验中唯一有可能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方法。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思考的是“控制”。

42.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其文学特点可概括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它的另一个主题;感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是它的另一个主题。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似托秦代筑长城之事描写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颇具现实意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