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_第1页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_第2页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_第3页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_第4页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一、GC分类

1.按固定相分气-固色谱气-液色谱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GC)

2.按分离原理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

3.按柱子粗细分填充柱色谱毛细管柱色谱当前第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高选择性

2.高效能

3.高灵敏度

4.分析速度快

5.应用范围广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好,分子量在400以下的组分的分离和测定当前第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一、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

载气→减压→净化→稳压→

→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

进样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控制系统第一节分析流程及常用术语当前第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进样系统进样器、气化室三、柱分离系统分离系统的核心是色谱柱。1.填充柱2.毛细管柱(开管柱)一、载气系统当前第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五、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和测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温度。色谱柱温控方式:恒温分析、程序升温。四、检测系统1.热导池检测器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电子捕获检测器4.火焰光度检测器当前第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色谱图:

检测器输出信号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或色谱图。二、色谱图及常用术语当前第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色谱峰:在一定色谱条件下,组分通过检测器时,响应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称为色谱峰。对称因子fs=W0.05h/2A=(A+B)/2AW0.05h为0.05倍峰高处的峰宽,

fs=0.95~1.05为对称峰;

fs<0.95为前沿峰;

fs>1.05为拖尾峰。当前第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基线

在色谱操作条件下仅有流动相通过检测器时,反映检测器噪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稳定的基线是一条直线。当前第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峰高(h)

从色谱峰顶点到基线的距离峰面积

(A)

从色谱峰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当前第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区域宽度

1.标准偏差σ两个拐点E和F之间的距离的一半2.峰底宽度(W)

在色谱峰两边的转折点(也叫拐点即EF)所画的切线与基线相交的截距。当前第1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半峰宽

峰高一半处的宽度GH4.峰面积A色谱峰与基线延长线所包围的面积,精确计算时当前第1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保留时间

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的时间保留值2.死时间

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的时间。(空气、甲烷或乙醚峰的保留时间)。实际上为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柱长(cm)——流动相平均线速度(cm/s)3.调整保留时间

当前第1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4.保留体积

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

5.死体积

6.调整保留体积在LC中为实测值(mL/min)在GC中为校正到柱稳柱压下的平均流速

7.相对保留值

当前第1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5.分离度(一)定义:相邻二色谱峰峰尖距离对峰宽均值的之比为分离度

R<1,峰重叠,未分开R=1,认为基本分开,4σ分离R=1.5,两峰完全分离,6σ分离

当前第1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三、分配系数和色谱分离(一)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1.分配系数2.容量因子k

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和温度有关3.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当前第1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4.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当前第1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如果KA=KB,△tR=0,组分A,B不可分开KA≠KB,△tR≠0,组分A,B可分开。KA

>KB,则B先流出色谱柱设两个组分的混合物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分配系数不等是分离的前提当前第1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第二节色谱法基本理论要使R大,必须:

1、∆tR大---∆k大----热力学

2、W小---峰展宽小---动力学当前第1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色谱理论包括两方面:热力学理论:研究分配(分离)过程,塔板理论(platetheory)。动力学理论:研究各种动力学因素对峰展宽的影响,速率理论(ratetheory)。当前第1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一、塔板理论

始于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提出的塔板模型。分馏塔:在塔板上多次气液平衡,按沸点不同而分离。色谱柱: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分配平衡,按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塔板理论假定:①在色谱柱内每一“塔板”H内,组分在两相间瞬间达到分配平衡。②流动相间歇式进入色谱柱,每次进入一个塔板体积。③分配系数在各塔板内是常数。④纵向扩散可以忽略。当前第2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一)质量分配和转移

1、单一组分B(kB=0.5)的分配和转移 ①设色谱柱的塔板数n=5,即r=0、1、2、3、4(或n-1)号。 ②将单位质量的B加到第0号塔板上。 ③分配平衡后,0号塔板内ms/mm= 0.333/0.667。 ④进入一个塔板体积的流动相(一次转移),当前第2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当前第2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经过N次转移后,质量分布符合二项式:(ms+mm)N的展开式。如N=3,展开式为:(0.333+0.667)3=0.037+0.222+0.444+0.296

0123号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分布由k(K)决定转移N次后,第r号塔板中的质量Nmr:当前第2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例:转移3次后,在第2号塔板内的溶质分数当前第2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组分B(KB=0.5)在n=5的色谱柱内及出口的分布

Nr01234柱出口

010000010.3330.667000020.1110.4440.44500030.0370.2220.4440.2960040.0120.0990.2690.3950.198050.0040.0410.1640.3290.3290.132

60.0010.0160.0820.2190.3290.219

700.0060.0380.1280.2560.219800.0020.0170.0680.1700.1709000.0070.0330.1020.11410000.0020.0160.0560.068注意:1.柱出口处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质量(浓度)最大点的N,即保留体积。当前第2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组分A(kA=1)在n=5的色谱柱内和出口的分布

Nr01234柱出口

010000010.50.5000020.250.50.2500030.1250.3750.3750.1250040.0630.2500.3750.2500.0630

50.0320.1570.3130.3130.1570.03260.0160.0950.2350.3130.2350.07970.0080.0560.1650.2740.2740.118

80.0040.0320.1110.2200.2740.137

90.0020.0180.0720.1660.2470.137100.0010.0100.0450.0940.2070.1242.两组分的分离A(KA=1)和B(KB=0.5)两组分当前第2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结果:组分B:k=0.5,当N=6和7时,柱出口产生B的浓度最大点。组分A:k=1,N=8和9时,柱出口处达到浓度最大点。两组分开始分离,k小的组分B在柱后先出现浓度极大值,即先出柱。一根色谱柱n=103以上,组分有微小的分配系数(容量因子)差别即可实现完全分离。

分配系数(容量因子)不等是分离的前提。当前第2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N柱出口

0010203040

50.03260.07970.118

80.13790.137100.124(二)流出曲线方程

1、二项式分布曲线 以组分A在柱出口处的质量分数对N作图。

k=1的组分从n=5色谱柱中的流出曲线图图12-1k=1的组分从n=5柱中的流出曲线当前第2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2.色谱流出曲线当塔板数很大时,流出曲线趋于正态分布曲线。图12-2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和区域宽度

当前第2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三)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度H=L/n

注意:1.计算n时使标准差(峰宽或半峰宽)和保留时间单位一致

2.n的单位当前第3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有效理论塔板数和有效理论塔板高度Heff=L/nef小结:塔板理论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说明了组分的分配和分离过程提出了评价柱效的指标但某些假设与实际色谱过程不符

当前第3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例1某色谱柱长2m,测得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5min,在色谱纸上量得色谱峰的宽度为0.2cm,已知纸速为2cm·min-1,求塔板高度。

解:将色谱峰的宽度换算成时间:答:塔板高度为1.7mm。当前第3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速率理论

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姆特(Van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塔板高度涡流扩散项纵向扩散项传质阻抗项H=A

+B/u+Cu当前第3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涡流扩散(eddydiffusion)也称为多径扩散(一)影响H的动力学因数图12-3涡流扩散产生的峰展宽(a)分子经过的路径(b)峰展宽当前第3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涡流扩散原因:柱填充不均匀A=2dpA:涡流扩散系数,其单位为cm。:填充不规则因子,填充技术和填料颗粒形 状决定。dp:填料(固定相)颗粒的平均直径,

dp小,A小;但dp

太小,和柱阻大。

使用适当粒度和颗粒均匀的单体,尽量填充均匀,可减少涡流扩散。空心毛细管柱中,A项为零。当前第3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纵向扩散组分向“塞子”前后扩散,使区带展宽。原因:浓度差纵向扩散项B/u影响因素:

u,

B=2DgB:纵向扩散系数,其单位为cm2/s,:弯曲因子,反映固定相颗粒对分子扩散的阻碍。Dg: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图12-4纵向扩散产生的峰展宽(a)柱内谱带构型(b)相应的色谱峰当前第3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Dg

与组分的性质有关。 与载气的分子量(M)的平方根成反比, 随柱温(T)升高而增大, 随柱压(P)增大而减小。(1)γ

填充柱γ<1,硅藻土为0.5—0.7空心毛细管柱γ=1(3)u载气线速度较低时用氮气,较高时宜用氦气或氢气。较低的柱温当前第3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传质阻抗传质:溶解、扩散、转移的过程。传质阻抗:影响传质过程的阻力。结果:(非平衡状态),使有些分子较快向前移动,而另一些滞后,引起峰展宽。传质阻抗系数C,其单位s,包括

Cm、Cs图12-5传质阻抗产生的峰展宽当前第3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传质阻力项(CU)定义:被测组分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物质迁移过程,称为传质过程。C

称为传质阻力系数。传质过程分为:气相传质过程与液相传质过程传质阻力系数C等于气相传质阻力系数Cg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Cl之和:C=Cg+C1当前第3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流动相线速度对塔板高度的影响

A:不受

u影响B/u:u↑,H↓Cu:(

Cm、Cs

u↑,H↑图12-6流速与纵向扩散和传真阻抗的关系1.纵向扩散项(B/u)2.流动相传质阻项(Cmu)3.固定相传质阻项(Csu)4.H-u关系曲线当前第4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A,B/U,CU越小,色谱柱的塔板高度H越小,柱效率越高。

1.选择颗粒较小的均匀填料

2.选用较低的柱温操作

3.降低载体表面液层的厚度

4.选用合适的载气及载气流速:流速较小时,分子扩散项成为色谱峰扩张的主要因素,宜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流速较大时,传质项为控制因素,宜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总结:范第姆特方程H=A+B/U+CU改善柱效率的因素:当前第4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第三节气相色谱固定相和载气一、气液色谱固定相1.对固定液的要求在操作温度下蒸气压要低;热稳定性好;对被分离组分的选择性要高;对试样中各组分有足够的溶解能力。(一)固定液固定液和载体当前第4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固定液的分类化学分类:依据结构分类烃类:烷烃与芳烃,角鲨烷(异卅烷、C30H62),标准非极性固定液。硅氧烷类:甲基、苯基、氰基、氟硅氧烷等,聚醇:如聚乙二醇PEG20M,氢键型聚酯: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PDEGS或DEGS)

当前第4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极性分类用相对极性P来表示q1(lgr1):苯与环己烷在β,β'-氧二丙腈柱上的相对保留值的对数。q2(lgr2):苯与环己烷角鲨烷柱上的相对保留值的对数。qx(lgrx):在待测柱上的相对保留值的对数。当前第4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相对极性Px分类:β,β'-氧二丙腈:P=100角鲨烷:P=0其余:Px=0---100分为5级

0—20 0或1 非极性角鲨烷、甲基硅 橡胶

21—40 2 弱极性 DNP、OV-17 41—60 3 中等极性氰基硅橡胶

61—80 4 极性 聚乙二醇

81—100 5 极性 β,β'-氧二丙腈

当前第4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固定液的选择——相似性原则被分离物质固定液主要作用力出峰顺序非极性非极性色散力按沸点顺序,沸点低者先出柱。相同沸点的极性组分先出。中等极性中等极性诱导力和色散力按沸点顺序。相同沸点的极性组分后出柱。极性极性静电力按极性顺序出柱。非极性组分先出柱。能形成氢键的试样氢键型氢键力按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出柱。当前第4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固定液的选择——

组分极性差别较大:选用极性固定液。

沸点差别较大:选用非极性固定液。例:苯与环己烷(苯80.1℃,环己烷80.7℃)。苯为弱极性,环己烷为非极性,极性差别是主要矛盾。 非极性固定液很难分开。 中等极性的固定液,如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则苯的保留时间是环己烷的1.5倍。主要差别当前第4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载体(担体)1.要求: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表面吸附性很弱;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载体是固定液的支持骨架,使固定液能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液膜。当前第4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分类硅藻土型载体红色载体常与非极性固定液配伍白色载体常与极性固定液配伍非硅藻土型载体氟载体、玻璃微珠素瓷当前第4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除去载体表面的铁等金属氧化物。用于分析酸性化合物。

将载体与硅烷化试剂反应,除去载体表面的硅醇基。分析形成氢键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二甲基二氯硅烷,六甲基二硅烷

酸洗法碱洗法硅烷化法除去载体表面的Al2O3等酸性作用点。用于分析胺类等碱性化合物。3.载体的钝化

钝化:除去或减弱载体表面的吸附性能。当前第5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气—固填充色谱柱1.固定相吸附剂分类:

(1)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适用于低沸点的碳氢化合物的分析。

(2)弱极性吸附剂:如氧化铝吸附剂,适用于分析C1~C4烃类及异构体。

(3)强极性吸附剂:如分子筛,适于分析N2,O2,CO,H2等气体和正异构烷烃。

(4)氢键型吸附剂:如硅胶吸附剂,适用于分析有氢键或极性的化合物。当前第5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氢气分子量小,热导系数大,粘度小。常用于热导检测器。要求:纯度在99.999%以上、净化选择:主要取决于检测器、色谱柱及分析要求。

扩散系数小,柱效比较高。除热导检测器以外的其它几种检测器中,多采用氮气作载气。氮气流动相当前第5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第四节气相色谱检测器

检测器:将流出色谱柱的载气中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浓度型检测器:检测器的响应值和组分浓度成正比。

热导检测器(TC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质量型检测器:检测器的响应值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某组分的质量成正比。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当前第5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要求: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噪音低;线性范围宽;死体积小,响应快。1.噪音和漂移噪音(N):无组分通过时,仪器本身和工作条件等偶然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基线随时间朝某一方向的缓慢变化称为漂移。二、检测器的性能指标当前第5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灵敏度(S)浓度型检测器Sc

:为1ml载气携带1mg的某组分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电压,mV∙ml/mg;

Sc=AC1C2C3/W质量型检测器Sm:每秒有1g的某组分被载气携带通过检测器,产生的电压,mV∙s/gSm=AC1C2×60/W当前第5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检测限(D)

某组分的峰高恰为噪音的两倍(2N)时,单位时间内载气引入检测器中该组分的质量(g/s),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含该组分的量(mg/ml)。

D=2N/S

检测限越小,检测器的性能越好。

4.最小检测限与最小检测浓度指恰能产生3倍噪音信号时的进样量或进样液浓度当前第5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热导池的结构

双臂热导池四臂热导池(一)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conductivitydetector)TCD表示当前第5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热导池检测的基本原理测定原理:利用组分与载气的热导率之差当前第5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注意常用氢气作载气,无载气勿加桥电流;尽量采用低电流;浓度型检测器,峰面积定量时,需保持流速恒定。检测器温度不得低于柱温。一般桥路电流控制在100~200mA左右。氮气作载气100~150mA

氢气作载气150~200mA当前第5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4.热导检测器特点优点: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无机物,有机物),不破坏样品。缺点:灵敏度低,噪音大。当前第6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在高温火焰作用下,有机物组分电离成正负离子,在收集极(正极)和极化极(负极)外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而形成离子流(电流)。放大后被检测。

离子流强度决定于:电离的程度---被测组分的性质,进入离子室的被测组分的量当前第6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氢火焰检测器的结构

离子化室、火焰喷嘴、一对电极、外罩当前第6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氢焰检测器作用原机理A区:预热区B层:点燃火焰C层:热裂解区:温度最高D层:反应区(1)当含有机物CnHm的载气由喷嘴喷出进入火焰时,在C层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自由基:

CnHm──→·CH(2)产生的自由基在D层火焰中与外面扩散进来的激发态原子氧或分子氧发生如下反应:

·CH+O──→CHO++e氢火焰各层图当前第6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生成的正离子CHO+与火焰中大量水分子碰撞而发生分子离子反应:

CHO++H2O──→H3O++CO(4)化学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和电子在外加恒定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定向运动而产生微电流(约10-6~10-14A);(5)在一定范围内,微电流的大小与进入离子室的被测组分质量成正比,所以氢焰检测器是质量型检测器。(6)

组分在氢焰中的电离效率很低,大约五十万分之一的碳原子被电离。(7)离子电流信号输出到记录仪,得到峰面积与组分质量成正比的色谱流出曲线。当前第6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注意气体及流量:燃气用氢气,空气作为助燃气,载气用氮气。流量关系一般为,N2::H2:Air为1:1~1.5:10。质量型检测器:用峰高定量时,需保持载气流速恒定。选择极化电压150~300V当前第6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4.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特点优点:灵敏度高,噪音小,死体积小等缺点:破坏样品,一般只能测定含碳化 合物。当前第6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a:柱效项b:柱选择性项c:柱容量项(a)(b)(c)一、分离效能指标第五节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当前第6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r21

反映了固定液的选择性,r21值越大(即固定液选择性好),分离度就越大,分离越好。1.提高r21和k(2)k值与组分分配系数、固定液的用量和柱温有关。

固定液液膜薄一些,同时还可缩短分析时间。太厚,传质阻力大,引起谱峰展宽。2.提高n(1)载气种类的选择首先应考虑检测器对载气的要求,如电子捕获检测器要求高纯氮气作载气。热导检测器则选用H2或He作载气。当前第6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H最小,柱效最高。HH最小u最佳uACuB/u图H-u曲线流速稍高于最佳流速H2,15~20cm/sN2,10~12cm/s当前第6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柱温选择的原则: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前提下,尽可能采取较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为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2)柱温的选择当前第7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对于气体、气态烃等低沸点混合物,柱温选在比平均沸点低50℃至平均沸点范围内分析。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试样,宜采用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指在一个分析周期里,色谱柱的温度随时间由低温到高温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变化,使沸点不同的组分,在其最佳柱温下流出,从而改善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对于高沸点混合物(300~400℃)希望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低于沸点100~150℃)分析当前第7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不同柱温下石油醚的分离120℃100℃80℃60℃当前第7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02030102030623456789min1345102030minmVmVmV(a)恒温45℃(b)恒温145℃21min(c)程序升温30~180℃5图恒温和程序升温对宽沸程试样分离的影响342781程序升温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分离效率,改善峰形,缩短分析时间。当前第7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3)色谱柱的长度和柱形的选择

H一定,满足R≥1.5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短的色谱柱。

(4)气化室温度的选择一般比柱温高30℃~70℃。(5)进样量的选择一般液体试样0.1~2l,气体0.5~3ml。当前第7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6)检测器温度选择检测器的温度一般比柱温高10~20℃,以使样品不在此凝结,污染检测器。总之,色谱条件选择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分得开、峰形窄,出峰快。当前第7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气相色谱,常以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作为不同组分的定性指标。在相同分析条件下(色谱柱、柱温、载气),某物质的保留时间是个定值。保留体积为保留时间和载气流速的乘积。保留时间及保留体积是物质的特征函数,以此可定性分析。第六节定性定量分析当前第7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一)利用已知的纯物质对照定性

1.保留值定性当前第7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利用文献数据定性

1.相对保留值定性

由于相对保留值只受柱温和固定液影响,与其它操作条件无关,所以只要以上两项实验条件与文献相同,选用相同的标准物质,就可进行比较,而不受其它操作条件的影响。2.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保留指数法是将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规定为100Z(Z代表碳数),而其它物质的保留指数Ii则用两个相邻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来标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当前第7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二、定量分析

mi=fi·Ai或mi=fihi(一)定量分析依据

1.定量分析依据由上式可见在定量分析中需要:(1)准确测量峰面积或峰高;(2)准确求出比例常数(定量校正因子)(3)根据上式正确选用定量计算方法,将测的组分的峰面积换算为质量分数。当前第7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定量校正因子(1)绝对(重量)校正因子单位峰面积(或峰高)所代表的物质的质量。其值随实验条件而变化。(2)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g物质i和标准物质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准物质:热导检测器:苯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正庚烷当前第8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归一化法

三、常用定量计算方法要求:混合物各组分都可流出色谱柱,且在色谱图上显示色谱峰。优点:简便、定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当前第8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例:用TCD分析乙醇、庚烷、苯及醋酸乙酯的混合物。实验测得它们的色谱峰面积各为5.0cm2、9.0cm2、4.0cm2及7.0cm2。按归一化法分别求其质量百分比。已知它们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g分别为0.64、0.70、78、0.79。解:当前第8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当前第8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校正曲线法是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用对照品配成不同浓度的对照液,定量进样,用峰面积或峰高对对照品的量或浓度作校正曲线,求回归方程,而后在相同条件下分析试样,计算含量。2、外标法当前第8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外标一点法:

外标法的优点是不必用校正因子,不必加内标物。

用一种浓度的物质i的对照溶液,进样,取峰面积。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样分析,用下式计算含量:当前第8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mi=fi·Aimis=fis·Ais3、内标法当前第8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某混合样品中的i的含量。称取1.800g混合样,加入0.3600g内标物s,混合均匀后进样。测得Ai=26.88cm2,As=25.00cm2,已知fi=0.93,fs=1.00,求组份i的质量分数。=0.93×26.88×0.360×100/(1.00×25.00×1.800)%=20.0%解:当前第8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内标物的选择要求:

(1)试样中不存在纯物质(2)内标物色谱峰位被测组分色谱峰附近或几个被测组分峰中间(3)内标物必须是纯度合乎要求的纯物质对进样量准确度要求相对较低,此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较多当前第8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三、应用药物含量的测定,杂质检查及微量水分和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中药挥发性成分测定等。当前第8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图12-7克感敏片的含量测定1.偶氮苯(内标物)2.扑热息痛(3.58min)

3.咖啡因(6.04min)4.氨基比林(6.97min)气相色谱条件2%OV-17ChromosorbW(AW-KMCS)60~80目,1.6m×3mmI.D.,载气:氮气,流速55ml/min;空气60ml/min;氢气35ml/min;柱温225℃;气化室温度280℃;检测器:FID。当前第90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

图12-8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含量测定1.异龙脑;2.龙脑;3.内标物(十五烷)溶剂:乙酸乙酯色谱柱:聚乙二醇己二酸酯/101AW载体(100~120目),内径3mm,长2m。柱温:100℃,进样器220℃,检测器FID,载气:氮气20ml/min,内标物:正十五烷当前第91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2.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是由柱中填充的固定相所决定的。

()3.色谱柱的选择性可用“总分离效能指标”来表示,它可以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差值与两色谱峰宽之和的比值。×()1.相对保留值不仅与柱温和固定液有关,且与操作条件有关。×当前第92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5.担体也称载体,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具有较大表面积的惰性表面,使固定液在它的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液膜。

()6.气相色谱常用担体分为红色担体和白色担体两种。×()7.玻璃微球和氟载体属于非硅藻土型载体。

()8.作为气相色谱使用的载体,其主要要求是:无吸附性、无催化性、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机械强度好。

()4.固定相必须由担体和固定液两部分组成。×当前第93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气相色谱法的最大特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D.分离混合物并同时进行分析D()2.通常把色谱柱内不移动的、起分离作用的固体物质叫做

A.担体B.载体C.固定相D.固定液C()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液体样品通常采用的进样器是

A.旋转六通阀B.漏斗C.微量注射器D.吸球C当前第94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4.在气液色谱内,被测物质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

A.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B.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性能的差异

C.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D.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性能的差异B()5.气相色谱法分为两类,它们是

A.气固色谱B.气液色谱

C.气相色谱D.高效液相色谱AB当前第95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7.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组分i与另一标准组分s的调整保留时间之比ris称为

A.相对保留值B.选择性因子

C.相对保留体积D.死体积A()8.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B.死时间C.调整保留时间D.保留体积C()6.在气固色谱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

A.组分的性质不同

B.组分的溶解度不同

C.组分在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不同

D.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AC当前第96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定性的参数是

A.保留值B.峰高C.峰面积D.半峰宽A()10.在气相色谱法中,进行定性试验时,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A.相对保留值B.调整保留时间

C.调整保留体积D.保留时间A()11.气相色谱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

A.保留体积B.保留时间C.峰面积D.峰高CD当前第97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2.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下列何种参数表示

A.保留值B.分配系数C.理论塔板数D.载气流速C()13.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其数值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色谱峰位置B.色谱峰形状

C.色谱峰面积D.色谱峰高度AB()14.色谱柱的操作温度对色谱柱效能影响较大,当色谱柱室操作温度改变时下列因素会随之改变的是

A.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涡流扩散

B.各组分的容量因子

C.各组分的气、液相扩散系数

D.各组分的相互作用BC当前第98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5.根据VanDeemter方程,判断当载气流速偏离最佳流速时影响色谱柱效能的各因素的变化

A.当实际流速大于最佳流速时,组分的涡流扩散减小柱效能增高

B.当实际流速小于最佳流速时,组分的传质阻力减小柱效能增高

C.当实际流速小于最佳流速时,组分的分子扩散增大主要影响柱效能

D.当实际流速大于最佳流速时,组分的各项因素同时增大BC当前第99页\共有106页\编于星期五\23点()16.对气相色谱柱分离度影响最大的是

A.色谱柱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