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形位公差带1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上节课回顾形位误差:零件的实际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存在的差异。几何要素: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组合而构成的,这些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2第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的特征和符号3第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形位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二.形位公差的简化标注方法三.特殊标注方法示例四.理论正确尺寸五.延伸公差带主要包括1)形位公差框格2)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3)基准符号形位公差的标注4第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的标注--公差框格5第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的标注--被测要素6第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的标注--基准要素7第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ø210h7ø70H74-ø20H80.010.04AA
Aø0.03BB∥ø0.15ABø
0.0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右图中(1)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1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为0.04mm。(2)ø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3)ø210h7对ø70H7的同轴度为0.03mm。(4)4-ø20H8孔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ø70H7的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5mm。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8第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3.3形位公差带9第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实际被测要素相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形位公差带的概念10第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素的几何理想要素和设计要求,具有最小包容区的形状,由要素本身的特征和设计要求确定。大小:设计者在框格中给定,用t表示。方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就是给定的方向或者垂直于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固定与浮动之分。形位公差带的特征11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状公差:实际单一被测要素形状的允
许变动量.位置公差:实际关联被测要素相对其基准要素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带: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特征。12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完工零件实际被测要素投影图样技术要求0.01如何表示该“允许变动量”?13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轴侧图投影图技术要求实际被测要素形位公差t:形位公差带的大小t=0.01理想被测要素----平面0.01形位公差带完工零件14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实际单一被测要素t=0.01形状公差带t--公差值实际关联被测要素At=0.02定向公差带---与基准要素A平行A定位公差带---与基准要素A相距L距离Lt=0.04实际关联被测要素15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0.01被测单一要素t有大小、形状二要素形状公差带的特点形状公差带:大小、形状固定方向、位置浮动16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0.02AA被测关联要素At定向公差带:大小、形状、方向固定,位置浮动有大小、形状、方向三要素定向公差带的特点17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定位公差带:大小、形状、方向、位置皆固定ALt相对理想被测要素对称配置有大小、形状、方向、位置四要素定位公差带的特点AL被测关联要素0.02A18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位公差t
:实际被测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形位误差f
:实际被测要素的变动量。“允许变动量”t:用区域(形位公差带)的大小表示。“变动量”f:用最小包容区域(形位误差)的大小表示。形位误差最小包容区域和形位误差19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形位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
最小区域与相应的形位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相同,紧包被测要素,且最小。完工零件实际被测要素形位公差带tf形位误差最小包容区域形位误差最小包容区域20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形状公差带
——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形状公差21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形状公差与公差带22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形状公差带直线度
直线度是零件上被测直线的弯曲程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相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零件上直线要素有面与面的交线、轴线、对称中心线以及轮廓面上的刻度线等,将上述任一条实际直线放大看,都是一条空间曲线或平面曲线。
23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给定平面一般指垂直于被测表面的平面;给定方向是指x,y,z三个坐标所限定的方向;任意方向是指围绕被测线的360°方向。24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直线度——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1)在给定平面内0.1t形状公差与公差带25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给定平面上的直线度
被测要素是圆柱素线-直线,圆柱素线是圆柱面与圆柱轴向截面的交线,它既在圆柱面上又在给定的轴截面内,因此其公差带是在给定平面内定义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直线。由此得到,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26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定义: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公差带标注27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给出直线度公差为0.02,其被测方向是在空间Z方向。按积木法分析公差带形状:被测要素是棱线,给定方向为一个方向,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这样,分析路线即为线-给定方向-两平行平面。其公差带是距离为给定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28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定义: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在公差值前加注“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被测圆柱体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柱面内。φt公差带标注29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被测要素是轴线B,给定方向为任意方向I,公差带形状为圆柱面,这样,分析路线即为线-任意方向-圆柱面。由此得到其公差带是直径为给定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的区域。30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垂直方向上的直线度31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且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面内。被测表面素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面内.
直线度公差
标准示例和解释书表3-5
直线度、平面度、和圆柱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0.132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直线度公差平面度公差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Ø0.08mm的圆柱面内)
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标准示例和解释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33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标准示例和解释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mm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同心圆之间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度公差34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圆柱度公差标准示例和解释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35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平面度
其被测要素是平面要素。公差带定义: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形状公差与公差带36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平面度
图a: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图b:被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t公差带图a图b37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圆度圆度公差用于控制回转体表面的任一正截面轮廓的形状误差。公差带: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区域。形状公差与公差带t公差带38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圆度公差带: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由于是对横截面上圆要素的控制,因此指引线箭头必须垂直于轴线而不是垂直于轮廓表面。t公差带标注1标注239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圆柱度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公差框格指引线箭头必须与回转体零件轴线垂直。圆柱度公差用于控制被测实际圆柱面的形状误差。其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4.圆柱度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40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圆柱度
公差带: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t公差带
标注41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圆柱度公差仅是对圆柱表面的控制要求,它不能用于圆锥表面或其它形状的表面。圆柱度公差同时控制了圆柱体横剖面和轴剖面内各项形状误差,诸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误差等,因此圆柱度是圆柱面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控制指标。42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轮廓度公差带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直径为公差值t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所有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43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理论正确尺寸——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标注时应围以框格,而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则由给定的形位公差来控制。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轮廓度公差带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44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故其公差带有大小和形状要求外,位置可能固定,也可能浮动。无基准要求时,理想轮廓线(面)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不定的(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面)用理论正确尺寸并加注基准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唯一的,不能移动。(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45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无基准要求有基准要求轮廓度公差标注示例46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无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其位置是不定的;有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确尺寸加注基准来控制,其位置是唯一的。47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48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线、面轮廓度公差的定义和标注示例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计划形状的曲面上的两包络线之间
(a)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
b)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这些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线上。
线轮廓度公差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
特征项目
49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被测轮廓面必须位于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间,这些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
(a)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b)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这些球的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线上
面轮廓度公差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
特征项目
50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基准——指与被测要素有关且用来确定其几何位置关系的一个几何理想要素(轴线、直线、平面等)。即: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的参考对象。
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称为单一基准。
组合基准(公共基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建立的一个独立基准称为组合基准或公共基准。
基准51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0.05
A-B
A
B
单一基准组合基准
52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基准体系(三基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基准体系。90°90°A90°BC三基面体系53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带——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被测实际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
位置公差54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位置公差定向公差1、同轴度2、对称度3、位置度定位公差跳动公差55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定向公差——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定向公差56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之间有:线对线、线对面、面对线、面对面情况。
公差带的特点:
a、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b、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定向公差57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平行度1)“面对面”的平行度
b)公差带被测要素:上平面;基准要素:底面。
定向公差t基准平面
a)标注58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2)“线对线”的平行度(1)一个方向被测要素:D孔的轴心;基准要素:另一个孔的轴心线。
a)标注
b)公差带t基准线59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线对线”的平行度(2)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a)b)基准线基准线t1t2以t1、t2为尺寸的两组平行平面且平行于基准。60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2)“线对线”的平行度(3)任意方向
a)标注b)公差带基准线φt以φt为直径的小圆柱且平行于基准。61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典型平行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D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平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平行度公差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62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C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圆柱面内的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Ø0.03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A的圆柱面内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63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给定方向
(1)一个方向:两平行平面且垂直于基准
(2)任意方向:以公差值为直径的圆柱且垂直于基准
定向公差2.垂直度64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垂直度1)一个方向
a)标注b)公差带基准平面
t
0.1AdA65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垂直度
2)任意方向
AdA0.05a)标注b)公差带d
基准平面
66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垂直度公差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mm且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67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3.倾斜度当两要素在0°—90°之间的某一角度,有倾斜度要求时,倾斜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
定向公差68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倾斜度
1)“面对线”倾斜度B0.06B60°a)标注α基准线tb)公差带2)“线对面”倾斜度(任意方向)(自学)69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倾斜度公差面对面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0.08mm且与基准平面A成理论角度4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直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0.08mm且与基准轴线A-B成理论角度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70第七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2)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定向公差可以控制与其有关的形状误差。如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可以控制该平面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误差;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可以控制该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因此,规定了定向公差的要求,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只有需要进一步限制形状误差时,才提出更严格的形状公差要求。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定向公差的特点71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特点: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分为: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
定位公差72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1.位置度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偏离的程度1)点的位置度:以φt为直径的圆球;2)线的位置度:以φt为直径的小圆柱;3)面的位置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面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定位公差73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被测球心AØBsØ0.1AB1)点的位置度74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线的位置度(任意方向)ta)标注ABCDCB
0.1AB基准平面A基准平面C
基准平面90°b)公差带75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0.05
0.053×Dc)76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面的位置度B基准平面A基准轴线tb)公差带A0.05BBAa)标注77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位置度位置度也常用于控制孔组的位置误差。对零件上的一组孔的位置的精度要求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组内各孔间的位置精度和孔组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精度。当两者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复合位置度来明确对孔组的位置要求。78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同轴度
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轴线可能发生平移,倾斜或弯曲,或三者同时发生。
定位公差79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ød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80第八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同轴度基准轴线tb)公差带a)标注BA0.1A-Bdd81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典型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
Ød1的圆柱面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Ø0.04mm且与基准轴线A同轴线的圆柱面内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线
线的同轴度公差
外圆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Ø0.01mm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的区域
点的同心度公差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和解释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
82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对称度
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线)的共面(或共线)性误差。如图所示,其公差带为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定位公差83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对称度公差面对面对称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mm且相对于基准公共中心平面A-B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面对线对称度公差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宽度为b的键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0.05mm,且相对于基准轴线B(通过基准轴线B的理想平面P0)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标准示例和解释
公差带定义特征项目典型对称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84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定位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向误差和形状误差。如平面的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和相对于基准的方向误差;同轴度公差可以控制被测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和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因此,规定了位置公差的要求,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和定向公差,只有要进一步限制形状和定向误差时,才提出更严格的形状和定向公差要求(其数值小于位置公差值)。定位公差带的特点85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跳动——实际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由指示表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被测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跳动公差是按特定的测量方法定义的位置公差项目。跳动公差86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特点
1、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
2、可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跳动公差根据测量区域的不同,分为圆跳动(被测要素回转一周,而指示表的位置固定)和全跳动(被测要素连续回转且指示表做直线移动)。根据测量方向的不同(所谓测量方向,就是指示表测杆轴线相对基准轴线的方向),又分为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和斜向跳动。跳动公差87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跳动是某些形位误差的综合反映。88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
圆跳动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回转一周时可允许的最大跳动量(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
跳动公差圆跳动径向圆跳动:检测方向垂直于基准轴端面圆跳动:检测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斜向圆跳动:检测方向与轴线存在一定夹角89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t测量平面基准轴线b)公差带A0.05fdAfa)标注
1)
圆跳动90第九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Aa)基准轴线测量圆柱面b)t0.05A1)
圆跳动91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斜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测量圆锥面基准轴线tb)公差带A0.05A
a)标注f1)
圆跳动92第九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全跳动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连续回转可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相同。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跳动公差全跳动径向全跳动端面全跳动93第九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被测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平行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径向全跳动2)全跳动94第九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全跳动(1)径向全跳动基准轴线tb)公差带BA0.2ABffa)标注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95第九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端面全跳动2)全跳动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96第九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在整个测量过程,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2)全跳动(2)端面全跳动基准轴线b)公差带A0.05Af
a)标注97第九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年就业促进活动计划
- 2025年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阅读推广计划
- 自媒体解约合同范本
- 井水运输合同范本
-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计划
- 六年级书法技能提升计划
- 初中美术课程评估与反馈计划
-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调试计划
- 那个星期天教学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 《第3单元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课件
- 微塑料污染完整版本
- 四年级劳动练习试题及答案
- 户口未婚改已婚委托书
- 2024年中国物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饰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洞察报告-艾媒咨询
-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带病体保险创新研究报告
- 余华小说第七天阅读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