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_第1页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_第2页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_第3页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_第4页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审美经验论2021/5/91基本章节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2021/5/92

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2021/5/93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审美经验是研究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主体的体验、感受,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

1、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有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单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单选)。

2021/5/942、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3、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这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单选),其发展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夏夫兹博里(第六感)、荷加兹、哈奇生为代表;第二阶段以休谟为代表,他的主要特点是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而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单选)。2021/5/954、经验主义者只看到情感与理智、审美与认识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统一了审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康德认为,审美经验的产生根本特征在于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二者的协调是通过二者之间的游戏来完成。2021/5/96

5、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多选)。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2021/5/97(1)科学主义:①乔治·桑塔耶那:“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②托马斯•门罗“拒绝超经验的价值和原因”,主张以现代的心理学为基础,“尝试科学地描述和解释艺术现象和所有与审美有关的东西。”③杜威认为艺术是自然经验的延续与完善化,审美经验就来自于日常经验,美的形式唯有凭借经验才能理解并得到享受。“艺术即经验”2021/5/98④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美学的观点,最终还是奠基于经验——经验能否证实或证伪:其实质仍是通过语词的运用来分析审美经验的具体涵义。⑤瑞恰兹为代表的语义学美学,他运用语词意义与功能的分析方法,批评传统美学对美的种种抽象、虚幻、不精确的界定,认为所谓“美”只不过是对象在观赏者身上所引起的一种主观的情感反应即经验而己。2021/5/99(2)人本主义西方现代的人本主义美学可以划分为直观主义和解释学这两大传统。直观主义的特点是将审美经验归结为非理性的直观或者直觉活动。属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家包括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克罗齐。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是胡塞尔、英伽登、杜夫海纳。2021/5/910

5、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6、总而言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2021/5/911[名词解释]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P219二、审美经验的性质

2021/5/912“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P217)1、美感仅仅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2、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3、美感是指主体对于某种现成对象所作出的反应,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2021/5/913[简答]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答:①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2021/5/914②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实践性。首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艺术创作的内容、题材、结构模式等来源于生活,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例如:刘心武的秦学,从现实生活中找秦可卿的原型。2021/5/915

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再次,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好的艺术品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社会,更重要是陶冶读者的情操,对他们的人生实践起正确的导向作用。2021/5/916

上面对审美经验实践性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艺术作品的创造和接受过程,但审美经验在艺术、社会和自然领域都可能发生。自然的审美经验与人生实践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中国的“比德”和“畅神”说。比德——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使之比附于人类的某种道德情操。畅神——是指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使人的精神为之变得舒畅和愉悦。

综上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性是实践性。2021/5/917

例如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比德:竹子2021/5/918畅神:月亮

月亮是夜晚的标志,夜晚是诗人灵感迸发的时候,当人们在花前月下娱乐、恋爱、散步、抒情……月亮总是人们的忠实伴侣。月亮记录了人们太多的情感记忆,它见证了人们太多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历史沧桑。因此,古往今来,寄情于月亮的诗歌比比皆是。如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2021/5/919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多选]2021/5/920(一)直观性[名词解释]直观:(intuition,又译直觉)一词在汉语中通常被看作感性认识的同义词,《辞海》对该词的注释就是:“即感性认识,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其局限性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因此,要真正认识事物,必须由生动的直观进到抽象的思维。”在西方思想中,直观还有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含义,指的是心灵无需借助于感官刺激,也不经过逻辑推理,就能直接领悟或把握真理的能力。P2212021/5/921[名词解释]P222感性直观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即感官可以把握、感觉的外显形式)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我们看见一个对象,总是刹那问就做出了美丑的判断,不需要用尺子去量)2021/5/922[名词解释]本质直观性:在进行艺术欣赏或者审美活动的时候,主体不仅仅只是获得感官的愉悦,而是同时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感悟到了宇宙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表明审美经验同时也是一种本质直观。2021/5/923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绝横绝,竟为大家”。其中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在观赏江月美景时,已由眼前景色深入到探索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人类共同的共同的普遍的情感和对人的生存和意义的终极关怀。感叹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感叹人的个体生命短暂易逝,而人类的存在绵延久长,饱含了作者的情感与感悟。可见诗人欣赏美景不仅只停留在感官愉悦阶段,而是达到了悦神悦志层次。2021/5/924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在对赤壁景色进行观赏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获得感官的愉悦,而是同时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感悟到了宇宙人生的意义和价值,2021/5/925(二)非功利性非功利性——是指各种与主体没有利害关系的现象。(功利包括物质功利、道德功利。非功利的态度指抛却了实用态度、科学态度、道德态度的审美态度)2021/5/926从一颗松树看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态度1、木商:价值多少钱,你能买去作什么。————实用:善2、植物学家:它是一棵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科学:真3、画家:他只感觉到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美感:美2021/5/927[简答]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

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马克思:“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审美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2021/5/928

例如:对裸体艺术的欣赏,需抛却非审美的感官功利欲望和道德功利批判的心态,对美的对象的外观和形式进行审美静观,方可获得审美愉悦感。观赏人体画如果只能获得感官刺激,或者是一种道德羞耻感,而无更深层次的精神上审美愉悦,那么便不是审美。2021/5/929让·莱昂·热罗姆(1824——1904)与1861年创作的《法庭上的芙丽涅》2021/5/930在公元前4世纪就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模特儿芙丽涅。她是当时雅典最美的女人,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趣闻逸话,最著名的莫过于这个法庭上发生的故事了:传说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位美人是决不裸着身子在公共浴场的,她只在祭祀海神的节日里,借洗礼仪式之名,裸体从海水中跳将出来,面对着圣境的人们。但是,她却因此以渎神罪受到了法庭的传讯。富有戏剧性的是,在审判时,辩护师希佩里德斯让被告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衣服裸露躯体,并对着在场的501位市民陪审团成员说:难道能让这样美的身体消失吗?最后,法庭终于宣判被告无罪。19世纪法国画家热罗姆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油画《法庭上的芙丽涅》。2021/5/931又如鲁迅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经学家”专门指称阐释、批注、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易”指《周易》,儒家经典六经之一,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1/5/932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把审美经验说成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审美尽管要求主体排除各种功利或利害的考虑,从而获得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但由于审美对象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人们的精神结构和思想境界,从而产生一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启迪的作用。所谓“寓教于乐”便是如此。因此,审美经验应该是有限的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2021/5/933(三)超越性超越性:在日常生活用语中,“超越”一词指“自我提高”、“自我进步”。在哲学研究当中,“超越”则有更加复杂的含义。该词来源于中世纪,意为“超验”。近代康德把超验之物说成是超越经验界限的东西,包括关于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的观念,以及现象背后的“物自体”。现代思想家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从个别向普遍之物的超越,二是从经验之物向超验之物的超越。2021/5/934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第三,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通过象征的方式抵达超验世界)2021/5/935《桃花源记》的理想主义色彩2021/5/936园林——“桃花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2021/5/9372021/5/938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2021/5/939

郭沫若借《天上的街市》抒发了自己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当他在《上海印象》(诗集《女神》)中写到“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到处是“游闲的尸,淫嚣的肉”,天上的世界便成了他寄托理想的福地,是他得以与现实世界相对抗的精神支柱。2021/5/940

通过象征,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什么是象征?

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的人的感受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的观念或情感,如狼—贪婪。2021/5/9412021/5/942福寿三多2021/5/943金玉满堂2021/5/944乔家大院大红灯笼洞房红木条几上的陈设,寓意“终生(钟声)平(瓶)静(镜)”2021/5/945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2021/5/946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一般说来,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是构成审美经验的几种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它们相互诱发、相互渗透、相互推动2021/5/947一、感知

1、感知的定义

2、感知的作用

3、感知的特点2021/5/948

1、感知的定义感知活动实际上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对象的个别属性(如形状、线条、色彩、声音)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形成五种感觉:视、听、嗅、味、触)。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在具体的经验活动中,感觉和知觉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经验行为的基础层面。

2021/5/949

感知活动在审美经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美学研究的一致看法。主体的审美感受只有通过对于对象的感知才能够产生。

正如美国当代美学家帕克所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

人的感觉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来进行的,但它们在审美经验中所起的作用却不是相同的。其中,视觉和听觉无疑起着主导作用,而其他如味觉、嗅觉和触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对此,美学史上曾经进行过广泛的探讨。2、感知的作用2021/5/950(1)古希腊柏拉图认为,视觉和听觉的快感高于饮食色欲之类的快感;(2)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这是由于视觉、听觉和认识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为理性服务的”;(3)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甚至直接认为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觉”(单选)(4)马克思认为人的五官感觉之所以具有审美能力,根本上是由于感觉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性,而视觉和听觉之所以比其他感觉具有更强的审美能力,是由于它们的社会化程度更高。2021/5/951

尽管视听在审美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嗅觉、味觉、触觉这几种感觉不具备审美能力。相反,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些感觉也逐渐获得了社会性,并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例如,随着审美感知的深入,往往会出现“通感”的现象。所谓“通感”是指一种感觉对另外几种感觉的诱发,或者说人的几种生理感觉的混淆。如“红杏枝头春意闹”2021/5/952思考:问题一:感觉和知觉的不同在哪里?感觉是人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一朵红玫瑰,就会产生红的感觉。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不同于感觉,它是对外部事物各种属性综合的、完整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一朵红玫瑰,不仅看到它的颜色,而且看到它的形状、花瓣的排列等,从而形成对红玫瑰整体的印象,这就是知觉。2021/5/953问题二:人的感知觉和动物的感知觉有何异同?相同之处:都具生理性不同之处:动物感官以生理本能为导向,人的感觉器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正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通过自身各种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不断地在对象身上直观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五官感觉和动物本能区别开来,由此形成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021/5/954

3、审美感知的特点首先,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在日常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人们往往是由于对象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进入到审美活动之中的。当代著名美学家英伽登甚至据此认为,审美活动是从这种强烈的原始情感才真正开始的。2021/5/955

其次,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感知活动虽然处于心理经验的基础层面,但却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相反,它能够积极地对对象的属性作出自己的选择。例如:音乐家对声音特别敏感,画家对事物的色彩、线条特别敏感,这是基于审美感知的选择性特点。2021/5/956

最后,审美感知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完形”的认识:

完形是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这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1、是人的知觉不是各种感觉元素的相加,而是以整体的方式来把握对象;2、指知觉活动总是倾向于通过修正和改造感觉材料来把握对象的完整形式。2021/5/957

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个心理学派别。1912年发端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1880——1943)、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一词的基本意思是“形式”、“图形”、“形状”,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它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含义,用来表述由部分构成一种通体相关的完整图式的现象,含有“整合使之完形”之意。所以中文意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研究方面得到深入的发展和深化。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著作:考夫卡的《艺术与要求性》、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走向艺术心理学》等。

2021/5/958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人的知觉能力和对象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同构对应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主体与对象之间获得了统一。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和山之间,智者和水之间便因其存在同构对应关系而达到统一。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也常常使用知觉的整体性原则,比如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可看见大片空白。空白不等于空无一物,而是与可见景物构成了虚与实的对比,从而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有时,画家又会在这些空白处题诗盖印,将画、诗、篆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2021/5/959宋代山水画家马远在构图上大胆取舍,以山一角、水一涯的局部特写,突出大量空白的深远景观,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浓郁的诗意,人称“马一角”。马远《踏歌图》2021/5/960宋代山水画家夏圭构图常取半边,近景突兀,远景清淡,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

夏圭《雪堂客话图》

2021/5/961诗书画印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诗、书、画、印拓展了国画的艺术境界。2021/5/962

二、想象

1、想象的定义

2、想象的分类

2021/5/963

1、想象的定义

马克思称想象力为“人类的高级属性”,这是因为人在从事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均离不开丰富而自由的想象。

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

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头脑内形成感性形象的心理活动。表象是保存在记忆中的外在事物的形象。也就是说,我们曾经知觉过这个事物,现在它不在我们知觉的范围之内,然而它的形象仍然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2021/5/964

2、想象的分类

想象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态。初级形态是简单联想,它又可以划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想象的高级形式则包含了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形式。2021/5/965审美想象的初级形式:(1)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一个。如宋朝陆游的一首诗《沈园》就是接近联想的例证。“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在生活中,睹物思人,爱屋及乌,都是接近联想。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虚拟性较强(如京剧《三岔口》),但观众能看懂,是接近联想起作用。2021/5/966(2)类似联想。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例如:看到春光想起青年,看到暴风雨想起革命。中国古人欣赏自然,喜好将自然物比附人的某种品德,即比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3)对比联想。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林黛玉之死与宝玉宝钗新婚之喜的对比。2021/5/967审美想象的高级形式(1)再造性想象。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例如,阿诗玛石峰,是人们将普通的石头想像成美丽的少女阿诗玛。在艺术欣赏中,再造性想象作用极为重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再造性想象的结果。2021/5/968(2)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不是为了再现原有的思维表象,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然而,无论多么离奇的想象,事实上也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必须以主体原有的某些记忆表象为基础。例如孙悟空的形象就是人加猴子,猪八戒的形象就是人加猪。创造性想象在艺术创作中较为重要。2021/5/969

三、情感

1、情感的定义

2、关于审美活动中情感的生成原因2021/5/970三、情感

[单选]情感活动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最具渗透性的因素。它一方面构成了其他各种心理因素的诱因,另一方面又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时,它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使整个审美活动都显示出明显的情感色彩。因此,情感在审美经验中重要性早就为人们所公认。2021/5/9711、情感的定义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一定事物所生成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的需要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在人生实践中,凡事物为人所需要的,主体就会对它产生好感:满意、喜悦、爱等;相反,则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畏惧、不满、愤怒等。在美学中,把审美情感视为人的高级的精神属性的心理构成因素。2021/5/9722、关于审美活动中情感的生成原因客观论、主观论、同构论客观论者认为,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比如一幅画所产生的忧郁、悲哀或欢乐的情感,就是由油画中色彩和线条的搭配所客观地决定的,与观赏者的主观态度无关。客观事物离开人便无所谓美丑,因此这种说法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关于诗言志。2021/5/973

主观论:

主观论者认为,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做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使对象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这种观点把审美经验看作是与审美对象无关,只是对主体自身情绪体验的玩味,则是片面的。持有此种看法的典型代表是“移情说”理论美学家立普斯。2021/5/974

移情说:

移情说,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来的。但是在理论上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立普斯。立普斯(1851——1914)涉及移情说的重要理论著作有《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

[名词解释]移情说:所谓移情说,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感情移置的现象。具体说来,就是主体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心境、人格移注到对象中去,使对象获得生命和意义,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移情”。2021/5/975移情也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对象。移情学派认为,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不知不觉中将主体的情感“移入”对象,结果就使自我变成了对象,对象变成了自我。这时,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对象是美的,而这样一种“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例如:庄子的“子非鱼”故事。2021/5/976关于道芮式石柱的移情解释:立普斯举例分析了人们欣赏古希腊的道芮式石柱的审美经验。在立普斯看来,人们欣赏古希腊神庙建筑的道芮式石柱时,会感到石柱似乎不受石料的重压而显出耸立上腾的气势。会生成“可喜的”、“充满力量”和“镇定自若”的感受,就是由于我们把自己在类似情况下体验到的情感移置到石柱的身上。这样一来,与其说我们是在欣赏石柱,不如说是在自我欣赏,石柱充其量只是起到了一种诱因的作用。2021/5/977古希腊巴特农神庙道芮式石柱2021/5/978

移情是艺术和审美当中十分常见的现象。比如我们喜欢讲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气画兰,怒气画竹”。杜牧有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很美,但不“科学”。因为蜡烛并没有“心”,也不懂得“惜别”。你离别的时候它流,你结婚的时候它也流。所谓“替人垂泪到天明”,只是我们的“自作多情”。天鹅为什么美?因为它“优雅”。荷花为什么美?因为它“高贵”。熊猫为什么可爱?因为它“憨态可掬”。腊梅为什么可敬?因为它“傲雪凌霜”。其实,自然界原本无所谓优雅不优雅,高贵不高贵。熊猫并不觉得自己憨,梅花也不是存心要和冰雪较劲。这些品质或性质,都是人赋予它们的,是移情的结果。

2021/5/979注意:一、移情也是要有条件的。比如,面对一只癞蛤蟆,你就无法“移人”高贵的情感。我们也很难说鸭子是“优雅”的,芦苇是“刚强”的。可见对象的形式是移情的条件。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主体的态度。比如小草,你可以说它是卑贱的、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也可以说它是平凡而可歌可泣的。一个对象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态度。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移情也不等于联想。联想是“睹物思人”,移情是“物我同一”。2021/5/980主客统一:同构说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自然万物都可以用力的结构来解释,不仅物理世界充满着力的结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力的结构。这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的对应性,当人的精神世界中包含的力的式样与外在物理世界中存在的力的式样,在结构上具有相似的对应性时,人就会对事物产生审美反应,这就是“同构对应”或“异质同构”。例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021/5/981同构说克服了前两种观点的片面性,将情感特征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但这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或者说它只是指出了情感现象的生理基础,而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如果知觉中的同构对应关系仅仅只是自然规律的产物,那么情感现象就不应该只局限于人类,而应该是整个动物界,而美感现象却为人类所独有。这样一来,同构说也无法说明审美情感的特殊本质。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主客体之间背后的社会根源。

人的感觉和情感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是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人化,另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只有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感觉和感情才具有属人性。因此,人的感情与动物的感情最大区别在于人的感情具有社会性特点。2021/5/982

另外,与一般的情感活动相比,审美情感又具有怎样的特殊本质呢?简单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更具个人色彩,而审美情感更具社会性和理性特征。日常的情感只是由于本能需要的满足而引起的,因此不需要经过超越性的反思和判断。而审美情感不同,它是从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出发作出判断,因而具有更多社会性和理性色彩。例如:夏天时喝冰镇饮料,是先获快感,再作出“好”或“美”的判断;而审美欣赏,是先断定其为美的,才获审美愉悦感。2021/5/983

四、理解理解的特点:首先,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审美理解运用的是反思判断力来进行思维。由于反思判断力(指审美的理性判断)不像规定判断力(指科学的理性判断)那样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这才是审美经验中的理性活动规律。

2021/5/984决定判断力——即辨识某一特殊事物是否属于某一普遍规律的能力,在此此规律是既定的、现成的;

反思判断力——它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审美判断属于一种反思判断。

2021/5/985用规定判断力去认识荷花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2021/5/986用反思判断力去认识荷花花中君子来哪方?亭亭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涼遮炎夏,

为什萎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2021/5/987

简单来说,在审美创造与欣赏中,理解因素(即理性因素)表现为积淀在感性因素中,理性和感性互相统一,水乳交融。例如中国的古诗词,常说诗贵含蓄,其丰富的意蕴(理性因素)是融合在感性形象当中的。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不需要使用概念性的词语,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就能表现出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蕴,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便是一首含蓄表现闺怨之情的诗作,全诗没有使用概念性话语来描写思妇的哀怨之情,而是通过一系列感性的形象含蓄地传情。2021/5/988

(1)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理性因素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因而对其的理解也不可能以抽象的形式,而是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进行。与抽象逻辑推理相比,这种直观活动看似具体,实际上却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义也不够确定,却意蕴丰富,回味悠长。

其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2021/5/989顾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2021/5/990鉴赏一: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鉴赏二: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鉴赏三: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2021/5/991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1/5/992《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2021/5/993

其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

(2)审美理解的这种多义性的特点,除了与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性相关之外,也是由理解活动自身的特点造成的。由于审美理解运用反思判断力,所以审美主体获得的不是科学认识,而是对于对象的带有个体色彩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审美经验中理解有多义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审美理解的多义性,所以人们提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是一种主观任意的活动。这是因为审美对象具有自身规定性,决定了欣赏者的思考和理解方向。解释学的伽达默尔认为,对艺术品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2021/5/994视域:看视的区域,是指从一定的角度出发所看到的实物。视域融合:就欣赏者而言,读者总是具有一定的、由他的审美理想和阅读期待所构成的视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由自身的结构和作者的意图所构成的视域,欣赏活动就是这两个视域互相融合的过程。如此一来,理解活动的偏差无法避免,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视域,必然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随着读者的人生阅历和艺术修养的变化,视域也不断在变化。因此,审美理解的多义性也是由理解活动自身的规律造成,而不是主观任意的。2021/5/995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书248-253页)答:(1)感知和想象、情感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感知处于起点的位置。对其他心理要素来说,感知构成了它们的基础。首先,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因而需要感知活动来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其次,情感的渗透使艺术家的感知活动染上浓厚的情绪色彩,情感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选择尺度。

2021/5/996(2)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相互关系。P249

第一,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第二,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的对象和内容(即将情感作为艺术想象与表现的对象,如叶芝的诗《当你老了》);第三,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如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对归乡的想象饱含着喜悦之情。)2021/5/997

当你老了(叶芝)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2021/5/998(3)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想象是感性自由,理解是理性规则(规定了想象的思想和内涵),它们之间是自由的游戏关系。游戏有二重性,即自由性和规则性。游戏的流动并不受游戏者的支配,而是按照自身的规则来进行。游戏既有感性内容,也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内涵,而审美经验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与游戏的本质一致。2021/5/999(4)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导。自古以来,中西方都注重理性,都强调文学情感的抒发要合理,但中西方所认为的理性内涵不同。中国的“理”更多是指伦理道德和政治规范,所以中国特别强调“文以载道”,强调艺术中情感的抒发受伦理政治的规范和约束,使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高度统一。而西方的“理性”,是思想、理智的意思,大多为思辨、超越、分析、实证的理性精神。2021/5/9100[简答]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思想:在他看来,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2021/5/9101

皮亚杰的认识论思想中的“同化”、“调节”对审美心理图式的研究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作用。同化——调节律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1)同化的作用在于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