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_第1页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_第2页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_第3页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_第4页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化学组(2013年11月)一、学科基本现状分析1学科性质及定位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解决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化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科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化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

2、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化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

3、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是与学习高中物理、生物这些自然学科课程相辅相成的。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本校化学学科的定位及能力发展目标在温州市初高中分设的大背景下,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了。由于我校是属于温州市三类学校,学校的生源学科基础差,主要体现在:

4、知识与经验不足、策略与反思匮乏、意志与进取薄弱;结合化学学科的性质、地位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将我校的化学学科能力发展定位成“以必修1、必修2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实验原理和技能等基础知识为素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唯物思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演绎能力、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推理能力,并遵循螺旋式上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法;潜移默化中渗透化学文化精髓,让化学中蕴藏的哲学人文提升学科的内涵。”因此我们将学习力提升的重点放在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为辅助,强化“知识、技能、理解”的落实,兼顾“情感、态度、 价值观、性格和动机”的渗透,最终实现发展和提升

5、我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力。二、学科课程理念与总目标1学科坚守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力求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新课程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突出特长,彰显个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相融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体系。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所秉承的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旨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体系。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明显标志,为满足志趣和发展潜能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旨。 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为主旨,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化学专门人才。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的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

7、要的人。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而且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和着眼点。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作为课程实施的重点。 (3)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问题甚至灾难。依靠人文精神,有利于正确引导科学技术和社会发

8、展的方向,有效地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科学技术越发达,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学素养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4)大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中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和合作是对学生的学习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三个不同维度上基本特征的描述。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反映了学习的内在品质。探究学习是相对于

9、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要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不同课程模块、主题及课时的学习任务,选择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的质量。高中化学新

10、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让学生学习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用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利用各种实际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关系。(6)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既要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全体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2学科建设目标(体现学生现有基础和发展需求:对课标的校本化解读) (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重视

11、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2)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体现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

12、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3学科建设目标 (1)学生层面: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

13、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课程建设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

14、”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2)教师层面:自我提升开发校本课程、转变教学方式从“以学生为本”理念出发,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以及基于我校化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高一、高二以学业水平测试为主要目标,面向全体,发展学生的化

15、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以高考为主要目标,进行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合作精神,批判、求异的创新精神。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行项目管理,优存劣汰,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为学生拓宽知识、培养兴趣、丰富化学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供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 (3)学科层面: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

16、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

17、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3、 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再结合我校的化学学科基本状况分析及学科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总目标的分析,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分为两个层次三类课程。两个层次:国家必修课程优化组合和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面向全体的基础课程(国家必修课程优化组合),校本选修丰富课程(舌尖上的化学、初高中衔接课程),面向更高一层次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化学实验室里的探秘,好题欣赏与解析)。其中高级课程内容与我们的国家选修课程有部分重合,所以我们选取了书本内容进行再开发,在原来

18、的基础上进行加深,与大学化学内容相渗透,做到了把握基础,进一步深入。所需要用到的书主要是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结构。而且根据目前的学校状况而言,我校化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基础课程,对于高级课程的开发并不是那么迫在眉睫。1国家课程的优化组合(包括对学习困难生的补缺) 国家课程由7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其中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化学通识教育,让所有的学生对化学这个学科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面向于希望在理工科(理科)有所长

19、的学生所开发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对有机化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方面有所发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而化学与生活这样一个模块是针对文科的学生所开发的课程,对希望在人文、社会方面有所长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化学通识的深入教育。这一模块更加注重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有兴趣,注重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对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深入解读后,并牢固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如下的课程安排。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化组合目标高一上化学必修11.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适当调节教学的难度和进度。2.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有针对地做出一些教学安排。3.开展小组活动,

20、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4.开设化学选修课舌尖上的化学等,理论牢固结合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1.做到“慢工出细活”不追速度,力求做到量少而精。2.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做无用功。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把课堂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高一下化学必修2与化学反应原理(整合)1.在有一个学期的了解后,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校本作业本。2. 总结上学期开设小组学习的得与失,保留好的做法,改进不足。1.对知识点进行适当取舍。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去除过难的部分。2.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修重点培养和保持。3.实验作为化学研究重要手段,必修加强巩固。高

21、二上有机化学基础(理科)1. 继续针对本校学生编写校本作业,对理科学生应适当加大难度。2. 进一步开展小组学习。3.做好文理分科工作,使理科学生侧重到化学的学习上来,改正他们的学习缺点。1.文理分科后,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用,适当改变教学策略。2.培养理科学生的化学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文科)1.能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2.开设选修化学与生活高二下实验化学1. 继续针对本校学生编写校本作业2. 开展小组学习3.针对学习困难生开展学习帮助。4.对学生进行高考压力教育,促进他们的学习。5.开设选修化学兴趣小实验和好题欣赏与解析通过完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课题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指导进

22、行学业水平应试,至少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高三上一轮复习1.以学业水平测试为目标进行针对性复习。2.备考复习-一轮复习,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情况来确定复习的方向和难度。做到步步深入,一步一个脚印。 3.针对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突破口,落实高考一轮复习,确定合适的难度和方向,做好复习工作。高三下二轮复习1. 针对一轮复习中的不足和缺点,全力进行补缺,巩固他们的知识点,防止短板效应。2. 继续做好有效性教学,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做好考前心理辅导工作。3. 做好答题规范性、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的调整和引导。对一轮复习工作做一个总结,进行适当的补缺,全力冲刺高考。高

23、考2.校本选修丰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选修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2.1走进化学跟我来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化学校本课程走进化学跟我来课程纲要2、课程类型:丰富课程3、课程资源:科学4、主持开发教师:郑苏平5、参与开发教师:高中化学组老师6、学习对象:高一年级7、规模预设:40人一个班8、学习时限:高一上学期,每周开设1节课,一学期预计开设12课时。

24、9、场地设备:化学实验室10.课程目标为了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节奏与思维方式,更好的与我们基于学案的有效教学衔接起来,固在高一年级开始走进化学跟我来校本课程。初中化学教学从启蒙开始到毕业参加中考,教学时间仅为短短一年,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客观上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赶进度,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大多死记硬背,解决问题一般不超过课本教材内容,造成了许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初、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教学的衔接,从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架设“阶梯”,使学生都能顺利越过这一知识“台阶”,这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旧知识,又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帮助作用,并把初中已学过的

25、知识与高中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重点引伸讲解。 深化化学概念教学,对初中讲得很肤浅而高中教学要求较高的知识,要在复习回忆原来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使概念进一步深化,掌握其内涵实质。11.课程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第一讲:学法指导何谓化学学科、征服高中化学2第二讲:物质分类2第三讲:物质反应:酸 碱 盐之间的反应2第四讲:原子结构2第五讲: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2第六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212.课程纲要概览第一讲:学法指导何谓化学学科、征服高中化学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1认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以具体的例子说明问题。2增强及时小结的

26、意识,学会复习。2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3心理辅导学习心理的适应。谈教师自己在高中时的一些学习感受,以实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魅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化学思维能力和解题的能力。第二讲: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练习为主第三讲:物质反应:酸 碱 盐之间反应1.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ca和c的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为例,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方程式练习为主第四讲:原子结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原子和原子序数。1知道原子的构成。学生自主练习

27、2熟记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的符号、序数。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3会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五讲: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1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使用有关图形、数据,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比喻或模型等来说明有关问题。2掌握温度改变时,溶解、结晶问题的相关计算。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3会用物质的量讨论物质的化学反应中的量的关系。3量差法、平均值法、极限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用实例组织教学。第六讲:第六讲

2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2.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操作、观察实验室制备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相关实验。1会书写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演示实验2会选择实验发生装置,明确反应发生器类型。3知道除杂试剂,气体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4会选择尾气处理装置和试剂。13.实施策略1、 通过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的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 在教学中体现研究物质性质“位构性”的基本思想。3、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

29、推理”。4、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以体现互动高效教学模式。5、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如: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6、 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4.评价按照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按照目前江苏高考对化学的要求,平时的教学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提出严格要求,习题和试题以基础题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减少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时的梯度。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又注重学生应试技巧的提高,让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试成绩同步提高。根据化学学科的

30、特点,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课堂上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从化学知识的识记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技能的提高,全面考察学生化学学习的成绩和能力。2.2舌尖上的化学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舌尖上的化学2、课程类型:兴趣爱好3、课程资源:新编4、主持开发教师:金文怡5、学习对象:高一学生6、规模预设:30人7、学习时限:高二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每周1课时,总共18学时。8、场地设备:上课教室要有多媒体设备,由于课程涉及饮食话题,为使课程丰富生动,要 求上课教室具备简单的烹饪设备,如:电磁炉、微波炉、各种容器。(所涉及到的简单食材可由学生自带)。9、课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31、生活是充满物质的,化学是生活的,化学与生活是交织的。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你、初步接触科学知识的你是否有许多的问题和疑惑呢?无糖食品为什么是甜的?补充蛋白粉有必要吗?家中的料酒放久了为什么变酸? 舌尖上的化学以化学知识为依托,围绕营养、食品安全、保健、饮食文化等话题依次带你进入你本熟悉的生活,却又充满疑惑的物质世界中去,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厨房操作学会一些生活知识和窍门。让理性的充满知识的头脑去感受切身的感性的生活细节吧,用知识提升生活品质、提升舌尖品味。10、课程目标:(1)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从学过的化学原理和知识中认识饮食中的化学,关注健

32、康,关爱生命,体会化学的科学价值。(2)学会了解基本的厨房中的生活技能,通过完成厨房化学小实验和简单的烹饪操作,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亲身体验饮食健康与化学知识的关系,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3)了解生活中的一般保健知识和饮食文化,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的积极面,引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培养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体会化学的人文价值。(4)在学习中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11、背景分析: (1)为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在学校推行营养午餐的行动中,不少同学对营养午餐不以为然,放弃鸡蛋和牛奶,选择简单的洋快餐、速食食品、路边摊食品;不少家长在无暇顾及子女的饮食起居时,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

33、如蛋白粉、维生素、钙片,这些都是我们遇到的饮食情况的现状,此类都不利于青春期少年的生长和发育,怎样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安排好一日三餐是一门学问,无论是同学还是家长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营养学知识,以提高饮食品质、生活品质,为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2)为了辨别食品善恶真伪 你是否贪恋油条的酥脆?你是否贪恋果汁的鲜艳?你是否贪恋奶茶的丝滑?你能识破这些被我们捧为舌尖上的宠儿的食物的真实面目吗?信息爆炸的今天让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一滴香到牛肉膏,从染色馒头到塑化剂饮料,难道我们饮食环境就没有安全可言?于是生活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顽固理性派,觉得食无可恋,添加剂就

34、是毒;还有则是放任自流型,横竖都避免不了添加剂,干脆无所顾忌。我们要用知识去消除这两种极端,并且带动我们的家人。(3)为了享受舌尖上的文化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经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风云巨变,逐渐形成了由无至有、由简及繁的饮食文化。五味调和,遵守宜忌,肺腑得益,人体健康;五味偏嗜,不遵宜忌,五脏失调,产生疾病。人们的饮食习惯如何形成的,有无科学依据?小餐桌中的大学问,将使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趋利避害,享受舌尖上的美食文化。12、教学方式:提出饮食现象和问题,教师讲解、学生分组找资料、动手实验操作多种形式相结合。13、课程提纲概览:专题单元名称具体内容实施课时第一讲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三大基础营养物

35、质1.生命的“材料”蛋白质(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蛋白质的来源2.生命的“能源:糖类(1)糖类分子的结构(2)糖类的的生理功能(3)红糖的滋补之说(4)糖类的来源(5)无糖食品的甜蜜陷阱3.健康的“双刃剑”脂肪(1)脂类分子的结构(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类的来源(4)食用油的合理搭配(5)脂类家族中的坏分子反式脂肪二、维持生命的要素维生素1.维生素的作用及分类12.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来源(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来源(2)维生素b的生理功能及来源(3)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来源(4)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及来源(5)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及来源三、小物质大功效矿物

36、质1.概述(1)常量元素2(2)微量元素2.各种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及来源(1)一些常见常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来源(2)一些常见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来源四、膳食纤维及水1.膳食纤维(1)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2)膳食纤维的来源2.水(1)水的生理功能(2)饮用水的ph值(3)硬水和软水五、营养、热量及营养素1.营养、营养学及营养素概述2.热量与减肥(1)食物热量分析(2)如何少吃(3)如何多消耗热量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4.怎样吃才健康安排好一日三餐第二讲食品安全与饮食宜忌一、关注食品卫生与安全1.认识食品安全标识2.食品安全有关规定二、家庭食品安全小贴士1.果蔬食用安全2.肉类食品的食用安全3.不同

37、烹饪方法的安全隐患(1)火锅(2)烧烤(3)油炸(4)腌制(5)膨化第三讲食品添加剂的功过之争一、食品添加剂的真身1.给食品添加剂一个名分_2.食品添加剂的家谱3.慧眼识“添”“望闻问切”识别食品中的添加剂1.学会看食品配料表2.果冻的营养有几分3.蛋黄派里究竟有几分蛋黄4.冰激凌浓郁口味的真相5.对碳酸饮料知多少6.蜜饯、糖果添加剂的盛宴7、口香糖,你嚼的的什么二、食品添加剂的魔法世界1.“千娇百媚”色素为食物带来彩虹般的色彩2.食物不腐之谜防腐剂的真身3.没有负担的甜蜜甜味剂功不可没4.饼干里的小洞洞认识膨松剂三、躺着也中枪,食品添加剂有毒吗1.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2.食品添加剂是福是

38、祸不能一概而论剂量是关键3.食品添加剂,功大于过(1)营养强化剂优质廉价的营养补充剂(2)被妖魔化的防腐剂(3)甜味剂糖尿病和肥胖者的福音(4)抗氧化剂延缓食品的“衰老(5)消泡剂让食品加工更顺利四、非法添加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1、河粉、米线里的隐患吊白块2、奥尔良烤翅的“明星“苏丹红3、“毒奶粉”的真凶三聚氰胺4、利益“熏”心工业硫磺5、勾兑出的“索命”假酒甲醇6、白嫩的金针菇有玄机荧光增白剂7、喂出“健美猪”瘦肉精第四讲科学烹饪,纠正误区一、养成烹饪好习惯1.合理选择厨房用具(1)要有抽油烟机(2)炊具的学问(3)筷子的选择和使用2.食物的烹饪(1)如何减少营养素的流失(2)炒菜如何放调料(

39、3)什么样的油温最合适二、纠正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1.喝牛奶、豆浆的误区2.吃鸡蛋的误区3.关于蔬菜的饮食误区4.吃主食的误区5.吃肉类的误区6.补充特殊营养素的误区(1)骨头汤补钙(2)通过果汁补充水分和水果中的营养(3)多吃维生素片剂无害(4)多吃菠菜能补铁.第五讲经典饮品酒、茶、咖啡一、酒1.酒文化和不同的酒(1)酒文化(2)白酒(3)红酒(4)啤酒2.饮酒的误区3.酒可解忧,何以解酒二、茶1、茶文化和不同的茶(1)茶文化(2)绿茶(3)红茶2、茶成分之探3、茶的养身之道4、茶的黄金搭档三、咖啡1、咖啡成分之探3.校本选修拓展课程的设计与开发3.1化学实验室里的探秘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

40、化学实验室里的探秘2、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3、课程资源:化学1、选修实验化学4、主持开发教师:黄晓杰5、参与开发教师:高中化学组老师6、学习对象:高一年级7、规模预设:40人一个班8、学习时限:高一上学期,每周开设1节课,一学期预计开设18课时。9、场地设备:化学实验室10、课程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要充分体现这个特点。本课程正是根据化学1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选择密切联系课本知识但又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课题,通过实验设计、探究、观察、分析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无法取得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同时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实

41、验仪器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提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深刻认识学习化学可以更好地应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激发,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真正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意。11、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使用方法,掌握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等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层

42、析、升华等实验操作和原理。初步了解有机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气味、溶解性等)。知道加碘盐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知道喷泉实验原理,知道焰色反应原理,巩固铁离子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分离提纯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2、通过对提纯物质的一般方法的实验探索和总结、运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科学方法。3、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实验的改进,更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和实验原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4、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了化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及提纯

43、物质的一般方法的归纳整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和崇拜科学,感悟到科学的魅力。2、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和趣味实验的实验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12、教学方式:学生讨论、教师讲授,分组实验13、课程提纲概览:专题1:实验基础篇1.1走进实验室(化学实验安全知识)(1课时)1.2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1课时)专题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篇2.1课题3、海带中碘的提取(1课时)2.2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提纯(1课时)2.3工业酒精制无水乙醇(1课时)2.4污水中肥皂的去除(1 课时)2.5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1课时)2.6植物色素的分离与提纯(1课时)

44、2.7瓯柑皮中某些香精油的提取(2课时)2.8香蕉皮中某些酯类物质的提取(2课时)专题3:趣味实验篇3.1加碘盐的鉴别(1课时)3.2自制美丽的烟花(1课时)3.4梦幻般的水中花园(1课时)3.5铝热反应实验改进(1课时)3.6美丽的喷泉(1课时)3.7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1课时)14、课程评价:对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旨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与个性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悦纳自我,拥有自信。评价的内容应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侧重态度与能力;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奖励;终结性测评:考

45、查活动。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学习课时记录。学生参加校本课程课程修习的出勤情况由授课教师登记。学生修习时间未达到本课程2/3学时要求的,不能取得相应学分。(2)学习过程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验报告)情况及学科实验和实践活动情况等;评价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同伴评价。根据表现情况分等级“a”、”b”、”c”、“d”四个等级。为班级做特殊贡献的同学适当升一个等级作为奖励。(3)考查活动。学习结束,3人一个小组设计一个化学魔术实验方案,经过一定的准备,最后展示。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情况、准备的态度、展示情况

46、(实验习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进行评价,分等级“a”、”b”、”c”、“d”四个等级。(4)最后根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最后评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合格以上可以获得2个学分。不合格,不给学分,教师将会把理由反馈给学生。成绩将公示三天,公示期满方才有效。两项评价都是“a”为优秀,两项都”是“b”及以上为“良好”如果两个评价都是d等级,为不合格。(二)学习方式 1、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的学习,以课堂听讲为主,提前做好预习,及时做好笔记。2、小组活动要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教师的演示实验要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思考;学生的随堂实验要规范操作,真实记录结果。3、到实验室去进行实验研究必须遵守实

47、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必须至少两人合作方可去实验,最好全组同学全部参与实验全过程。(三)课外拓展性练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买些课外拓展书目,自行阅读。若要到实验室进行其它的兴趣实验,必须向指导师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在老师陪同下去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13.课程评价本模块完成后可获得2个学分,教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方面相结合。(一)评价结果的处理实验研究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验研究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

48、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二)评价指标1、课堂纪律情况,作业上交情况及完成质量;此项由任课教师打分,分为a、b、c、d四档;(a:课堂纪律良好,作业均上交且没有抄袭现象,作业完成认真清楚;b:课堂纪律良好,作业80%上交且无抄袭现象,完成作业较认真;c:纪律较好,作业不交率高于20%;d:纪律不好,或者作业经常抄袭或经常不交)2、小组合作情况:由各小组互评。各小组根据每人积极发言的态度及次数,完成小组合作作业的次数(如实验报告、上台汇报展示等),进行实验

49、操作的态度及实验情况,分别给予a、b、c、d四档评价。3、成果质量情况:由专家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评定。各小组完成的实验研究课题或创新设计项目按质量高低分别给予a、b、c、d四档评价(省级以上获奖,或专家评为优秀的成果评为a档;市区级获奖,或专家评为较好的成果评为b档;未获奖,或专家评为合格的成果评为c档,抄袭或中途夭折的成果评为d档)。(三)评价结果的处理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上述1-3的评价结果综合给出一个等第。百分制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上或平时成绩等第为c等以上者,可获得2个学分。百分制评分在60分以下或等第评价为d等的均为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3.2高中好题欣赏与解析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高

50、中好题欣赏与解析2、课程类型:知识拓展3、课程资源:新编4、主持开发教师:郑苏平5、学习对象:高二学生6、规模预设:40人7、学习时限:高二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每周1课时,总共20学时。8、场地设备:多媒体教室9、课程说明:好题欣赏与解析选修课程是高中化学必修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以好题为载体,通过题目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前沿知识,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接替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化学学科的接替能力。10、课程目标:主要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达成的目标,可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

51、,坚持 “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目标如下:1应用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2能应用所学知识(钠、铝、铁、铜、氯、溴、碳、硫、氮、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举例说明物质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本质及反应规律的认识;3能利用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加深对离

52、子反应的认识。4初步学会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说出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原理;独立操作容量瓶;能较规范完整地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步骤;5通过本课程学习,认识化学,知道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过程;6能用化学的视角观察、关注个人生活及生存环境,体会化学与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做出合理的判断。11.课程内容:根据上述目标,根据高二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本课程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章 物质的量以及计算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反应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第四章 热化学第五章 电化学第六章 元素化学第七章 原子结构化学键、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第八章 化学反

53、应速率 化学平衡第九章 实验化学12.教材编写原则:本教材内容的难度定位在高考水平,以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重、难点和历年高考中加深、拓展的知识点为知识基础,结合各类典型的高考题,剖析知识的内涵,发掘思维的本质,介绍解决难题的常规方法,归纳发散,培养和训练开放型创新思维,对接历年高考中的经典“拔高”题,通过举一反三训练及时巩固,引导创新。课程实施建议:(共18课时)第一章 物质的量以及计算 2课时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反应 2课时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 2课时第四章 热化学 2课时第五章 电化学 2课时第六章 元素化学 3课时第七章 原子结构化学键、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2课时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

54、 化学平衡 2课时第九章 实验化学 3课时四、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国家课标的校本化解读)教学内容根据:知识补缺-基础课程-兴趣爱好知识拓展四个层次设计和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1 知识模块的设计,重点难点的安排1.1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进行校本化的二次开发编排如下。专题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一化学教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2物质的量1.52物质的聚集状态1.52物质的分散系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1.5常见物质的检验1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1.5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1.5原子的构成专题回顾和小结12合计101.2必修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1.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编写思路:“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和化学1的内容相衔接,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探究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和本质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