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觉下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思考_第1页
韧性视觉下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思考_第2页
韧性视觉下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思考_第3页
韧性视觉下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韧性视觉下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思考摘要:城市及至乡村的公共空间开展景观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新阶段。在公共财政投入的背景下,公共空间景观项目在建设资金投入和建成品质方面均受到极大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的项目设计实践,通过对空间及功能格局、景观形态和过程管理的探讨,思考如何实现并保持景观的韧性,使得公共空间辐射更高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韧性,公共空间,景观营造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空间的使用需求越发强烈。从城市及至乡村,居住社区或聚居村落周边的公共场地,作为可供人们邻里交往、休闲活动的场所,均受到城市建设管理者及基层自治组织的重视。公共空间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及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并基于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背景下,其景观品质受到极大的关注。因此,具有韧性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成为迫切需求。

一、韧性景观——公共空间的范式

相对“可持续性”而言,“韧性”一词更易定义,因为这一概念由自然学科的系统理论发展而来。而系统的概念也适用于城市和景观,因为它们都是由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网络所构成,且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允许能量、物质及信息交换,并深受环境的影响——无论远近。

——《韧性设计:重新连接人和环境》

具有韧性的景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时间的维度下,其自身具有适应性或自调节性,以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可持续的保持自身结构、功能和景观效益。这要求设计师及建造者对景观内容进行综合的动态预测,并拟定相应的策略反馈指导设计及控制建造过程。景观的韧性,并不只强调其能抵抗来自外部的干扰和破坏,因为这可能带来高额造价或影响视觉效果;也在于其受到干扰及破坏等影响后不产生质变且易于修复。因此,实施策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将动态变化所产生的新形态作为景观元素之一,纳入前期设计的统筹考虑范围,需要寻找景观效果(设计美学)与建造技术的平衡点;二是将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并提供相应的、易于修复或改造更换的设计元素作为载体置入整个景观系统中。如上所述,我们应当通过哪些策略来实现具有韧性的景观营造呢?基于景观营造的多学科综合性,应集合尽可能多的景观从业者共同研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及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实施策略,最终形成《设计及建设导则》,使得营造具有韧性的景观作为公共空间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韧性景观营造在工程设计及建造维护过程中的策略探讨

1格局策略:复合的功能布局,合理的竖向设计保护场地韧性

(1)场地布局注重功能复合。通过景观营造开辟公共空间,作为向市民提供优质户外活动场所的重要形式,其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投入。基于其特殊属性,公共空间建设项目以发挥社会及生态效益为核心,不易于产生经济效益支撑其后期运营管理的支出以形成资金闭环。因此,通过复合多种功能提高利用率来保持活性,以此提高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并作为更有信服力的因素,吸引公共财政投入支持日常管理与定期维护的支出,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景观的韧性。

在考虑功能复合时,结合周边商业实现空间共享是一种典型的途径。如街头绿地适应周边商铺业态设置林荫空间等作为商铺外延的临时场地,如户外餐饮区。周边商铺承担相应区域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在租金上得到一定的减免。持续的管理维护大大减缓了场所中那些将带来消极影响的因子的量变,而公共财政投入可面向更远期的更新及改造计划。笔者曾参与的河源市东江湾公园项目,按上层规划需设置相应较大面积的草坪以满足应急避难绿地的指标要求,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大草坪的营造有机的加入了小型木阶梯剧场及服务驿站(混合了公共厕所,便利店商铺及自行车停放区)。在后期的使用中发现,木台阶剧场容易吸引人群逗留,同时为商铺带来客流,而商铺经营者的管理使得此区域保持着整洁有序和良性循坏,节省了公园管理者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景观的韧性。

(2)竖向设计塑造场地模型,是韧性景观的关键本底。竖向设计决定着场地的可达性,包括人的活动、水系以及雨水径流的可达范围及其之间的交互关系。

双层园路交通系统、海绵绿地雨洪管理等营造策略,通过协调人和雨洪这两大关键因素的活动,来保持功能场地和绿地空间的韧性。二者的本质均可回归至竖向设计上。前者(交通系统)通过限定了场地的可达性易达性来划分人的活动范围,间接保障了场地的使用强度来保持功能活性,避免因人迹罕而设施破败杂草丛生;后者(海绵绿地)作为隐形的雨洪组织手段,管理着雨洪及自然水系的高低去留,利用水元素营造场景景观、滋养绿地的同时避免因淹没、冲刷或浸泡带来的功能阻断、结构与材料的破坏腐蚀,甚至绿植枯萎等消极影响。

在笔者曾参与的佛山百顺道滨河景观带项目中,方案结合缓坡驳岸设计了错层的双螺旋式线形的园路结构。在工程设计阶段,双螺旋园路相交点的标高结合水位变化数据,设定其高程稍高于常年洪水位,使得常年洪水仅淹没下层园路,中间休息平台及上层园路保持可达。与此同时,中间休息平台与岸顶、临水平台的连接方式设定为一侧台阶一侧坡道交替,大大提高各功能场所的易达性,吸引途经的市民更愿意走进来,增加场地的公共服务价值以促进使用者及管理者共同维护场所的品质,实现韧性景观的营造目标。

2形态策略:清晰的构造,植物配植的主次定位

(1)清晰的构造,强调园建内容在结构设计上保持相对独立且完整,表层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叠加于结构框架之上。前者促使主体结构在设计阶段被视作独立个体去进行结构计算以及图纸表达,及至施工建造同样先行,有效的保持着结构的稳定性;后者使得表层内容与主体结构存在明确的先后顺序,且常常以单元的形式,通过标准的连接方式建造而形成一个整体。在遭受消极影响后,表层内容基于单元的独立性,其可在保持功能及视觉效果不发生质变的前提下单独修复或更换。因此,基于清晰的构造,表层内容可作为缓冲外部干扰及破坏影响的一道屏障,大大提高了景观的韧性;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曾多次参与钢板景观构筑的工程设计。其主体结构设计均采用相对独立设计且先行施工的方式,而表层内容钢板的安装大多由专业的钢材厂家实施;其安装一般有三种方式:焊接、自攻螺丝固定及构件挂扣;在后续的回访中发现,采用构件挂扣的钢板构筑能保持着最佳的视觉效果及结实平整度,得益于其尺寸合适、易于维护更换的单元模块;采用焊接或自攻螺丝固定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焊缝、螺钉腐蚀,扰度增大表面凹凸严重等问题。但另一方面,要实现清晰的构造,常常会给园建景观的造型带来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追求园建景观的韧性时,清晰的构造应当作为形态设计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加以经营考量。

(2)植物配植的主体--乔木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绿化景观是否具有较强的韧性;而次要的配植则影响着绿化景观的观赏性和活性。主体植物的布局塑造了绿地空间的形态,直接影响光照、风、水等因子之于

其他植物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主体乔木布局时,品种的配植应注重适地适树并基于该区域的气候等生境条件进行研判筛选,在一定程度保证主体乔木群落能形成一个具有韧性的植物空间骨架,提供了具有特定形态且相对稳定的疏林或林下空间。在其间,中下层的植物配置,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在绿化景观的多样性与观赏性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基于相同的主体乔木空间,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变化或配植更替,呈现了自然的四时之变及季相之景,展示着韧性景观的稳定与变化。因此,基于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否存在一种特定的植物空间形态与可灵活应用且具有韧性的植物配置模型,应引起景观设计师及建造者的关注及思考。

3过程策略:建造与维护成本的精明投入,反馈机制与持续跟踪

(1)基于动态这一固有的属性,景观的营造应始终作为一个无休止的过程加以考虑,平衡建造期间与维护过程的资金投入是保证韧性景观可持续的关键。在笔者参与的多个景观公共空间景观项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建设投资限制。基于公共空间景观项目的公共性这一特殊属性及后期的高强度使用,因此在控制前期建设投资时,更应该着眼于后期维护成本的预估,从而实现精明的成本投入,避免后续资金短缺导致疏于管理养护而破败。其中,在后期的维护中,园建景观的材料是否具有较好的耐候性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如透水性铺装,在后期养护中需定期使用高压水冲设备进行清洗,保证其孔隙率以维持渗水功能;如金属板材的应用,后期出现的腐蚀、褪色、扰度增大等问题,将带来较高的维护更新成本。

(2)制定反馈机制。在我国大部分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中,施工建造单位一般管理养护两至三年,即转交政府相关部门或专业养护公司承接后期管理工作。在后期的维护和更新过程中,常常出现与原设计不协调的景观内容。为消解这中间管理端口交换带来的影响,景观设计师应联合建造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应协同拟定《项目后期管理维护导则》,与产品说明书相似,给管理维护者指出关键区域、注意事项及潜在问题等,并提供相应的备选优化更新方案或策略等。此导则将作为反馈机制,有效保障景观功能及视觉效果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景观的韧性。

结束语

景观的营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实现具有韧性的景观不仅依赖规划设计时对空间、生态等要素的动态预测及合理组织,还需精准营造与适度维护相配合。制定可行且有效的实施策略,需要大量的项目实践及经验总结。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经历,从工程设计及建造管理的角度出发,粗浅的总结了在公共空间建设项目、营造韧性景观的若干经验,旨在引发工程设计师及建造者们形成对韧性景观的认知,在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