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儒林外史》_第1页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儒林外史》_第2页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儒林外史》_第3页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儒林外史》_第4页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儒林外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

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吴敬梓出身于安徽全椒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今非昔比,逐渐败落。也正是这一坠人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36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移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的创作之中。创作背景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内容概括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写出它的腐败与不合理。结构简介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共有56回。对于它的结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总体上看来,整部书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可以看做是总纲,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第56回则借“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第一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十回,主要描写科举制度“贯索”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二娄以及蘧公孙、鲁编修、马二先生、匡超人、牛浦郎等人为代表,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对于“功名富贵”的痴迷和无聊名士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无耻行径。

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起到四十六回,主要写作者设想的理想人物。作者着重写了三个中心: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自四十七回至五十五回止,描写那帮维持文运的“星君”消散之后,剩下的只是一派荒凉和寂寥,社会风气更加恶劣,一代不如一代。惟有几个市井奇人,勉力维持,也只能算是前贤余音罢了。人物形象王冕啸傲山林,拒功名富贵于千里之外,又借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具有不慕名利,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的恬淡而高洁的品质。杜少卿虽然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他蔑视科举,淡泊功名。沈琼枝是反抗包办婚姻,蔑视封建礼教、法律,对抗世俗、敢作敢当、自食其力的女性代表。正面人物王冕、杜少卿、沈琼枝虞育德、庄征君王冕品格:知识渊博却淡泊名利,不畏权贵,安贫乐道。画家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作为“贤人”的代表,王冕的“贤”体现在:1.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听说朝廷要征聘他做官,他连夜逃往会稽山。2.知县亲自到王冕家约请,因为当时知县仗势欺民,酷虐百姓,王冕不屑与他相处,拒绝去拜见危素。王冕主要情节1、体谅母亲的苦衷,顺从母亲的决定,辍学给人放牛。把好吃的拿荷叶包了带给母亲吃。把每日的点心钱攒下来买书看,买颜料画荷花。用卖画得来的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不满二十岁,就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贯通。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2、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模仿屈原衣冠,带着母亲到处玩耍,对袭扒别人的取笑不以为意。3、京官危素想约会王冕,翟买办请不动,时知县亲自来拜,王冕离乡躲避。朱元璋慕名拜访,王冕讲以仁义服人的道理。后来朝廷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早早地逃到会稽山,隐居终老。指出八股取士之法会让读书人看轻文行出处,预言一代文人有厄。杜少卿品格:为人善良、正直、慷慨仗义,淡泊功名,讲求孝道,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尊重妇女。事例:1.给杜府戏班师父鲍延玺买行头、教班子;2.给乡邻黄大的修理房屋;3.拿钱帮臧蓼斋行贿补廪;4.帮邻居张俊民的儿子捐银子修学堂;5.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示例1:汪盐商生日宴请汪知县,杜少卿拒绝作陪。示例2:皇上征辟拒绝出仕,藐视功名富贵。示例3: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不肯纳妾。示例4:为帮助杨裁缝置办丧事,当了自己的一箱子衣服。示例5:送给娄太爷的孙子一百两银子养家伺候寡母。示例6:给娄老伯抓药治病,精心伺候。示例7:为接济朋友,甚至陌生人,他变卖家产,仗义疏财。示例8:知县在位时拒不见知县,但知县丢官无处安身,他请知县到家居住。示例9:无视礼教,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批判娶妾恶俗,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

杜少卿淡泊功名、傲视权贵,装病拒绝应征出仕;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出资翻修祠堂,赠送银子给鲍廷玺组建戏班、赠与管家银钱以备办丧事。

还资助过杨裁缝、郭孝子等;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携妻游清凉山,反对纳妾,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杜少卿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作者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安贫乐道、恬然自安、鄙弃琐屑世务、追求人格独立的人生理想。同时,借这一形象列当时读书人一味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沈琼枝

出场于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常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遭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顾绣为生。

作者首先将沈琼枝置于待嫁的位子上,沈父沈大年本以为会将女儿明媒正娶,等着宋家择吉过门。但后来发现光景不对,宋家大模大样地要将沈琼枝直接抬到府里去,这不像要将她待为正室的样子,沈父沈大年知道事情不妙,就问女儿:"这门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乘轿子,抬到他家去,看他怎样待我。"这是沈琼枝出场后的第一句话,从这精炼的几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子,而且从中看出了沈琼枝的有勇有谋,她要将一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看出了她的反抗斗争不是莽撞糊涂的瞎闹一气,而是明白就理的为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沈琼枝诗人冯至认为沈琼枝算得个“新人”,她有主张,有办法,勇于判断,打破旧社会缠在妇女身上的重重束缚,所谓“道德”、“王法”,在她面前都失却作用。她是黑暗天空中的一颗彗星。她在探婚、逃婚、南京谋生、被拘审等一系列的事件中所表现的敏于洞察、善于分析、做事果断、有胆有识,令人称奇。作者通过武书和杜少卿之口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消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A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B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C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D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E地痞恶棍——严贡生;反面人物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周进原是教书先生,热衷科举考试,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号板上,晕了过去。醒来后,他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他捐了个监生。后来,周进借着监生的身份,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周进是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科举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王惠)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度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作者写范进、周进这两个人物,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毒害。范进

范进"丁母忧"时期,张静斋劝他到高要县"秋风一二",他嘴里说"只不知大礼上可行得",心里却在算盘"费用尚在不敷",范进安葬笑死的老母得"三百多银子"。到了高要县先遇着严贡生,不敢多喝酒是"恐怕脸红"。上了汤知县的宴席又扭捏作态,不用"银镶杯箸"、象牙筷子,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过了三年,范进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范进不识"四川苏轼",却很会做"山东学道"。他新官上任,为了讨好老师周进,便想"拔"出周进推荐的荀玫,连夜查卷。不久,范进被升任为通政,成为了一个正四品官。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汤奉,高要县知县,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汤知县处理偷鸡贼,一是侮辱,用朱笔在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二是酷刑,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上,枷了出去。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两边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将老师父上来,大骂一顿‘大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王惠,南昌太守。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děng]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马静

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马静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是“生员”的白丁,但他仍执着地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甚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点出了他们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不自知的原因-----举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科举制度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鲁编修

他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他却是一个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科举“成功者”,他以整个人的个人尊严和物质生活享受为代价换来的翰林编修之职,除了徒有虚名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严监生,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他最为人熟知的情节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几个侄儿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想说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地痞恶棍:严贡生严贡生是严监生的哥哥,他强圈王二的猪,打折王大的腿;坐船不给钱,还诬赖船夫吃了他的贵重药;没借给人银子却要利息;弟弟刚死,他就强占弟媳和侄子的房产。“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一)科举制度的迷信者和牺牲品周进、范进匡超人、王惠、严贡生马二先生(二)所谓“名士”杜慎卿(莫愁湖)景兰江、赵雪斋、牛浦郎等人(西子湖)娄三、娄四、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莺脰湖)(三)理想人物王冕杜少卿、虞博士、庄绍光、迟衡山、萧云仙市井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主题思想《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庸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士人灵魂的扭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写作特色第一、《儒林外史》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第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来表现讽刺意义;正面人物的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