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_第1页
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_第2页
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_第3页
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_第4页
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第1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单圈环流:假设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1.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2)三圈环流: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低高高赤道北极气温高气温低低北纬30×北纬60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赤道北极北纬30。高低纬度环流低高低北纬60。高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南纬60南纬30南极赤道北纬30。北纬60。北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冷三圈环流的形成南纬30南极南纬60赤道北纬30。北纬60。北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冷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②①③②①③低纬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暖冷赤道北纬30。南纬30。北纬60。南纬60。北极南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热力作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动力作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动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变式图1:30°0°60°N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变式图2: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3、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名称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西风带东风带气流运动方向性质上升下沉上升下沉湿热干热温湿干冷干热温湿干冷高纬→低纬低纬→高纬高纬→低纬[典型例题]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C[典型例题]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2.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D[典型例题]3.读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B.P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C.F气流形成西南风D.E、P两处附近的气压带的位置基本不变C[典型例题]4.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A.①——低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D[典型例题]5.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B点所在气压带是()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C[典型例题]6.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C[典型例题]7.下图表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千米。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C23°26´N23°26´S66°34´S66°34´N0°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典型例题]8.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从图中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夏季北移、冬季南移D.盛行下沉气流A[典型例题]如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0~100N盛行下沉气流B.100N~200N盛行东南风C.200N~300N盛行西北风D.300N~400N盛行西南风D[典型例题]如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1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B[典型例题]11.读下列四幅“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

当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上面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C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位置影响气压分布的因素时间被切断的气压带气压中心的变化亚欧大陆太平洋北半球1月7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因为

面积占绝对优势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冷高压(块状)热低压(块状)保留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副热带高压带带海洋[典型例题]下图所示为“某月北纬30°附近地面(或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以推知与该图情况相吻合的时间是()

A.1月B.7月 C.4月 D.10月B[典型例题]13.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B.巴西高原绿草茵茵C.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C1.季风三、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2.季风环流3.季风环流的形成冬季风向根本原因性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冷干、风力强劲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暖干燥夏季风向根本原因性质东亚东南亚、南亚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暖、湿润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暖、湿润气压带、风带的移动3.季风环流的形成东南信风赤道西南季风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的原因?思考:

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主要取决于海陆间的气压梯度,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东亚季风区冬季处在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的地区,远大于夏季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

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原因是冬季南亚季风区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亚洲高压中心,并有青藏高原等高大地形阻挡,再加上大陆面积狭小,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显著,所以冬季风到此已为强弩之末。而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它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4.

a月甲地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A[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5.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A[典型例题]16.当气压分布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是大西洋,此时受低压控制B.1月份时,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呈图中所示C.此时A处吹东北风,C处吹西北风D.图中海陆之间的气压差异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造成的B[典型例题]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D[典型例题]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7~18题。18.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A[典型例题]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①风力较大B.②风力较大C.风力相当D.无法比较B[典型例题]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20.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A.低温少雨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D.温和多雨A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极地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典型例题]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箭头代表风向,回答21~22题。21.终年受图①风带与图②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典型例题]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箭头代表风向,回答21~22题。22.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是()A.①B.②C.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