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谈_第1页
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谈_第2页
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谈_第3页
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谈_第4页
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佛山顺德教研室曾智品——2019中考化学实验、计算板块复习策略浅谈围绕核心•优化方法•提质增效2019年广东省中考备考策略研讨会材料2019年3月3日教师Jiaoshi作用意识团队心态自我成长关于备考的几点思考学生xuesheng关于备考的几点思考生源优生差生负担心理课堂ketang主战场课改容量参与度课标关于备考的几点思考方法Fangfa关于备考的几点思考教法学法借鉴优化恒心质效zhixiao关于备考的几点思考均分课堂高分上线提高备考复习的三个关键词010302核心方法效率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1.题型要求:

试卷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能力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一、选择题:是四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在有必要使用否定式题目中,题干中的否定词有明显标记。二、填空题:是在文字陈述、图形或表格中留有适当的空缺,要求学生补充完整。三、综合能力题:是侧重考查提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解释等能力的试题。四、实验探究题:是对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等的考查。五、计算题:是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试题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一)考纲对试卷的基本要求(一)考纲对试卷的基本要求2.课标主题内容要求(2019):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5%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3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5%科学探究:内容落实到上述四个主题的考查中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一)考纲对试卷的基本要求3.难度要求(2019):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40%较难题:约20%【难度以问题设置来体现,全卷难度布局并不是整体的前低后高。一般来说说,每一个大题是前低后高排布的。找准难点才能突破难点】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一)考纲对试卷的基本要求4.能力要求:三方面、多层次。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层次包括:知道、认识、理解、模仿操作、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等。【能力同样以问题设置来体现,试卷同样有能力布局,但与难度并不完全重合。要明确试题的能力要求,才能引导学生发展能力】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二)试卷特点描述形(外形):严格按考纲要求,以题型要求为外形。材(载体):选择来自教材、文献、资料、社会、科技、新闻等为素

材。(省题素材选择水平很高,新素材多)貌(形式):具有图、表、填、选、画等,形式十分丰富。神(布局):把内容、难度、能力等项指标按要求分布在各题型中,

内涵饱满。【省题在“材”、“神”上花的功夫很多。所以很少有材料老旧、“貌”合“神”离的情况】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三)省卷分数布局1.题型形式分数考纲有题型要求,但没有分数要求。省题采用的题型分数模式是:选择题:14题,28分,单选。(固定)填空题:5题,20分左右(15年19,后三年21分)综合能力题:2题,15分左右(近4年均为15分)实验探究题:2题,22分左右(15年23分,其余22分)计算题:2题,14分左右(15年15分,其余14分)

【省题分数模式可以用“基本固定、灵活微调”来描述】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四)省卷板块分数布局2.板块分数:考纲有题型要求,但没有板块要求。省题大致可采用板块来统计分数的主要有实验、计算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近四年统计如下:年份实验计算合计化学方程式(条)分数备注20154018586+136+的“+”,为计算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为1分,其余为2分。20164716638+17最多。(因流程题实验化)20174216588+17

20183815537+15最少。(因考纲删除了化合价的计算)16年卷链接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18年卷链接发现核心(五)实验板块内容在省卷中的分布第一大题,选择题:一般有4-5小题为实验考查题,8-10分。主要考查实验安全、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方法(例如去杂)、实验变化的图像表征(例如曲线图判断)等方面。第二大题,填空题:一般有1小题为实验考查题,约4分。常考一个简单实验的过程。第三大题,综合能力题:可能在21题(化工流程)中涉及实验(例如16年)。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五)实验板块内容在省卷中的分布第四大题,实验探究题:本题为实验考查“核心区”,用2个大题,分值一般为22分。前一题(22题),以常规实验为载体,从仪器、装置、操作方法、制备原理等角度考查实验技能(是考操作的一种变通形式,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得分,常以认识仪器为起点,装置为中点,制备(气体)为结点。是以实验为情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

后一题(23题),体现探究过程的实验探究和体现对原理理解的实验设计,着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死记硬背很难得分。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五)实验板块内容在省卷中的分布第五大题,计算题:

一般不直接与实验相关,但往往以某一个实验过程(或工业生产)为背景,所以,仍然可以说没脱离对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

【全卷五个大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化学实验板块内容的考查,

充分体现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六)计算板块内容在省卷中的分布一大题,选择题中:过去有关于化合价的计算,18年考纲修订后,再出现计算的几率较低。二大题,填空题中:可能出现有关于溶解度、溶液、混合物计算,分值不会多于1分。三大题,综合能力题中:近5年没有出现计算内容,但未来出现一处计算的可能性是有的。四大题,实验探究题:近5年没有出现计算内容,但未来出现一处计算的可能性是有的。试卷链接1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试卷链接2(六)计算板块内容在省卷中的分布五大题,计算题:为专设计算能力考查题,以两方面内容、两层次能力的形式呈现。共14分~15分(15年15分,其余年份为14分)。第一题(24题):常为有关化学式的各种计算,属于层次要求达到“理解”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考查题。第二题(25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混合物、多次操作、曲线表达、生产成本等因素,属于层次要求达到“内化”的解决问题能力的高阶要求题。【中考计算板块分值在15到18分之间,分为有关溶解度、混合物的简单计算,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化学变化相关过程的计算表达等部分】一、学科备考核心之——试卷解析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一)选择题中的实验题常规考点01实验室安全02仪器或装置操作03实验现象04去杂方法05实验过程试题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二)选择题中的实验题增分策略▲少讲多练,学生互助▲穿插训练,强化记忆▲改选择为判断,以一拖多▲用评价激励学生,强化落实案例22题基本模式:“四部曲”仪器——装置——物质(气体)制备——应用。【此题被称为:气体制取题、或装置题、仪器装置题】仪器:考查常见仪器的认知,主要考名称。学生主要因仪器不熟悉而失分、因错别字而失分。装置: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仪器的组装、装置的改错、装置的改进、装置的选择、装置的检查(例如气密性)、装置的使用(操作)、装置画法(完善)、装置的微型化等。这部分得分率不高,主要因为原理不熟悉,结构不熟悉、功能不熟悉(导致顺序错误)、语言表达不清楚(主要失分点)。物质制备:主要是用试剂制备气体,和用气体制备物质(15年和18年)。由于初中所学的气体少,制备原理得分率较高。此部分命题已经较为困难,所以,出现18年这类用气体制备物质的可能性较大。(三)实验探究题(22题)模式提炼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强化细节观察▲强化文字表达▲强化原理记忆▲强化仪器和装置的熟练▲用训练实现快而准的回答【本题属于提升空间较大的一个题,增分空间大于2分(平均分)】(四)实验探究题(22)增分策略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2013•广东)22.(10分)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在甲图中可选择

(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

.解析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五)实验探究题(22)教学案例23题基本模式:“八步选”本题一般依据课标及大纲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八要素”命题。一般是选取八要素中的其中几步提出问题。

本题情境载体一般比较新,过程比较复杂,体现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科思想、表达能力等高阶能力要求,区分度高,是体现考试选拔功能的核心题型。15——17年,模式化明显。试题都采用了从提出猜想、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到最后的作出判断、拓展思考的基本模式。18年改为直接从实验过程开始,简化为操作和拓展两步。选材也回归教材,主要突出大纲调整的要求。认真分析课标科学探究八要素,能更好理解命题意图。(六)实验探究题(23题)模式提炼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增分策略课标链接▲老师吃透试题,明确试题考查的目标。▲先做后讲,讲出原理和方法。▲发散讲解,与相关知识点联系。▲改编试题,拓宽思路,提高学生能力。【本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中上层学生有提高空间,强化针对性指导,能获得更好的增分效果】(七)实验探究题(23)增分策略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增分策略(广东省2017)23.(10分)某同学进行“题23图”两个实验。(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a(OH)2+Na2CO3=MgCO3↓+2NaOH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Mg(OH)2Mg(OH)2+2HCl=MgCl2+2H2O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产生滴加的碳酸钠过量,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同时存在解析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八)实验探究题(23)教学案例(外省试题)23.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1)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①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和H2O;②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①仪器M的名称是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要在E、F之间增加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③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的黑色固体变

色,E中白色固体变

色,该小组由此得出结论:以上实验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2)CH4、乙炔(C2H2)和丙烷(C3H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2H2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CH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将

转化为电能。解析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基本功扎实,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训练到位,让学生见多识广。▲克服粗心大意,克服害怕心理。▲平常训练要求全体学生得分率高于95%。【本题属于基础题,一般得分率较高。增分空间主要在基础较差的学生身上,整体高强度训练意义不大。本题是辅差的着手点,也是提高班级均分的突破点。把注意力放在后40%学生身上,是很好的增分策略】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九)基础计算题(24)增分策略▲设置情景载体。学生糊涂在情景中▲惯用图表表征。学生困惑在图表中▲计算过程要求。学生随意在过程中▲文、数、图综合表达。学生错误在表达中▲综合能力要求高,区分意图明显、压轴出现有逼迫感(十)计算题(25)特点分析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一、解决学生的糊涂、困惑、随意、错误二、强化对解题模式的理解和应用三、克服畏惧心理、杜绝空白卷四、把该得的那部分分得到手【本题虽然整体较难,但却有基础得分点,从培养解题速度让学生有时间做最后一题,到要求学生必得基础分等方面入手,可以创造出平均2分左右的提升空间】(十一)计算题(25)增分策略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案例解析(2018广东)25.

(10分)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多少?(2)

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题25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现用一万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方法B比方法A除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十二)计算题(25)教学案例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解析(2015省)25.(11分)

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106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

g;(2)106g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3)向106g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4)另取10%Na2CO3溶液边搅拌

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则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学科备考方法之——典题解析与增分策略三、提质增效措施1.几种资料实验板块内容安排比较(其一)第五单元

化学实验课时24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课时25气体的制取(一)课时26气体的制取(二)课时27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时29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三实验探究题(课时30——31)(一)选好资料(其二)第五部分

化学实验考点20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考点21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考点22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考点2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3实验探究、设计与评价三、提质增效措施(其三)模块五

科学探究18讲

常见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19讲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去杂第二部分

广东重难专题突破专题五教材基础实验类型1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性的判断类型2实验方案改进的合理性判断类型3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对应关系的判断类型4教材重点实验专题六

常见几种气体的制取综合考查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类型1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类型2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类型3物质变质的探究类型4物质性质的探究类型5有关催化剂的探究三、提质增效措施(其四)第一部分夯实基础(1——10)第二部分实验过关实验1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实验2空气、氧气、水和燃烧与灭火实验实验3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实验实验4物质构成的奥秘、质量守恒定律和溶液的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