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_第1页
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_第2页
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_第3页
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_第4页
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测试时间:11月28日——12月4日。90分钟一次性完成。40道单选,每题1分;10道多选,每题2分。网测成绩按50%折合进总评。做完一题后点击“保存答案”,测试完成后点击“结束测试”。不要点“暂停测试”。如遇故障,截屏,发至renjun@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剥削第二节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危机第一节剥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雇佣劳动;资本收入归资本家所有。剥削: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思考: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什么是商品(commodity)?商品是用于出售的劳动产品。A用于出售。B凝结劳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试图将所有物品当作商品来出售的社会。商品化的优点?弊端?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use-value)表现为商品的有用性。交换价值(exchange-value)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的商品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1辆汽车与20台电脑可以交换,1台电视机与50件T恤可以交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由什么来决定?不同商品之间进行交换是按照一定比例的,具体的交换比例由什么来决定?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吗?供求关系可以解释价格的波动,但不能解释均衡点(价值)的形成。劳动价值论(labortheoryofvalue)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包含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实际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形式:货币货币产生的必要性:物物交换缺乏便利。金、银成为第一种货币。例如:电视机1台=黄金50克葡萄酒1瓶=黄金12克夹克1件=黄金10克黄金是货币,也是商品。价值形式:货币为什么黄金可以充当货币的角色?(1)它可以用少量的体积表现巨大的价值。(2)它可以任意切割而不失去原来的价值。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一种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有货币的功能。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C(商品)——M(货币)——C(商品)商品之间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思考:货币除了流通功能之外,还可以发挥什么功能?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超越单纯交换媒介的作用,成为不断增值的主体。资本总公式:M——C——M’(M+m)问题:价值增值是如何产生的?资本家如何获得利润?作为资本的货币通过贱买贵卖,从个人角度增加了利润,但从整个社会来说,并没有发生价值增值。既然价值增值不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那么它一定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细化资本总公式M——C——M’M——C(LP,MP)——P——C’——M’LP:劳动力(laborpower)MP:生产资料(meansofproduction)C(LP,MP)——P——C’代表了生产过程。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知识、技能等。劳动力的价值是“生产劳动力”所需的商品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相当于衣食住行、教育培训、抚养家庭的费用等。工资相当于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假设面包厂运营条件只有面粉、面包机和工人。假设面粉1千克=1小时劳动,生产1块面包需面粉1千克,面包机1台=10000小时劳动,面包机寿命是生产10000块面包,1个工人通过1小时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块面包,工人1天(8小时)的工资=1块面包1块面包的价值=1千克面粉的价值+面包机的折旧费+工人的劳动1块面包的价值=1小时劳动+1小时劳动+1小时劳动=3小时劳动8块面包的价值=3小时劳动×8=24小时劳动M——C(LP,MP)——P——C’——M’LP=3小时劳动MP=8小时劳动(面粉价值)+8小时劳动(机器折旧)=16小时劳动M=LP+MP=3+16=19小时劳动M’=L+MP=8+16=24小时劳动S=M’-M=L-LP=8-3=5小时劳动工人劳动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5小时。剩余价值(surplusvalue)M=MP+LPM’=MP+LS=M’-M=L-LP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S(剩余价值)=M’某一资本家雇佣工人生产皮鞋,工人每天生产10双皮鞋,每双皮鞋耗费牛皮、铁钉等生产资料的价值是100元,工人的工资是每天200元,每双皮鞋的价格是200元,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是()。MP=100×10=1000元LP=200元M=MP+LP=1000+200=1200M’=200×10=2000元S=M’-M=2000-1200=800元某一资本家雇佣工人生产皮鞋,工人每天生产10双皮鞋,每双皮鞋耗费牛皮、铁钉等生产资料的价值是50,工人的工资是每天100,每双皮鞋的价格是100,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则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是多少?MP=50×10=500元LP=100元M=MP+LP=500+100=600元M’=

100×10=1000元S=M’-M=1000-600=400元S’=S/LP=400/100=4假设剩余劳动时间为T1,必要劳动时间为T2T1/T2=4T1+T2=10T1=8

为什么工人不把劳动力用于为自己挣钱?因为工人没有生产资料,没有劳动所需的资源(生产工具和原料)。被迫为资本家效力,把劳动力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的根源!

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马克思因此打趣地写道:“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为什么工资不会超过工人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劳方的谈判实力弱。失业人口的压力。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式S’(剩余价值率)=S(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式(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时间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节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的原因抽象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终将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论证: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危机的趋势。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就总资本的增殖率,即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刺激来说(因为资本的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利润率的下降会延缓新的独立资本的形成,从而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展的威胁。——马克思问题:为什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润率会逐渐下降?什么是利润率?利润率=S/(C+V)S:剩余价值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论证(1)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2)全社会的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技术构成是生产资料的物质量和劳动力人数的比例)(3)全社会生产资料投资的增长必将快于对劳动力投资的增长,即资本有机构成(C/V)提高。(4)劳动力是利润的来源,因而生产资料投资的增长也必将快于利润的增长。(5)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向。以面包厂为例。假定面包厂每天消耗的不变资本C为5000元,可变资本V为5000元;工人每天的劳动中,必要劳动为4小时,剩余劳动为4小时。资本有机构成=C/V=5000/5000=1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4/4=1S=剩余价值率×V=1×5000=5000元利润率=S/(C+V)=5000/(5000+5000)=0.5现面包厂购买新的面包机,同时进行裁员。此时每天消耗不变资本C为7000元,可变资本V为3000元。工人每天的劳动中,必要劳动为4小时,剩余劳动为4小时。资本有机构成=C/V=7000/3000≈2.33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4/4=1S=剩余价值率×V=1×3000=3000元利润率=S/(C+V)=3000/(7000+3000)=0.3就整个社会而言,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增加,利润率趋于下降。=剩余价值率的增加抵消利润率的下降C:7000元;V:3000元;工人每天的劳动中,剩余劳动为5个小时,必要劳动为3个小时。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5/3S=V×剩余价值率=3000×5/3=5000元利润率=S/(C+V)=5000/(7000+3000)=0.5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形势上升到最高点时,突然开始急剧下滑,最终跌至崩溃,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之前社会的经济危机有何不同?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起因: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企业完全根据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欲望而运转,资本家的逐利行为不受控制,从而导致生产过剩。贪婪OR资本家精神?经济危机的起因:消费疲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资本家在劳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工人也是消费者。工人购买力下降,商品滞销,加剧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结论:马克思认为,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危机的倾向,将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从而被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所取代。马克思对新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结构: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的情况下,人们还愿意去劳动吗?劳动成为一种需要,不是谋生的手段。

共产主义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特征经济结构: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己的专政?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