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琥珀》教学设计6篇
《琥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需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三、教者
钱素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挨次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局部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教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教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展思索。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2.默读其次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教师在学生说的根底上,追问:
(1)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想苍蝇欢乐,蜘蛛当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教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
(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索:要形成这个奇怪的松脂球必需具备什5.组织争论
6.争论小结
7.指导朗读其次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其次要用平和、轻松、好玩的声调,给人以好玩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急的恐惧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教师点评。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顿了,但自然环境还在连续变化。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2.默读第三段,思索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需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索后,教师指导他们争论,然后再指名说说。教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
地壳变动埋在海底时间漫长
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局部内容。
(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需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依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想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依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六)了解科学家合抱负象的依据。
1.科学家依据这块奇异的琥珀推想动身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具体状况,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
2.出示思索、练习第2题,根据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
3.小组争论,相互说说。
4.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发觉
样子、价值
《琥珀》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大然神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需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小组合作讨论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小科学家,好不好?看(图)它就是你们讨论的对象,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琥珀(板书课题)
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还有别的说法吗?
是不是全部的琥珀都是这样的?它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就由于里面有这两个小东西,大科学家还特地为它编了个故事。这个故事读过了吗?
二、检查预习状况
1、什么叫琥珀?
2、这块琥珀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个蜘蛛和一个苍蝇。
3、这块特别的琥珀有什么价值呢?其它琥珀也有这个作用吗?
(齐读描写琥珀的价值的语句)
三、质疑定标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讨论?
(可以是自己发觉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
2、整理学生的质疑
这些问题有的与琥珀的形成有关,有的与琥珀的发觉有关,有的是写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属于本节课的讨论范围。如
(板书问题要点)
3、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讨论的是什么?
(板书形成?)
那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呢?
四、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认真读(1-12)小节,边读边圈划。从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教师巡察)
2、小组合作讨论。
(四人一小组成立科学讨论小队,看哪小队讨论得既精确,又快速。)
五、师生合作
看这小队的(出示)你们是否完全同意?
(不满足可帮它完善,满足的话可针对某一条件说说理由。)
要点如下:
①时间长(从哪儿知道)
②酷热的夏天(热辣辣的太阳光)为什么?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名读第6小节。
③老松树(松脂)(老松树最怕的就是)
④连续滴(球)
⑤蜘蛛、苍蝇(怎样才能进去?)
(第7小节)指名读(怎样进去的)
齐读。从刚刚好一齐)这些说明这件事特别凑巧。假如不凑巧呢?为什么?
指导读第5小节。
自由读。(评议)
指名读。
齐读。
师:唉,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读,第8小节)
解答泪珠圆环的问题。
⑥陆沉海漫(第11小节)
⑦埋入泥沙。
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沟通,你看这些条件能缺少一个吗?(整理条件)哪个条件最关键,假如没这只能形成一般的琥珀。
琥珀怎样形成的弄明白了吗?
六、学习琥珀的形成
1、速读。
2、指名说。
3、这只是科学家想象这块琥珀被发觉的一种可能,是不是只有这种可能呢?
4、请你们绽开想象还有哪些发觉琥珀的可能?
七、总结延长
1、学到这儿,课文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吗?
2、作业:
(虚拟情景)昨天,我在网上扫瞄得知,你们今日讨论的这琥珀就陈设在我国生物博物馆里,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它,我想请你们依据课文内容,为琥珀写一广告。
《琥珀》教学设计3
一、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觉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进展都必需具备肯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3、完成“思索·练习”的其次题。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根据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觉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依据这块琥珀进展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索·练习”中其次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
课前一说。
揭题、引读
1.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答复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骨化石等。)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依据拼音读准课题。
2.引读。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扫瞄课文找出来读一读。(课文最终一段的前三句话)录像机出示琥珀的投影,让学生认真观看,特殊留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
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叙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三)看看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局部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
(四)理解脉络,争论分段
1.认真分析一下的想象分哪两局部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觉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局部。
2.这两局部内容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局部?(琥珀形成的过程。)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松脂球变成化石。)
3.争论分段。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其次段(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讲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第三段(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的发觉过程。
第四段(最终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完成“思索·练习”的第2题。
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根据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可同位互说,后集体沟通,教师适时点拨。)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约摸”也许估量。由于这个时间是推想、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量是有依据的,由于松脂球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沉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一万年之久。)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耀着整个树林。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需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柏树,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松树渗出树脂来。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酷热的夏天。松树渗出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肯定是很大的,只有在特别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科学家想象这是在“太阳光热辣辣地照耀着整个森林”的晌午。)
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就是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沉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变动“陆地慢慢沉下去,海水慢慢漫上来,靠近那古老的森林”最终森林被海水沉没,松脂球沉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
4.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树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块琥珀与一般的琥珀不同,它里面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因此,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需具备特别的条件,那就是事情特别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特别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在里面。从“刚”、“刚好”、“一齐”等词语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假如不是凑巧,就不行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
(六)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先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觉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
参考以下提纲:
1.风吹浪涌,卷到岸边。
2.孩子赤足踏着,挖出。
3.渔民认出琥珀。
(首先是“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也把埋在泥沙中的琥珀卷到了沙滩上,这才有了被发觉的可能。发觉琥珀的是渔民父子俩:孩子奇怪心强,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阅历丰富,认出是块少见的琥珀。)
(七)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八)质疑问难
(九)总结全文
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运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学问,绽开了合理地想象,想象出这样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推想出来的,但有科学的依据,因此是符合情理,令人信服的。文章先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接着写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觉的,最终写这块琥珀的特征以及它的价值。说明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点明文章中心。
五、布置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带点字的正确解释条。(只填数码)
(1)海水慢慢漫上来。()
(2)这儿,漫山遍野盛开着野花。()
(3)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仔细,决不能漫不经心。()
漫:①处处都是,遍。
②不受拘束,任凭。
③水过满,向外流。
(1)老松树渗出很多松脂。()
(2)这些教科书渗透着烈士的血。()
渗:①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透过。
②比方一种事物或努力渐渐地进入到其他方面。
2.填空。
(1)约摸算来,总有()年了。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地照耀着整个树林。
(3)()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4)蜘蛛()扑过去,()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头。
教学反思
一、电教手段的运用所设计的配音、影片奇妙。随着生动的讲解词与逼真动化影像的呈现,将每个小读者引入古老的森林进展游览,小小课堂布满了生气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字有形、五彩鲜亮、形象详细的情景,寓教于乐,充分表达了观看表达的教学要求。能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运用熟悉论进展教学,通过幻灯投影,使学生初步感知,继而默读全文,赐予材料的复现,加深感性熟悉,再通过表达上升到理性熟悉。这样的课教学设计,即使学生学懂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个重点,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个难点。
二、创设情境活动为学生供应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学问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制造良好的情境,培育了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缺乏之处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局部学生朗读根底差的状况,教师应多指导,范读,就一个自然段的朗读训练,不应茫目的多读,也会受到训练的效果。
《琥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沉没、澎湃、黏稠、推想、松脂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需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体会科学家合抱负象的依据。
课前预备:
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自古以来,小草就受到人们的宠爱,文人墨客写了许多诗文来赞美野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啊,小草不仅装饰大地,它那坚韧的精神更让人敬佩不已。
2、今日我们将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野草》,看看他的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3、简介夏衍及写作背景。
4、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沉没、澎湃、黏稠、推想、松脂等词语。
(2)、有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挨次。
(3)、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觉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10分)
出示自学内容:
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口述)。
2、课文写了哪几局部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展现:向我们从“琥珀的____________”——“琥珀____________”——“琥珀的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教师巡察、
三、合作学习(10分钟)
出示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琥珀形成的过程,通过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_的想象,进展了科学的推想,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故事。根据时间挨次,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形成松脂——()——()
完成思索题:
小组展现,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钟)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与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五、小结检测(10分钟)
小结:本节课我们熟悉了琥珀,知道了琥珀的珍藏价值。
检测:
一、给以下字注音
琥()珀()掸()翅膀晌()午渗()出沉没()包裹()
挣()扎腐()烂澎()湃()黏()稠()松脂()
二、多音字组词
没挣扎重
三、形近字组词
莫()沾()渗()晌()淹()腐()
摸()粘()掺()响()掩()俯()
仰()刷()决()绸()
抑()涮()绝()稠()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热()()前()后()具体()()()()时代
五、回答下列问题.
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课文哪些局部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
3、“两只小虫都沉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运用了()的写法,其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松树和琥珀中的蜘蛛、苍蝇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5、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6、为什么说他们曾经挣扎过?
《琥珀》教学设计5
一、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沉没、澎湃、黏稠、推想、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表达挨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力量训练点
1.培育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力量。
2.培育学生的想象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争论沟通并媒体,帮忙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沟通。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需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抱负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表达挨次。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疑点
这块琥珀对于讨论昆虫有何价值呢?
(三)解决方法
争论、沟通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索、争论、沟通。
2.借助电教媒体帮忙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争论、沟通。
2.感情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觉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教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索: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争论沟通。
3.集体沟通。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鼓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加小组荣誉感。在同学沟通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索题,小组议答,全班沟通。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依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觉的过程,并且推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比图片,练读课文,熟识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觉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觉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答复)。
那么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需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局部思索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l)独立思索后小组争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沟通。)
(2)集体沟通。
(3)学生沟通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
(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其次,酷热的夏天正晌午。由于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特别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5)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觉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沟通。
(2)角色朗读此局部。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争论后学生归纳:要想进展合理的想象,必需依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3.科学家讨论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索最终一自然段。
(2)小组争论后答复。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表达挨次,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表达挨次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争论沟通的根底上,教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扩展延长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沟通沟通。
(六)布置作业
以《将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琥珀》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学问,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进展的过程,推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学问。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文章可以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1~14自然段)先表达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叙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13、14段叙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其次局部:(15~19自然段)接着表达了琥珀的发觉。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第三局部:(20自然段)最终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全段共4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严密,层层推理,得出最终的推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育想象力量;二是连续学习按肯定的挨次写的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启发学生绽开合抱负象,领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按肯定挨次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要紧紧抓住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一重点来突破,围围着“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让学生争论。文章内容和课件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态。
教学目标: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个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仔细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育、提高学生想象力。
4、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琥珀形成的过程,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汇报预习
1、出示琥珀图片(或者实物),简洁介绍相关资料。
2、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3、字词汇报
读准字音:松脂渗出拂拭澎湃
看准字形:辣湃拭黏
4、再读课文,理清构造
第一局部:(1~14自然段)先表达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叙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13、14段叙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
其次局部:(15~19自然段)接着表达了琥珀的发觉。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
第三局部:(20自然段)最终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二、学习琥珀的样子
通过父亲的话我们不难发觉,这是一块特别罕见的琥珀,那么,这块琥珀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
1、出示琥珀图,学生认真观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扫瞄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批发市场的行业规范与标准考核试卷
- 生物制药进展考核试卷
- 规培外科基本操作
- 电容器电荷存储能力分析与优化考核试卷
- 焙烤食品制造的市场开拓与销售策略考核试卷
- 木材的挤出和注塑工艺考核试卷
- 电池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考核试卷
- 有机化学原料的全球市场趋势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智能机器人清洁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杂粮加工健康食品配方设计考核试卷
-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劳动项目六《制造手工肥皂》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答题卡(含答案)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财务报表分析-第五章 营运能力分析
- mm立式矫直机辊系设计
- (教学设计)专题4 第2单元 基础课时13 羧酸的性质及应用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苏教版2019)
- 《建筑玻璃膜应用技术规程 JGJT351-2015》
- 2024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打字机 教案
- 国际物流专员聘用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