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首先提出“因材施教”思想的是()A.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送别诗B.爱情诗C.边塞诗D.山水诗

3.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A.A.新月社B.创造社C.语丝社D.文学研究会

4.

10

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5.“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此诗句出自()

A.郭沫若《炉中煤》B.艾青《我爱这土地》C.闻一多《发现》D.徐志摩《再别康桥》6.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A.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7.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散文?

A.奏疏B.书信C.辞赋D.小说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渎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9.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

10.《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11.明代“公安派"的主要文学主张是()A.A.独抒性灵B.文必秦汉C.事信言文D.提倡“义法”

12.善于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

A.李白B.孟浩然C.王维D.李商隐

13.培根是()

A.德国哲学家B.法国史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美国小说家

14.

5

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15.《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是()。A.魏国人B.赵国人C.楚国人D.齐国人二、填空题(10题)16.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__著称。

17.有"亚圣"之称的___________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18.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19.《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

20.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1.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22.《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________。

2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__。”

24.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5.______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表达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三、判断题(5题)2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9.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0.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二)阅读李斯《谏逐客书》片段,回答24~26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解释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字。藉:赍:32.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3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羞:

箸:

安在:

直: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35.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36.歌唱对象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六、作文(1题)37.“在我的生活中,我梦想过见到一大群野生动物、丛林和热带雨林,到处都是小鸟和蝴蝶。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到时候能不能再见到这些东西。”这是一名儿童在一部短片中诉说他对气候变化的担心,这部短片描绘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世界末日景象。这是发生在2009年12月7日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的一幕。童真的声音、直白的质问,这名儿童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像警钟一样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他的担忧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由于人类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已经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加速恶化,温室效应已经发生。请你以“环境与人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C

6.A

7.B解析:《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是王安石一篇著名的文章,写于神宗熙宁三年,司马谏议:指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首领之一。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强烈反对,于熙宁三年一月十七日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多字的信给王安石,全面反对新法,并指责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王安石便写了这封信一一加以驳斥,从根本上指出司马光的保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弄清写作的历史背景,对于全面学习掌握课文相当重要。便于我们牢靠掌握或者区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这篇课文的写作对象司马光,作者与之的关系,这是答对此题的关键之处。

8.A

9.D

10.B《季氏将伐颛臾》在论辩中采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等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其中,B项“先王以为东蒙主”属于历史材料。从历史上看,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若伐颛臾便是违背先王旨意,违背先王旨意便是不孝,伐颛臾不合礼制。A项“且在邦域之中矣”和C项“是社稷之臣也”,则是分别从颛臾的现实表现看,颛臾是安分守己的“社稷之臣,何以伐为?”,攻打没有过错的臣属国颛臾,非礼也;从地理位置上看,颛臾在鲁国疆域之中,对鲁国构不成任何威胁,因而不应伐之;因此只有B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11.A

12.C

13.C

14.C

15.D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齐国的孟尝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都以“养士”而著称,养士都在三千人以上。

16.七苦绝句七苦绝句

17.孟子孟子

18.但愿人长久

19.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20.非淡泊无以明志

21.苏轼

22.《猛虎集》《猛虎集》

23.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摇情满江树

24.为何民不加多为何民不加多

25.曹操

26.Y

27.N

28.Y

29.Y

30.Y31.藉:借给。赍:赠与。32.“子”代表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