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1.gif)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2.gif)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3.gif)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4.gif)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c69ada63c034f8c4bf0089f35d6bdef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和其次单元的规律延长,详细叙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核心问题是“怎么看〞。教材分别从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内涵以及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等方面,从静态的角度熟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聚焦一重温经典诗词,弘扬优秀文化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在2018年春节期间连续播出。?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竞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意“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入选节目的全部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学校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题目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飘逸,以此激发观众的参加性,带着观众在“熟识的生疏题〞中领悟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聚焦二大力弘扬“〞的闭幕一周,就带着新一届中心常委到上海拜谒的一大会址、到浙江嘉兴南湖瞻仰。指出,上海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是我们幻想起航的地方。我们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的根脉。在嘉兴南湖,他特殊重申了“〞,指出,这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全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为什么要弘扬“〞,如何弘扬?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2.全面熟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3.了解中华文化衰微的缘由,深化思索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3.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开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5.隋唐时期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6.宋元明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宋明理学。7.明清时期开头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背景材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消失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连续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文化。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处于同一时代的古老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领先进入文明时代。但随着波斯人的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其文化传统也慢慢消逝,两河文明最终湮灭;古老的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雅利安化,已并非古印度文化原貌;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而希腊化、因凯撒占据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入侵而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问题探究(1)上述与中华文明同时代的古老文明有什么共同点?(2)与其他古老文明制造的文化相比,中华文明中孕育的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答案:(1)它们都制造了辉煌绚烂的古代文化,但是最终都没有连续至今。(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学问升华1.正确熟识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开展时期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开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殷周(发源)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初步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促进)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开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开展)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全盛)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开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汲取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连续)连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推动中华文化开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明清(面临冲击)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头面临冲击(1)经济、政治缘由:经济是根底,政治、经济打算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纵观我国文化开展的历程,其富强时期无不是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开展较快的时期。(2)文化缘由: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文化开展的重要缘由。(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涵性:在这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沟通,使中华文化能够广泛汲取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典题印证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一起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开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选BA项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B项正确,秦朝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项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D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开头面临冲击。1.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文字的制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背景材料材料一中国闻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曾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可以看得懂,汉字可以。〞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考古学家在六千年前刻画在陶器的符号上发觉了文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制造了绚烂的文化,大局部都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材料二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取法先王,坚持以史为鉴的态度。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修史。这就需要设立史官。我国的史官之设,始终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甲骨文主要就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记载。夏殷时期就已设有太史令。传奇中造字的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由于这些史官的记录,中国的史书典籍规模之大、存量之丰,世所罕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中国的二十四史就是最好的见证。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谈谈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史书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作用?(3)上述两那么材料共同说明白什么问题?答案:(1)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这些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学问升华比拟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开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制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典题印证(江苏高考节选)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讨论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汉字开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存这两种力气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理据保存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zhì),“〞是传奇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推断曲直的神性,给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正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长出惩处、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化,其形体的开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洁,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法〞字字形,“〞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说明平之假设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行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运用文化生活学问,说明处理英雄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存关系的意义。解析:此题是意义类题目,设问限定了考查文化生活学问,答复此题必需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亮的民族性,增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加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系列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沟通和传播,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富强等方面分析。答案: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亮的民族性,增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加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沟通和传播,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富强。1.中华文化衰微的缘由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受了衰微的过程。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制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2)我们要全面熟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表达时代性。背景材料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制造、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今日,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扎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文化史册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美的诗篇。问题探究(1)运用所学学问,分析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主要缘由。(2)中华文化将如何续写更加壮美的诗篇?答案:(1)内部缘由: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外部缘由: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①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制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②我们要全面熟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表达时代性。③面对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在内容和形式上乐观创新。学问升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宏大复兴(1)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要全面熟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开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表达时代性。(2)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宏大复兴。(3)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乐观性、主动性、制造性。典题印证经过曲折的探究,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才能制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说明,实现中华文化的辉煌必需()A.在的领导下,搞好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B.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事物开展中的打算作用C.大力开展文学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D.大力开展科学技术解析:选A在当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需在中国共产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通过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才能实现,A项正确。[随堂达标训练]热点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是地域宽阔的多民族、多方言国家,汉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开展,在“提笔忘字〞现象更加严峻的今日,一年一度的汉字狂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嬉戏中学习学问、领会汉字之美,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根本功的把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据此答复1~2题。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举办的文化生活依据有()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③汉字的制造使得世界各国的人类文明通过汉字得以传承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汉字传承的是中华文明,③过分夸大了汉字的作用,错误;①②④是开办此栏目的缘由。2.“中国社区〞标识(如图)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整体呈开放的菱形,菱形及内部的“中国结〞象征汉字“区〞字。汉字是()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文化开展的力气源泉C.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解析:选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汉字的作用;D项熟识错误,由于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热点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爱护成果展〞在京开展2017年7月25日“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爱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涵盖汉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察合台文、彝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十余个文种文献。其中不少是具有代表性、孤本或流传稀有、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宝贵典籍。观众可近距离接触这些民族文化遗产,感受民族文化底蕴,了解各族人民制造的精神财宝。抢救和爱护中华民族古籍,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答复3~4题。3.国家重视抢救和爱护中华民族古籍,这是由于()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古籍作为文化的根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制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④爱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D文献古籍属于史书典籍,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①正确。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特殊是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属于学问性错误。古籍记载了文化开展的历史轨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③正确。古籍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爱护古籍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④正确。4.这次展览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少数民族古籍,其中不少是具有代表性、孤本或流传稀有、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宝贵典籍。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气③整理出版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爱护传统文化④出版文化典籍可以关心我们熟识中华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文化典籍不行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气,②说法错误;①③④均是对文化典籍的地位、作用的正确表述。[框题力量提升(十一)]一、选择题1.从殷周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中华文化开展史上,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开展的理学产生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唐时期D.宋元明时期解析:选D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隋唐时期,古代文化高度开展,进入气概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连续着隋唐时期的辉煌,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开展的宋明理学。2.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如同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A.儒家学说至尊地位确实立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开展C.隋唐时期的全盛开展时代D.宋明理学的产生解析:选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开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汉代,儒家学说至尊地位确立;隋唐时期,古代文化高度开展,进入气概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连续着隋唐时期的辉煌,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开展的宋明理学。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以下说法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日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③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尽管在海外定居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仍喜爱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①②③符合题意,应选A项。④表达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与题意不符。4.?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被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楚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开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加民族分散力解析:选B题意强调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中的文字记载了清朝与琉球国的分界线,证明白钓鱼岛在中国的领域内,这说明文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开展的历史轨迹,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5.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分散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现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汉字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开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开展仍旧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6.中国是一个幅员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缘由而形成了很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候,但这些朝代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同时有很多史实都用汉字记录下来,编写成史书典籍,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最主要的见证是()①汉字②文学艺术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博尔塔拉货车上岗证理论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莱芜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1 《坚持依宪治国》听课评课记录1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1渐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 卫生医疗年度个人总结
- 新员工工作计划书
- 高三年级期末总结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教学计划
- 济南城市房屋租赁合同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汉魏六朝文学与文论精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8151.13-2012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锗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苯芴酮分光光度法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3800-2009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
- T-SFSF 000012-2021 食品生产企业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指南
-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气流粉碎机课件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2017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矿山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