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_第1页
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_第2页
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_第3页
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_第4页
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

【知识点】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数的表示

(1)数的进制及转换

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都是仅用“0”与“1”两个简单数字表示的信息,或者是用这种数

字进行了编码的信息。这种数制叫做二进制。要了解计算机,首先要了解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方法。任何一种数制都可以用以下四个规则来描述:基数规则、进位规则、位权规则和运算

规则。这了区别不同数制表示的数,通常用右括另外的下标字母表示括号内的数制,十进制

数用D表示,二进制用B表示,十六进制数用H表示。

・二进制加法规则

0+0=01+0=1

0+1=11+1=10

・二进制减法规则

0-0=00-1=1-借位

1-0=11-1=0

■二进制乘法规则

0x001x0=0

0x1=01x1=1

•如何把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八进制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规则:把十进制数用2—次次去除,直至商为0,将得到的余

数从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依次读起即得,即“除2取余”,

例如:将41变换为二进制

101001余

0125102041

即(41)D=(101001)B

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规则:类似二进制,“除八取余”。

例:41转换为八进制

51余

0541

即41转换为八进制为51。

•如何把二进制、八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al...an-lan)2

=(alx2A(n-l)+...+anx2A0)10

八进制转化为十进制:(al…an-lan)8

=(a1x8A(n-1)+...+an-1x8A1+anx8A0)10

例:(10001010)2=(1x2A7+0x2A6+0x2A5+0x2A4+lx2A3+0x2A2+lx2Al+0x2A0)10=(138)10

(532)8=(5x8八2+3x87+2x8△0)10=(346)10

•如何使二进制、八进制相互转换

二进制八进制规则:将十进制数从低位到高位分组,每三位一组,每组可代表0到7之间

的数字,依次写下各组所代表的数字即得。

例:(11001001)2=(011)(001)(001)

311

=(311)8

八进制二进制规则:将每位八进制数码分别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并在这个0和1构成的

序列去掉无用的前导0即得。

例:(5163)=(101)(001)(110)(011)=(101001110011)2

(2)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

无符号数:整个机器的字长的全部二进制位均表示数值位

有符号数:通常约定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用“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

(3)原码、反码和补码

原码

求原码的方法:设X;若XN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X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W0,

则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照抄。

[例1]X=+1001001[X]原=01001001

[例2]X=-1001001[X]原=11001001

反码

求反码的方法:设X;若X2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X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W0,

则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按位取反。

【例3】X=+1001001[X]反=01001001

[例4]X=-1001001[X]反=10110110

补码

求补码的方法:设X;若X2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X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S0,

则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按位取反后,最低位加lo

【例5】X=+1001001[X]#=01001001

【例6]X=-1001001[X]补=10110111

(4)定点小数和浮点小数

定点小数,指小数点的位置是固定的,浮点小数指小数点的位置可以变动,这样就可以

表示更大或更小的数,因为计算机里的位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期的在小数点后增加数字,

所以只能靠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来储存不同大小的数

2)数值的机器运算

(1)定点加减运算

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原码、补码、反码3种带符号数的加减运算(见书P19图3-6)

(2)定点乘法运算

定点乘法有定点原码和定点补码乘法之分。

定点原码一位乘法的运算法则是:

乘积的符号由两个乘数的符号位经异或运算产生。

将两个数的数值部分相乘就得到乘积的数值部分(原码表示)即将部分乘积和乘数进行右移,

在将部分积与被乘数的数值部分相加。

将乘积的符号与其数值部分拼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积的原码。

(3)移位运算

算术移位、逻辑移位、循环移位(P21图)

3)逻辑运算

(1)基本逻辑运算

逻辑代数中定义了“或”、“与”、“非”三种基本运算。

"或‘运算

如果决定某一事件是否发生的多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成立,事件便可发,

则这种因果关系称之为"或”逻辑。

例如,用两个开关并联控制一个灯的照明控制电路。

"或''运算的运算法则:

0+0=01+0=1

0+1=11+1=1

实现“或”运算关系的逻辑电路称为“或”门o

“与”运算

如果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多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事件才能发生,则这种因果关系称之为

“与”逻辑。

例如,在电路中,两个开关串联控制同一个灯。显然,仅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灯才能亮,

否则,灯灭。

“与”运算的运算法则:

00=010=0

0-1=011=1

数字系统中,实现"与''运算关系的逻辑电路称为“与”门。

“非”运算

与开关A的关系即为下面所述“非”运算关系。

例如,在电路中,开关与灯并联。显然,仅当开关断开时,灯亮;一旦开关闭合,则灯灭。

令开关断开用0表示,开关闭合用1表示,灯亮用1表示,灯灭用0表示,则电路中灯F

数字系统中实现“非”运算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非''门,有时又称为“反相器”。

(2)基本逻辑的常见应用技巧

请肖鹰补上这些技巧《冲》P23

4)常见编码类型

(1)字符编码

英文字符编码:ASCII码、扩展ASCH码、EDCD1C编码(P24图)

请肖鹰补个ASCII编码表《辅》P218

中文字字符编码:汉字国标码、汉字区位码、汉字机内码、GB12345-90>GBK、GB18030

(P24图)

(2)十进制数编码

8421码2421码余3码(P25图)

请肖鹰补《冲》P25表3-13

5)校验码

确保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正确无误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数据中可能出现的编码分为合法

编码和错误编码两类。合法编码用于数据传送,错误编码是不允许在数据中出现的。

奇偶校验海明码CRC循环冗余

2、计算机组成与特性

1)计算机硬件组成

(1)定点运算器和浮点运算器

运算单元主要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寄存器和时序电路组成

(2)控制器

控制推元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时序产生

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组成。

请肖鹰补《冲》P27表3-15

(3)CPU中的主要寄存器

CPU中的寄存器是用来暂时存放运算和控制过程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及控制、状态

信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

器、标志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用于放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可变作地址寄存器、计数器

标志寄存器:存放程序状态字,程序状态字的各位表征程序和机器的运行状态

指令寄存器:存放从存储器中取出的指令,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指令寄存器的内容不允

许变化

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者接着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

地址寄存器: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主存单元地址

2)CPU特性

指令周期:是指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总线周期:是指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存取一字节所需的时间,也称为机器周期。

时钟周期:指的是CPU处理动作的最小单位。

一个指令周期包括多个总线周期,而一个总线周期又包括多个时钟周期。

(1)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总线数据传输速率=1/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

数请各位同仁注意,教材此处错了

(2)计算系统速度

每秒指令数=1/(1/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3)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

(1)指令操作码的组织与编码

指令的基本格式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指出该指令要完成什么操作,地址码用

于提供原始的数据

(2)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在指令系统中用来确定如何提供操作数或提供操作数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或称编

码方式。

立即寻址:直接给出操作数,而非地址

寄存器寻址:由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操作数

直接寻址: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中直接给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间接寻址: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中给出的是存放操作数地址的主存单元地

寄存器寻址:在指定寄存器中存放操作数有效地址

变址寻址:将变址寄存器R中的内容与指令中的形式地址A相加

基址寻址:将基址寄存器R中的内容与指令中的位移量D相加

相对寻址:用程序计数器提供基址,指令中的位移量D

(3)指令的执行步骤

读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存储器系统

1)存储器系统特征

(1)存储器的存取方式:

顺序存取

直接存取

随机存取

相联存取请肖鹰补《冲》P32表3-21

(2)存储器的性能

存取时间:对随机而言,就是完成一次读/写所话的时间;对非随机而言就是将读写装

置移动到目的位置所花的时间。常见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从快到慢的顺序是:Cache、主存、

硬盘、光盘、软盘。

存储器带宽:每秒钟能访问的位数

数据传输率:每秒种输入/输出的数据位数

2)主存储器基础

(1)主存储器的种类

RAM:随机存储器,可读写断电后数据无法保存,只能暂存数据。

ROM:只读存储器,出厂前用掩膜技术写入,常用于存放BIOS和微程序控制。

PROM:可编程ROM,只能够一次写入

EPROM:可擦除的PROM

(2)主存储器的组成

由一片或多片存储器芯片配以控制电路构成的

(3)主存储器的地址编码

主存储器采用的是随机存取方式,需要对每个数据块进行编码,而在主存储器中数据块

是以WORD来标志的,即每个字一个地址,通常采用使十六进制来表示

3)Cache基础

(1)Cache原理、命中率、失效率

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即•段时间内,执行语句常

集中于某个局部,而Cache的作用正是把这些集中的内容放在速度更快的Cache上,以提高

性能。引入Cache后,CPU在需要数据时:先找Cache,没有了再找内存。

整个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t3=h*t1+(l-h)*t2[h表示Cache的命中率,l-h表示Cache的

失效率,tl表示Cache的访问时间,t2表示主存储器的访问周期时间

(2)Cache淘汰算法

常见的方法有三种:随机淘汰、先进先出(FIFO)淘汰法、最近最少使用(LRU)淘

汰法。其中平均命中率最高的是(LRU)。

(3)Cache存储器的写操作

在使用CACHE时需要保证其数据与主存一致,采用写直达、写回、标记三种方法

4)磁盘存储器基础

磁道数:(外半径-内半径)*道密度*记录面数

非格式化容量=最在位密度*3.14*最内圈直径*总磁道数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盘片每分钟转数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

4、输入输出系统与常用总线

1)I/O设备控制方式

(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输入输出完全由CPU控制,整个I/O过程中CPU必须等待其完成,限制了CPU的高

速能力。

I/O设备的编码方式…

外设的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传输方式

在I/O控制中引入中断,解决“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方法中的CPU低效等待的缺陷。

多中断信号线法

中断软件查询法

雏菊链法

总线仲裁法

中断向量法

(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

使用DMA控制器来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

(4)I/O通道控制方式

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了更高的

并行度。

2)中断系统基础

(1)中断基础

中断系统是计算机实现中断功能的软件的软、硬件的总称

(2)中断请求和中断判优

中断源是指中断请求的来源,即引起计算机中断的事件。中断源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的时间是随机的,因此为了记录中断事件并不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可采用具有存储功能的触

发器来记录中断源,这个触发器称为中断请求触发器

当多个中断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CPU在一个瞬间只能够处理一个,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

先级判断,称为中断判优,中断判优的方法有:

软件判优:方法简单,可直接修改中断源的优先级,是靠程序实现的,占用CPU

的时间,速度慢

硬件判优:节省时间,速度快,需要硬件判优,成本高

(3)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

中断可能出现嵌套,在处理中断时再次发生优先级更高的中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

需要多重中断的能力。

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后,该中断请求并不一定能够真正送到CPU中有些情况下可以有

选择得封锁部分请求,这就是中断屏蔽。

3)常用设备总线基础

个人计算机系统总线:

ISA:速率低、CPU占用率高、占用硬件中断资源

EISA:ISA的扩展

PCI:存在中断共享冲突

AGP:加速图形接口,显卡专用

IDE:最常用的磁盘接口,早期小于528MB,现在使用EIDE

SCSI:用雏菊链的方式连接多个I/O设备

RS-232C:通用串行总线

PCMCIA:是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常见的接口,体积小扩展灵活

1394接口:宽泛用于娱乐外设接口,速度可达800MB/S

【典型例题】

•某数值编码为FFH,若它所表示的真值为T27,则它是用_(5)_表示的;

若它所表示的真值为T,则它是用—(6)_表示的。

(5)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

(6)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

•用定点补码表示纯小数,采用8位字长。编码10000000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7)A.0B.-1C.+1D.128

•假设用12个二进制位表示数据。它能表示的最大无符号整数为_(8)_;若

采用原码,它能表示的最小负整数为_(9)_。

(8)A.2047B.2048C.4095D.4096

•在_(7)_表示中,数值0是唯一表示的。

(7)A.原码B.反码C.补码D.原码或反码

•若用8位机器码表示十进制数T01,则原码表示的形式为一(8)一;补码表示

的形式为_(9)_.

(8)A.11100101B.10011011C.11010101D.11100111

(9)A.11100101B.10011011C.11010101D.11100111

・在(1)表示中,数值0有唯一的编码。

(DA.原码B.反码C.补码D.原码

或反码

・用带符号位的定点补码表示纯小数,8位编码11111111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⑵0

(2)A.0B.-1C.D.

•若[X^=CCH,机器字长为8位,则「*/21补=(17)。

(17)A.34HB.66HC.98HD.E6H

已知x=-73,若采用8位机器码表示,贝MX]原=(3),氏]补=(4)o

(3)A.11001001B.01001001C.11011001D.01011001

(4)A.10110111B.01001001C.101100111D.01011001,用

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11100000的值为十进制数(1)。

(1)A.-31B.-32C,-64D.-65

•某逻辑电路有两个输入分别为X和Y,其输出端为Z。当且仅当两个输入端X和Y同时

为0时,输出Z才为0,则该电路输出Z的逻辑表达式为—(10)_。

(10)A.XYB.XYC.X®YD.X+Y

•某数据的7位编码为0110101,若在其最高位之前增加一位偶校检位,则编码为

(10)A.10110101B.00110101C.01101011D.01101010

•若某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为500MHz,每四个时钟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执行一条指令平

均需要三个机器周期,则该处理器的一个机器周期为_(13)_ns,平均执行速度约为

_(14)_MIPSo

(13)A.4B.8C.12D.16

(14)A.24B.33C.42D.51

•执行指令时.,以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操作数的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称为_(12)_寻址。

(12)A.寄存器B.相对C.基址变址D.寄存器间接

•CPU执行程序时,为了内存中读取指令,需要先将_(13)_的内容输送到_(14)_上。

(13)A.指令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PC)C.标志寄存器D.变址寄存

(14)A.数据总线B.地址总线C.控制总线D.通信总线

二、操作系统基础

【知识点】

I、基础知识

1)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

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有效利用资源。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是计算机资源的

管理者。由一个系统核心和若干并发运行的程序组成的。它是以分层结构实现的,并为应用

程序提供了接口。根据使用环境和对用户作业的处理方式,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分时、

实时三大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网络环境下应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

系统。

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请张蓉补《冲》P44-45表4-1和4-2

2)常见操作系统

(1)UNIX操作系统

UNIX是一个分时操作系统,采用了层次化结构,最内层是UNIX操作系统核心,包括

文件管理和进程控制两个部分:最外层是用户程序,包括很多应用软件;中间层是SHELL

命令解释层、实用程序和库函数等。

(2)WindowsNT系统

WindowsNT支持多处理结构,支持多线程并行(多任务),它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的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NT可以分为执行体和保护子系统。前者运行在核心态,后者运行在用户态。

而保护子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子系统、集成子系统两类。

2、基本原理

1)进程基本概念

进程是运行中的程序,它具有动态性和并发性。同时也是系统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

最小单位(注:处理器分配的最小单位是线程)。

通常采用进程控制块(PCB)来标记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进程是由进程控制块、程

序和数据构成的。

进程的基本状态:运行、就绪、阻塞。请张蓉补《冲》P48图4-2

运行态:就是占用了CPU的时候,表示正在运行。

就绪态:万事俱备,只欠CPU资源。

阻塞态:进入阻塞态通常是因为在等待I/O完成或等待分配到所需资源。

进程调度

程序

来自作业等待资源交作业

调度T获得资源管理

进程在整个生存周期中,由进程调动程序控制,在这

三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请张蓉补《冲》P47那个例子,包括表4-4和图4-3

2)信号量与PV操作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之间经常会存在互斥(都需要共享独占性资源时.)和同步(完成异

步的两个进程的协作)两种关系。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两种情况,W.Dijkstra在1965年提出信

号量和PV操作:

信号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表现形式是一个整型S和一个队列。

P操作:也称为down。,wait。操作,使S=S-1,若S<0,进程暂停执行,放入信号量的

等待队列。

V操作:也称为up(),signal。操作,使S=S+1,若S<=0,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1)完成互斥控制

(2)完成同步控制

(3)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

(4)阅读者和写入者问题

(5)理解P、V操作

(6)高级原语

请张蓉补以上六项《冲》P49

3)死锁

如果一个进程在等待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则进程就死锁了。而如果一个或多个进程产

生死锁,就可能造成系统死锁。

(1)死锁发生的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即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个进程使用,在操作系统中这是真实存在的情况。

保持和等待条件:有一个进程已获得了一些资源,但因请求其它资源被阻塞时,对已获

得的滨源保持不放。

不剥夺条件:有些系统资源是不可剥夺的,当某个进程已获得这种资源后,系统不能强

行收回,只能由进程使用完时自己释放。

环路等待条件:若干个进程形成环形链,每个都占用对方要申请的下—个资源。

(2)解决死锁的策略

死锁预防:破坏导致死锁中所有必要条件中任意一个就可以预防死锁。

死锁避免:避免是指进程在每次申请资源时判断这些操作是否安全,典型算法是“银行

家算法”。

死锁检测:判断系统是否处于死锁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死锁解除策略。

死锁解除:使用的方式是剥夺。即将资源强行分配给其他进程。

4)存储管理

程序中的操作地址都是采用相对地址(逻辑地址)表示的。而相对地址空间的程序转换

成在绝对地址(物理地址)空间上能够执行的过程称为地址重定向。

(1)实存管理

实存管理的三种分配方法

分配办法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可变分区分配

分配类型静态分配法静态分配法动态分配法

分配特点不分区,所有用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

户空间给某个区域分完后固定不不变根据用户要求动态分配

进程或作业

主要缺点常不对主存进由于分区固定大小,对于频繁地分配后,剩余的自由区域

行保护,会引起小作业而言,占据了大分可能会变得很小,这样也会造成

冲突而使系统区就会造成浪费,即内碎主存浪费,即外碎片

瘫痪片

较常用的是“可变分区分配”,当一个作业完成时就会检测它释放出来的内存空间是否

有相邻的未分配部分,如果有就会自动合并自由区。而如果作业申请大于所有的自由区,但

自由区的总和大于新作业所需的存储区,这时就会进行移动合并,形成更大的存储自由区,

这个就称为存储拼接。在可变分区分配方式中,当有新作业申请分配内存时所采用的存储分

配算法有以下四种:

最佳适应法:选择等于或最接近作业需求的内存自由区进行分配。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碎

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更小得无法再用的碎片。

首次适应法:从主存低地址开始,寻找第一个可用的自由区。这种方法可实现快速分配,

缩短查找时间。

最差适应法:选择整个主存中最大的内存自由区。

循环首次适应法:是首次适应算法的一个变种,不再每次从头开始匹配,而是连续向下

匹配。

(2)虚存及虚存的组织

通过将运行进程访问的地址(逻辑地址,虚拟地址)与主存的物理地址(实地址)分开,

从而就使得提供大于物理地址的逻辑地址空间成为可能。建立虚拟地址和实地址之间的对应

关系、实现转换的工作就称为“虚存管理”。

虚存的组织方法常见的有分段技术、分页技术、段页式技术三种。

虚存组织的常见方法

项目段式管理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

划分方式段(不定长)页(定长)先将主存分为等长

每个作业一每个进程一张页,每个作业一张段

张段表页表表(通常有个基号

指向它),每段对应一

组页表

虚地址(s,d)(p,d)(s,p,d)即(段号,

即(段号,段内偏移)即(页号,页内偏移)段内页号,页内偏移)

虚实转换段表内找出起始地址在页表内找出起始地先在段表中找到页表

然后加上段内偏移址然后加上页内偏移的起始地址,然后在

页表中找到起始地

址,最后加上页内偏

主要优点简化了任意增长和收消除了页外碎片结合了段与页的优点

缩的数据段管理,利便于控制存取访问

于进程间共享过程和

数据

主要缺点段外碎片降低了利用存在页内碎片增加复杂度,增加硬

率件,存在页内碎片

在现行的虚存组织方面,最常见的就是段页式管理,在进行虚实地址转换时,可以采用

的公式是:

(((基址)+段号)+页号)*2"+页内偏移或(((x)+s)+p)*2"+d

(3)虚存的管理

调入策略:即何时将一页或一段从外存中调入主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请求调入算

法,即需要时才调入,二是先行调入法,即将预计要使用的页/段先行调入主存。

放置策略:也就是调入后,放在主存的什么位置,这与实存管理基本上是一致的。

置换策略:

最优算法(OPT):淘汰不用的或最远的将来才用的页。

随机算法(RAND):随机淘汰。

先进先出算法(FIF0):选择最早调入的页。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选择离当前时刻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得最少的页。

(4)工作集

工作集是进程频繁访问的页面的集合。

5)设备与文件管理

在计算机系统中,除CPU与主存之外都称为设备。不同的设备根据数据的组成方式可

以分为字符设备(慢速设备)和块设备(快速设备);根据资源性质可以分成独占设备(终

端、打印机)、共享设备(磁盘)和虚拟设备。

(1)文件结构

逻辑结构

文件类型特点应用

顺序文件(无结构文件)连续的顺序字节流,记录定灵活性最大,适于批处理应

长数据项类型长度次序固定用,对于查询与更新性能差

索引顺序文件基于记录的一个键数据项的适用于交互式应用,也可用于

约定次序组织的批处理应用,查询性能好

索引文件(多关键字索引)可按需要的数据项建立索引,支持随机的直接访问

本身是顺序文件

直接文件利用哈希方法来检索文件,找在页表查询、文件目录查询

到某特定记录速度特别快价格表查询等领域常用

分区文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顺序子文用于存储函数库、软件包

件区,二是文件索引区

物理结构

策略类型说明优点缺点

顺序分配(连续分配)预分配一个连续的物适于顺序存取,在连建立时要指定长度,

理块,然后依次将信续存取相邻信息时存不能够动态地增长,

息存入取速度快不适于经常修改的文

链接分配(串联分配)按单个物理块逐个分适于顺序存取,解决只能够按链接指针顺

配,每个块中设有一存储器碎片问题,提序查找,效率低,不

个指针指向下一个物高空间利用率适用于随机存取

理块

索引分配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能够满足顺序存取与索引表增加了存储空

索引表,每一项指出随机存取的需要,而间的开销,存取时需

逻辑块与物理块的对且可以多级索引要访问两次

应关系

(2)文件管理

文件存储设备管理

管理方法说明特点

位图法用•个向量描述整个磁盘,每易于寻找空闲块,适合每种文

一位表示一个物理块的状态件分配法,本身小,可放于主

链接法使用链表将空闲块组织起来适合每种文件分配法

索引法将空闲块作为一个文件,并采适合每种文件分配法

用索引技术

文件控制块(FCB):是存放管理文件所必需的控制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件安全

请张蓉补充《冲》P57

6)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时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响应时间快、周转时间或加权周转时间短、均衡的利用

率、吞吐量大、系统反应时间短。

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响应比高者优先(HRN),

优先级调度。

请张蓉补充《冲》P58作业调度的例题

【典型例题】

•操作系统是一种

(15)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工具软件D.杀毒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包括_(17)_。

(17)A.提供用户操作界面B.管理系统资源C.提供应用程序接口D.提

供HTML

•在进程管理中,当_(16)_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就绪状态。

(16)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发生

D.时间片用完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有许多种类,PC-DOS是一种_3_A_操作系统,WINDOWS是

具有图形界面的一2_B_运行方式的操作系统。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

_4C_交换数据。将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处于_1D_状态。

_2E_是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操作系统。

供选择的答案:

A:⑴分时(2)多用户(3)单用户(4)分布式

B:(1)单任务(2)多任务(3)单用户(4)多用户

C:⑴邮箱(2)文本区(3)对话框(4)剪贴板

D:⑴运行(2)挂起⑶停止(4)退出

E:(l)WINDOWS95(2)WINDOWSNT(3)WINDOWS98

•系统软件是_A(25)的软件。

(25)A.向应用软件提供系统调用等服务。B.与具体硬件逻辑功能无关

C.在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D.并不具体提供人机界面

•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高_B_(26)_。

(26):A.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B.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性

C.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D.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实现不同的作业处理方式(如:批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主要是基于操作系统对

_A(27)_管理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27):A.处理机B.存储C.设备D.文件

•一般说来,用户可以通过两类接口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一类是作业一级的接口(如命令语

言,JCL等);另一类是编程接口,即提供一组_C_(28)_,供实用程序、应用程序与用户程序等请

求操作系统的服务。

(28):A.程序编辑B.特权操作C.系统调用D.进程调度

200411•操作系统是--种B(15)。

(15)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工具软件D.杀毒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包括D(17)。

(17)A.提供用户操作界面B.管理系统资源

C.提供应用程序接口D.提供HTML

•UNIX用户可在Shell命令级使用管道“I”,命令“prprogram.cllp”与_C_(22)_命令组等价。两

者相比,后者_D_(23)_。

(22)A.prprogram.c>tempfile,tempfilolp

B.prprogram.otempfile,lp>tempfile

C.prprogram.otempfile,lp<tempfile,rmtempfile

D.prprogram,otempfile,lp>tempfile,rmtempfile

(23)A.可以节省时间B.可以节省空间C.可以减少操作的复杂度D.需要中间文件

2003♦与Linux操作系统兼容性最好的_B(51)_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中默认的超级用

户名是_B(52)_。在Linux操作系统中安装ApacheWeb服务器,默认的WWW侦听端口

是_C_(53)_;默认的Web站点存放在—A(54)_目录中;默认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255。为

了使ApacheWeb服务器的并发用户数扩大到1024,应格"src/include/httpd.h”文件中的

HEAD_SERVER_LIMIT参数配置为1024,并重新编译Linux内核,最后还应将"httpd.conf"

文件中的_D(55)_参数配置为1024。

(51)A.NetWareB.UnixC.WindowsD.OS/2

(52)A.bootB.rootC.supervisorD.administrator

(53)A.21B.23C.80D.81

(54)A./etc/httpdB./var/log/httpdC./etc/homeD./home/httpd

(55)A.MaxClientB.ServerRootC.ServerCapacityD.ClientCapacity

2002♦一台PC服务器,安装Linux并配置DNS服务,对服务器的测试与检查如下:

1.通过_C(46)_命令测试DNS,发现DNS工作正常;

2.检查文件_B(47)_,发现内容为“orderhosts”;

3.检查本机的DNS解析配置文件_A_(48)—,发现内容为“domain

nameserver

nameserversearch”:

4.检查DNS服务的配置文件,文件内容"I有"zone{typeslave;file

;masterin("*');}”,则表明该DNS服务器进程工作于_D_(49)_

状态。如果在该服务器上运行“ping仕”可以获得应答,而运行“ping即“无法获得

目标主机的应答,_D_(50)_是导致该现象的最直接原因。

(46):A.resolvB.ping

C.nslookupD.testdns

(47):A./etc/resolv.confB./etc/host.conf

C./etc/linux.confD./etc/sys.conf

(48):A./ctc/resolv.confB./etc/named.conf

C./etc/dns.confD./var/named

(49):A.解析服务器B.缓冲服务器

C.主域名服务器D.备份域名服务器

(50):A.本服务器指定了主域名服务器166.111.102」作为自身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自身的

DNS服务仅作为备份域名服务器,而主域名服务器中仅配了的解析,没有配

置“ftp”的解析

B.在域名解析配置文件中,由于“search”后没有指定默认的域名搜索范围,故本机

不能将“ftp”等同于"”

C.本机对“”解析通过主域名服务器完成,对“ftp”的解析

由于在本域内,通过自身的域名解析进程完成,由于本机的DNS没有配置“ftp”,所以无法

解析

D.该服务器自身对域名的解析不是通过DNS完成的,而其他途径没有对“tip”进行

解析

200411*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必须创建两个分区_C(47)_。

(47)A./home和/usrB./和/usrC./和/swapD./home和/swap

200505•在Linux中可以实现代理服务器功能的软件是_A(56)_。

(56)A.SquidB.WingateC.ApacheD.Tomcat

•在安装完成Linux系统后,系统自动创建的管理员帐号是_C(57)_。

200505(57)A.adminB.administratorC.rootD.supervisor

200611•客户机通过代理服务器Server访问Internet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在Linux操作系

统中,为代理服务器中IP地址为的网卡分配为地址并激活该网络接口,应执行

C(55);为IP地址为00的PC机配置默认网关,应执行A(56)。配置完成

后,运行A(57)命令重启计算机,通过C(58)命令显示当前DNS服务器的地址和和

域名。

(55)A.ifconfig-upethl/24

B.ifconfigeth1up

C.ifconfigethIupnetmask

D.ifconfig/24eth1netmaskup

(56)A.routeadddefault

B.routeaddup

C.routeadd-net/32gw

D.routeadd-host00/24gw

(57)A.rebootB.shutdownC.init0D.poweroff

(58)A.resolvB.pingC.nslookupD.testdns

200705(•在)Linux/var,外部设备文件放在C(64)中,设备文件sdc标识的设备类型为

B(65)。

(64)A./varB./etcC./devD./root

(65)A.IDE硬盘B.SCSI硬盘C.CD-ROM驱动器D.软盘驱动器

200511•在Linux中,某文件的访问权限信息为"-rwxr-xr-x",下列对该文件说明中正确的是

-A(31)_o

(31)A.文件所有者有写权限B.同组用户有写权限

C.其他用户有写权限D.所有用户都有写权限

200511#不能用来关闭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是_D_(32)_。

(32)A.initB.shutdowmC.haltD.exit

200511•在Linux中,把外部设备当作特殊文件放在_C(33)_中,设备文件sdc标识的设

备类型为_B(34)_。

(33)A./varB./etcC./devD./root

(34)A.IDE硬盘B.SCSI硬盘C.CD-ROM驱动器D.软盘驱动器

200605*安装Linux时必须创建的分区是D(59)。

(59)A./rootB./bootC./etcD./

200605*Linux系统中在下列B(60)文件中指定了网络路由信息。

(60)A./etc/hostsB./etc/network

C./etc/resolv.confD./etc/gateways

200711•在Linux操作系统中,对DHCP配置文件的参数描述错误的是D(63)。

(63)A.fixed-addressip用于分配给客户端一个固定的地址

B.hardware用于指定网卡接口类型和MAC地址

C.max-lease-time用于指定最大租赁时间长度

D.option用于设置可分配的地址池

200711・在Linux操作系统中,B(64)配置文件包含主机名到IP地址的映射。

(64)A./etc/hostnameB./etc/hosts

C./etc/resolv.confD./etc/networks

2001•windowsNT的结构可分为保护子系统和NT执行体两部分,其中保护子系统的结构为

_A(23)_。它有_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