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1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2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3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4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前知识梳理高考前认真梳理知识点,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胸有成竹地去迎接高考,这是每一个高三经验老师的做法。现将厚厚的一本复习资料整理成两张试卷形式,望同学们好好复习,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万变的试题。可以先复习回忆,再巩固完成练习卷,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一、文学常识: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按题材分,则有历史小说、神话小说、科幻(武侠、言情、侦探小说等。2、散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游记散文。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神聚。因此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3、古诗词常见知识:(1)古体诗,又叫古诗、古风,包括乐府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标题中有时会出现“歌”、“行”、“吟”、“引”等标志词。(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包括绝句(截句)、律诗和排律。绝句每首四句,二、四句末一个字要押韵。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须对仗。偶数句末一字要押韵。(3)词,盛行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叫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它与内容无必然联系,常见的词牌有《浣溪沙》、《渔家傲》、《念奴娇》等。有的词还有标题。从结构上看,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分别叫三叠、四叠(词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阙或一片)。从字数看,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从创作创作风格看:宋词的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4)曲,继词后于元代兴起的可歌唱的新诗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由一支曲牌构成,如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潼关怀古”是题目。套数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构成的。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如《窦娥冤》,其中的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叫正旦。4、古诗词常见的题材(1)山水田园诗,抒发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的情感。(2)咏物言志诗,抒发自己的某种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情感。(3)边塞征战诗,抒发边塞将士为国杀敌的壮志/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情感。(4)羁旅行役诗,抒发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情感。(5)赠友送别诗,抒发朋友之间离别时的挚爱真情、难舍伤感的情感。(6)咏史怀古诗,抒发对现实的哀叹/壮志难酬/仰慕前贤的情感。5、其它古代文体“论”,用以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课文《过秦论》。“说”,通常是叙述兼议论(填表达方式),如课文《捕蛇者说》。“传”,记载人物生平事例,如课文《苏武传》。“记”,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均可,如课文《石钟山记》。“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课文《陈情表》。“疏”,古代臣子向君王条陈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如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书”,即书信,如课文《与朱元思书》。“序”,有介绍或评述作品的书序,如课文《伶官传序》;有送别亲友所写赠序,多抒发劝勉、依恋、敬爱之情,如《送东阳马生序》。“赋”,原是《诗经》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具有体物写志注重铺陈的特点,如课文《阿房宫赋》。二.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1、 指代词的意义:考查这、那、其、此等一些代词或概括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解答方法:①找到代词在文中的位置②结合具体语境,找准指代的具体内容,一般原则:由近及远;若直接的答案语句找不到,就需要自己提炼概括③采用同位替换的方式予以检验。2、 词语的语境义:考查的是在特定具体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区别于本义的一些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有着某种特殊目的和用途的具有新含义的词语。解答方法:①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②结合具体语境,推断该词的特定含义,要注意该词语的词性以及和周围词语的搭配关系、语言色彩等。③表述时要简要概括,代入检验看是否基本切合文意3、同义词的辨析:包括辨析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词义的轻重差别、词义的范围大小、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以及和其他词语的搭配习惯等。解题方法:①找到该词所在的语境。②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包括词义的轻重、所指范围、感情色彩等。③结合语境,反复推敲,选出恰当的词语。三.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五.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一)、总体分类1、常见的文言词法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2、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二、词法分类及理解1、通假字(积累常见的通假字)2、词类活用几种分类(1)、名词活用动词例:函梁君臣之首函:用盒子装判断方法:①名词+名词②名词+代词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2)、名词活用状语例:东犬西吠西:朝西判断方法:①名词+动词(这里的名词不是主语)(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实:有实力的地方判断方法:①动词/介词+形容词②其/之+形容词③形容词处主语的位置(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上以无隐,益重之重:看重判断方法:①形容词+名词/名词性短语②形容词+代词③副词/能愿动词+形容词(5)动词活用为名词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那里的人判断方法:①动词/介词+动词②其+动词(6)动词活用为状语例:涕泣谋于禁卒涕泣:哭着判断方法:动词+动词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表伴随状态(7)使动用法的判断: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一动作或行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均可以客观的)。(8)意动用法的判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那个形容词/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形容词和名词可以主观的)。3、古今异义的四种情况:A.词义扩大例:河B.词义缩小例:臭C.词义转移例:涕D.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爪牙4、一词多义的判断方法:①明确本义②明确词性③根据上下语境推断最恰当的项三、句式的判断及理解(1)省略句:主要是看句子是不是缺少成分,可根据语境翻译,如有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不会特别通顺,需要补充,补充的就是省略的。例:1、史朝夕(守候于)狱门外2、木直中绳,輮(之)以为轮(2)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有两大类:①有标志的被动句②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被动句中常见的被动标志有:A.“见”例:徒见欺B.“于”例:不拘于时C.“见…于…”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为…(所)”例:为巡船所物色D、无被动标志,例:戍卒叫,函谷举(3)判断句常见标志A.“…者,…也”B.…者,…”C.“…,…也”D.“…者也”E.“…为…”F.“…乃/即/则/非/是…”G.无标志,例:刘备,天下枭雄(4)倒装句A、主谓倒装例句:贤哉,回也!B、宾语前置五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③以“之”“是”为前置标志例:句读之不知。④介词的宾语前置例:又奚以自多。⑤反身代词“自”作宾语前置例:秦人不暇自哀C、定语后置: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词的,中心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①中心词+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中心词+之+定语蚯无爪牙之利③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④中心词+数词(量词)金城千里D、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往往有一个介词“于”或“以”跟在谓语的后面例:①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③添以尖草(蒲松龄《促织》)④焚拜如前人(蒲松龄《促织》)六.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一)、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除非直译明显不通顺,可以意译)。(二)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①对译;②直录;③替换;④补充;⑤删减;(调整)(三)具体翻译文言文时的三个关注点:①关注语境;②关注关键词语;③关注文言句式七.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整体把握文意的信息筛选和整合(1)社科类:抓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需要:①抓住的关键句:首句和尾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②把握的关键词语:指代性词语、关联词语、路标式词语。(2)文学类:整体把握:关注表达作者情感或有深刻哲理的句子。(二) 段落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按考题要求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要求的信息;整合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在表述题中,是据考题要求获取的相关信息点,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表述。在选择题中,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1)筛选整合“四步骤”审清题意,确定范围②借助标志,抓住关键③认真比较,去伪存真④归纳综合,重组输出(2)辨别筛选的“三注意”A对照原文的相关表述,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B.注意题干的提示,看问与答是否吻合C.拿选项中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述进行比较、互勘,看出他们的异同与正误八.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1、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见二)2、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把握句子所产生的特定语言环境。它要求既要把关键句放在前后语境中,找出相关信息,又要在这个特定语境中抽象出该关键语句所独有的语义指向。解答方法:①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通过抓关键词对全句整体理解,表述出全句的含义。③表述上应注意句式、语序尽量与原句保持一致。3、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方法:写出了……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主旨)4、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方法:①内容上:与文章或段落中心的关系;与作者情感倾向的关系②形式上: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所表达的特定效果开头句段的作用是:统摄全篇、引出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中间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照应开头、补充交代、埋下伏笔。结尾句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升华主旨、卒彰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九.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一)概括段意的方法:①从关键词语、中心语入手概括段意。②从综合语意指向入手概括段意③从表达方式入手概括段意。(二).主旨把握的方法:【记叙类】①整体感知文章,把握写作意图。②分析人、事、物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③从谋篇布局中,领会作品主旨。④据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⑤从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上去把握。⑥把握文中高度概括而精当的抒情议论句。⑦把握文章首、尾重要语言信息。⑧把握人物性格、环境特征上着眼去等.【说明类】: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过程。②捕捉关键语句,正确把握事物特征。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主要方法。④理清说明的基本顺序。【议论类】:①把握文章的论题,概括文章的论点。②针对显性呈现的,要注意文章的首尾段。针对隐性呈现的,可先概括段意,后归纳层意,再概括中心论点。十、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根据作品内容要求答题一定要建立在整体理解并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推断和想象由文章已给出的内容,推测想象其隐含的内容。拓展由文章已有的信息,根据命题的意图,适度取舍、重组、延展,生发新的内容。(据全文的内容或重点句段设计,有时变换叙述角度,有时变换表达方式设计的题目)解题的方法有:(1)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和想象;(2)根据关键词句进行推断和想象;(3)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断和想象;(4)根据文章立意进行推断和想象;(5)根据人物身份进行推断和想象;(6)根据课外积累进行推断和想象;十一、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作品的思想意义作者运用的全部材料及其所阐述的观点、主张,以及写作目的、写作意图(作者认识、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是否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等)。作品的艺术价值文章所达到的审美和感人程度,包括形象的典型性、生动性,结构的严密性、独创性,语言的形象性、个性化和风格的独特性等。评价要对其优劣、得失作出评说。注意点:(1)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是评价的前提和基础;(2)要知人论世,把作品放到特定的时代去评价,和作者的生平、世界观等联系起来评(3)要用辩证、发展、全面的眼光去评价,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4)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十二、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一)(文化类)说明性文章1、说明文是一种介绍实物、解说事理的文章,阅读说明文主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的事理。2、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列数字③打比方④作比较⑤分类别⑥下定义⑦列图表⑧引资料说明方法运用的作用效果:①举例子,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②列数字,准确的数字使说明的事物具体化③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特征。④作比较,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⑤分类别,更加清晰说明事物特征。⑥下定义,精确阐释事物的内涵与外延。⑦列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事物特点⑧引资料,引用资料说明特点,增强文学性3、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性说明文三种结构模式: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纵横交错。4、说明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科学性)②生动形象(文学性)。说明文语言主要关注:限制性修饰性词语(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关联词语运用、修辞运用、句式运用等。5、整体感知文本,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和对象特征的三个方面:①从标题入手(②从写作意图入手③从分析说明过程入手6、概括事物的特征,必须抓一些关键性词语,你认为哪些词句是关键性的词句。①起始句②过渡句③照应句④总结句⑤议论性句子(二)议论性文章1、议论性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观点的文体。2、论证方法主要:①例证法②引证法③喻证法④对比论证法⑤类比论证法等各种论证方法运用的作用效果:(1)例证法,例举事例具体证明分论点从而阐释中心论点。(2)引证法,引用资料佐证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性(3)喻证法,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阐释观点,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化了(4)对比论证法,通过两者的对比,突出某一点,从而鲜明地阐释观点。3、论证结构主要有:(1)并列式作用多角度阐释观点,使说理充分。(2)层进式作用多层面展开分析论证,使说理充分严密。(3)总分式作用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4)对照式作用正反对比强烈,使观点突出鲜明。4、整体感知文本时,准确把握论点,应该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1)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题目的关系主要四种情况:其一,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如《反对自由主义》其二,题目是议论文的范围,如《拿来主义》其三,题目用比喻的形式暗含论点,如《灿烂笑容迎来阳光人生》其四,题目用问句的形式暗含着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2)把观点隐含在行文中,需要概括,概括文章的论点要讲究表述形式:A、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词语都不能使观点成立。B、论点不要以疑问句式和选择句式出现,否则会使论点模棱两可、含糊不清。C、概括出来的论点既要符合文意,又要干脆利索。(三)记叙性文章1、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正面描写):肖像(以形传神);动作(表现人物特点);语言(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4、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5、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形象,③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④推动或暗示情节发展,⑤揭示主旨6、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类比、象征、白描、抑扬、动静、托物言志、反衬等。(四)诗歌鉴赏A.关于形象1、人物形象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解题思路:抓住诗中的细节,从外部形象和内在思想、情感、性格两方面,概括人物形象。2、意象、意境这首诗借助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抓住诗中的典型意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常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B.关于语言1、析字析词(炼字)(注意活用词、动词、形容词)提问: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是诗中的诗眼,为什么?(“诗眼”是一首诗歌的最出彩处,有时也是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解题思路: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析句为什么某句备受称道?或: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何看法?解题思路:① 从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②技巧的表达效果。③诗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考虑。3、语言风格古典诗歌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琦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深沉隽永、简练生动、绘声绘色、准确传神、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等解题思路: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②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C.关于表达技巧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诗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题思路:①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行文构思)技法,②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③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主要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多种观察视角(远近、俯仰、高低等)结合、声色结合。2、 写出诗歌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联想、想象使诗歌内容更丰富,形象更生动,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叠词生动描写事物特点,抒发情感,增强韵律感。意象叠加将几个意象罗列在一起(名词的组合),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表情达意含蓄隽永,韵味无穷。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赋铺陈直叙,极尽描绘、叙述所写事物的特征。比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事物特征。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更生动形象。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借(某物/事/人)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高考前知识点的梳理(自测卷)一、文学常识: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小说有三个基本要素:、,。按篇幅长短,分为小说、小说、小说和小说(又叫小小说)。按题材分,则有历史小说、小说、小说等。2、散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散文、散文、散文。散文的主要特点:。因此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3、古诗词常见体裁:(1)古体诗,又叫古诗、古风,包括乐府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标题中有时会出现“歌”、“”、“”、“引”等标志。(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包括、和排律。绝句每首句,二、四句末一个字要押韵。五言的简称“”,七言的简称“”。律诗一般每首句,五言的简称“”,七言的简称“”。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联、联、联、联。其中,联联必须对仗。偶数句末一个字要押韵。(3)词,盛行于代。又称、、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叫,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它与内容无必然联系,常见的有《浣溪沙》、《》、《》等。有的词还有标题。从结构上看,词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阙或一片。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两段的叫,三段、四段的分别叫、。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58字以内)、(59至90字)、(91字以上)。从创作创作风格看:宋词的两大流派:派和派。。(4)曲,继词以后于元代兴起的可供歌唱的新诗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由一支曲牌构成,如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的“中吕”是,“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构成的。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如《窦娥冤》,其中的男主角叫,女主角叫。4、古诗词常见的题材(1)诗抒发的情感。(2)诗抒发的情感。(3)诗抒发的情感。(4)诗抒发的情感。(5)诗抒发的情感。(6)诗抒发的情感。5、其它古代文体“论”,用以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课文《》。“说”,通常是兼(填表达方式),如课文《》。“传”,记载人物生平事例,如课文《》。“记”,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均可,如课文《》。“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课文《》。“疏”,古代臣子向君王条陈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如课文《》。“书”,即,如课文《与朱元思书》。“序”,有介绍或评述作品的序,如课文《》;有送别亲友所写的序,多抒发劝勉、依恋、敬爱之情,如《送东阳马生序》。“赋”,原是《诗经》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具有的特点,如课文《》。二.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指代词的意义。指代题是考查等一些代词或概括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解答方法:=1\*GB3①=2\*GB3②结合具体语境,找准指代的具体内容,一般原则是=3\*GB3③采用的方式予以检验。词语的语境义。词语的语境义考查的是在所产生的,区别于本义的一些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有着某种特殊目的和用途的具有新含义的词语。解答方法:=1\*GB3①=2\*GB3②结合具体语境,推断该词的特定含义,要注意=3\*GB3③三.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实词包括:、、、、、;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基本用途是:;虚词包括:、、、、、;2同义词辨析:常见题型选出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①巴基斯坦青年穆罕默德在印度洋海啸中丧生,他的母亲不断地真主,保佑苍生。(请求祈求)②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的作品(品味品位)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赞扬赞叹)④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蜕化退化)⑤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引导导致)⑥两家公司就该项目的合作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磋商商量)辨析词义的方法有:(1)根据来辨析;(2)根据来辨析;(3)根据来辨析;(4)根据来辨析;(5)根据来辨析;(6)根据来辨析;3单句的完整结构是(请以符号法表示并注明各个成分名称):4常式句与变式句:常式句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变式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①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②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如:(1)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2)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朱自清《荷塘月色》)(3)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翁郁郁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例(1)谓语前移,突出了水生嫂的细心和对丈夫的关注。例(2)句是转折复句的变式,强调作者良好的心绪,写出其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例(3)句定语后移,强调月下荷塘边树之特征的同时,也渲染了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变式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思路是:。5列举复句的八种关系类型及常见关联词语:;;;;复句层次划分方法:。6.请分别指出下列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①我们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②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③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这家公司出售翻版光碟。()⑤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⑥考场是设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⑦两个职业中学的老师来到这里。()⑧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笔、直尺和圆规。()四.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GB3①比喻判断依据:主要作用:=2\*GB3②比拟拟人判断依据:主要作用:拟物判断依据:主要作用:=3\*GB3③排比判断依据:主要作用:=4\*GB3④对比判断依据:主要作用:=5\*GB3⑤引用判断依据:主要作用:=6\*GB3⑥夸张判断依据:主要作用:=7\*GB3⑦设问判断依据:主要作用:=8\*GB3⑧反问判断依据:主要作用:=9\*GB3⑨反语判断依据:主要作用:eq\o\ac(○,10)反复判断依据:主要作用:eq\o\ac(○,11)借代判断依据:主要作用:eq\o\ac(○,12)对偶判断依据:主要作用:五.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一)总体分类1、常见的文言词法现象有、、和词类活用。2、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二)词法分类及理解1、通假字(积累常见的通假字)2、词类活用几种分类A、名词的活用分为:(1)、名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2)、名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B、形容词的活用分为:(1)形容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2)形容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C、动词的活用分为:(1)动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2)动词活用为例判断方法:D、(1)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2)意动用法的判断方法:3、古今异义的四种情况:A、举例:B、举例:C、举例:D、举例:4、一词多义的判断方法:第一步:明确本义;第二步:;第三步:(三)句式的判断及理解(1)省略句:省略句主要是看句子是不是缺少成分,你可以根据语境翻译,如果有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不会特别通顺,需要补充,补充的就是省略的。举例:1、2(2)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中常见的被动标志有:A、被动标志例:B、被动标志例:C、被动标志例:D、被动标志例无标志的被动句例:(3)判断句判断句的标志有:无标志的判断句举例:(4)倒装句A、主谓倒装例句:B、宾语前置五种情况:①例:②例:③例:④例:⑤例:C、定语后置: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词的,中心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①例:②例:③例:④例:D、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往往有一个介词或跟在谓语的后面例:①②六.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一)、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二)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分别是什么,并分别举一个例句进①②③④⑤⑥(三)具体翻译文言文时,要记住三个关注,请分别结合例句谈谈你的理解①②③七.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整体把握文意的信息筛选和整合(1)社科类抓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需要抓住的关键句一般是文章中。可以把握的关键性词语有:整体把握主要关注哪一类句子。段落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1)筛选整合“四步骤”①审清题意,确定范围②③④归纳综合,重组输出(2)辨别筛选“三注意”①对照原文的相关表述,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②③八.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1、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见二)2、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关键句的含义,需要把握句子所产生的。它要求既要把关键句放在前后语境或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出相关信息,又要在这个特定语境中抽象出该关键语句所独有的语义指向。解答方法:=1\*GB3①=2\*GB3②=3\*GB3③表述上应注意3、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方法:4、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方法:=1\*GB3①内容上:=2\*GB3②形式上:开头句段的作用是:中间句段的作用是:结尾句段的作用是:九.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1概括段意的方法有:;;。2主旨把握的方法:【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针对显性呈现论点的,要注意;针对隐性呈现论点的,可以。十、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根据作品内容”要求答题一定要建立在整体理解并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推断和想象”是由文章已给出的内容,推测想象其隐含的内容。“拓展”是由文章已有的信息,根据命题的意图,适度取舍、重组、延展,生发新的内容。这考点有时根据全文的内容或重点句段设计题目,有时变换叙述角度设计题目,有时变换表达方式设计题目。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2)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3)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4)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5)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6)根据进行推断和想象;十一.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作品的思想意义,是指作者运用的全部材料及其所阐述的观点、主张,以及写作目的、写作意图。作品思想性的高低,取决于作者认识、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是否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等。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指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所达到的审美和感人程度,包括形象的典型性、生动性,结构的严密性、独创性,语言的形象性、个性化和风格的独特性等。所谓“评价”,就是要对其优劣、得失作出评说。做这类题时,要做到:(1)准确把握作品的,这是评价的前提和基础;(2)要,即把作品放到特定的时代去评价,和作者的生平、世界观等联系起来评价。(3)要用的眼光去评价,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4)评价要,不可含糊笼统。十二、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一)(文化类)说明文1、说明文是种介绍实物、解说事理的文章,阅读时主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的事理。2、说明方法有:(1)(2)(3)(4)(5)(6)(7)(8)等。各种说明方法运用的作用效果:(1)(2)(3)(4)(5)(6)(7)(8)。3、介绍性说明文常见说明顺序有:、、;事理性说明文三种基本结构模式是:、、。4、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2)。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时,主要关注文中的、、、等。5、整体感知文本,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和对象特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2)(3)6、概括事物的特征,必须抓一些关键性词语,你认为哪些词句是关键性的词句。(1)(2)(3)(4)(5)(二)议论性文章1、议论性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观点主张的文体。2、论证方法主要有:(1)(2)(3)(4)等分别整理出各种论证方法运用的作用效果:(1)(2)(3)(4)3、论证结构主要有:(1)采用这种结构的作用(2)采用这种结构的作用(3)采用这种结构的作用(4)采用这种结构的作用4、整体感知文本时,准确把握论点,应该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1)把握文章的论题,议论文的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关系主要四种情况:其一,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其二,题目是议论文的范围,如《》其三,题目用比喻的形式暗含论点,如《》其四,题目用问句的形式暗含着文章的中心论点,如《》(2)议论文的观点在文中的呈现有两种情形,即显性呈现和隐形呈现。显性呈现文章观点直接表述出来,一般会出现在:标题中、、。隐形呈现观点,是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行文中,需要自己概括,概括文章的论点要讲究表述形式:A、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词语都不能使观点成立。B、C、(三)记叙性文章1、塑造人物形象角度有:、2、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正面描写):3、叙述的顺序有:、、。4、描写景物的角度有:、、等。5、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