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_第1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_第2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_第3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_第4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数学教育名词解释1分类:指把具备相同特点物体进行分组2排序:是依照物体差异按一定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3对应: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他相对。4一一对应:对应中假如一个集合每一个元素分别与另一个集合中每一个不一样元素对应。5操作法:是只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取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方法。6游戏法:是指使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一个方法。7重合比较:把一个物体重合在另一个物体上,形成两个物体之间一一对应形式,进行量或数比较。8幼儿感知集合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参透集合一些观念、内容、这有利于幼儿数学概念学习,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并为幼儿以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9分类:指把具备相同特点物体归并在一起,是感知集合教育主要内容10按物点数: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数量联络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一对一联络,做到口头一致地点数。11按数取物:按一定数目拿出一样多物体。12数守恒:指幼儿对数认识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排列形式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数。13补关系:A=(B-n)+(B+n)14测量:量一个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能够测量,即能够把一个量同一个作为标准同类量进行比较。15排序:指依照一组物体某种特征差役或按某种规则,按序进行排列。16思维逻辑性:指思维形式应该正确地反应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络。17序列观念;是儿童了解数序所必须逻辑观念。18观察: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有目标地感知物体数、量、形特征一个方法。19比较: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他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一个方法。20.并放比较;将一个物并放在另一个物体下面,形成两个物体之间一一对应形式,进行量或数比较。21.学校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详细教育活动目标,其目标表示详细,操作性较强,所期望教育结果基本上是能够观察到或测量到。22.观察;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有目标感知物体数量形特征一个方法。23.比较;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一个方法。简答题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意义和价值?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和个性发展二数学教育对培养数学有什么作用?1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往往开始于对材料兴趣,对活动过程和结果兴趣2教师如提供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儿童操作兴趣,进而能够将兴趣转移到操作内容上。3在数学操作活动过程中,让儿童自主操作,充分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能够满足儿童操作愿望,培养儿童对数学操作活动兴趣。4有活动还让儿童经过操作完成一个小小作品或作业,也能强化儿童对数学活动兴趣。5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详细数学活动兴趣。6尽管数学没有吸引儿童兴趣外在特征,教师也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参加到数学操作活动中。7当儿童在详细操作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魅力,就会使对数学操作活动外在兴趣转变成对数学本身内在兴趣三简述学前儿童从自我中新到社会化?1儿童思维自觉程度是和他社会化程度同时。2儿童越能意识到自己思维,也是越能了解他人思维。3当儿童只是关注于自己动作而且还不能内化时,是不可能和同伴产生有效合作,同时也没有真正交流。4儿童意识不到自己归类依据,更无法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对他人作业加以判断。5所以,儿童数学学习社会化,不但具备社会性发展意义,更是其思维发展标志。6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具备从详细动作向抽象思维逐步过分心里特点。首先,他们学习数学要依赖于详细动作和形象,另首先,他们又显露出处理抽象逻辑关系初步能力。四简述儿童动手操作标准?1儿童思维逻辑结构建构,是从动作开始。动作是儿童建构最坚实基础。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充分地操作、摆详细实物,有利于他们将详细动作内化于头脑,是促进其思维发展根本路径。2让儿童动手操作标准,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以操作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而不只是观看教师演示或直观图画,或者听教师讲解。3数学知识建构,需要儿童了解事物之间关系。操作活动能够给予儿童在详细动作水平上协调和了解事物之间关系机会,是适合儿童特点学习方法。4操作活动还为儿童内化数学概念,了解数抽象意义提供了基础。在熟练操作基础上,儿童就能将其外在动作浓缩内化,变成内在动作,最终转变成为头脑中思维。五为何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答:在多年实践研究和探索中,一致认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必须重视其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只有遵照这一思想来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数学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才能为幼儿所了解和接收,并能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主动影响。(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启蒙性。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其目标是很清楚,主要是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了解和认识世界工具,并让幼儿经过数学学习得到愈加好发展,学习数学关于知识,不是这一年纪阶段主要目标。我们所说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具备启蒙性,也就是指幼儿应对关于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取得较丰富感性经验,而不是让幼儿在此阶段对数学某一内容形成科学概念。强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启蒙性,还表现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其要求是让幼儿在操作层面上对某一内容取得感性经验。(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生活性。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络,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也是他们所能了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能够处理人们生活中碰到问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如能注意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络,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学习内容是熟悉,激发起他们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幼儿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是很用,使他们更会注意、发觉周围环境中许多与数学关于事物和现象。(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当代学校数学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数学涵养培养。所谓数学涵养包含探索、猜测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包含有效地利用多个数学方法去处理问题能力。儿童具备良好数学涵养,这将为其一生可连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一样应注意幼儿数学涵养培养,当然这只能是启蒙性,但应该有这方面要求。为了达成上述教育目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可猜测原因,应提出需要幼儿处理问题。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一样大小种子排队,排后他们发觉,两队长短不一样。在这一活动中,经过幼儿探索和发觉,他取得了这么经验:用某一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但与物品数目多少关于,还与物品本身体积大小关于。因而这么活动内容对儿童发展具备很主动影响。总之,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数学习惯,为了激发儿童学习数学习惯。所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备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六教师怎样指导幼儿操作活动?什么叫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操作法是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取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方法。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充分操作材料,所提供材料既要表现教学内容,同时又要适合幼儿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水平上充分地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取得大量感性经验。(2)教师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明确操作目标及详细操作方法。(3)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表现和结果,有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经过幼儿自己语言表示,以及在教师提问下,经过相互交流,能够使他们取得感性经验得到整理和归纳,逐步形成数学初级概念。七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有哪些特点?答:学前儿童集合概念发展特点有:(1)2~3岁左右儿童已产生了对集合笼统知觉;(2)3~4岁儿童已能感知集合界限,对集合中元素感知也逐步精准;(3)4~5岁儿童已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经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4)5~6岁儿童对集合了解深入提升和扩展。八简述小班、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答:小班教育要求:(1)探索物体特征,学习讲述物体异阿。(2)学习按物体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3)学习与分类关于词语:如“相同”、“不一样”、“把一样东西放在一起”、“找出一个和某某一样东西”等等。中班教育要求:(1)学习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2)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两个特征。(3)学习并掌握关于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等。九学前儿童分类教育指导关键点有哪些7答:学前儿童分类教育指导关键点有:(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标识,让幼儿按标识进行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利用多个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分类。十.简述幼儿数概念形成,发展过程与特点?。答: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次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1)口头数数。3~4岁幼儿通常能从1数到10,但通常都像背儿歌似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数同与实物问一对一联络,幼儿尚不了解数实际意义。它只是一个机械记忆。(2)按物点数。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数量联络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一对一联络,做到手口一致地点数。(3)说出总数。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总数。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关键,这表明幼儿能利用数目和了解数目标实际意义。(4)按数取物,即按一定数目拿出一样多物体。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对应物体。3~4岁幼儿通常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十一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答: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1)动作水平加减。(2)表象水平加减。(3)概念水平加减。十二.简述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过程和年纪特点?。答: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过程及特点:(1)3~4岁。3岁半以前幼儿面对实物,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他们要依靠成人将实物分开、合拢给他看,才能说出一共有几个或还剩下几个。他们不了解加减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符号,数运算对这个年纪幼儿来说是困难。(2)4~5岁。4岁幼儿通常会自己利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了,但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两堆实物合并,再从第1个一个一个地逐一点数后说出总数(即得数)。减法与此一样。这时幼儿完全依靠动作思维,是在最低思维水平上学习数运算。但4岁以后幼儿已经表现出有初步利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能力了。(3)5~6岁。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接数和倒着数,他们能够将顺接数和倒着数经验利用到加减运算中去。此时,多数幼儿能够不用摆弄实物,而是用眼睛注视物体,心中默默地进行逐一加减运算。5岁半以后,伴随幼儿数群概念发展,尤其是在学习了数组成以后,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开始利用数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这么就从逐一加减向按群加减水平发展。十三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有哪些特点。答: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以下特点:(1)学习加法比减法轻易;(2)加小数、减小数轻易;(3)加大数、减大数难;(4)了解与掌握应用题比算式题轻易。十四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要求有哪些?答: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要求:(1)会解答简单加减(求和、求剩下)口述应用题。(2)学习10以内数加减法,了解加减含义。(3)认识加号、减号、等号,认识加减算式并知道算式表示含义。十五.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指导关键点是什么?答: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指导关键点:(1)10以内加减教学活动安排。(2)教师经过口述应用题,帮助幼儿了解加减含义和应用题结构。(3)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经过自己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加减运算含义和应用题结构。(4)引导幼儿利用组成经验学习加减。(5)利用多个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十六.教师口述应用题时有哪几个形式?答:教师口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1)是在口述应用题过程中,教师还需利用教具等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了解应用题含义和结构。(2)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了解应用题,完全凭借头脑中表象进行思索,这不但提升了幼儿智力活动水平,同时也促使幼儿加减运算由动作水平加减向表象水平加减过渡。十七.为了让幼儿有较多操作和探索机会学习加减运算,提出了哪些做法?答:经过教育实践提出了两种做法:(1)教师提供幼儿学习加减运算背景图,让幼儿在图上摆放材料,并引导幼儿讲述操作过程。(2)引导幼儿观察、表示加减运算图片,并学习讲述图片内容,使幼儿了解加减运算含义和应用题结构。十八简述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发展年纪特点。答: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发展年纪特点:(1)3~4岁儿童对平面图形有很好配对能力;能准确识别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2)4~5岁儿童知道平面图形基本特征,认识平面图形更多,对相同平面图形能进行比较,能了解平面图形之间简单关系。(3)5~6岁儿童能了解图形之间关系,认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小、中、大三班认识几何形体教育要求和内容有哪些?答: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教育要求:(1)小班: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同物体。(2)中班。①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正确说出图形名称,知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基本特征(如正方形有4个一样大角,4条一样长边;长方形有4个一样大角,有4条边,2条边长,2条边短,对着2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②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简单关系。如知道2个正方形能够拼成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也能够分成2个长方形或2个三角形等。③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影响,正确识别图形。(3)大班。①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正确说知名称。②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知道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宽窄,几何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厚薄)。③学习制作立体图形,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关系。④学习将1个实物或形体分成相等2份或4份,知道分后每一份都比原来实物或形体小;2份或4份合起来仍是原来实物或形体十九.怎样引导幼儿认识平面图形?请举例说明。答:认识平面图形方法:(1)经过观察和触摸,让幼儿在感知图形基础上说出图形名称。如:小班幼儿认识圆形,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圆镜(或圆盘子、圆盆盖等),提出“这镜子是什么形状?”问题,并让幼儿用指尖沿着圆镜边缘和面触摸,让幼儿感知到镜子面是平,边缘是光滑,它是圆形,应分发给幼儿一个圆形硬纸片(或塑料片),让他们重复充分地观察和触摸,在取得清楚体验基础上,再让幼儿描述自己对圆形触摸后感受并说知名称。(2)经过图形和图形比较认识图形。如,认识长方形,能够把长方形和已经认识正方形进行比较。应使用长方形宽和正方形边一样长两张图进行重合比较(长方形在下面,正方形重合在上面),这么能够显著地看到长方形有两条相正确比较长边,这是长方形主要特征。这时再让幼儿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都有4条边和4个一样大角)和不一样点(正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有2条对着边长,另外2条对着边短,从而认识长方形基本特征。二十.怎样引导幼儿认识立体图形?请举例说明。答:引导幼儿认识立体图形方法:(1)在幼儿观察、触摸几何体基础上认识几何体特征。(2)比较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及几何体之间不一样。(3)操作探索几何体特征。(4)在泥工、手工和建筑游戏等活动中巩固对几何体认识。比如:认识球体,先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球体物,如皮球、乒乓球、玻璃球等,请他们自由地观察、触摸和摆放,并思索它是什么样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再放在桌子上看看它会怎样?它叫什么名字?等问题,然后组织幼儿共同讨论,使幼儿认识到,球体不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二十一.怎样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平面图形之间关系?请举例说明。答:在幼儿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能够和幼儿一起搜集一些包装盒,然后指导幼儿把盒拆开(要沿接缝拆开,防止把盒子拆坏)。盒子拆开后,让幼儿看看,数一数,拆开后盒子,它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并让幼儿把拆开纸盒平压在一张白纸上,请幼儿用笔将纸盒轮廓描下来,然后照盒子折印把描好纸盒轮廓纸也折好,这时幼儿能够看到描好纸上有6个图形,能够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以后再让幼儿将拆开纸盒再粘贴好,还原为一个纸盒。经过这么活动,使幼儿感知并体验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关系。二十二.怎样引导幼儿学习等分物体或图形?请举例说明。答:举例说明:比如:教师告诉幼儿,一个图形能够把它分开变成另外两个一样大图形,然后用一张正方形,上下边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剪开,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一个正方形能够分为两个一样大长方形,再让幼儿看一下两个长方形拼合起来,是否还是原来正方形,继而可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纸,请他们用折叠方法分成两部分,激励他们探索和老师不一样新方法来分割图形(对角折成两个一样大三角形),最终讨论操作结果,明确两种不一样分割方法,都可使正方形变成两个一样大不一样图形,并用拼合方法验证结论正确性。二十三.什么是空间概念?空间概念具备什么特点?答:空间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空间概念,即空间方位概念,是指对客观物体相互位置关系认识。而广义空间概念,还包含对各种空间变换关系认识(如辨识物体在空间中移位、翻转和旋转变换),甚至包含对大小和形状认识。空间方位概念具备相对性、可变性和连续性特点。二十四.简述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发展趋势。答:儿童空间概念发展趋势:(1)从绝正确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相正确空间概念;(2)从以自我为中心参考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参考。二十五.简述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要求。答:小、中、班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要求:(1)小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以本身为中心上下方位,包含自己身体部位上下位置,在自己上面物体,在自己下面物体等。②让儿童学习判断两个物体之间显著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什么上面,什么在什么下面等。(2)中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以本身为中心前后方位,包含自己身体部位前后位置,在自己前面物体,在自己后面物体等。②让儿童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上下、前后位置关系。③让儿童学会按指定方向运动,如向上、向下等。(3)大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自己左手和右手,依照自己身体判断自己与物体左右关系。②让儿童学习分辨物体与物体之间左右关系。③让儿童学习向左或向右运动。二十六.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指导关键点有哪些?答: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指导关键点:(1)帮助儿童学习并了解方位词意义。(2)充分利用儿童身体和身体动作。(3)以儿童实际生活情景为素材,在儿童日常生活中教儿童认识空间。(4)激励儿童观察、预测和描述物体空间关系,善于引导儿童冲突和讨论。二十七.什么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具备什么特点?答: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一个形式,是物质运动,改变连续性、次序性表现。它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所组成一个连绵不停永恒范围。时间概念具备以下特点:流动性、不可逆性、周期性、抽象性。二十八.简述小、中、大班儿童初步时间概念教育要求。答:小、中、大班儿童初步时间概念教育要求:(1)小班让儿童初步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含义,并能正确地利用这些时间词汇。(2)中班让儿童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含义,知道它们之间关系,并能正确地利用这些时间词汇。(3)大班①让儿童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时间。②让儿童学会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以及这7天名称和次序。能说出今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二十九学前儿童初步时间概念特点有哪些?答:学前儿童了解时间概念困难和他们思维特点关于。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具以下特点:(1)主观性;(2)含糊性;(3)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4)易和空间关系混同。三十.简明说出数学教育对激发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作用。答:(1)数学教育能够激发儿童对数学知识兴趣兴趣,但儿童对数学兴趣具备一定特殊性。(2)在教学操作活动过程中,让儿童自主操作,充分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能够满足儿童操作愿望,培养儿童对数学操作活动兴趣。(3)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参加到数学操作活动中,当儿童在详细操作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魅力时,就会使这种对数学操作活动外在兴趣转变成对数学本身内在兴趣。三十一.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心理特点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心理特点,具备一个过渡性质。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详细到抽象。(2)从个别到通常。(3)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4)从同化到顺应。(5)从不自觉到自觉。(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三十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分类、对应和排序教育内容是什么?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分类、对应和排序教育内容包含:(1)学习按物体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包含关系进行层级分类;(2)学习按物体量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3)学习将相关物体进行分配,感知和了解事物之间关系。三十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空间和时间教育内容包含哪些?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空间和时间教育内容包含:(1)认识空间关系,学习以本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分辨物体之间空间关系;(2)知道早上、晚上、白天、黑夜,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含义,认识时钟。三十四.什么叫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操作法是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取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方法。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充分操作材料,所提供材料既要表现教学内容,同时又要适合幼儿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水平上充分地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取得大量感性经验。(2)教师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明确操作目标及详细操作方法。(3)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表现和结果,有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经过幼儿自己语言表示,以及在教师提问下,经过相互交流,能够使他们取得感性经验得到整理和归纳,逐步形成数学初级概念。三十五.什么是感知集合教育?答:幼儿感知集合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数量,并将关于集合、子集及其关系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中去。三十六.幼儿分类活动教育意义是什么?答:分类就是把具备相同特征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活动是感知集合教育主要内容。其教育意义有:(1)分类活动可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并逐步形成关于详细物体集合概念。(2)分类是计数前提,是形成数概念基础。(3)分类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三十七.简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次序与特点。答: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次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1)口头数数。3~4岁幼儿通常能从1数到10,但通常都像背儿歌似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数同与实物问一对一联络,幼儿尚不了解数实际意义。它只是一个机械记忆。(2)按物点数。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数量联络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一对一联络,做到手口一致地点数。(3)说出总数。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总数。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关键,这表明幼儿能利用数目和了解数目标实际意义。(4)按数取物,即按一定数目拿出一样多物体。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对应物体。3~4岁幼儿通常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三十八.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数组成教育指导关键点有哪些?答: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数组成教育指导关键点:(1)10以内数组成学习,在内容安排上通常可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应有重点内容与要求。(2)在数组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幼儿自己操作和探索。(3)经过多个活动和游戏形式,巩固幼儿对数组成认识。三十九.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答: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1)动作水平加减。(2)表象水平加减。(3)概念水平加减。四十.举例来说明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答:用下面一详细事例来说明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三种水平:(1)幼儿在教师为其准备好磁铁板(磁铁板图意为:草地上有3只白兔)上边摆放实物边讲述:“草地上有3只白兔,又跑来了2只白兔,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白兔?”幼儿看看磁铁板上图像及自己摆放动作(将2只白兔一一添加在草地上),算出了这道题得数。这是动作水平加减。(2)教师口述应用题,不出现图片。如“草地上有3只白兔,又跑来了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白兔?”幼儿依照应用题中讲述情景,头脑中出现相关表象,进行加减运算。这是表象水平加减。(3)教师口述或出示加减法算式题,幼儿直接进行运算。如教师出示3+2=?,这里没有动作、图片形象和表象能够凭借,幼儿只依据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运算。这是概念水平加减。四十一.依照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心理特点(以从个别到通常为例)分析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行为。答:儿童在形成数学概念时,存在一个逐步摆脱详细形象、达成抽象水平过程。在对数学概念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与个别事物相联络到了解其通常和普遍意义过程。比如,当儿童对数概括意义还不完全了解时,他就认为分类盒中和每一张数卡相对应格子里只能放一张点卡,数卡3对应格子里只能放一张3点卡,而不能再将一张3点卡放进去,“因为它已经有了”。当儿童真正了解了数概括意义以后,他就会以为这不要紧,只要是3就行。再如,大班儿童在学习数分合时,对于分合式意义了解也是从个别到通常,逐步达成概括程度。教师首先让儿童分各种不一样东西:2只苹果、2个玩具、2粒蚕豆……,并用分合式统计下来。这时儿童对分合式意义了解还停留于它所代表那一件事。当老师问这些式子是否一样时,大多数儿童回答不一样,因为它们表示是不一样事情。在教师引导下,儿童逐步认识到这些式子共同之处,以及它们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表示都是分数量为2物体,所以能够用一个式子来代表。到日后学习“4分合”时,儿童已明确地认识到,全部分4个物体事情都能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因为它们分都是4。对于其余数学知识学习,儿童也经历了一样概括过程。四十二.为何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答:在多年实践研究和探索中,一致认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必须重视其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只有遵照这一思想来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数学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才能为幼儿所了解和接收,并能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主动影响。(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启蒙性。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其目标是很清楚,主要是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了解和认识世界工具,并让幼儿经过数学学习得到愈加好发展,学习数学关于知识,不是这一年纪阶段主要目标。我们所说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具备启蒙性,也就是指幼儿应对关于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取得较丰富感性经验,而不是让幼儿在此阶段对数学某一内容形成科学概念。强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启蒙性,还表现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其要求是让幼儿在操作层面上对某一内容取得感性经验。(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生活性。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络,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也是他们所能了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能够处理人们生活中碰到问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如能注意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络,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学习内容是熟悉,激发起他们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幼儿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是很用,使他们更会注意、发觉周围环境中许多与数学关于事物和现象。(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当代学校数学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数学涵养培养。所谓数学涵养包含探索、猜测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包含有效地利用多个数学方法去处理问题能力。儿童具备良好数学涵养,这将为其一生可连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一样应注意幼儿数学涵养培养,当然这只能是启蒙性,但应该有这方面要求。为了达成上述教育目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可猜测原因,应提出需要幼儿处理问题。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一样大小种子排队,排后他们发觉,两队长短不一样。在这一活动中,经过幼儿探索和发觉,他取得了这么经验:用某一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但与物品数目多少关于,还与物品本身体积大小关于。因而这么活动内容对儿童发展具备很主动影响。总之,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数学习惯,为了激发儿童学习数学习惯。所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备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四十三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有何教育价值?答: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价值,主要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它是儿童全方面发展教育伎俩,是游戏、劳动等活动所不能代替一个方面,是幼稚园整个教育中不可缺乏一部分。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标、有计划组织幼儿集体参加数学学习活动。通常是采取集体活动形式进行。是教师设计并组织进行。即教师经过提出问题或设置一定情景,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索处理问题愿望,引导幼儿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或采取游戏形式,让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在与教师、同伴交往中,处理了教师提出问题,取得了关于数学概念感性经验。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数学现象,激发幼儿探索、猜测愿望,激励幼儿用分类、计算、测量、统计、推理等方法创造性地处理活动中问题。在这么教学活动中,幼儿心智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幼儿取得了进步。教师也可经过观察幼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完成作品等方式来了解、诊疗和评价幼儿发展情况。(1)这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过程。依照数学教学活动教育目标,再依照本班幼儿发展情况,制订每一教学活动详细目标。每个教学活动都是经过教师认真思索和计划安排,使其能对幼儿发展产生预期影响。(2)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数学现象,学习关于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知道基础数学概念源泉是周围客观现实,同时又必须看到,生活中存在着种种数学现象,只有经过教学,才会引发幼儿注意,才能引导幼儿思索事实、现象之间联络和规律性,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教学,才可能使幼儿感知、体验到种种数学现象之间蕴含数学关系。而引导幼儿感知、体验数学关系是促进其智力发展原因。(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对班级全体幼儿发展施加影响。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幼稚园,班级儿童人数比较多,各方面条件还不十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帮助他们取得一些粗浅数学知识,建构起一些初级数学概念,并取得很好发展,是非常必要,也是促进幼儿发展一项有力主动方法。四十四.试述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对其数学学习意义。答:向幼儿进行感知集合教育十分主要,其主要性不不过因为集合在数学中地位和作用,更主要是因为它符合幼儿掌握初步数概念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学数前准备教育,同时也是幼儿正确学习和建立初步数概念及加减运算感性基础,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并为幼儿以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1)儿童数概念发生始于对集合笼统感知。(2)集合概念发展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必要感性基础。幼儿对于集合中元素确实切感知,以及会用对应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正是幼儿从对集合笼统感知到学会计数,掌握最初数概念一个中间步骤,也是幼儿形成最初数概念必要感性基础。(3)儿童对集合包含关系感知和了解,为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建立作了准备。包含关系在逻辑和数学上都是主要。集合概念中蕴涵有包含关系。集合与集合中元素就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建立,有赖于对包含关系了解。数组成及加减运算,实际上也是集与子集关系表现。(4)集合与集合中元素对应关系,有利于儿童感知和体验两集合问数量关系。总之,向幼儿进行感知集合教育,目标是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任意渗透集合思想,为幼儿学习计数和形成数概念等做好准备,同时也为数学概念和逻辑概念初步形成提供和积累感性经验。感知集合教育符合幼儿认数规律,不不过小班学数前必要准备教育,而且还贯通在整个幼儿期数学教育全过程。案例一.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要求:(1)以认识“7组成”为内容。(2)活动设计应包含活动课题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说明等部分。答:设计以认识“7组成”为内容教学活动以下:活动名称:翻瓶盖。活动目标:①学习7组成。②学习总数和部分数及部分数之间互补关系。材料:汽水瓶盖每人7个及统计纸每人各1张。活动过程:(1)学习7组成。①让每个幼儿取出7个瓶盖,全部正面朝上,再让幼儿数一数,确定总数“一共有几个瓶盖”。②让幼儿从右边起把1个瓶盖翻成反面朝上,提问幼儿“7个瓶盖里有几个反面朝上,几个正面朝上?“7个瓶盖分成了几个正(4个),几个反(1个)”并让幼儿取出1张统计纸用圆点统计正面数与反面数。接着让幼儿再翻1个瓶盖,并说出“把7个瓶盖分成了几个正,几个反。”“怎样用圆点统计下来”。依次翻到只剩最终1个正朝上,每翻一次让幼儿按图样用笔画在纸上,第一次统计教师可做出示范。③让幼儿说一说7能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2)探索互补关系。①引导幼儿观察,7个瓶盖分出来两部分数,从上往下看,左右两边数有什么改变启发幼儿发觉,左边(反面朝上)瓶盖从上到下是由少到多排列,数是1个比1个多1个,右边(正面朝上)瓶盖,从上到下是由多到少,数量是1个比1个少1个。②再引导幼儿讨论,为何反面朝上瓶盖增加1个,正面瓶盖就降低一个?启发幼儿发觉并说出正反面瓶盖数量不论怎样改变,合起来应该都是7个,并引导幼儿在每排左右两边(正面和反面)瓶盖数合起来以验证总数不变道理。③让幼儿讨论:“7个分成两部分时,用一边数多1个,另一边数少1个方法,有次序分,有什么好处”。启发幼儿发觉这么分、又快又准,不轻易遗漏,也不轻易重复。二.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关系。答:设计“小白兔拔萝b”活动,来区分“1”和“许多”之间关系。活动过程以下:①教师当兔妈妈,儿童当小白兔。让儿童知道兔妈妈只有1只,小白兔有许多只(认识“1”和“许多”)。②教师拿出一摞小白兔头饰,引导儿童说出它是“许多”小白兔头饰后,再1个1个地分给儿童并戴好(每人一个)。在为每位儿童分别戴头饰时,教师说:“我给×××一个头饰”,该儿童则回答“我是一个小白兔”(认识“许多”分成1个又1个……)。③兔妈妈带着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进入了菜园(教师另一端地上放着与教师和儿童人数相等布制玩具萝卜)。兔妈妈说:“我在菜园里种萝卜都长大了,小兔子们你们说地里有多少萝卜呀?”小白兔回答:“有许多萝卜”。然后请小白兔帮兔妈妈每人拔1个萝卜回家,要求每个儿童拔完萝b后都要说:“我拔了1个大萝卜。”(这过程复习了“许多”分成1个1个……)④要求小白兔把拔下萝卜个1个地放到篮子里去(认识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⑤游戏结束时要求儿童1个1个地将头饰交给老师。这时又利用头饰再复习一遍1个1个(头饰)合起来就是“许多”(头饰)。三.简述10以内序数教育要求,请为中班幼儿设计1~2个序数教育活动。答:认识10以内序数教育要求:中班、大班。①学习10以内序数,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如第1,第2)正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②学习从不一样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正确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第一个教育活动:活动名称:接龙游戏。活动目标:学习数序排列。活动准备:每组一副扑克牌,每组人数4~6人为宜。活动过程:先约定玩哪种排序游戏后再分牌,分牌后各人挑出J、Q、K不用。(1)同色、同花正接龙,持有红桃A(代表1)儿童先出牌,然后轮番出牌但必须依次接上红桃2,3,4……,如轮到该出牌时没有适宜边接牌可出另一个花色A,没有A则轮空。以后出牌儿童可任意接上哪一组数序。最终可分成四组A~10序列,谁牌先出完为第一名,依次为第二……(2)同色同花逆接龙。玩法同正排序,只是持有红桃10儿童第一个出牌,最终可分成四组从10到A逆数序。(3)同色异花正(逆)接龙。玩法同上。如红桃A→红方块2→红桃3→红方块4……和红方块A→红桃2→红方块3→红桃4……(4)异色正(递)接龙。玩法同上。此排序不计花形只要求颜色相同。如10(红)→9(黑)→8(红)→7(黑)……(5)按一定规律排序。如1张黑牌→2张红牌→1张黑牌→2张红牌……,再反过来1张红牌→2张黑牌→1张红牌→2张黑牌……(此玩法不计花形只计颜色)。’第二个教育活动:活动名称:给动物队。活动准备:5个小动物玩具。活动目标:使幼儿了解序数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活动过程: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玩“给动物排队”游戏,同时摆出5个小动物玩具。请幼儿说出它们名字并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然后边挪动小动物边说:“我从左边开始排,请小狗排在第1个,请小花狗排在第2个,小熊排在第3个,小猴排在第4个,大象排在第5个”。接着可请个别儿童回答教师提出“××排在第几个?”问题,藉以巩固对序数认识。然后可改变玩具位置,或请儿童来排列和提问等,改变方式继续进行游戏。最终教师应做出总结,强调说明“有几个”是问东西一共有多少,“第几个”是问什么东西排在第几个位置上,从而使其明确地掌握序数含义。四.设计一个数学活动。要求:(1)以,“认识2,3组成”为内容;(2)活动设计应包含活动课题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部分。答:设计学习2、3组成数学活动以下:活动名称:学习2、3组成。活动目标:学习2和3组成,认识分合符号“^”。活动准备:贴绒教具:1~3数字卡两套,1~3扣子片2套。幼儿每桌一盘扣子,每人2个瓶盖,3张练习单。活动过程:(1)操作探索2组成,体验数是可分,感知整体和部分关系。①让幼儿每人取2个扣子,确定总数:“你们每人手里有几个扣子”(2个)再让幼儿把2个扣子分别放在两个瓶盖里,分好后,提问:“2个扣子分在两个瓶盖里怎么分?”(幼儿:2个扣子分在两个瓶盖里,1个瓶盖里有1个)。教师:“也就是说,把2个扣子分成了1个和1个。”②让幼儿将扣子放回手中,同时提问:“1个和1个合起来是几个?”说完把扣子放回桌中。(2)操作探索3组成。①让幼儿每人再取3个扣子,确定总数,“你们现在每个人手里几个扣子?”(3个)再让幼儿把3个扣子分别放在两个瓶盖里,分好后,提问:“3个扣子分在两个瓶盖里,又能怎么分?”有幼儿说:“3个扣子分在两个瓶盖里,能分成2个和1个。”有说:“能分成1个和2个。”引导幼儿注意同一个数,能够有不一样分法,但合起来还是一样多。②让幼儿再分一次,要和自己第一次分不一样,并向大家汇报自己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怎样分,每次分出来扣子合起来都是几。(3)认识分合号:①“你们每人有几个扣子?”(3个)。老师在绒板上贴出3个扣子卡片,请幼儿说出3个能分成几个和几个。“怎样表示分合呢?”教师拿出分合符号“^”,告诉幼儿这是分合号,开口表示分开意思,并上表示合起来意思,并在一起尖头填写总数,分开两头填写总数分出来两个数,如:3个能够分成2个和1个,2个和1个,合起来是3个。②另一个分法过程同上。(4)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扣子数:问:这3个扣子用数字几表示?分出来2个扣子用数字几表示?1个扣子用数字几表示?边提问边贴出,读作3能够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启发幼儿想:3组合式,除了3个扣子能够分成2个和1个以外,还能够表示哪些物体分合?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小结:只要是3个东西分合,都能够用3组合式表示。(5)幼儿分别操作:分成三组,幼儿分别轮番到各个组填写练习单,三张都做完后,用钉书器钉好交给老师。果C.4只苹果。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6只苹果,儿童拿走了2只苹果,现在盘子里有4只苹果。(3)A.儿童手拿苹果B.6只苹果C.4只苹果。表示意思:儿童拿来了2个苹果,现在盘子里有6只苹果,原来盘子里有4只苹果。(4)A.6只苹果B.4只苹果C.儿童手拿苹果。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6只苹果,现在盘子里有4只苹果,儿童拿走了2只苹果。五试编引导幼儿学习自编模仿口述3以内加法应用题数学活动设计两例。.答:设计引导幼儿学习自编模仿口述3以内加法应用题教学活动以下:第一例:活动名称:开水果店。活动目标:学习描述3以内加法应用题,丰富感性认识,为学习加法做准备。活动准备:苹果、鸭梨、红果等水果若干个,布置成水果店场景。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儿童,这几天老师和儿童都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水果,看看都是什么?(苹果、梨、红果……)咱们用这些水果玩个开水果店游戏,好不好?”“怎么玩呢?请1个儿童和老师一起当售货员,儿童们当用户,每个用户能够买两样水果,或一样水果买两次,买完以后要告诉大家,你都买了几个什么样水果?一共有几个水果?”(告诉儿童们因水果店水果不多,每个幼儿两次最多买3个)。谁愿先试一试?(游戏开始)小明:“我买了2个鸭梨、1个雪花梨,一共买了3个梨。”小红:“我买了2个苹果,1个梨,一共有3个水果。”小莉:“我先买了1个苹果,日后又买了1个苹果,一共买了2个苹果。”(2)幼儿游戏:幼儿依次买水果,教师让幼儿说出两种或两次水果数并说出一共是几个水果。买完幼儿之间,相互再说一说,也能够依照他人买水果数说题。活动提议:用类似方法“开笔店”每人买两种颜色笔,算出一共有几支笔等。“开纸店”每人买两种颜色纸,说出一共买了几张纸。“开书店”每人买两本书,说一共买了几本书。掌握方法后,结合区域活动,能够同时开几个“店”。规则同前。第二例:活动名称:我来说。活动准备:1个女娃娃,1个男娃娃。活动目标:学习描述应用题,启发灵活性。活动过程:教师先说游戏方法,即教师出示娃娃后,说出一道应用题,然后由幼儿跟着模仿口述应用题。教师先出示1个娃娃(女)说:有1个娃娃到我们班上来做客。接着再出示1个娃娃(男),说:又有一个娃娃也来做客了,一共有几个娃娃来班上做客?(一共有2个娃娃)。教师提供了编题榜样后,应让幼儿照教师样子自己编题如:有一儿童拿着一个娃娃(女),说:父亲送我一个娃娃。接着再出示1个娃娃(男),说:妈妈也送给我一个娃娃,我现在一共有几个娃娃?(一共有2个娃娃)……教师应必定儿童编题好,同时提出新要求:“下面你们再编题时候,不要自己算出得数,把最终一句话,一共有2个娃娃,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考考别儿童会不会算。”这个要求,是引导幼儿从描述转向模仿关键一步,也是帮助幼儿掌握提出问题详细引导。活动提议:为了使幼儿取得更多模仿编题机会,教师可更换直观教材,变换方式,让幼儿学习模仿编题。尤其注意幼儿是否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可请幼儿轮番编题,大家讨论编得对不对?是不是最终提出了问题?还可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张内容各不相同卡片,让幼儿各自按卡片内容模仿口述应用题。教师个别问询,提醒那些又直接说出总数幼儿,把最终一句变成一个问题。最终还可让幼儿就近两两地相互说题,相互帮助和纠正。六请设计幼儿模仿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答:幼儿模仿5以内加法应用题教学活动以下:名称:模仿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目标:在描述应用题基础上,学习模仿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初步感知加减应用题,为学习加减运算做准备。准备:红、黄气球各2个,玩具汽车4辆(其中3辆卡车、1辆卧车,2辆红色、2辆黑色,3辆小、1辆大。)小图片(4以内实物)每人1张。过程:(1)学习模仿编4以内加法应用题。①出示1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教师出加法应用题。“老师拿来了1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一共有3个气球)②再出示1个红气球问幼儿:“现在有几个红气球?几个黄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幼儿答有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儿童能不能把这道题编得更有意思。”比如说,谁有气球,或者说谁买气球,谁送气球等等,看谁想好,编得有意思。如幼儿编,我有2个红气球,妈妈又给我买了2个绿气球,我一共有4个气球。几个幼儿编题后,老师必定儿童们编得好同时提出新要求。“这次你们再编时候,不要自己算出得数,把最终一句话一共有4个气球,变成一个问题,问问大家,考考别儿童会不会算”分别请几位儿童说出自己编题,如幼儿编题“妈妈给我2个红气球,父亲给我2个黄气球,我一共有几个气球?”③出示4辆玩具汽车,问幼儿:“这是什么?(汽车)这些汽车什么地方不一样?”谁会用这些玩具汽车编加法应用题?请幼儿回答,如有说:停车场停了3辆卡车,1辆卧车,停车场上一共有几辆车?(按不一样种类编)再激励别幼儿再用这4辆汽车,编出和他人一样应用题。如,有儿童编出:小明有2辆红汽车,有2辆黑汽车,小明有几辆汽车?(按颜色编)还可引导幼儿按大小编题。假如幼儿又直接说出总数,提醒他把最终一句变成一个问题来问问大家。(2)独立自编口述应用题。每人1张小图片,让幼儿依照图片上内容编应用题。“你们每人都有1张小图片,请你们看一看图片上画有什么?都是什么?想想能够提出什么问题,自己编一道加法题,说给旁边儿童听。”老师巡视倾听,检验幼儿是否学会编简单加法应用题。(3)讨论。轮番请幼儿向大家出示自己图片并述说自己编口述应用题。集体讨论,激励编正确儿童,帮助编得不正确纠正错误。讨论中应强调题目标重点,最终要提出一个问题。七.请设计幼儿学习5以内加法(或减法)教学活动过程。答:幼儿学习5以内加法教学活动过程以下:活动名称:复述5以内加法应用题。活动目标:会描述5以内加法应用题。初步感知加法含义。活动准备:书数本,红、黄气球各若干,铅笔数支、贴绒教具等。活动形式:集体或小组活动。活动过程及提议:(1)教师示范编题。教师拿出2本书,说:“我有2本书”。再拿出3本书,说:“我又买了1本书。”提问:“我一共有几本书?”(2)提问:“谁能照着老师说样子再说一遍?”可请几名幼儿模仿教师叙述、口述上述加法应用题。(3)请幼儿利用直观材料和观察教师动作,尝试独立地口述应用题。如:教师左手拿3本书,右手拿2本书。教师先拿来1支铅笔,又拿来了1支铅笔。绒板树上有2只小鸟,地上有1只小鸟。教师手拿1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4)在引导幼儿学习复述加法应用题后,再学习复述减法应用题。八.请为大班设计1~2个关于图形拼图教学活动。答:大班图形拼图教学活动以下:第一例:活动名称:图形拼图。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同等数量同一个图形片,拼出两个不一样图形,体验平面图形之间关系。(2)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认识。活动准备:大贴绒直角等腰三角形8个。每人一套小直角等腰三角形8个,大正方形纸一张,放进个人材料袋中。活动过程:(1)学习用三角形拼图。教师出示两个直角等腰三角形。向幼儿交代:“老师用两个三角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也取两个三角形拼一个和我一样正方形。”教师取4个一样大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幼儿取一样数量三角形拼一个和老师相同图形。再取出4个三角形拼一个和教师不一样图形。并请几个幼儿介绍拼出了什么图形。引导幼儿相互学习用4个三角形来拼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请儿童自己从材料袋中拿出8个一样大三角形。看谁能用8个三角形(不能多出,也不能剩下)拼出一个新图形。大家比比看,谁能拼出和他人不一样图形。引导幼儿拼出大正方形、大长方形、大三角形、大梯形。(2)交流与启发。教师有意识请不一样摆法幼儿,到前面在绒板上拼摆自己作业结果。启发大家,广开思绪,主动摆拼。(3)折折数数。“请用正方形纸当手帕,折几个一样大小正方形或者一样大小三角形。”引导幼儿采取边对边,对折数次,或角对角对折数次。“数数你折了几个正方形?”(或三角形)提议:当幼儿用相同数量三角形拼出了不一样新图形时,可深入引导幼儿思索:这两个新图形占地方一样大吗(即面积相等吗)?第二例:活动名称:火柴棍拼图形活动目标: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认识及图形之间关系了解,发展空间知觉和想象力。活动准备:幼儿每人自备1盒火柴,图片一张,以下列图。步骤:(1)学习拼图形。①拼小树。a.观察分析。请幼儿看图片中图1。问:这是什么?(树)它用什么拼成?(火柴)这棵树是用几个什么样形状拼起来?(1个三角形和1个梯形)仔细找一找这棵树有几个三角形?(2个,1个大、1个小)b.小结。这棵用火柴棍拼成小树是由1个三角形和1个梯形拼成,不过从整体看还能够找出另外1个大三角形。C.幼儿操作。请幼儿用火柴拼出1棵一样小树。②拼窗户。同上过程和方法进行图2(窗户)观察分析、讨论和操作。正确答案:图2窗户是由4个正方形拼成,能够找出5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上下2个和左右2个)。③拼帆船,过程同上④拼三角形,过程同上⑤拼风车,过程同上⑥拼房子,过程同上(2)自由拼塔。①让幼儿用火柴自由拼塔②讨论:你拼出了什么?它由几个什么样图形组成?幼儿讲述后教师将幼儿拼出图样画在黑板上,以利幼儿相互交流,注意请拼出有新意幼儿回答下列问题。九.请为大班和小班设计认识几何形体教学活动各一例。答: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学活动以下:第一例(大班)。活动名称: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活动目标:(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名称和主要特征。(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不一样。活动准备:教具皮球1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一块。学具幼儿人手一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圆柱体积木。活动过程:(1)认识球体。①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②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要求幼儿以过圆心垂线为轴,转动纸和转动球,问询坐在不一样方向幼儿,请他们比较和回答)③玩乒乓球深入了解球体特征。“请儿童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幼儿将乒乓球向各个方向滚动)”④说出球体主要特征。“球是什么样子?”“不论从哪边看都是圆,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物体叫球体。”“你见东西中还有哪些像球体?”(2)认识圆柱体①出示圆柱体积木。“它是不是球体?为何?”②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特征。“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大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匮一样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圆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用纸片比较上下两个圆,得出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结论)③说出圆柱体主要特征。“像这么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而且上下两个圆~样大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儿童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圆柱体拼接成1个长圆柱体?”④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你找到圆柱体能不能变成1个长圆柱体?”“为何?”结论:只有一样粗圆柱体才能接成一个长圆柱体。“你见过东西中还有哪些像圆柱体?”(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论从哪边看都是圆,往哪边推都滚动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物体,相同大小圆柱体能够接成一个长圆柱体。”活动提议:在比较圆形纸和球时,问询在不一样方向幼儿,让他们比较,得出结论:球不论从哪边看都是圆,而纸片只有一面看到是圆。幼儿在玩乒乓球时,应提醒幼儿观察球在桌面上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在游戏活动时,可引导玩滚接球游戏。可让两人玩,一个滚球,一人接球,让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第二例名称:小纸片,圆又圆。目标:(1)认识圆形,会按范例和口头指示找出圆形,并叫知名称。(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圆形。准备:颜色不一样、大小不等圆形卡片各1张,非圆形图形卡片各1个,圆形拼画1张,红铅笔1支,每人1份。形式:集体或小组活动。过程及提议:(1)出示圆形卡片,请幼儿从许多图形中找出和教师出示一样圆形卡片。(2)幼儿用手指顺着圆形边和面触摸,感知圆形特征,说一说这个图形像什么?(3)提问:这个图形叫什么?如幼儿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准确,教师可告诉幼儿图形名称。(4)听名称、找图形。请幼儿按教师口头指示,从许多图形中找出图形,并说出该图形名称。(5)找出图形拼画中圆形,并用红铅笔涂满颜色。说一说,红颜色图形叫什么?(6)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可练习画圆形,玩圆形塑料片,感知圆形特征。十请设计1~2个关于图形守恒教学活动。(写出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提议各部分).答:设计图形守恒教学活动以下:第一例:活动名称:图形守恒。活动目标:复习三角形名称及特征(三条边和三个角,知道不论太小,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只要有三条边和三个角都是三角形)。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三角形相同物品,培养灵活利用知识能力。活动准备:(1)几何图形学具(盒内装不一样颜色、大小三角形和圆形各若干)和彩色铅笔每人各1盒,练习纸每人1张。(2)教师用三角形图1张。(3)教师尽可能在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