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案【7篇】端午的鸭蛋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力量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叙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尝平淡自然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教法与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简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尝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外表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终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顾,教法可以采纳导入──阅读──拓展的步骤进展,在学法上可以根据归纳复述──搜寻整合──诵读品尝──合作感悟──探究反思的步骤开展,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实现教学目的,到达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嬉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展回忆,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育学生归纳复述学问的力量。
2.扫瞄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学生扫瞄课文,思索: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育学生自主搜寻文章关键信息的力量。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共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学问进展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熟悉。此环节培育学生搜寻整合信息的力量,要求完整精确地描述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学问对这一习俗进展补充阐述,完全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问题:
(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
(2)文章是根据怎样的构造挨次来安排课文内容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消失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展分析整和。
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把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构造,为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做好积存。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这一内容并不简单,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熟悉。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熟悉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展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寻找以及对家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
4.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问题:汪曾祺是一位特别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表达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尝。
例如: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快乐的,似乎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的确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尝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加了不少幽默颜色。此处可以让学生仿照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的确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特别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意,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殊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闲得意的神情描写得活敏捷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悟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育学生朗读力量。
5.回归生活,共享体验
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习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展拓展延长,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
意图:回归生活,在自己的身边查找被无视的生活细节,在回忆品尝中查找传统文化的印记,在争论沟通中重温民族文化的洗礼,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共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6.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索: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重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加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展端午祭时,会进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竞赛、跆拳道竞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特别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22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学问,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熟悉。熟悉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开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到达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7.课堂小结
8.作业
了解本地的民俗,写一篇练笔。
同学大声读课文,要求尽可能读出文章的风味、情趣。篇二
3、全班推选两位同学示范朗读自身喜爱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端午的鸭蛋优秀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端午的鸭蛋》是本单元的其次篇课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学会从生活中发觉乐趣,这篇文章沉着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可以品尝到日常生活的情趣和底蕴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有肯定的阅读根底,但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对主题理解的深度还有待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重点)。
2、品析精彩语句,学习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难点)。
3、学会感受平淡生活中蕴涵的乐趣,培育喜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学法
依据本课目标和文本特点,从采纳以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忱。
2、朗读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专心品尝,收到到与文本与沟通的效果,便于理解的情感。
学法指导:
采纳自主、合作、探究和圈点批注的的学习方法充分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吗?(端午、仲秋、春节)各地端午节的风俗不尽一样今日,我们跟随闻名散文家汪曾祺一起体验江苏高邮的端午节(这个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投影,简介检查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投影“读一读,写一写”让学生给生字注音,教师订正字词的读音、释义。
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读课文,边勾画圈点出重要语句,出示思索题:
(1)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这里可以加以追问,引导学生分析出第一段的总分构造,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预备
学生通过初步的阅读思索,归纳出课文的内容:写了家乡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表达了对家乡、对生活的留恋喜爱之情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朗读、思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初步体会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1、3)
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的根底上进展研读赏析,这是讲读本文的难点,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品尝语言
三、品读赏析
汪曾祺是一位特别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有3点: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有表达请朗读课文其次、三段,画出表达这三个特点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赏析,认真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①“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亮的地方特色
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加幽默意味;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
③“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鸭是闻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一句一断,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对家乡鸭蛋的骄傲
教师以复习提问的方式指导赏析语句的方法:123赏析语句的方法1、分析句式特点或修辞手法及作用
2、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妙处3、概括句子的含义4、分析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依据语言的三特点进展
赏析
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归纳语言特点:
1、口语颜色深厚:(好用短句,时时穿插朴实的白话)2古汉语点缀3擅长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
通过赏析,进一步体会的语言风格和文章的意蕴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目标
2、意在培育学生分析的力量和表达力量,培育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量和赏析力量,学会阅读观赏)
四、拓展延长
一说起家乡,汪曾祺就想到了家乡的鸭蛋,想到了儿时的童真童趣……那么,读了文章,你们会想到家乡的哪种风俗,留给你怎样的美妙回忆?请仿照本文的情趣和语调,写一段话,介绍家乡的民俗(如过年发压岁钱,中秋吃月饼,丢沙包等)
设置这个问题,可以培育学生从身边平淡的生活和平凡事物中发觉情趣,发觉美,增加对生活的感悟五、课堂小结:这篇民俗散文,以小小的鸭蛋为载体,承载着的童心童趣、对家乡的缅怀和对民俗的追念用闲适自由的笔墨,表达了对家乡的对生活的喜爱、赞美之情(这个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延长的写作训练,整理成300字以上
2、“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胜利申遗这也说明我们传统文化自我爱护意识不够,清谈谈你对爱护传统文化财宝的熟悉
(这个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学问,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
端午的鸭蛋优秀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体会个人生活体验的根底上,再进一步,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品尝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课前预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奇的资料或详细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以学生们熟识的有关本地端午节的风俗、实物引入新课学习,并出示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现)
2.阅读指导:
a.写了什么?
b.为什么写?
c.怎样写的?
检查预习
腌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囊萤映雪肃然起敬
教师小结:
的语言功力非凡,留意从文中摘录、积存精彩的语句。
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索问题:
1.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
学生自主思索、明确,教师引导、小结。
以上题目意在指导学生从构造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这是文章的主题内容,写得趣味盎然,布满生活情趣。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这样做有意义吗?
——领悟文章主旨: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欢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味道,这也正是汪曾祺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沉着散淡,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家乡的喜爱。
品读赏析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宠爱的语句。
2.朗读: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你最喜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或理由。(仿照范读录音,可以个别朗读、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汪曾祺在本文中的语言艺术风格:
a.口语颜色深厚且带有淡淡的幽默。
表现在好用短句,文中时常穿插朴实的大白话或是淡淡的幽默,信口而出,自然而然,令人备感亲切。
b.古汉语的点缀。
朴实的现代口语与高雅的古汉语相映成趣,倍添高雅之美和艺术韵味。
c.擅长运用语言“造型”。
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活敏捷现,绘声绘色。
d.适当地运用方言。
文中个别地方有所表达,带有鲜亮的地方特色。
——汪曾祺在语言上的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几个方面在这篇文章中都有传神的表现。
体验
读了本文,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阅历积存,介绍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缘由、感受或启发),要求多运用自然恰当的口语。
师生互动,共同沟通。
总结全文(略)
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练习。
2.将“体验”的内容写成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教学方法篇五
1、文献法:
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包括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词荟萃等,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篇六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沟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篇七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主要内容与民俗有关,旨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间文化,通过民俗风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韵味。
【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有剧烈的求知欲和奇怪心,对文学作品有独特体验和看法。但他们对传统文化却相对疏远,缺乏熟悉了解传统文化的时机,更不知道如何观赏传统文化,如何运用法律来爱护传统文化。可见,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把握文中生字词,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尝其中情韵,理解在自然而然抒写独特感受的妙处;初步了解爱护地方特产和民俗文化的法规学问。
2、过程与方法:从本地端午习俗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品尝语言,对文本进展多元解读;在争论沟通中理解鸭蛋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反思家乡民俗,提升文化传承意识。
3、情感价值观:教育学生关注生活,培育学生喜爱家乡、喜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初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法》和《商标法》的相关条款。
【教学重点】
仔细品读,感受情感和体会的独特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多元解读在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预备】
初步了解汪曾祺;预习课文,把握文中生字生词把握文章根本内容;了解自己的家乡端午节习俗、家乡土特产等;教师打印《商标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法》中涉及到特产或节日民俗爱护的有关条款(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日是星期六,本该放假,我们为什么还要补课?(学生答复)对,今日补课就是为了端午节能放大家回家过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不同说法,但更多人比拟赞同的是: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战国时期闻名的爱国名臣、宏大的诗人屈原。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诗人节。我们这里的端午都特别盛大,而且有许多习俗,谁来说说有哪些习俗?(学生发言)。在中国,是不是每个地区端午的习俗都一样?(学生答复)不一样,比方江苏省高邮一带的习俗就和我们本地的有较大区分,那里的端午与鸭蛋有着亲密的关系。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去感受家乡的风俗,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思。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17课。
二、感知与品尝
(一)明思路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索答复以下问题)
1、课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全文是否只写端午的鸭蛋?
学生答复,教师归纳:否;课文分别写了家乡端午的风俗、家乡的咸鸭蛋、端午的鸭蛋。(屏幕展现)
2、家乡高邮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你认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学生答复,教师归纳:(习俗略;屏幕展现习俗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海洋大学《电机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性能纤维防护制品研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控制电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航空自动化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师生读书评价制度
- 昭通职业学院《临床药理学(医学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思维与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市值管理中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
- 合规性旅游业务培训模板
- DB2201T 65.1-2024 肉牛饲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种牛
-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培训透平发电机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2电生磁同步练习(含答案)
- 小收纳 大世界-整理与收纳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冷凝水的管理
-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表
- 大宗商品交易管理办法
- 银行分管财务副行长个人述职报告4篇全文
- 年终颁奖PPT模板
- 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