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25课时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八单元第25课时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八单元第25课时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八单元第25课时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八单元第25课时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一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人民解放战争(一)(1分钟,学生阅读下面的导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1.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2.通过史料解析,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3.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认识“民心向背”是决定政治局势的关键。(1分钟,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知道“人民解放战争”概念的由来吗?194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就蒋介石准备进攻延安致电各中央局和中央分局,第一次用“人民解放战争”取代了此前一直使用的“自卫战争”的提法,并号召“团结全党全军和全体人民,为粉碎蒋介石进攻,建立民主的中国而奋斗”。11月2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会议,决定用“打倒蒋介石”来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使人民解放军由自卫战争转变为全国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它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的进程?有何重要意义?(16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和精讲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种命运的抉择【精讲要点】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国民党集团则坚持内战、独裁、分裂,要把中国引向黑暗。二、以图说史:国民政府发行的大额纸币(1)说一说国民政府发行这种纸币的结果。【精讲要点】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官僚资本趁机巧取豪夺,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使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2)指出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出现政治、经济困局的根本原因。【精讲要点】国统区经济崩溃和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国统区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独裁。三、以图说史: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结合所学,说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思考。【精讲要点】(1)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原兵力空虚,形成“哑铃”态势。(2)刘邓大军实施中间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四、填空表格并列举解放战争的阶段特点【精讲要点】战略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阶段特点粉碎全面、重点进攻,敌强我弱挺进大别山,敌人兵力不足。三大战役基本歼灭敌人主力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被推翻五、归纳总结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精讲要点】(1)官员腐败,不得民心。国民党大多官员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2)派系斗争,内部分散。解放战争后期蒋桂分裂,大大影响了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作战。(3)经济崩溃,众叛亲离。国民党实行卖国的经济政策,官僚资本的膨胀,对农民的横征暴敛,破坏了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崩溃的进程,再也无力进行战争。(4)发动内战,背离民心。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高涨,在此情况下,国民党首先挑起内战,伤害了国民的感情。(5)外交失败,美援断绝。美国虽然支持、帮助了蒋介石打内战,但又对蒋不满,没有直接参战,后期对蒋的态度又有所变化,转为支持李宗仁,迫使蒋介石下野,导致国民党内部的混乱和统治危机。(6)中共壮大,顺乎民心。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共产党合作奋斗,组成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工农联盟进一步得到巩固,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16分钟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完善答案)探究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下是其中一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摘编自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材料三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明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40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1)阅读材料一,根据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的变化论证蒋介石搞的是“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的任务?(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这句话?【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抗战胜利后的时代背景,理解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实质。第(2)问解读材料二时要注意“我军第二年作战”的时间限制,提取信息理解人民解放战争战略任务的转变。第(3)问根据材料三“渡江歼灭了敌人40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答案】(1)谈判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诚意;1946年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2)材料二表明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前提下,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战略反攻,其任务是将战争从内线引向外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有利战机,改变策略。(3)材料三表明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了南京,这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亡。【探究总结】一、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的必然性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使然。2.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4.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5.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大环境——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的国家的资本主义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国中断对蒋介石的援助,蒋桂分裂。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典例示范】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1946年7月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130万280万国民党军队430万365万A.签署《双十协定》B.进行战略反攻C.进行战略决战D.发起渡江战役【解析】材料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的军队仅经历一年的作战,军队力量对比就发生很大变化,双方差距缩小,因此中国共产党在1948年下半年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大决战,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故C项正确。A项发生于1945年,B项发生于1947年,D项发生于1949年,时间不符,故排除。【答案】C(3分钟,根据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和素养进行小结)(4分钟完成课堂检测,2分钟核对答案。)1.(2021·山东泰安高一期末)学者杨奎松在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重庆谈判上,国民政府希望建立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国家,所以没有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因此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2.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析】材料“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是渡江战役,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没有涉及淮海战役,故B项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发生在此之前的解放战争初期,故D项错误。【答案】C3.(2021·浙江嘉兴高一期末)读下图,下列对图中数据变化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我军夺取了辽沈战役的胜利B.经渡江战役,国民党统治被推翻C.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失败D.第二条战线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解析】根据材料中两党军队人数变化可知,这一时期国民党部队人数减少,中共部队人数增加,结合时间可知,1948年11月正值辽沈战役结束时期,说明辽沈战役解放军取得胜利,A项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排除B项;1947年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进行重点进攻,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被称为第二条战线,其不能直接导致国民党军队人数大幅度下降,排除D项。【答案】A4.(2021·广东清远高一期末)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十协定》的签署()。A.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体现了国民党“和平建国”的诚意C.避免了国共内战的再次爆发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动性【解析】从材料“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知,《双十协定》的签署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一旦发动内战必将使国民政府处于舆论上的劣势地位,这必然会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动性,D项正确;A项指的是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排除;事实证明国民政府并没有“和平建国”的诚意,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5.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民众的政治态度做了民意调查统计,情况如下: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结果说明()。A.《大公报》的立场客观公正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国民政府失去民心【解析】材料仅仅反映了民众的态度,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