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06日-7511)_第1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06日-7511)_第2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06日-7511)_第3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06日-7511)_第4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06日-75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12月06日-7511)1:儿童进展的最佳期为()。

单项选择题

A、3岁

B、5岁

C、7岁

D、9岁

2:德育过程是组织同学的活动和交往过程。()

推断题

3:老师让同学向雷锋叔叔学习,采纳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熬炼法

4:教育政策和教育法的制定机关和程序基本相同。()

推断题

5:老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单项选择题

A、关怀同学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挨次笥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7:个案讨论中常用的讨论方法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跟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产品分析法

E、教育会诊法

8: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推断题

9:西方古代以雄辩及问答法闻名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1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同学熟悉人手,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乐观向上。这一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的全都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疏导原则

11:使遗传供应的进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12: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生产力

B、社会

C、学问

D、儿童

E、政治

13: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同学()。

单项选择题

A、间接地获得学问

B、获得间接阅历

C、有老师关心去获得学问

D、有同学关心去获得学问

14:学校教育的动身点和归宿是[]

多项选择题

A、教育内容

B、同学

C、教育目的

D、课程标准

15: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发觉同学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多项选择题

A、用眼神提示同学

B、用语调变化提示同学

C、边讲课边走到同学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示同学

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同学的同桌

16: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单项选择题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7:有一位同学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老师很不满足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常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同学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老师违反了()的教学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8: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权力机关有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教育部。()

推断题

19:战国后期,我国消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单项选择题

A、《高校》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20: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进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进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挨次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1:关于把握学问和进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进展是把握学问的条件,而把握学问则是进展智力的()。

单项选择题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22:教科书通常按()分册。

单项选择题

A、章节

B、单元

C、学期

D、课时

23: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始终连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单项选择题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24: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25:《学记》主见教学要遵循同学心理进展特点“学不躐等”,下列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单项选择题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27: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进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气。()

单项选择题

A、对

B、错

28: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单项选择题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9:假如同学常常将学业失败归因于其自身力量的不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推断题

30:孔子的主要教育主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有教无类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教学相长

D、兼爱非攻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儿童进展的最佳期为7岁。

2:答案正确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同学品德的方法。榜样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引导同学乐观向上,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学中的好榜样等。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B

解析老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即指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性。

7:答案A,B,C,D,E

解析个案讨论中常用的讨论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8:答案错误

解析

9: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常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订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关心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实行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遗传供应的可能性无论多大,都必需通过环境才能实现。

12:答案B,C,D

解析课程反映肯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同学身心进展规律的制约,社会、学问、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3: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别的熟悉过程,要遵循一般熟悉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受由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又由理性熟悉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同学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阅历,即以学习书本学问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熟悉世界。教学中同学学习的主要是间接阅历,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A,B,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思维的变通性,也称为敏捷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D

解析《学记》是我国战国后期消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D

解析把握学问是进展智力的基础。同学熟悉力量的进展有赖于学问的把握。学问为智力进展供应了宽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学问,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学问中也包含有熟悉方法的启示。向同学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学问,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同学。把握学问的过程必定要求同学乐观进行熟悉、思索和推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进展熟悉力量。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C

解析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制”或新学制。始终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24:答案A,B,C,D

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A

解析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进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进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进展,就必需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退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进展与个人进展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