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一场温暖的修行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科学教学一场温暖的修行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科学教学一场温暖的修行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科学教学一场温暖的修行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教学,一场温暖的修行获奖科研报告有人说:教育是一场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不断地让自己修炼内心、增长智慧,下面将自己课堂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一、立好规矩,让课堂活而有序

二年級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自制力差、急于表现,而科学探究要在一个相对安静、有序、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同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课堂的效率,所以科学课首先要制定课堂规矩。

在上课的过程中,第一排中间有个男孩总是抢着回答,有一点发现就迫不及待地立马喊出来,通过提问,可以发现,他的回答大多缺乏思考,有时甚至我的问题还没有提出来,他就大声的说“我知道”。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开始试着引导孩子思考之后再回答,但是依然没有作用,再之后的几次提问中,我选择了“视而不见”。反思之后,我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够妥帖,同理孩子的情感需求我们就可以发现,二年级儿童强烈的表现欲望源自对教师盲目的崇拜,想要以突出的表现,得到教师的关注,我们应当感受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以一颗柔软的充满爱的心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正确的做法是课前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白思考之后的举手回答问题才是值得表扬的。

为了规矩更好的树立,教师可以采取这些有效地激励政策:精神奖励,如个人棒棒贴评比、小组摘星法等,及时奖励安静有序的、回答完整响亮的、安静倾听的个人和小组。物质奖励,如实验材料可以奖励给表现较好的成员。这次的课堂中,我选择了奖励棒棒贴的方式,在对进行学生奖励的过程中,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一句句的“谢谢老师”,也是课堂中最生动的语言。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而是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当然,我们要让孩子们记住的不是这些规则,而是让他们长期在规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习惯,如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实验过后收拾整理材料的习惯、小声交流而不打扰别人的习惯、人人参与合作分享的习惯……这些习惯正是“科学素养”,同时也是我们倡导的真正的“核心素养”。

二、在做中学,从学中思

由于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动手热情,“做”的时候思维活跃,不做思维就会停下来,所以“做”中得来的感悟更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二年级科学教学注定了不可能风平浪静,只有以“动手做”为主活动才能抓住孩子的心,从而促进“学中思”。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事做,设计不同的活动,吸引他们投入到有趣的事情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做中学是基本的学习方式,为了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将课本中的三部分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其中画画环节最初的设计意图是整堂课的提升,共经历了四次修改:

设计1:

试着画一画其中两个季节的景物,比较两个季节的不同。

实践效果1:

通过第一次的试课发现,学生无法在五分钟内完成此任务,绝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基本是空白的。究其原因,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活动设计的难度太大。

设计2:

试着画一画春天和秋天的景物,比较两个季节的不同。

实践效果2:

根据第一次试课发现的问题,我对该环节做了修改,难度降低,规定了两个季节的景色,但是通过上课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依然未达到预期。

设计3:

试着画一画春天和秋天的梨树的变化,比较两个季节的不同。

实践效果3:

问题设计的相对具体,所以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作品都未完成,并且两个季节的景色缺乏对比性,没有达到效果。

设计4:

利用五分钟时间,试着将春天和秋天的梨树进行涂色,比较两个季节的不同。

效果效果4:

做了三轮调整之后,最后环节改为将两个季节梨树的叶子涂色,从课堂效果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的检测。

新课标在“倡导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指出“要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需要潜心研究,让学生乐于参与,并且有所得。

三、恰如其分,多元评价

在高质量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课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出及时又恰当的评价,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内心希望被关注的热情。

随着课改的推进,赏识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发言就表扬,对于学生的回答即使不贴切,也会说“很好”,学生回答问题并未经过认真思考,教师也会评价“真棒”。这样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失去应有的客观认识。反思以后,我的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片段:

师:你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生:春天。

师:老师刚才提问了两个问题,如果下次能回答的更好了。

生:因为春天很多花,都开了,特别美。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太棒了!

师:那你们还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冬天,因为我可以吃最好吃的雪糕。

师:首先表扬你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一定要认真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再回答,问题是:有哪些美景?学会倾听,好吗?

生:点头。

在课堂中,我们倡导积极评价为主,决不意味着不要批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对学生评价的尺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表扬要发自内心,措词准确;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