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最终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最终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最终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最终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最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张岱学习目标1、积累与张岱有关的文学常识;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感受艺术境界;3、深入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4、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5、熟读成诵并能默写全文。

张岱(dài)(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录》。作者简介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读准字音

崇祯zhēn五年十二月是日更gēng定余拏nà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长堤dī一芥jiè

铺毡zhān

对坐

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余强qiǎng

饮三大白而别

舟子喃nán喃nán

莫mò

说相公痴chī

gèng

有痴chī

似相公者

读准节奏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

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雪湖心亭看张岱课文朗读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崇祯五年冬天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读准节奏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学习第一段重点词语:

①余:我。

②俱:都。

③绝:消失。

④是:这,这样。

⑤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⑥定:完,结束。

⑦“拏”:撑船。

⑧拥:穿着。

⑨毳cuì:鸟兽细毛纺织的衣服。

⑩雾凇sōng:指冰花。

⑾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⑿芥:原意指小草,这里比喻微小的。

⒀而已:罢了。翻译第一段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几天,湖中行人,飞鸟和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打更以后,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从上到下全是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一个像墨点的湖心亭和我的一叶像小草的小舟,船上像米粒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问题探究

1、第一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①交待了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更定。

②地点:西湖湖心亭。

③事情:看雪。

④描写西湖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作者描写雪景的方式和顺序是怎样的?体现了什么?

①全景:广漠。特写:渺小。(白描)

②写景顺序是: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写到分写。

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表现了什么?

①交待了看雪的时间、地点;

②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独立高洁,孤芳自赏。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与柳宗元《江雪》诗中哪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相似?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与柳宗元《江雪》诗中哪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相似?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些?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就是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统治者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8、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一芥”?舟中人为何是“两三粒而已”?这是什么写法?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以大处着墨,表现了他独特的感受,高度抽象地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这是白描的写法,兼有夸张的意味。

第一段: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重点描绘了雪景,突出了题目中的“看”字。

第一层:(从开头到“湖中人鸟声俱绝。”)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天气状况。

第二层:(从“是日,更定矣”到“独往湖心亭看雪。”)叙述了作者赏雪的具体经过。

第三层:(从“雾凇沆砀”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绘了西湖雪夜的景象。小结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

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学习第二段重点字词:

①对坐:面对面坐着。

②焉:怎么。

③更:还。

④客:名次作动词,做客,客居。

⑤及:等到。

⑥莫:不要。

⑦痴:痴迷。

⑧者:……的人。

⑨强(qiǎng):痛快。

⑩痴似:痴于,痴过。

⑾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⑿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

⒀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翻译第二段②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一个童子烧的酒滚沸,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说:“(这样的大雪天)哪里能想到在西湖中还能遇见你。”(他们)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地喝几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姓氏,(他们回答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第二段:叙写在湖心亭奇遇赏雪人。问题探究1、文末所说的“相公”指谁?“痴似相公者”又指谁?“痴”字的本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

①“相公”指余

(即作者本人);

②“痴似相公者”指“拉余同饮”的两人;

③“痴”字的本意是傻。

④“痴”字的言外之意是不同于流俗的情趣。

2、问其姓氏,为何不答?

相逢何必曾相识,只要情趣相同,心灵沟通就行。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①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②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如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5、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小结

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巩固练习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1】三个角度:①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③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还有人物舟中人。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

【2】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3、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1】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明】胡来朝

赏析:四季不断笙箫歌舞,有谁能想到,还有穷人见月而悲伤。作者撰写此联,明是写景,实是抒怀,全联颇有愤世之感。【2】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睛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明】郑烨

赏析:此联把湖心亭比作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月白风清”巧妙引用苏轼的诗句。“席开水面”“如此良夜何”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3】如月当空,偶似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明】张岱赏析:“河汉”即银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