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_第1页
2023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_第2页
2023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_第3页
2023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_第4页
2023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定义: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营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1.相对的稀缺性。

2.绝对的稀缺性。

3.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批注[fl]:差值=公司生产经营的总收入-总费用

利润最大化含义:“差值”是正值,越大越好;负值,越小越好。

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突出效用的货币收箍方面,忽略『:货币收箭方面。

三、劳动力市场

经济系统由居民户(家庭户)和公司组成。

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应方,公司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实现、调节资遴的胆量。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砌力用场现象及其运营规律的科学。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I.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目的一一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结论具有客观性。

2.实证研究方法的环节:拟定对象、设定假设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经济运营中的障碍:信息障碍、体质障碍、市场缺陷。

规范研究方法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离不开价

值判断的指导。一一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把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第二节劳动力供应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应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概念

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规定,从事或能从事某种职业劳动

的所有人口,涉及就业者和失业者。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批注[f2]:供应量变动比例。

Es=(!△s/s|)/(Aw/w[)

批注旧]:工资变动的比例。

I.供应无弹性:Es=0

2.供应有无限弹性:Es-8

3.单位供应弹性:Es=l

4.供应富有弹性:Es>l

5.供应缺少弹性:Es<l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女性劳参率上升趋势因素:1.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2.制度劳动时间缩短。

3.人口出生率下降。

4.科学进步。

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5-55年龄段男性成年人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一一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一一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

二、劳动力需求

定义:公司在某一特定期期内,某种门方率下乐意并可以雇佣的劳动量。

Ed=(|AD/]D)/(AW/W)批注[14]: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比例。

批注图]:工资变动的比例。

1.需求无弹性:Ed=O

2.需求有无限弹性:Ed-8

3.单位需求弹性:Ed=l

4.需求富有弹性:Ed>l

5.需求缺少弹性:Ed<l

三、公司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一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一一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一一边际产量绝对减少。

(二)公司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一一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一一L・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I、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派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足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人口对劳动力供应的影响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城乡结构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事实上是需求规律和供应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均衡价格论一一A•马歇尔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二、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四类:上地、劳小资本、.公寸:

按要素类别分派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派。

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称为劳动报酬。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一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以工资率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工资所得只是基本工资。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

资制度安排三个因素的影响。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位)*合格产品数量

(二)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的特性: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2.法定性

3.公司自定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是福利的表现形式因素:法定保险金、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点

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一)总供应、总需求

总供应=各类生产要素袭击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综合

=消费+储蓄

(二)就业总量决定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二、失业及其类型

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三、需求局限性性失业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失业的影响:1.失业导致家庭生活困难

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3.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限度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两类。

(二)劳动力市场的支付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增减政府税收,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措施: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收入政策:(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

1)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2)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第二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性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一,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第二,指导劳动法的实行,对的合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

第三,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结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填补劳动

法律规范也许存在的缺陷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根据《宪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以卜一内容:

I.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权涉及: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全、

职业培训权。

劳动权的核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劳动权保障体现: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

《劳动法》宗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

“三方原则”一一政府、工会和公司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

公司家协会(雇主协会)的意见。

3.物质帮助权原则

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

物质帮助的权利

特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

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一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劳动法律一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一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

4.劳动规章一一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

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任何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他类别:(1)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动(雇佣)协议

(3)集体协议:通过工会与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通过集体谈判达成的

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4)习惯法: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习惯)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

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四、劳动法体系

劳动法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互相关系。

我国劳动法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I.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协议和集体协议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每月不能超过36小时。

4.职业培训制度: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责、管理权限、职业分类、通用标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修助和补伊

内容:社会保险的体制

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

社会保险的合用范围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标准

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原则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和管理,

6.劳动争议解决制度

7.工会和职工明珠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法律体系的构成

劳动协议法

集体协议法

劳动关系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职工民主管理法

劳动法体系劳动争议解决法

工作时间法

劳动标准法工资法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劳动保障法促进就业法

职业培训法

社会保障法

劳动福利法

劳动监督检查法

第三章现代公司管理

第一节公司战略管理

一、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公司战略的概念与特性

公司战略是指公司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

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公司实力和战略目的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公司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性。

(-)公司环境的结构及特点

1、外部经营环境

宏观经营环境涉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

微观经营环境涉及行业环境、市场环境。

2、按照环境的不拟定性可以把经营环境分为四类

变化程度

稳态动态

简12、

复单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动态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

杂要素有某些相似并基本上维持不变要素有某些相似但处在连续的变化过程中

程时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规定低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规定低

度复34

杂稳定的和可预测不到环境,要素多动态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

要素间彼此不相似但要素基本维持不变要素间彼此不相似并且处在连续的变化过程中

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规定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规定高

第1种类型的环境经营风险最小;第2种类型的环境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第3种类型的环

境具有较低的经营风险:第4种类型的环境风险最大。

(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

1、外部环境的调研

(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书面信息(3)专题性调研

2、外部环境的预测

预测是指人们对未来某种不拟定的东西或未知事件调查研究后做出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设想或结论。

(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1)现有竞争对手的数目。(2)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3)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化

(4)固定成本的高低。(5)行业成长过剩。

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1)产品差异化(2)规模经济(3)绝对成本优势(4)进入分销渠道

(5)资本需求(6)现有公司的反映

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4、顾客力量的分析

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技术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

二、公司分析

(一)公司资源状况分析

2、公司资源分析

(6)无形资产状况:公司的商誉、品牌知名度、顾客的忠诚度等。

资源优势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和被替代的特点。

资源缺陷是公司不具有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

(二)公司能力分析

1、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1)基本活动。(2)支持活动。

2、公司能力分析的方法

(1)纵向分析(2)横向分析(3)财务分析

3、公司能力评介的标准

(1)效率分析(2)效果分析

(三)公司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一一明确公司的战略目的

重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所谓S是指公司内部优势(strength):W是指公司内部劣势

(weaknesses);0是指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teeats)o

图见P53页

(四)公司的战略选择

1、总体战略

(1)进入战略a购并战略b内部创业战略c合资战略

(2)发展战略a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b横向发展战略c纵向发展战略

(3)稳定战略是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公司在战略期所盼望达成的经营状况基本保

持在战略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战略。

(4)撤退战略a特许经营b分包c卖断d管理层与杠杆收购e拆产为股、分拆f资

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2、一般竞争战略

(1)低成本战略

1)减少成本的途径

2)低成本战略制定的原则a领先原则b全过程低成本原则c总成本最低原则d持久原

(2)差异化战略(3)重点战略

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1)新兴行业的战略

特点:1)技术的不拟定。2)生产成本高3)风险大

(2)成熟行业的战略

1)特点a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b成本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内容

C行业利润水平下降d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3)衰退行业的战略的影响因素a需求状况b退出障碍c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公司经营战略的实行与控制

(-)公司经营战略的实行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建立与实行经营战略相适应的公司组织

公司经营战略实行是否成功,重要取决于公司组织能否适应战略实行的规定。

2、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

3、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现战略计划

4、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

(二)公司经营战略的控制

2、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

(1)战略评价标准(2)实际成效(3)绩效评价

3、战略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第二节公司计划与决策

一、决策科学化的规定与方法

(一)决策科学化规定

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科学的决策程序5、决策方

法科学化

(二)拟定型决策方法

1、量本利分析法I)图解法图P65E为盈亏平衡点

2)公式法边际收益率是边际收益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3)经营安全状况分析。

安全余额是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差额。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

紧缩的余地越大,经营越安全。安全余额太小,实际销售额稍微减少,公司就也许亏损。

经营安全率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越安全,赚钱的也许性越大

当经营安全率低于20%时,公司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2、线性规划法的模型是由变量、约束条件、目的函数三者构成的。

3、微分法

(三)风险型决策方法

1、收益矩阵

2、决策树

决策树的分析程序:第一步,绘制树形图。第二步,计算盼望值。第三步,剪枝决策

3、敏感性分析

(四)不拟定型决策方法

1、悲观决策标准小中取大法不利中求有利也称“华德决策准则”

2、乐观系数决策标准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又考虑到不利形势产生的影响,又称赫威斯

(Hurwitz)准则

3、中庸决策标准

4、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后悔值大中取小法,也称萨凡奇(Sayag)决策准则

5、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

二、公司经营计划

现代公司计划职能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使决策目的具体化2、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3、为控制提供标准。

(二)制定公司计划的原则

1、可行性与发明性相结合的原则2、短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

原则

(三)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法

2、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解决(action)四个

阶段的顺序。

3、综合平衡法: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研究如何对的拟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

一些重要比例关系,并使这些协调一致。如资源分派关系,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的分派,

保证与计划任务相平衡。

(四)公司经营计划的目的管理

1、目的管理的特点: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2)规定有明确完整的目的体系。

3)更富于参与性4)强调自我控制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0

2、目的管理的实行

⑴经营目的体系的建立。(2)经营目的的实行(3)经营目的的控制

第三节市场营销

一、市场分析

(-)市场的概念及分类

市场二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1、按照买方的的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2、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地方市场等。

(三)消费者市场分析

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1)文化因素(2)社会因素(3)个人因素(4)心理因素

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2)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习惯性购买行为2)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3)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4)复杂的购买行

(3)购买决策过程

1)引起需要2)收集信息3)评价方案4)决定购买5)买后行为

(四)组织市场分析

1、组织市场的构成

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公司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分为三种类型:

(1)产业市场(2)转卖者市场(3)政府市场

2、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

(3)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

1)直接重购2)修正重购3)新购

(4)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重要因素如下:

1)环境因素2)组织因素3)人际因素4)个人因素

(5)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的重要阶段。

1)提出需要2)拟定需要3)说明需要4)物色供应商5)征求建议6)拟定供应商

7)选择订货程序8)检查协议履行情况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一)分析市场机会

1、发现市场机会:所谓市场机会就是未满足的需要。

2、评价市场机会

公司营销机会就是对本公司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

(二)选择目的市场

1、市场细分

(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1)地理细分2)人口细分3)心理细分4)行为细分

(2)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

1)最终用户2)用户规模

2、目的市场的选择

(1)无差异市场营销(2)差异市场营销(3)集中市场营销

3、市场定位:就是根据所选定目的市场上的竞争者现有产品所处的位置和公司自身的条件,

从各方面为公司产品发明一定的特色,塑造并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目的顾客心目中

形成一种特殊的偏好,

(三)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所谓市场营销组合是指公司用于追求目的市场预期销售量水平的可控营销变量的组合。营销

组合中所包含的可控变量很多,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变量,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

(四)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2、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

(1)年度计划控制(2)赚钱能力控制(3)效率控制(4)战略控制

三、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

(1)有形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通常表现为产品质量水平、外观、式样、品

牌名称或包装等。

(2)公司在调整和优化产品组合时,根据情况不同,可选择如下策略:

1)扩大产品组合2)缩减产品组合3)产品线延伸

2、品牌与商标战略

品牌是指用来辨认商品或劳务的名称、记号、图案、颜色及其组合,涉及品牌名称和品牌标

志两部分。

(1)品牌化策略(2)品牌使用者策略(3)品牌统分策略

4、产品生命周期

(1)特点:1)投入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1)快速掠取策略2)缓慢掠取策略3)快速渗透策略4)缓慢渗

透策略

成熟期公司的营销重点是维持市场占有率并争取利润最大化。公司可采用以下营销策略:

1)市场改良重要方式a寻求新的细分市场b刺激顾客增长产品使用率c市场重新定位,

寻求新的顾客。

3)市场营销组合改良

衰退期的产品,应采用策略:1)维持策略2)集中策略3)收缩策略4)放弃策略

5、服务策略

(1)售前服务

(2)售后服务

1)安装调试2)提供维修3)提供零件4)质量三包5)技术培训6)特殊服务

(二)定价策略

1、定价的策略有三类: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

(1)理解价值定价法(2)需求差别定价法(3)逆向定价法

3、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2)密封投标定价法

具体的心理定价策略:

1)整数定价策略2)尾数定价策略3)声望定价策略4)招徒定价策略5)分级定价策略

(三)分销策略

2、销售渠道的设计

(1)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

1)产品因素2)市场因素3)公司因素a公司实力b公司销售能力c业服务能力d公司控

制能力

(2)最佳分销渠道的选择

2)拟定中间商的数Fla独家性分销b广泛性分销c选择性分销

3)中间商的选择a目的市场b地理位置c产品经营范围d促销措施e提供服务

f运送和储存条件g财务状况h管理能力

(四)促销策略

促销涉及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宣传)等方式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个体心埋与行为的分析

一、个体差异:人有差异是心理学的第一定律。

(一)员工的能力与人格

1、能力差异2、人格差异3、大五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

(二)员工的态度

1、态度的分析: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认的心理倾向。

2、工作满意度

(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5)个

人特性与工作的匹配

(3)工作满意度与绩效和行为的关系。

一个在自动生产线上工作的工人,他的生产率将受到机器速度的影响,而不是他的工作满意

度水平的影响。

3、组织承诺

(1)定义: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H.S.Becker)

三种形式的承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

(2)组织承诺的结果: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对于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具有实际

意义。

(三)员工的知觉和归因

2、社会知觉

(1)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即常说的“第一印象作用”。

(2)光环效应: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

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常说的“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二长得美丽的人,被评价很高,长得

丑的人,被评价很低。

(3)投射效应:是指在知觉别人时,知觉者认为别人也具有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把自

己的特点归因到别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的情形。

(4)对比效应。

(5)刻板印象。比如山东人是豪爽的,上海人是精明的,据此推断每•个山东人,上海人,

于是产生了刻板印象和偏见。

3、归因:就是运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因素的过程。

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

社会性动机及其驱动的行为

关键的社会性

心理需求和动机满足需要的行为

比竞争者更杰出

成就需要实现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成的目的

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方法完毕工作

权力需要影响别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控制别人和活动

占据一个高手于别人的权威性的位置

对资源进行控制

战胜对手或敌人

亲和需要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和谐、合作地与同事一起工作

保持和谐关系,避免冲突

参与社交活动08.11二级考过

安全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

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

避免受到伤害或处在危险的环境

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08.5月三级考过

地位需要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为合适的公司工作,并拥有合适的职位

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与俱乐部

具有执行官的特权09.5二级考过

(二)组织公正与报酬分派

1、分派公平: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行的第一原则。

2、程序公平:1980年,莱文泽尔(Leventhal)提出了保证程序公平的六项标准:

1)一致性规则2)避免偏见规则3)准确性规则4)可修正规则5代表性规则6)道德与

伦理规则

3、互动公平:是指分派结果反馈和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是否公正。

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的管理

(一)员工的学习

1、强化的学习法则: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作出理论分析的是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

在桑代克的效果律中强调了三个行为法则:

其一,在对相同环境作出的集中反映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映,讲更有也许再次发生。

其二,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映,将不太也许再次发生。

其三,假如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在若干时间后,

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也称为“消退原则二

2、认知学习原理

3、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Bandura)

(二)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

具体环节:

第一步,辨认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

第二步,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

第三步,当关键行为被确认后,也得到了一个基线标准,那么就需要做功能性分析了。

第四步,干预行为。

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一、工作团队的动力

(一)工作团队有效性的理论

1、团队的有效性模型: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

2、边界管理:是指一个团队与自己团队之外的人们进行合作的方法。

3、团队设计是指团队被组织按照什么方式建立起来,涉及任务的性质、对成员的规定和团

队的结构。

(二)团队的动力因素分析

六大职能:1、沟通2、影响3、任务和维护的职能4、决策5、冲突6、氛围

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

(一)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缺陷

(1)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因难以达成一致观点而浪费时间

(2)由于从众心理睬妨碍不批准见的表达;

(3)假如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

(4)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

2、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1)群体多样性(群体异质性)(2)群体熟悉度(3)群体的认知能力。(4)群体成员的决

策能力

(5)参与决策的平等性(6)群体规模(7)群体决策规则

(二)人际关系与沟通

1、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选择或定向阶段第二阶段:誓言和探索阶段第三阶段:加强阶段

第四阶段:融合阶段第五阶段:盟约阶段

2、沟通的风格模式:周哈利窗模型见P120

划分为四种类型: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

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二、领导特质、风格极其权变因素

(一)领导的特质:1、自信2、远见3、有清楚表达目的的能力。4、对目的的决定信念

5、行为不循规蹈矩6、是变革的代言人7、对环境敏感

(二)如何领导:领导的行为和风格

I、领导行为风格的拟定

对领导行为的初期研究显现以下维度:关怀维度、结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更乐意界定自己

和属下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毕组织目的。)

2、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1)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领导情境的拟定: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2)领导情境理论:涉及1)工作成熟度2)心理成熟度

(3)途径一目的理论: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伊万斯(M.GEvans)

在这一权变理论中,四种领导行为是:

1)指导型(结构维度)2)支持型(关系维度)3)参与型4)成就导向型

(4)参与模型

五种领导风格一按下属参与的限度依次是:

1)独裁I2)独裁H3)磋商I4)磋商H5)群体决策

三、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

(三)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

1、加速站2、辅导3、按需培训4、拟定领导技能的范畴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

一、心理测量的原理

(一)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类型

1、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力测验二是人格测验

3、按同时施测人数多少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队测验。

5、按测验应用领域可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

1、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致性。信度

越高,测验越可靠。

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限度,也就是一

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难度。

4、标准化和常模。

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三种策略

1、择优策略

2、淘汰策略:淘汰策略即依据职位规定拟定从业者所必备的标准基线,通过测验筛掉明显

达不到规定的人员。

(二)晋升中的测评

组织的晋升系统常存在的问题:

1、在晋升决策的依据上。2、在对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上。3、在晋升程序标准化、制度

化方面。

(三)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

1、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它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管理哲学

(-)人性内容及特性

1、人性内容(1)自然属性(2)心理属性

2、人性特性

(1)人性具有能动性(2)人性具有社会性(3)人性具有整体性(4)人性具有两面性

(5)人性具有可变性(6)人性具有个性差异性

(二)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存在四种人性假设

(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实力人。经济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是泰罗。

与经济人假设相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为: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毕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

2)组织以金钱来刺激员工劳动的积极性、效率和服从,对悲观怠工者则采用严厉的处罚措

施。

3)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命令工人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加强各种法

规管制。

4)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广大员工与之无关。

(2)“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埃尔顿。梅奥是社会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

其观点是:

1)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的生产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尚有社会的、心里的

因素。

2)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人对工作自身失去乐趣和意义,于是便从社会关系中雪

球乐趣和意义。

3)生产率的高低,重要取决于员工的时期,而时期则取决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公

司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群体。

5)领导者要善于了解人,倾听员工的意见,沟通见解,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非正式组

织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

与“社会人:假设相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为:

1)管理人员关心生产任务的完毕情况,但是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上。

2)管理者高度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职能不断晚上和变化。

5)实行员工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让员工或下属在不同限度上参与公司决策的研究和

讨论。

(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管理

“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它是马斯洛、阿吉利斯和麦格雷戈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

来的一种人性观。

管理主张和管理措施:

1)“经济人”假设把管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上,重物轻人;“社会人”假设则将满足人的社

会和心理需要作为管理之重点,重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物质因素置于次要地位;而“自

我实现人”假设的专注点却转移至工作环境上,即发明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

利于人们充足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实现自我。

2)管理者的职责在于,排除使人的才智难以充足发挥的障碍,发明事宜的工作环境,根据

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分派其富故意义的挑战性的工作。

3)关于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运用物质刺激,“社会人”假设的管

理是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搞好人家关系,这些均系外在激励。“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

则采用更深刻、更持久的内在激励。

4)“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是史可思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

“复杂人”假设的重要观点如下:

1)人的需要和冬季多种多样。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多种需要和动机,他们互相作用,可以结合统一。

3)人是可变的。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人本管理的含义: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主线的管理。它是指公司中

的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

(-)人本管理的原则

1、人的管理第一

2、满足人的需要,实行激励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公司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5、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影响公司的凝聚力。

(2)人际关系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影响个体行为。

(4)人际关系影响公司工作效率和公司发展。

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三)人本管理的机制

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6、选择机制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基本概念

1、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费用支出(投资)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中,并能

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

2、人力资本的特性

(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与人体不可分离。

(2)人力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方能体现出来。

(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

(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发明性。

(6)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人力资本投资

2、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

(1)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

(2)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

(3)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

(4)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形式多样。

3、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

(1)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分为三类:

1)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

2)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

3)心理损失。

(2)社会成本是指社会承担投资支出而私人受益的成本。

(3)边际成本:每增长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本投资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支出的增量,称为边际

成本。

(4)沉淀成本:人力资本投资一旦发生便不可撤回,此时面临着投资资金丧失的危险,即

成为“沉淀成本二

4、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

(1)主体结构(2)形式结构(3)时间结构

6、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培训投资(1)时间因素(2)收益分布(3)费用分担

7、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人口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特性。

流动的成本涉及:(1)区域流动(2)职业流动(3)社会流动

四、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一)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

私人收益率是投资收益期间的私人收益净现值与投资总额净现值之比。

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因素涉及:

1、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能力低的人接受教育比能力高的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收益低。

2、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

3、货币的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

4、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5、国家政策。

(二)社会收益与社会收益率

1、社会收益的含义

(1)近邻效应或地区关联收益。

(2)收益的职业关联。

(3)社会收益。基础性教育、基础科研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会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全社会

都分享这方面的收益。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的特性

1、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的多元性

(1)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

(2)人力资源开发目的个体发展需要的多元性。

2、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的层次性

3、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的整体性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层次

2、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目的

(1)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2)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3)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