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_第1页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_第2页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_第3页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_第4页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一微生物在正常动物体的分布二目录页微生物的生态关系三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繁殖迅速,适应环境能力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土壤、水、空气等);在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存在微生物。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条件都适于微生物的生活,土壤是微生物在自然界最大的贮藏所。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层的深度有关。表层和深层含菌量较少,在距离地面10~20cm的土层中含菌量最多,在4~5m的深土层中几乎呈无菌状态。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霉菌细菌霉菌(二)水中的微生物水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天然场所。种类与来源:水中存在的微生物90%为G-菌,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水源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被病原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如果饮用了已被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水,可直接引起肠道传染病。因此,水源管理,尤其是饮用水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在卫生学上非常重要的。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1L水中大肠菌群数少于3个。大肠杆菌(三)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本身缺乏微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物,日光对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另外空气一般是干燥的,因此空气不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所以无固定种类。空气中微生物来源:带有微生物菌体及孢子的灰尘(腐生);人和动物(呼吸道排出,其中也含有病原微生物)空气中微生物分布:近地面空气污染严重,随高度上升数量下降;室内微生物的量与空气的流通有关。空气中微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非病原微生物,常污染培养基、生物制品等;空气中也存在病原微生物,如化脓性细菌、破伤风梭菌等,易造成手术感染。因此,在微生物接种、外科手术时,必须无菌操作,严防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接种外科手术(一)正常菌群

1.概念:正常存在于动物的体表皮肤、黏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肠道、呼吸道等腔道中一层微生物,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是有益的和必须的,这一微生物层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二、微生物在正常动物体的分布肠道呼吸道部位主要菌类皮肤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口腔葡萄球菌、链球菌、乳酸杆菌鼻咽腔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眼结膜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外耳道白色葡萄球菌胃单胃动物:少,乳酸杆菌、胃八叠菌;反刍动物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分解纤维素)、丁酸梭菌(分解纤维素、合成维生素)、淀粉球菌(合成蛋白质)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尿道尿道口:葡萄球菌、链球菌阴道乳酸杆菌、白色念珠菌2.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3.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微生物屏障对致病菌的侵入有拮抗和防御作用。举例:给肠道菌群正常的小鼠灌喂肠炎沙门氏菌,小鼠无发病和死亡;若给小鼠先服用链霉素和红霉素,然后再灌喂肠炎沙门氏菌,则小鼠全部死亡。生物拮抗作用机制改变pH:抑制外来菌占位性保护作用:生物膜争夺营养抗生素与细菌素的作用

(2)营养作用合成维生素eg.瘤胃内的丁酸梭菌可合成维生素。促进代谢: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消化吸收eg.瘤胃内微生物可分解纤维素

(3)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中微生物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1.概念:菌群失调:由于某种原因(如宿主患病、外科手术、环境改变和滥用抗菌药物等),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称为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使某些潜在的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得以迅速繁殖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特殊情况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

2.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eg.动物患有慢性疾病②寄生部位改变eg.大肠杆菌从肠道到腹腔或泌尿生殖道③滥用抗菌药物eg.草食动物(牛、羊)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中大肠杆菌被抑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维生素缺乏、肠炎等症状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呈现共生、寄生或者拮抗现象。(一)共生概念: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不损害或互为有利。如: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的共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草食,但它们本身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是靠瘤胃微生物帮助分解,使纤维素变成能被牛羊吸收的糖类。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的共生原理三、微生物的生态关系(二)寄生概念: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类型:①微生物间的寄生如:噬菌体寄生于细菌②微生物对植物的寄生如:烟草花叶病毒寄生于植物③微生物对人与动物的寄生如:猪瘟病毒寄生于猪临床意义:病原微生物寄生在有益的动植物体内导致传染病,会给人类造成经济损失;但寄生有害在动植物体内,则对人类是有益的,可以加以利用。病毒引起的烟草花叶病噬菌体细菌(三)拮抗概念:当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彼此之间没有互相营养关系,一种生物产生的特定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青霉菌菌落周围出现抑制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