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急性胃肠炎病毒PPT培训课件_第1页
医学急性胃肠炎病毒PPT培训课件_第2页
医学急性胃肠炎病毒PPT培训课件_第3页
医学急性胃肠炎病毒PPT培训课件_第4页
医学急性胃肠炎病毒PPT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胃肠炎病毒第一节轮状病毒第二节杯状病毒第三节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轮状病毒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杯状病毒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病毒名称病毒体大小核酸类型所致疾病轮状病毒60~80nm双链RNAA组流行性婴幼儿严重腹泻,是最常见的病原体B组儿童和成人腹泻C组散发性儿童腹泻杯状病毒27~38nm单正链RNA散发性婴幼儿和儿童腹泻星状病毒28~30nm单正链RNA散发性婴幼儿和儿童腹泻肠道腺病毒70~75nm双链DNA流行性婴幼儿严重腹泻,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类及其所致疾病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轮状病毒第一节rotavirus1.形态结构病毒体呈球形,直径60~80nm,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双层衣壳,无包膜。电镜下观察,病毒外形呈车轮状。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生物学性状轮状病毒电镜图2.基因组及编码蛋白(1)病毒基因组:为双链RNA,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长度约18.55kb。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VP7)和5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5)。(2)结构蛋白:VP1~VP3为内部核心蛋白;VP6为内衣壳蛋白,具有组和亚组特异性;VP4和VP7为外衣壳蛋白,为中和抗原,其中VP7具有型特异性。(3)非结构蛋白:NSP1~NSP5,在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NSP4是病毒性肠毒素。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轮状病毒基因片段与编码产物示意图(4)核酸电泳图谱:轮状病毒基因组片段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时,由于迁移率的不同而形成特征性的电泳图谱,据此可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鉴定。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轮状病毒11个基因片段特征性的电泳图谱A:A组轮状病毒B:B组轮状病毒3.分组与分型(1)分组:依据VP6,将轮状病毒分为A~G七个组A、B、C组病毒与人轮状病毒腹泻有关(2)分型:A组可再分型

依据VP7,分14个G血清型

依据VP4,分20个P血清型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4.病毒培养选用非洲绿猴肾细胞MA-104,标本接种前宜用胰蛋白酶(10μg/ml)处理,使VP4裂解成VP5和VP8两个片段,可增加病毒穿入细胞的能力。5.抵抗力(1)

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耐酸、耐碱,耐反复冻融;(2)

55℃

30

min可被灭活;(3)在室温下相对稳定,在粪便中可存活数天到数周。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易感人群与传播途径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致病性与免疫性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1)易感人群:6月~2岁婴幼儿(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3)流行季节:多发于深秋初冬季节,在我国常被称为“秋季腹泻”2.致病机制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典型症状:突然发病、水样腹泻、发热伴呕吐,一般为自限性;重者脱水和酸中毒,导致婴儿死亡。(2)致病机制:病毒感染造成小肠黏膜细胞微绒毛破坏和细胞溶解死亡,使肠道吸收功能受损。病毒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使肠液过度分泌,出现严重腹泻。(3)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表现为黄水样腹泻,常为自限性,可完全恢复。(4)C组轮状病毒:散发性儿童腹泻,发病率低。3.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血清中的抗体(IgM、IgG)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2)肠道局部的sIgA或IFN在抗轮状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颗粒检测:用电子显微镜直接或免疫电镜方法检测病毒颗粒2.病毒核酸检测:一是通过病毒RNA的凝胶电泳,观察11个片段特殊电泳图形;二是

通过RT-PCR检测病毒核酸3.病毒抗原检测:常用ELISA方法检测粪便上清中的病毒抗原4.病毒分离和鉴定:可用MA-104细胞培养病毒后再鉴定,一般很少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查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四、防治原则1.预防原则:

主要靠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疫苗尚在研究中,主要是口服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治疗原则: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杯状病毒第二节calicivirus1.杯状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27~38nm,基因组为单正链RNA,长

度约7.3kb~7.7kb;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2.杯状病毒科有4个属,包括诺如病毒属、札幌病毒属、囊泡病毒属和

兔病毒属。可引起人类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杯状病毒是诺如病毒属和

札幌病毒属。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诺如病毒是1968年发现的,病毒体呈球形,直径27nm,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诺如病毒基因组呈高度多样性,据此可分为5个基因群和不同基因型。诺如病毒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仅感染人和黑猩猩,尚不能人工培养。诺如病毒的抵抗力较强,60℃30分钟不能灭活。诺如病毒是全球引起急性病毒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经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性很强,常在人口聚集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场所引起暴发流行。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水样腹泻。预后好,无死亡病例。诺如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诱生相应抗体,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抗再次感染。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诺如病毒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札幌病毒札幌病毒是1977年发现的,病毒表面有典型的杯状凹陷,棱高低不平,故被称为“典型杯状病毒”。札幌病毒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但发病率很低,其临床症状类似轻症的轮状病毒感染。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三、杯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核酸检测:是杯状病毒微生物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核酸杂交和RT-PCR方法2.病毒颗粒检测:用免疫电镜方法检测病毒颗粒3.病毒抗原检测:用ELISA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抗原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四、杯状病毒的防治原则1.预防原则:

主要靠提高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

目前尚无疫苗可用2.治疗原则: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一般患者可口服补液防止脱水,重症患者需静脉补液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第三节astrovirusandentericadenovirus人星状病毒是1975年从腹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28~30nm,无包膜;电镜下病毒体呈星形,有5~6个角。核酸为单正链RNA,长约6.4kb~7.4kb。人星状病毒的感染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冬季为流行季节,患者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以水样便为主,症状较轻。感染后可产生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免疫力较牢固。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星状病毒腺病毒的40、41、42三型均已经被证实可引起消化道感染,但其中以41型最多见。肠道腺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病毒体大小为70~75nm,无包膜。腺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侵犯5岁以下小儿,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大便呈水样便或稀便。微生物学检查可通过电镜检测病毒颗粒,也可检查病毒核酸或抗原等。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别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补液等对症治疗。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肠道腺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是经消化道感染和传播、主要引起急性肠道内感染性疾病的胃肠道感染病毒,是人类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的主要病原体。

轮状病毒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