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第397652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1.gif)
![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第397652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2.gif)
![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第397652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3.gif)
![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第397652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4.gif)
![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第397652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f0620323863990effd1610f46d907b9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中考生物选择题练习题涵盖所以知识点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每到冬天,森林里都会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却并没有越积越厚。导致这种情况
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和真菌将其分解了B.被人类收集用做柴火烧掉了
C.落叶被鸟儿叼走建巢穴了D.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组成。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
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
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故选A。
小提示: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掌握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B.将自己性知识中的疑惑埋藏在心里,因为这是难以启齿的
C.树立远大理想情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D.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常开展人际交往
答案:B
解析:
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
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
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A.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应正确对待,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性知识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
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故B符合题意。
C.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
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故C不符
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
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
朦胧的依恋,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这些都是正常的人际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伴随着自然条件的演变,原始地球上开始了漫长的生物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C.原始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
D.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定向的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A.原始生命先进化成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等,再进化成真核生物。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原始生命向着
两个方向进化,一部分进化成含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再由它们
分别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历程,才逐渐进化为现代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所以生
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A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
C.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后,某些鱼类进化成为原始的两栖类,某些两栖类进
化成为原始的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成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Ao
2
4、关于动物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有口无肛门
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C.昆虫一般都具有两对足,三对翅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答案:B
解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
肛门。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
H: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A
项错误。
B.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
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类群是节肢动物,B项正确。
C.大多数昆虫都有三对足,两对翅,分为头胸腹部,有两根触角,但是也有例外,如有的昆虫的幼虫就没有
足,如苍蝇的幼虫蛆,就没有足;苍蝇、蚊子这些双翅目的昆虫只有一对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C项错误。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
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
贼,就没有贝壳,D项错误。
故选Bo
5、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交换作用D.呼吸作用
答案:D
3
解析:
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动的需要的过程。
结合分析可知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B正确。
故选Bo
6、漳州市坐落于福建省东南角,这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森林覆盖率高。下列描述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漳州市B.森林
C.水仙花海的阳光、空气、水等D.九龙江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A.漳州市、B.森林、D.九龙江三个选项都包含了特定环境及该环境中的生物,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C.水仙
花海的阳光、空气、水等仅仅只是生物的生活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故选Co
7、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B.金丝猴C.猩猩D.黑猩猩
答案:B
解析:
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它们虽能下地但不能直立行走,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其中黑猩猩与人
亲缘关系最近,而金丝猴不属于类人猿,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众所周知,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70多个新冠肺炎疫
苗研发项目,当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4
A.接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新冠肺炎属于特异性免疫
B.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体
C.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
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
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
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A.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
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新冠疫苗
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
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C正确。
D.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D正确。
故选Bo
9、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引起的。下列食物中,含碘比较丰富的是()
A.面包B.水果C.米饭D.海带、紫菜
答案:D
解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在一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
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
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
A.面包主要富含淀粉,不含碘,A不符合题意。
5
B.水果有充足的水分和多种维生素,一般不含碘,B不符合题意。
C.米饭主要富含淀粉,不含碘,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含碘丰富,D符合题意。
故选Do
10、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x,物镜lOxB.目镜10x,物镜40x
C.目镜15x,物镜8xD.目镜20x,物镜45x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
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
项中A选项放大5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20倍,D选项放大900倍。D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
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故选D。
小提示: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
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1、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6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答案:C
解析: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A.据图可见:该动物体温在35°(:〜40℃内波动,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B不符合题意。
C.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符合题意。
D.生物适应环境,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A.葫芦群B.海带C.噬菌体D.木耳
答案: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葫芦群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苔鲜植物,A不符合题意。
B.海带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藻类植物,B不符合题意。
C.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D.木耳是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提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真菌的结构特点。
13、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7
B.傍晚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C.光照越强,植物的蒸腾作用越旺盛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主要分布在上表皮
答案:B
解析: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
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减
少干旱。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A、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错误。
B、傍晚移栽植物,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孺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正确。
C、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越强、温度越高,蒸腾作用就越强,但是中午温度最高、光照强度最强,气孔反而
关闭了,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反而弱了。错误。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
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错误。
故选B
小提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的蒸腾作用。
14、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C.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答案:B
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
8
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正确;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因此乌龟背部有甲,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于陆生,而不是适于水中
生活,B错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裳,
皱裳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吸收,C正确;兔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大脑特别发达,对外界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反应,
还有四肢比较发达,便于逃避敌害,适应陆地复杂的环境。所以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D
正确。
小提示:
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15、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如图为造血干细胞形成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
.血小板
白细胞
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
答案:C
解析:
(1)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化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
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
化,这个变化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4)细胞癌变是指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裂,而变成了不受控制的、连续进
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
造血干细胞等干细胞能形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别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由分析可知,这
9
个过程是通过细胞分化完成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群植物长得高大
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答案:C
解析: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解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
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群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抱子
繁殖后代,属于苑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
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种子外只有种皮,但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受精作用离开了水。
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正确。
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是苔解植物,苔辞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
C.银杏等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它的种子,C错误。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D正确。
故选C。
17、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
B.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
C.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
答案:B
解析:
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
10
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调查时需要注意安全,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不安全,A错误;
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
境的特点,B正确;
调查过程中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C错误;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错误。
小提示:
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玲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玲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玲对调查结果进行整
理和分析。
18、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明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在他制定
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一温度计一,
网■易拉罐七&
花生亡砥、核
A.在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
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不用测量水温
C.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D.取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为比较哪种实验材料所含的能量较多,实验中,除了所测材料种类不同(比较花生仁与核桃仁),其他的量,
如材料的质量、水、温度计等条件都应当相等。
A.除了实验材料不同外,应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A正确。
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作为初始温度,B错误。
C.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
11
然后取平均值,C正确。
D.应该取等质量的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D正确。
故选B«
小提示: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19、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
A.糖类、蛋白质、水B.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C.糖类、脂肪、蛋白质D.糖类、脂肪、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有的能供给能量,有的不能。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
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
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
供能量。所以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20、区分蚯蚓身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A.前端较后端粗大B.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C.前端有刚毛,后端没有刚毛D.靠近前端有环带
答案:D
解析:
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
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
21、对细菌芽抱的描述,正确的是()
A.芽抱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
B.细菌以形成芽抱的形式进行繁殖
C.芽抱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
12
D.芽泡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
答案:A
解析:
芽泡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
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胞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
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A正确,D错误;到适宜的环境,芽也又
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抱只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泡不是生殖细胞,B错误;芽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
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C错误。
小提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芽抱的特点、功能。
22、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
A.含钙、镁、磷的无机盐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含硼、铁、钠的无机盐D.含铁、铜、磷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
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
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
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故选Bo
23、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胸廓的扩张与回缩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
13
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其弹性回缩作用可促使扩张的肺泡回缩。
如果弹性纤维退化变性,肺泡弹性减弱回缩较差,会影响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及血液循环有关,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属于身体内部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等物质扩散到细胞内,
而二氧化碳等废物会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被运输,这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B不符合题意。
C.胸的扩张与回缩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造成的,与肺泡的弹性回缩能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
D.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是由肺泡来完成的,肺泡的数量很多,可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如果肺泡回
缩能力减弱,会影响肺部的通气效果,从而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符合题意。
故选D。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克隆羊
B.千姿百态的珊瑚
C.深海狮子鱼
D.冬眠的蛇
答案:B
解析:
克隆羊、深海狮子鱼、冬眠的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的骨骼,不能呼
吸,不能够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
点睛: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
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25、白杨树做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它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A.根、茎、叶B.茎、叶
C.花、果实、种子D.植物体的任何器官
答案:D
解析:
进行呼吸作用的是组成植物体的所有的活细胞。
14
组成绿色开花植物的一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由呼吸作用来提供。所以,所有的活
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六种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故选D。
小提示:
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26、芒果是一种热带水果,目前三亚农民种植的芒果,其苗木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繁育的()
A.托插繁育B.嫁接繁育C.种子繁育D.组织培养
答案:B
解析:
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A.C.D.杆插、种子和组织培养,虽然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先获得幼苗,再由幼苗长成植株,开花结果,
繁育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ACD不符合题意。
B.为快速、高效的繁殖良种芒果苗木,农民利用嫁接来提高芒果产量,也可用于已定植果园更新优良品质,B
符合题意。
故选B。
2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解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组成,其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
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
B.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
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
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
15
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B正确。
C.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
脊神经,因此,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C错误。
D.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做神经细胞,D正确。
故选Co
小提示:
熟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
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④
⑤
⑥
甲乙丙丁
A.图甲中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②]
C.图内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D.图丁的结构[⑥]为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①反光镜,②使用低倍物镜状态,③使用高倍物镜状态,④细胞质,⑤细胞核,⑥细胞膜。
A.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
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
凹面镜、大光圈,A错误。
B.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
16
视野暗。②是使用低倍物镜状态,③是使用高倍物镜状态。所以,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
[0],B正确。
C.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时,需把
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故图丙是向载玻片上滴碘液,C错
误。
D.图丁的结构[⑥]为细胞膜,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Bo
小提示:
正确识记并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9、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叙
述,正确的是()
A.衣藻是一种植物,不能运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
C.草履虫的表膜同时具有气体交换、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淡水中称作赤潮,危害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答案:C
解析:
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收集管和伸缩泡:把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
集起来,排出体外。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
渐被消化。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
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海洋赤潮的发
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
A.衣藻有鞭毛,可以运动,A错误。
B.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它可能是单细胞生物也可能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B错误。
C.草履虫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
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的功能,C正确。
17
D.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而不是淡水。大
量含有各种含氮、磷的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造成许
多鱼类等水生生物窣息死亡,给捕捞业、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D错误。
故选C«
30、在神经系统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A.大脑B.脑干C.脊髓D.小脑
答案:D
解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r1大脑
脑《小脑
「中枢神粒系统J[髓干
r灰质…反射
叫
牌系统的前\JIL白质一传导
I-助神经:觞发出.12对
.周围神经系统J
|有神经:智麟发出,31对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
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在神经系统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选D。
小提示:
明确小脑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被其蛰
伤后会出现火灼感而被称为火蚁,是具有很强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下列关于红火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火蚁体内没有脊柱,是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红火蚁与家蚕的发育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红火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D.红火蚊进入新领地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并有利于增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D
18
解析:
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身体左右对称,由多数结构与功能各不相同的体节构
成,一般可分头、胸、腹三部,但有些种类头、胸两部愈合为头胸部,有些种类胸部与腹部未分化。体表被有
坚厚的几丁质外骨骼。附肢分节。除自由生活的外,也有寄生的种类。包括甲壳纲(如虾、蟹)、三叶虫纲
(如三叶虫)、肢口纲(如赏)、蛛形纲(如蜘蛛、蝎、婢、蛾)、原气管纲(如栉蚕)、多足纲(如马陆、
娱蚣)和昆虫纲(如蝗、蝶、蚊、蝇)等。
A.红火蚁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红火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属于节肢动
物,正确。
B.红火蚁与家蚕的发育都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C.红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有组织和分工等,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正确。
D.红火蚁进入新领地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错误。
故选D。
小提示:
昆虫的数量超过100万种,为动物界中最多的一类。
32、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
答案:B
解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
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
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由分析可知,尿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
含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故选B。
33、众所周知,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70多个新冠肺炎
疫苗研发项目,当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9
A.接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新冠肺炎属于特异性免疫
B.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体
C.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
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
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
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A.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
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新冠疫苗
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
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C正确。
D.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D正确。
故选Bo
34、女性的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卵细胞中X染色体的总数是()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答案:B
解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
20
性染色体是XX。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生殖细胞受精卵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体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
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X染色体。所以,"女性的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卵细
胞中X染色体的总数是=2+0+1=3(条)。故选B。
小提不:
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35、有句俗语说"捅了马蜂窝,必定挨蜂蛰",马蜂的这种行为属于()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觅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C.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D.攻击行为和繁殖行为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
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社群行为
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觅食行为是动物
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
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
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一旦被一只蜂萤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的马蜂围攻,是马蜂为了保护巢穴,
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行为;成群的马蜂围攻,表明马蜂需要很多马蜂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对抗敌
21
害,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C。
小提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36、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B.②为输卵管,是完成受精的场所
C.③为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D.受精卵在进入①后才开始进行分裂
答案:D
解析: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该图表示女性生殖系统部分结构,①表示子宫、②表示输卵管、③表示卵巢。
A.①为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A正确。
B.②表示输卵管,输卵管的功能是输送卵细胞;精子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B正确。
C.③为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C正确。
D.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D错误。
故选D。
小提示:
本题的重点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37、某成年人身高不足1米,但其智力是正常的,这是由于幼年时期体内缺少()
A.生长素B.甲状腺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
22
答案:A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
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
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某成年人身高不足1米,
但其智力是正常的说明他患的是侏儒症,这种病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
故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
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
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不符
合题意。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8、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
A.蜥蜴断尾B.比目鱼随周围环境颜色改变体色和图案
C.竹节虫的拟态D.一条蛇追击青蛙
答案:D
解析:
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
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常见的例子有:穴居或洞居、保护色、警戒色、拟态;逃逸、威吓、假死、转
移捕食者攻击的部位、反击等。
A.蜥蜴断尾是指蜥蜴在遇到威胁时,主动脱落尾巴,使捕食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尾巴上,从而逃生,属
于防御行为,A不合题意。
23
B.比目鱼随周围环境颜色改变体色和图案,目的是将自己隐蔽起来,避免被天敌发现,属于防御行为,B不
合题意。
C.竹节虫的拟态是指竹节虫的形态与竹子相似,避免被天敌发现,属于防御行为,C不合题意。
D.一条蛇追击青蛙描述的是蛇的取食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提示:
掌握动物的防御行为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9、如图显示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结物层次,其中的a、b、c、d依次代表()
A.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B.组织、器官、动物体、植物体
C.器官、组织、植物体、动物体D.器官、组织、动物体、植物体
答案:A
解析:
⑴.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f组织今器官玲植物体。
(2).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玲组织好器官玲系统玲动物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3组织好器官玲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3组织-器官玲系统好动物体。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排列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体中不同的器官
又构成系统。故图中a组织,b器官,c植物体,d动物体,故选A。
小提示:
本题考查了动物体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组成及生理功能,考生需注意与植物结构层次相比较记忆。
40、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B.头部负责运动
C.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
D.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腹部
答案:C
24
解析: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甲壳类(如
虾、蟹)、多足类(如娱蚣)等。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
AC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故AD错误,C正确。
B、蝗虫的头部负责感觉和取食,运动器官位于胸部,故B错误。
故选Co
小提示:
掌握蝗虫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
A.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B.步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C.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步骤⑥能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答案:B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好部分遮光、光照玲摘下叶片少酒精脱色玲加碘液今观察
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
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是对照组。
A.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放于暗处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
25
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
耗尽,故A正确。
B.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遮光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不能只上面遮盖,
故B错误。
C.叶绿素溶解于酒精,而不能溶解水中,所以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受到
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C正确。
D.步骤⑥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蓝色,叶片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盖叶片
的部分遇碘溶液不变蓝色,因为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条件,淀
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42、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B.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玲A玲B
答案:B
解析:
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
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
全变态发育。
图中的B是蛹期,则A是幼虫,,C是成虫,D是卵。
26
A.家蚕在发育中,经过D卵、A幼虫、B蛹和C成虫等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
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
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A幼虫期
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A不符合题意。
B.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若B蛹期期,则A幼虫期、C成虫期和D
是卵期,B符合题意。
C.菜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和C成虫等4个时期。受精卵发育所需要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列表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听评课记录2
- 环境友好设备供应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1)》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科学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听课评课记录2
- 语文中高年级听评课记录
- 理疗科主治医师职责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及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