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传染病_第1页
如何识别传染病_第2页
如何识别传染病_第3页
如何识别传染病_第4页
如何识别传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识别传染病浙江省中医院叶卫江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页。识别传染病是医生的基本功传染病首诊不在传染科识别传染病是医生的基本功关注流行动态不可少标准预防很重要及时报告是法定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页。不能忘记抗击非典牺牲的同行殉职医务人员共33名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ICU主任陈洪光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王晶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丁秀兰……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页。62023/5/2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二)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三)未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或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页。报告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其它传染病(例:寨卡病毒病)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页。监测科室感染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内科、儿科、皮肤科、眼科、急诊科数据收集:每天15时上报过去24小时12时-12时的患者数量,分年龄段,同时上报涉会人员信息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0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1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季节性、地方性)有感染后免疫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2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3页。临床特征-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后遗症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4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5页。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靶器官损伤的表现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6页。G20期间监测症状发热:多种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皮疹:登革热黄疸:黄热病腹泻:霍乱结膜红肿:塞卡病毒病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7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8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19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0页。常见引起发热的病因发热性质病因疾病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感染性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发热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淋巴瘤、恶组、白血病等变态反应及风湿热、SLE、皮肌炎、结节结缔组织病

性多动脉炎、结节性脂膜炎等

实体肿瘤肾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非感染性发热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1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2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3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4页。确立诊断的步骤病史是关键:不能忘记询问流行病学史体检很重要:全面、反复辅助检查必不可少:收集各种证据,包括佐证和排除的证据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5页。黄疸皮疹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对发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注意点: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6页。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价值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分类增高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分类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正常白细胞总数降低,中性分类增高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分类正常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中性分类不高

(常需结合CRP、NAP积分等炎症指标综合考虑)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7页。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临床价值妊娠期:NAP积分增高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增高病毒性感染时,NAP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NAP积分值减低T细胞淋巴瘤(恶组):NAP积分可以0分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8页。

CRP与急性炎症活动度和感染严重程度

有良好的相关性CRP值为10-50mg/L表示轻度炎症,但区分细菌、病毒及其他炎症特异性不够CRP值为50-100mg/L表示较严重的炎症CRP值大于100mg/L,炎症活动明显,细菌感染严重CRP的测定,可用来对下列情况治疗监测:在许多急性感染时,作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高危病人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菌药物治疗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29页。

PCT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判断PCT血中浓度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对于感染程度及器官机能障碍的严重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0页。感染性发热的特点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血象:WBC高于1.2*109/L,或低于0.4*109/LWBC明显高,伴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成熟中性粒细胞内见中毒颗粒,提示细菌感染,但伤寒、结核、疟疾、少数G-菌感染WBC下降WBC下降提示病毒感染,但流行性乙型脑炎、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狂犬病WBC明显升高嗜酸细胞高提示寄生虫感染CRP:明显升高提示有细菌性感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PCT:升高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1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2页。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发疹包括皮疹(外疹)和粘膜疹(内疹)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3页。常见传染病的皮疹形态玫瑰疹:伤寒淤点、淤斑:流脑、败血症、出血热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斑丘疹:风疹、麻疹、猩红热,其它病毒疹口腔黏膜疹: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皮疹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4页。疹子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斑丘疹出血疹疱疹或脓疱疹荨麻疹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5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6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7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8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39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0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1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2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3页。出疹时间及分布出疹时间(天):水(风)、红、花、麻、斑、伤

123456分布:向心性分布(水痘)离心性分布(天花)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4页。出疹顺序麻疹自耳后、发际、前额和颊部、颈部自上而下到四肢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5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6页。急性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7页。腹泻的发病机理渗透性腹泻:绒毛上皮细胞破坏,双糖吸收障碍分泌性腹泻: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侵袭性腹泻(渗出性):粘膜坏死、溃疡、炎性渗出肠道功能异常:激惹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8页。细菌感染性腹泻可为分泌性腹泻或侵袭性腹泻大肠埃希菌:O157:H7可致出血性肠炎耶尔森菌变形杆菌艰难梭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类志贺邻单胞菌亲水气单胞菌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49页。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胃肠型食物中毒:肠毒素导致分泌性腹泻为主,也可侵袭性腹泻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0页。病毒感染性腹泻共性:渗透性腹泻(水样便)轮状病毒:破坏小肠绒毛上皮诺沃克病毒:空肠上端肠腺病毒:空肠和回肠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1页。急性菌痢志贺菌属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侵袭性腹泻: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可伴全身毒血症状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2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3页。毒血症状全身症状:发热、厌食、头疼等意识障碍中毒性脑病:脑膜刺激征可阳性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循环衰竭、肝、肾损害等SIRSSepsisSevereSepsisSepticShock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4页。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识别发热发疹:皮疹和粘膜疹腹泻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反应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5页。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6页。内容识别传染病是基本功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3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识别4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5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7页。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霍乱1登革热2黄热病3塞卡病毒病4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8页。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霍乱1登革热2黄热病3塞卡病毒病4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59页。O1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埃儿托生物型非O1群霍乱弧菌:O139霍乱弧菌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病原学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0页。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性:普遍易感,显性和隐性比例(15%:85%)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1页。2004-2011年杭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比为什么要开设肠道门诊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2页。霍乱几个重要事实(WHO)霍乱急性腹泻,如不治疗数小时内死亡估计每年3-5百万病例,其中10-12万死亡病例疾病谱:无症状75-85%,15-20%轻症,3%中症,2%重症口服补液能治愈80%以上病例有效的控制措施就是预防、准备和响应提供安全水和基础卫生设施是减少霍乱以及水传播疾病的关键措施口服霍乱疫苗是霍乱防控的补充措施而不能替代常规的预防控制措施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3页。2010年10月21日至2012月19日,海地报告霍乱病例231070例,住院病例117312例,死亡4550人总体病死率从疫情暴发早期的9%降至2%实验室确认菌株为产毒素的O1小川型

2010年海地霍乱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4页。临床表现(1)潜伏期:13天,分为三期1.泻吐期:先泻后吐特征性的粪便:“米泔水样”便并含有少量黏液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发热症状持续几小时到几天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5页。临床表现(2)2.脱水虚脱期:脱水循环衰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严重的肌肉痉挛(腓肠肌)低血钾3.恢复期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6页。临床表现(3)临床分为三型轻型:排便每日小于10次,血压、脉搏和尿量正常中型:排便每日在10到20次,血压在11.97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少尿)重型:收缩压小于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50ml(无尿)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7页。临床表现(4)干性霍乱

少见急性起病无腹泻和呕吐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死亡通过尸检证实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8页。诊断(1)1.

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项中一项):泻吐症状,粪便培养阳性粪便培养阴性,但来自流行地区,血清凝集抗体测定效价4倍或4倍以上增高粪便培养阳性,前后5天有轻度腹泻表现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69页。诊断(2)2.疑似诊断(符合以下两项中一项):临床症状典型,但病原学检查阴性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有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0页。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呕吐、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是甲类和检疫传染病是个“老、大、难”问题

霍乱小结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1页。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霍乱1登革热2黄热病3塞卡病毒病4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2页。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3页。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仅部分发病。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4页。2014年广州登革热疫情2014年广东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8753例,其中重症病例20例,死亡病例6例。99.1%都是轻症病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5页。临床表现急性发热期急性起病发热:畏寒,体温达40℃疼痛: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等皮疹: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极期病程的第3~8天高热:持续,或退热后病情加重休克:因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恢复期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6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7页。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高危人群二次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心、肝、肺、肾等基础疾病者老人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孕妇临床表现退热后病情恶化腹部剧痛持续呕吐胸闷、心悸嗜睡,烦躁明显出血倾向血浆渗漏征肝肿大>2cm少尿实验室指征血小板低于50x109/L;红细胞压积升高(较基础值升高20%以上)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8页。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79页。登革热小结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0页。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霍乱1登革热2黄热病3塞卡病毒病4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1页。病原学黄热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prM、E和3UTR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多个基因型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2页。流行病学传染源城市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丛林型: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传播途径主要经蚊叮咬传播城市型:埃及伊蚊丛林型: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属、煞蚊属等易感人群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3页。黄热病-中国2016年中国共报告发生了11起从安哥拉输入的黄热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4页。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人感染黄热病毒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4期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5页。典型临床表现感染期持续3-5天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畏光、腰骶部和下肢疼痛、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体检:相对缓脉,皮肤、结膜和牙龈充血,特征性舌苔改变(舌边尖红伴白苔),肝大和上腹压痛

缓解期发病3-5天后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大多数患者开始恢复约15%的患者在48小时之内病情再次加重中毒期病情再次加重多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常累及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等体温再次升高黄疸逐渐加重,频繁呕吐,上腹痛多部位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休克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约有50%死亡恢复期恢复期可持续2-4周体温正常,症状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6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7页。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疑似病例:发病前14天内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或出血等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黄热病毒;恢复期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其它常见黄病毒感染

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8页。黄热病小结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播的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典型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黄疸等,多器官功能损伤常累及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等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89页。近期需要重视的传染病霍乱1登革热2黄热病3塞卡病毒病4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0页。病原学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1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2页。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途径主要为埃及伊蚊,也可为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亦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源传播和性传播易感人群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流行特征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3页。疫情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截至2016年3月8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5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我国于2016年2月9日在江西省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截至2016年3月11日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3例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4页。如何识别传染病全文共103页,当前为第95页。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