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动物疫病检疫-猪病检疫(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1页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猪病检疫(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2页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猪病检疫(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3页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猪病检疫(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4页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猪病检疫(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瘟检疫猪瘟病毒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传播快、病死率高、高热稽留、全身广泛出血、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等。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诊症状:进行群体检疫时,如发现猪群中被检猪只体温在40.5℃以上,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可视黏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便秘与腹泻交替等,或其他疑似猪瘟的症状,作可疑猪瘟对待,全群隔离饲养,作进一步诊断。此外,仔猪有衰弱、震颤或发育不良等现象时,可怀疑母猪携带猪瘟病毒,应进行实验室确诊。临诊检疫临诊检疫病理变化:全身出血性变化,多呈小片或点状;淋巴结外观充血肿胀,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肾皮质色泽变淡,有点状出血;脾脏不肿大,边缘发现楔状梗死区;喉头、膀胱有小点出血;回盲瓣、回肠、结肠形成“纽扣状肿”(慢性猪瘟);公猪包皮积尿。上述病变可作为综合诊断定性的依据之一。实验室检疫病毒分离鉴定:采集病猪的扁桃体、脾、肾、淋巴结等病料常规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也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猪瘟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进行猪瘟病毒和抗原的诊断,以发现带毒猪和自然感染猪。血清学检测:猪瘟单抗ELISA、猪瘟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主要用于猪瘟抗体的检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其中,单抗ELISA主要用于猪瘟抗体的鉴别诊断,可区别诊断猪瘟自然感染猪、免疫猪、强或弱毒抗体阳性猪及猪瘟抗体阴性猪。猪瘟检疫结论判定:若发病不分年龄、季节,临床症状明显,解剖检查病变典型,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中任一试验获阳性结果;或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不详,群体解剖检查病变典型,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中任一试验获阳性结果;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不详、不明显或不典型,但上述实验室试验方法中的任何一项获阳性结果;这些情况均可判定为猪瘟病毒感染。实验室检疫检疫后处理发现本病迅速上报疫情。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施封锁、隔离措施。扑杀疫点内所有的病猪和带毒猪,并将所有病死猪、被扑杀猪及其产品作销毁处理;对疫区内易感猪只实施紧急强制免疫;停止疫区内猪及其产品的交易活动,禁止易感猪只及其产品运出;对受威胁区易感猪只实施紧急强制免疫;对猪只实行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监测。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检疫后处理宰前发现猪瘟病猪时,病猪和同群猪均用不放血方法全部扑杀并销毁,场地严格消毒。宰后检疫发现时,立即停止生产,彻底清洗、严格消毒生产场地,其胴体和内脏及其副产品作销毁处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检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经典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的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发热、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症状、高感染率、高死亡率为特征。临诊检疫流行特点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临诊症状猪群突然发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临诊检疫病理变化肉眼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的出血斑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实验室检疫病毒分离与鉴定采集病猪的肺、死胎的肠和腹水、胎儿血清、母猪血液等病料经常规处理后,再经0.2μm滤膜,取滤液接种Marc145细胞,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实验室检疫RT-PCR法选择代表性病症的病死猪,无菌采集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组织;常规监测临床健康待检猪可采集血清或淋巴结。0℃以下冷藏并在4h内送至实验室检测,或在-20℃的环境中保存备用。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样品中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实验室检疫符合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可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疫情,经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RT-PCR检测阳性,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检疫后处理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应尽快上报疫情。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应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猪和同群猪。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点、疫区内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猪链球菌病检疫猪Ⅱ型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Ⅱ型引起的以脑膜炎及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链球菌Ⅱ型是链球菌属的成员,不仅对猪致病性很强,而且可以感染特定的人群,并致发病和死亡。临诊检疫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份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有易感性。猪链球菌Ⅱ型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受损的皮肤及黏膜感染。临诊检疫临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两种。败血型:最急性病例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厌食,随后表现呼吸困难、跛行、神经症状、失明、听觉丧失、流产、心内膜炎、阴道炎等症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多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临诊检疫临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两种。脑膜炎型:病猪体温升高,废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盲目走动,步态不稳,做转圈运动,空嚼、磨牙,甚至后躯麻痹,四肢呈游泳状运动。该病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或断乳小猪。临诊检疫病理变化败血型病例表现为全身各个脏器充血或出血。脑膜炎病例最典型的病变为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其他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水肿和细胞浸润。关节炎病例表现关节肿大,关节囊内有黄色胶样液体,重者可见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有多发性化脓灶。实验室检疫涂片染色镜检采取病变组织触片或血液涂片,可见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细菌,无芽胞,有的可形成荚膜,常呈单个、双链的细菌,偶见短链排列。细菌分离培养病料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形成无色露珠状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镜检可见长短不一链状排列的细菌。菌型鉴定猪链球菌Ⅱ型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检疫后处理发现疑似猪链球菌病疫情时,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人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检查,迅速确诊,并立即采取隔离、限制移动等防控措施。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又称为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肌肉组织、脑、眼等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概述轻者无特殊症状,重症时病猪可见眼结膜发红或有小疙瘩,舌根部见有半透明的小水泡囊。当虫体寄生于脑、眼、声带等部位时,常出现神经症状、失明和叫声嘶哑等。有的病猪肩胛肌水肿增宽,臀部隆起,外观呈哑铃状或狮子状,病猪不愿走动。猪囊尾蚴病临诊检疫要点该病生前诊断较困难,宰后检疫时见肩胛肌、咬肌、颈部肌肉、舌肌等部位肌肉部有米粒大至黄豆大灰白色半透明囊泡,囊壁有一圆形小米粒大的头节,外观似白色的石榴粒样,或见白色泡液混浊的钙化包囊。严重感染时,全身肌肉、内脏、脑和脂肪内均能发现。猪囊尾蚴病肌肉中的囊尾蚴宰后检疫要点用于囊虫病的免疫学检查方法有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ELISA以及斑点试验等,都可获得相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