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经济法基本原理_第1页
第一讲经济法基本原理_第2页
第一讲经济法基本原理_第3页
第一讲经济法基本原理_第4页
第一讲经济法基本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学

主讲人:漆丹

法学博士、中国经济法学会理事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信托与信托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进度计划主要内容:第一编经济法基本原理第一讲经济法的运作原理与框架(简)第二讲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原则(略)第二编竞争法第一讲反垄断法第二讲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讲产品质量法第三编宏观调控法第一讲财税法第二讲金融法第三讲产业政策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进度计划进度计划(共计14次课42课时)第一讲基本原理第1周:3课时第二讲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周:9课时第三讲反垄断法第5-8周:12课时第四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10周:6课时第五讲产品质量法第11-12周:6课时第六讲金融法第13周:3课时复习答疑课第14周第一编经济法基本原理第一讲经济法的原理与框架教学目录一、市场运行的基本理论与经济法律(一)市场经济与市场调节(二)维持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二、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一)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三)国家调节与经济法三、法律思想的演变一、市场运行的基本理论与经济法律(一)市场经济与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主要是从生产目的是否为了交换以及交换是否按价值尺度进行这一角度划分的。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主要是从社会经济驱动和调节的机制模式即经济体制角度划分的。市场经济——是指发达的即上升为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商品经济,亦即商品经济社会的商品经济。由于市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的充分调节功能,所以称之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市场具有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在统一和开放的市场上,广大生产经营者自由和充分地竞争,使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从微观上调节各生产经营者间的利益关系,而且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上调节资源的配置和资本的流向,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因此又称为市场调节。亚当.斯密称之为——“看不见的手”。(二)维持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保证商品交换正常进行的民商法

包括主体制度:经济组织法;生产经营制度: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法等;交易制度:合同法、消法、对外贸易法等;财会制度: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票据法、税法等维护市场经济(即价值规律、市场调节)正常运行的经济法包括竞争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及国企改革法;宏观调控法:计划、财税、产业政策、金融法等等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

与民商法律关系的联系区别:①地位不平等;②不必等价有偿;非自愿协商。交叉:国家投资经营中,国企的组织、投资经营等活动。二、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一)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

它并不是亚当.斯密所说的万能的“上帝之手”,它有其局限性,此即市场缺陷。市场调节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市场缺陷不显露,不造成严重后果;但若条件不具备,或条件发生了变化,则市场缺陷立即显露,并造成严重后果,表明市场的作用不再充分有效,这时人们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和归纳: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则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理性”、“非理性繁荣”等方面来解释。市场三缺陷

从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市场缺陷主要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种:一是市场障碍,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总会存在着一些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有些经济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进入施展其作用;二是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近利性),因而它是一种非理性的调节,有些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不愿进人,市场机制也不能发挥调节作用;三是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它是一种事后调节,往往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经济社会动荡衰退之后才缓慢恢复正常。生产社会化与市场失灵工业革命——生产社会化——市场失灵其一,垄断成为可能和各种不正当竞争、不公平交易行为更加猖獗,动摇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价值规律被扭曲,市场调节遇到障碍而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二,产业革命以后,科技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部门、行业和产品不断新旧更替。许多行业所需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有些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前期研究开发,短期内无盈利,甚至有失败和赔本的风险,私人投资者望而却步。其三,产业革命引起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垄断企业形成以后,市场的第三个缺陷即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的后果也十分严重了。(1)过去由于经营规模不大,一些经营者亏损和破产无关社会经济大局。如今企业规模扩大,垄断企业形成,这些大企业的亏损和破产直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其他企业和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2)生产过剩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在某些行业投资膨胀的同时,另一些行业往往投资不足,因而常常发生结构性危机。(二)生产社会化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托拉斯与经济垄断

1879年,美国著名律师S.C.T.Dodd首创利用表决权信托作为企业合并的法律手段,并于1882年用于标准石油托拉斯(StandardOilTrust)的设立上。随后在其它工业部门都相继出现了托拉斯,到1904年,在工业、交通、公共事业中组成了445家托拉斯,到20世纪初,形成了洛克菲勒、摩根、梅隆、杜邦、库恩—罗比、芝加哥、克利夫兰、波士顿8大财团。大托拉斯控制了95%的石油,钢铁的66%,金属工业77%,化学工业81%,汽车制造业、制糖业和烟草业的80%。托拉斯掌握了美国的经济命脉。大企业、大财团为美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反托拉斯运动

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各种罪恶,社会的不满在悄悄滋生。1896年,查尔斯·斯帕尔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占全美国人口1%的人拥有的财富占全美财富的一半以上,12%的人拥有全美国的财富近90%。在当时美国2900万劳动者中,竟有175万人是10到15岁的儿童。经济垄断使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先洞察这种现象的是美国的新闻界,进步主义改革运动(反托拉斯是其一)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进步主义时期最有代表的是新闻界的“掏粪者”。《麦克卢尔》杂志是当时最有名“掏粪者”刊物。它的创始人麦克卢尔本人开始并不是存心与大财团作对,它选中洛克菲勒家族的美孚石油公司作专题系列时,原本是怀着钦佩的心情想要报道其走向成功之路。负责撰写此稿的女记者塔贝尔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意揭丑,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忠于真实的原则和职业的本能敏感促使她穷追不舍,结果该公司如何通过巧取豪夺致富,政府又如何予以纵容,以及工人的困苦生活等内幕被详细解剖,揭露无遗,结论是实际上公平的个人自由竞争已经不复存在。

这一系列文章后集结成《美孚石油公司》一书十分畅销,几乎成为揭露大财团的经典著作,并为进步主义的代表作之一,贝塔尔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改革派记者。此后,一大批新闻记者和文化界人士笔锋所向,开始挖掘美国社会各个角落的阴暗面。从大工厂到贫民窟,从童工到女工,从红灯区到政治交易,从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到铁路公司的管理不善,从对工人的残酷压迫到种族歧视,许多肮脏而悲惨的社会现象一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拓展阅读:

《非常时代:进步主义时期的美国人》美国80万钢铁工人罢工1898—1905年,共发生1200次罢工,参加者有200万人之多。1906—1913年,罢工的人数达530万人。

“掏粪者”们(muckrackers)激发起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改革创造了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这一运动还直接促成了修宪、食品检查法、联邦储蓄法、反托拉斯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一系列的立法进程。由于社会上反托拉斯呼声的高涨,美国会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凡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订立合同、联合、或以阴谋限制州际或对外商业和贸易活动者”,均属非法;1914年国会通过的《克莱顿反托拉斯法》,禁止企业的董事的兼职,不许一个企业占有同行企业的股票。但由于种种原因,2法并没有触动托拉斯的根本利益,托拉斯仍然有增无减,老罗斯福发起的“反托拉斯战”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没有实质上控制住托拉斯。直到

1929年经济危机的大爆发。

拓展阅读:《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种应对方案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由于生产社会化引起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阶段。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他们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抨击经济、政治和社会各种不合理现象及其根源,提出了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乌托邦”计划,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消灭私有制”。

资产阶级改良派:自由放任原则表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当然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关于经济生活——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国家需要介入的领域也应当包括经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例如包括对经济的调节,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的调节(20世纪中期以后开始的对污染和环境问题的调节)等等。其中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对经济的调节:借助国家力量自觉和主动地对经济、社会进行干预、调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三)国家调节(三方式)与经济法(三构成)国家调节

国家介入经济是为了对社会经济进行某种调节,以维护和促进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并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这就是国家调节。第一招:以国家强制力反对垄断和限制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其他不公平交易,以排除市场障碍,让市场机制恢复其应有调节机能

——国家对市场强行干预规制方式。主要包括: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反不正当竞争;规制其他不公平交易行为等。第二招:在采取鼓励引导方式仍不能见效的情况下,只能以国家拥有和可支配的资产参与直接投资经营,以促进那些对于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总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而民间投资不愿进入的行业、产品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借此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第三招:国家调查了解全社会及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和市场情况,掌握各种经济数据和信息,作出科学分析和预测;进而制订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计划,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经济杠杆和政策工具,引导或约束社会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向经营者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以及其他各种帮助和服务。对国家调节的几点说明

1.上述国家调节三种基本方式的论述主要还是一种理性分析,但它确实也是现代各国的国家调节职能活动的实际情况。

2.以上三种调节方式,国家往往将其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例如:国家在对市场竞争进行规制的同时,可以允许实行某些必要的国家垄断,实行国家投资经营;在实行国家投资经营时,要注意避免国家垄断的滥用,防止对正常竞争的不必要限制,以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社会经济实行引导调控过程中,也要考虑对市场秩序的规制问题以及国家投资问题。在国家制定计划时往往把市场规制和国家投资二者也纳入加以统筹规划,并运用相关经济政策和调节工具对其加以引导和控制。

3.国家调节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是对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救济。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仍然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节应当同市场调节密切配合。国家调节可以发挥导向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战争、经济改革或其他非常时期,尤其是这样,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排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各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特点和类型上有所不同,有的国家调节范围和力度稍大,有的稍小,但现代社会无论哪国,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便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调节机制,并必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失灵与经济法国家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发达,意味着国家职能的演进。因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即为国家的一种职能活动。调节机制是从经济方面说的,国家职能属于政治范畴,它们是同一事物所具有的两重属性。国家担负起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大转变,也是国家性质的一种进化。其实质是国家职能的逐渐社会公共职能化:国家由原来主要关注统治阶级及政治集团的政治统治利益向为体现更多民众意志的社会利益服务方向转变。也可以说,这是“政治国家”向“社会性国家”演化的重要一步。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是社会利益之所在,实际上是国家担负的一种社会性职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调节无论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机制或国家经济调节职能,都是对于过去自由放任传统的重大转变,是国家权力的扩张,这必须有法律依据和授权,为此需要改变和调整原有法律体系,颁布新的法律。另一方面,国家调节也需要相关法律予以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也有种种风险,调节不当也会发生失灵现象。这即人们所谓的“政府失灵”。关于国家调节的法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市场规制法(竞争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思考:在我国,政府失灵的危险有多大?三、法律思想的演变:个人本位——社会本位

民商法的立法思想:“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自由放任主义”——提倡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强调保护个体权益(个人本位)。按照“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等学说,人们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是平等的,享有各种自由和权利,包括经济自由和财产权利。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放弃了人固有的一些自然权利而取得约定的权利,因此仍是自由和平等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则认为,放任各人追求个人利益,便能达到社会的最大利益;听任资本主义自发力量发挥作用,便能使社会经济得到调节,维持均衡。“自由放任主义”的创立者马克.阿让松提出了“管得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的观点。边沁:“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应当是——无为而治。”上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学说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导,也是各资产阶级国家后来政治和立法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许多政治活动家,都信奉这种学说。

经济法及其他社会化的法的立法思想:

改良派主张国家应代表社会利益对私人经济进行必要干预,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作出限制,强调社会利益和团体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乃是一个有机整体,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社会利益是全体个人最高利益之所在(社会本位)。就经济领域而言,主张国家应代表社会利益对私人经济进行必要干预。在立法上提倡社会本位。社会学法学派代表、美国的庞德(1870~1964年)则认为,20世纪的法应是“社会化的法”,一方面促进个人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合作。四、经济法的概念、体系(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一,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过程中人们的行为的规范,包括规整调整主体调节经济的行为的规范和被调节主体在国家调节中的经济行为的规范。第二,经济法通过这些规范,调整国家调节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调整对象。第三,关于国家意志,应然法与实然法。a.应然的:(通过国家调节,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b.实然的: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第四,关于预期目标,虽然经济法中的国家调节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其直接目标为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调节的最终目的或最初目的一定是经济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目的,如战争、政治、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等等。战争——在战时,需要集合一国之人力财力支持战争,对私人经济进行某种管制;政治——发展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统治的稳定;社会问题——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带来安居的问题,国家实际上也是通过经济的调节手段诸如税收、贷款利率等来解决。(二)调整对象第一,关于范围,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国家调节的力度各不相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也有大有小。自由经济——计划经济第二,关于分类。6种分类:①按调节方式,分为三类;②按照目标任务,结构和运行调节关系;③直接针对的对象,宏观和微观经济调节关系;④实施过程,决策——组织实施——纠纷解决及违法处分;⑤经济成分,对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调节关系;⑥国内与涉外经济调节关系。(三)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关系

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经由经济法规范所确认的“国家调节过程中形成的”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1、主体——国家调节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调节主体:权力机关;经济管理机关(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外贸、外汇等);特设机构(反垄断——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英国公平贸易局、垄断与兼并委员会、限制行为法院、德国联邦卡特尔局、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我国在国务院设立的反垄断委员会等;国家投资——英国的议院下院设立的国有化工业特别委员会,意大利的国家参与部,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宏观调控——诸如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计划部门等机构实际上就是负责的特设机构,如我国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民银行等);司法机关——纠纷、违法,包括一般与特设(如反垄断);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等。

被调节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国有和非国有——①国家调节管理的力度上不同:从经济法的角度,非国有企业,国家要求其遵守竞争法和引导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对其发布各类信息进行引导。国有企业,宏观上决定或调整国家投资的规模、方向、结构、重点,微观上要决定各具体投资项目、各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并对各企业组织、经营活动进行具体管理,涉及人事、产品价格等多方面。②权利义务上不同,国有往往享有国家给与的各种政策性优惠(财政补贴和扶助、信贷优惠、资源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