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克和千克(二下)01教学内容本单元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02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03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变化
本单元最大的变化就是减少了例题3解决问题。
这道例题原本在教学中存在感就不强,老师们教起来也是懵懵懂懂,而如果我们前后翻翻教材,会发现在第101、102页“一个苹果多重”就已经出现得太多了,就算删减掉例3,也还有两处。
同时去掉的还有练习二十第8题“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此题是关于单位间进率的变式练习,学生先要观察天平的状态,再根据克和千克的关系进行选择和分配,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初次接触“克和千克”,难度很大。
改变的地方还有:
①作为1克的锚定物,从“1枚2分硬币”改成了“2个曲别针”;千克的认识由“两袋白砂糖”改成了“2袋500克的食盐”。
②“你知道吗”中,增加了对“公斤”的介绍及说明“1公斤=2斤”。
③练习二十第13题更换了情境。
个人认为练习二十第9题也应该改一改,能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单学生写算式出现困难。(二)教材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因此,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基于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已有认知进行学习,并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通过估测活动发展量感。04教学建议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克与千克虽然在生活中普遍运用并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生活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真切地关注。在教学时,需要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教师应将学生置入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如,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的观察与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等。
2.注重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这种观念的建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量感的培养也首先建立在对单位量的感知。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学生不能靠眼睛观察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1克和1千克的实际“大小”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表象”,进而为后面进行合理估测建立好标准。
如,在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时,我们选择学生常见的熟悉的1克的物品来体验,如2枚回形针、1粒花生等,还可以借助天平称物,将1克的实际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黄豆数量、A纸的张数等,再通过掂一掂加以巩固。在感受1千克的实际大小时,可以直接转化为2袋盐的质量、一袋1千克洗衣液的质量等,再掂一掂进行感受和直观呈现。这些活动,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和1千克的质量的感受就更生动了。
3.注重对学生估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量感。
测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估量,本质上也是测量,只是这个标准可能不是1克或1千克,而可能是学生熟悉的10克或100克、500克等物品的质量。进而学生再用自己选定的标准去“量”。
在教学中,我们要进行估量方法的指导。先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汇报时可以让估得准的学生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通过多次活动,让学生经历不断地调整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心目中可以用来作为估量的标准的“质量表象”,逐步形成估测的策略,发展学生量感。
值得注意的是:克和千克是常见的质量单位,虽然“质量”这个词是规范的数学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外包协议
- 新一代智慧城市物流规划与建设方案研究
- 遥控无人机航拍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责任与风险免责协议
- 五保户照料协议书
- 基金投资行业保密协议
- 合作居间费的合同
- 天然气工程施工合同
- 物流园区投资开发合同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最大公因数练习200题及答案
- 红楼梦英文版(杨宪益译)
- 初三开学第一课家长会优秀课件两篇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四章 国际财政
- 狮子王1中英文台词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