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X线摄影常用的术语_第1页
第二节-X线摄影常用的术语_第2页
第二节-X线摄影常用的术语_第3页
第二节-X线摄影常用的术语_第4页
第二节-X线摄影常用的术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剖学术语—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LOGO人体的轴和面水平面垂直轴矢状面冠状面矢状轴冠状轴Text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解剖学的基准轴线和面1.基准轴线(1)垂直轴(verticalaxis):从头顶至足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2)矢状轴(sagittalaxis):从腹(背)侧至背(腹)侧,并与垂直轴垂直相交的轴线。(3)冠状轴(coronalaxis):从左(右)至右(左),与地面平行且与垂直轴、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线。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基准面(1)矢状面(sagittalplane):在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其断面为矢状面。若左右相等,该面为正中矢状面。(2)冠状面(coronalplane):在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其断面为冠状面。(3)水平面(horizontalplane):与矢状面、冠状面相垂直,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其断面为水平面(图1-8)。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LOGO解剖学方位前内侧方位术语浅近后外侧深远上下补充:尺侧、桡骨和胫侧、腓侧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对于四肢来说,可根据一侧肢体骨骼解剖部位的相对关系来确定位置关系,如靠近尺骨者为尺侧,靠近桡骨者为桡侧,靠近胫骨者为胫侧,靠近腓骨者为腓侧,靠近跖骨上部为足背侧,靠近跖骨下部为足底侧。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关节运动1.屈曲、伸直运动关节沿腹背轴运动,使组成关节的上下两骨骼相互接近(两骨骼间的夹角变小)的运动为屈运动。使组成关节的上下两骨骼相互远离(两骨骼间的夹角变大)的运动为伸运动。2.内收、外展运动关节沿冠状面运动,使肢体靠近正中矢状面的移动称为内收运动,使肢体远离正中矢状面的移动称为外展运动。3.旋转运动骨骼围绕矢状轴进行的转动称为旋转运动。使骨的前面旋向内侧称为内旋,使骨的前面旋向外侧称为外旋。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X线装置与胶片方面术语X线管长轴:X线管阴极端与阳极端之间的连线。X线管窗口:X线管套上原发X射线射出的部位。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X线投射方向:垂直投射:中心线与地面垂直的投射。水平投射:中心线与地面平行的投射。向上倾斜:中心线向头端倾斜。向下倾斜:中心线向足端倾斜。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摄影床面中线:沿X线摄影床面长边方向,经床面短边中点所做的直线。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摄影用距离焦片距:X线管焦点到胶片间距离。焦肢距(焦物距):X线管焦点到被检肢体中心所在平面的距离。焦台距:X线管焦点至摄影床面间距离。肢片距:被检部位中心所在平面到胶片的距离。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胶片放置与胶片长边相平行的轴线称为胶片长轴。与胶片短边相平行的轴线称为胶片短轴。胶片竖放: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的摆放。胶片横放:肢体长轴与胶片短轴相平行的摆放。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胶片分割:一张胶片用两个以上的照射野进行摄影。竖向二分割:沿胶片长轴平分成两部分。横向二分割:沿胶片短轴平分成两部分。四分割:同时沿长轴和短轴分割成四等份。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整体片:为全面观察和了解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摄取肢体较大范围的X线照片。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局部片:为了重点观察肢体某小范围的组织结构而摄取的小照射野的X线片。功能片:显示关节活动情况及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X线照片。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体位方面术语站立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斜位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X线摄影方向术语在X线摄影过程中,为了避免被检部位的组织、器官影像的重叠和失真,X线中心线采用不同的射入方向。我们把X线中心线射入病人身体的方向称为X线摄影方向。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图1-9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1.矢状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前方或后方向射入,并与矢状面平行。有前后方向和后前方向。(1)前后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前面射入,由后面射出。(2)后前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后面射入,由前面射出。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2.冠状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左侧或右侧方向射入并与冠状面平行。有左右方向和右左方向。(1)左右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左侧射入,由右侧射出。(2)右左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右侧射入,由左侧射出。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部位。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4.斜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矢状面和冠状面之间射入。有左前斜方向、右前斜方向、左后斜方向和右后斜方向(1)左前斜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右后方射入,由左前方射出。(2)右前斜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左后方射入,由右前方射出。(3)左后斜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右前方射入,由左后方射出。(4)右后斜方向:X线中心线从病人身体的左前方射入,由右后方射出。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5.轴方向X线中心线与被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的长轴平行或接近于平行。6.切线方向X线中心线经过球形或弧形被检器官的边缘。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X线摄影位置X线摄影位置的设定是为了达到最佳地显示人体某些组织、器官,在摄影时所采用的摄影技术,其命名是根据病人所处的体位姿势、X线的投射方向和探测器的位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确立,同时也根据创始人的名字而命名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一)根据X线摄影方向命名1.前后位(正位)探测器置于病人后面,X线中心线呈前后方向,自前方射入后方。2.后前位(正位)探测器置于病人前面,X线中心线呈后前方向,自后方射入前方。3.侧位探测器置于病人一侧,X线中心线呈冠状方向。病人左侧靠近探测器,中心线自右侧射入,左侧射出称左侧位。病人右侧靠近探测器,中心线自左侧射入,右侧射出称右侧位。4.右前斜位又称第一斜位。探测器置于病人前面,右侧靠近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左后射向右前。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5.左前斜位

又称第二斜位。探测器置于病人前面,左侧靠近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右后射向左前。6.右后斜位

探测器置于病人后面,右侧靠近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左前射向右后。7.左后斜位

探测器置于病人后面,左侧靠近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右前射向左后。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根据病人身体姿势命名1.立位(uprightposition)病人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2.坐位(sittingposition)病人身体呈坐立的姿势。躯干后仰时为半坐位(半卧位)。3.仰卧位(supineposition)病人腹侧在上,背侧贴于平放的床面上,身体的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冠状面平行于床面。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4.俯卧位(proneposition)病人背侧在上,腹侧贴于平放的床面上,身体的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冠状面平行于床面。5.侧卧位(lateraldecubitus)病人身体一侧在上,另一侧贴于平放的床面上,身体的矢状面平行于床面,冠状面垂直于床面。左侧在下为左侧卧位,右侧在下为右侧卧位。6.前凸位(anteriorprotrudingposition)病人身体成弓状向前凸。7.蛙形位(frogposition)病人双下肢屈曲,并向两侧展开一定的角度呈蛙形。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三)根据设计人姓氏命名如:柯(Caldwell)氏位、瓦(Water)氏位、梅(Mayer)氏位等。(四)根据被检肢体功能状态命名如:张口位、闭口位、内收位、外展位等。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一、四肢1.尺骨茎突为尺骨末端腕部内侧的突起。2.桡骨茎突为桡骨末端腕部外侧的突起。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背侧的突起。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7.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低外高的骨骼。8.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9.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10.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11.内踝为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12.外踝为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13.胫骨粗隆为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14.髌骨为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15.股骨内、外上髁分别为膝关节内、外上方的突起。16.股骨外上髁为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17.腓骨小头为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18.髂嵴为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19.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20.股骨大粗隆为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脊柱脊柱X线摄影时,可以借助与某些椎体相对应的体表标志作为中心X线的入射点射出点,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表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脊柱体表定位体内结构前面定位标志侧面定位标志第1颈椎上腭第2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第3颈椎下颌角第4颈椎舌骨第5颈椎甲状软骨第6颈椎环状软骨第7颈椎环状软骨下2cm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肩胛上角第4、5胸椎间胸骨角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第3腰椎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第4腰椎脐髂嵴第5腰椎脐下3cm髂嵴下3cm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尾骨耻骨联合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三、胸部胸部体表定位标志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四、腹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五、头颅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头颅的体位及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1.定位点(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颌角。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2.定位线(1)听眶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听眶线为解剖学的水平线与水平面平行。(2)听眦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º角。又称X线摄影基线,眶耳线(3)听鼻线: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º角。(4)听口线: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º角。(5)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2º角。(6)瞳间线:为两瞳孔间的连线。也称眼窝间线。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3.基准面(1)正中矢状面: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在正中矢状面两侧与其平行的所有的面,均称为矢状面。(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称为解剖学水平面。(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冠状断面,称为耳垂额状面。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一常规X线摄影(一)摄影相关因素的选择1.摄影距离的选择2.焦点的选择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4.X线管、肢体及探测器的固定5.准直器、滤线设备的应用6.管电压与管电流量的选择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7.呼吸方式的选择(1)平静呼吸下屏气(2)深吸气后屏气(3)深呼气后屏气(4)连续呼吸(5)平静呼吸不屏气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摄影步骤1.开机2.阅读会诊单3.摄影位置的确定4.摄影前的准备5.探测器尺寸的选择与放置6.放置标记7.衣着的处理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8.肢体厚度的测量9.训练呼吸动作10.摆位置、对中心线11.辐射防护12.选择源-像距13.选定曝光条件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14.曝光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