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_第2页
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_第3页
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_第4页
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优选)社会心理学考前强化目前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程按照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P91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B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哲学思辨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哲学思辨

A目前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多: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98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B要取的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C访谈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相互影响的过程

A目前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符合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单选p105

(A)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B)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C)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D)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C目前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关于社会交换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P105(A)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D)社会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冲突关系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D目前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单选p91(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A目前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多选p100(A)标准化程度高

(B)成本低(C)收效快(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AC目前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1908年()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多选p89(A)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B)社会学家罗斯

(C)心理学家勒温

(D)心理学家麦独孤BD目前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目前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单选p114(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A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单选p108(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D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职业心理咨询师属于()角色单选p112(A)表现型(B)功利型(C)先赋型(D)不自觉A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不是社会化的载体单选p109(A)家庭

(B)大学

(C)杂志(D)观念D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角色失调包括(

)。多选p112(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

(D)角色误解ABC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单选p123(A)较准确

(B)变化

(C)可控

(D)不可控A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单选P125(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A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

)。多选p125(A)社会视角

(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C)观察位置

(D)时间因素ABCD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单选p119(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好恶评价B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单选p123(A)控制点(B)内外因(C)稳定性(D)可控性A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四节社会动机

与社交情绪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亲和起源于()单选p127(A)依恋

(B)恐惧

(C)焦虑

(D)社会化作用A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是(

)型曲线。单选p126(A)倒U

(B)U

(C)线性

(D)NA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

)。单选p133(A)减少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C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多选p131(A)弗洛伊德(B)罗伦茨(C)多拉德(D)伯克威茨AB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p135(A)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甚至感到恐惧的情绪体验。(B)社交焦虑的与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没有生理上的症状(C)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景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ACD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五节态度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为态度的()模型单选p137(A)P-O-X(B)B=f(P,E)

(C)TIRO(D)A-B-CD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对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正确的说法包括(

)。多选p143(A)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B)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C)P-O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

(D)P-O关系为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ABC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关于态度转变,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P142(A)预警有利于说服(B)中等强度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C)分心肯定削弱说服效果(D)心理阻抗会使人拒绝他人的说法,从而影响态度转变ABD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态度的成分包括()多选p137(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C)社会评价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ABD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态度的特点包括(

)。多选p137(A)稳定性

(B)内在性

(C)间接性

(D)针对性AB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距离。单选p153

(A)公众

(B)社交

(C)个人

(D)亲密C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不属于正式沟通网络形式。单选p149(A)全通道式(B)圆周式(C)轮式(D)集束式D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单选p152(A)姿势

(B)外部语言

(C)身体运动

(D)触摸A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单选p157(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B)群体整合原则(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B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关于沟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p147(A)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B)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C)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D)在沟通中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ABCD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第七节社会影响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单选p161(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C)人际吸引(D)从众B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称为()单选p164(A)社会促进(B)社会惰化(C)利他(D)从众A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从众行为的原因有(

)。多选p162(A)寻求行为参照

(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C)追求成就

(D)群体凝聚力ABD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社会促进现象包括()。多选P164(A)结伴效应(B)旁观者效应(C)首应效应(D)观众效应AD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七点YOURTOPICGOESHERE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多选p165(A)情感原因(B)竞争意识增加(C)被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