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01_第1页
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01_第2页
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01_第3页
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01_第4页
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子管理工作培训讲义广灵县种子管站2014年10月一、种子市场的管理体制建设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占到30%。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有生命的、重要的农业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之一。纵观我省农业发展的历史和实践,每一次种子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一次农业的飞跃。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引育扩繁、种子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及其相适应的政府的政府管理,公共支持、社会服务等构成种子产业体系。种子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种业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农业良种创新普及的基础,是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和重要内因之一。回顾我国的种业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就地选种、户户留种阶段(1949-1958)新中国成立初期,这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对良种的需求,农业部1950年2月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随后又制定了良种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选种、留种、评选良种,积极繁育推广良种。山西省农业厅农业推广所设立了种子组,承办良种推广工作。二是“四自一辅阶段”(1958-1978)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实现,农民对良种的要求十分迫切,为良种繁育提供了条件,一些地方出现大调大运,造成种子的混杂和农业减产。农业部针对当进种子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农业合作社或生产大队建立种子田,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国家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三是四化一供阶段(1978-1985)根据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78年农业部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力争1985年基本做到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简称四化一供。四化一供取代了原来的四自一辅工作方针。从此种子工作进入了由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用先进的技术和精良的装备武装种业,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1978-1980年由国家和省财政联合投资,在夏县、昔阳、襄汾、忻州上、永济、太谷、汾阳、晋城市郊、襄垣、阳高等10个县建立起四化一供试点县。共建设种子仓库3870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8110平方米,种子检验室、办公室13640平方米,种子晒场16500平方米,购置种子精选机70台,高频种子处理机36台,电子磅11台,自动包装材料机11台。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步开展了以县组织统一供种。1980年省、地、县原设的种子站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了种子公司,有的甚至直接更名为种子公司,在加强种子经营口的同时,种子管理工作相应削弱,一度出现了乱繁、乱制、乱调、乱引和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从1986年开始山西省地县普遍恢复种子站、实行种子站和种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集行政、技术、经营行一体明确规定各级种子公司是事业单位。四是种子专业化生产阶段。(1985-1995)为了适应农业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种子专业化生产的商业流通格局,我省从1983年开始打破了县界在四化一供县和部分种子工作先进县建立两杂生产基地,由地市种子公司统一组织生产供应本地区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种子产业化发展阶段。(1995-2000)1995年农业部总结了一些先进种子企业实行科研、推广、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种业的做法,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种子产业的路,改革政事企业不分,育繁推脱节的体制,使科研、生产、加工、销及相关企业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1996年开始,我省种子工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商品种子加工、包装包衣率大幅度提升,涌现出一批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种业集团,全省整个种子产业体系在这一时期迈上一个新台阶。六是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完善阶段。(2000-)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2006年10月,我省制定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从此拉开了全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序幕。2007年6月全省种子企业基本完成政企脱钩,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公司125个,除夏县外有124家种子公司全部完成政企脱钩,其中移交国资或其它非农部门有13家,占10.4%,脱钩后改制3家,占2.4%;撤销公司整体转站123个,包括省级1个,市级11个,县级111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109个,占89%,差补事业单位13个,占10.2%;自收自支1个占0.8%.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2006年10月,我省制定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从此拉开了全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序幕。2007年6月全省种子企业基本完成政企脱钩,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公司125个,除夏县外有124家种子公司全部完成政企脱钩,其中移交国资或其它非农部门有13家,占10.4%,脱钩后改制3家,占2.4%;撤销公司整体转站123个,包括省级1个,市级11个,县级111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109个,占89%,差补事业单位13个,占10.2%;自收自支1个占0.8%.自2010年以来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把种业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2011年出台了国发〔2011〕8号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3年国办发〔2013〕10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国办发〔2012〕59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2〕2号)和《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晋政发〔2012〕27号)。二、农民朋友购买种子要注意问题第一、要选择合法种子经营者。要到有种子经营许可证,有经营种子营业执照,正规、可靠、信誉好,有经济实力的种子经营单位购种,千万不可贪便宜到无证、照的非法种子摊档购买种子。否则一旦所购种子有质量问题,就不好维权。第二、要购买包装种子。《种子法》规定,销售的种子必须加工、分级、包装,因此,要购买有包装的种子。没有包装的散装种子容易被不良商贩掺杂作假,且后追偿也困难,切勿图方便而吃大亏。第三、要学会看标签。种子标签必须要标注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如果标签内容不全,质量难保证。第四、要选用适宜品种。秋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小麦、油菜等)要选择省农业厅和十堰市农业部门公告的主推品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使用安全、性能适宜,有推广价值。特别是到外地购种包括各级农技服务组织到外地引种,不可盲目,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方式、地力条件、种植茬口选择对路的品种。第五、要利用自己的权利。农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种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对不切实际,夸大其辞的种子广告和传言不要轻易相信。想种植某个品种时,先向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咨询,了解清楚才购买。购买种子时要向经营者索要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这些材料可以印制在标签上,也可以另行印制。付钱的同时一定别忘了索取购种发票,要清楚写明所购种子的品种名称、数量、价格。第六、要妥善保管相关物品。种子使用后要保管好包装袋、标签、品种说明书和发票,并留下少量种子(至少1小包没打开过的)保存,直至收获后,以备出问题时用于检验和鉴定。第七、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种子种植以后出现质量问题,应做好记录,保护现场和证据,及时与经营者联系或向当地种子管理机构投诉,待做出鉴定证明后,再按《种子法》的规定解决纠纷。广灵县玉米播种密度表(建议)序号株距行距株数适宜地区备注(寸)(尺)(厘米)(尺)(厘米)(株/亩)0160.620.002.1370.924700作疃、加斗、蕉山、宜兴、平川高水肥地块,选择耐密类郑单958的白轴品种为主

0260.620.002.0869.4448000360.620.002.0066.6750000460.620.001.8260.6155000560.620.001.6755.5660000670.723.331.8260.7947000770.723.331.7959.5248000870.723.331.7157.1450000970.723.331.5651.9555001070.723.331.4347.626000广灵县玉米播种密度表(建议)序号株距行距株数适宜地区备注(寸)(尺)(厘米)(尺)(厘米)(株/亩)1180.826.671.6755.564500作疃、加斗、蕉山、宜兴,旱坡地;南村镇的水地,选择类先玉335的红轴品种,早熟品种。

1280.826.671.7056.8244001380.826.671.7959.5242001490.930.001.4849.3845001590.930.001.5250.5144001690.930.001.5952.914200广灵县玉米播种密度表(建议)序号株距行距株数适宜地区备注(寸)(尺)(厘米)(尺)(厘米)(株/亩)1790.930.001.6755.564000梁庄、斗泉、南村旱坡地

1890.930.001.7558.4838001990.930.001.8561.73360020101.033.331.5050.00400021101.033.331.5852.63380022101.033.331.6755.56360023101.033.331.7157.143500种植密度计算方法说明:1市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市亩=2000/3平方米。种植密度(株/亩)=6000平方尺/株距(尺)/行距(尺);种植密度(株/亩)=667.67平方米/株距(米)/行距(米)。三、假劣种子的概念假种子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种子的。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劣种子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2、质量低度于标签标注指标的。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四、介绍一下全国的信用骨干企业(56家)。为了推动中国现代种业发展,扶持重点种子企业做大做强,中国种子协会开展了“2013年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认定工作。经企业申报、省级初审、指标评分、媒体公示,共认定56家企业。其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以上企业认定有效期至2016年9月,现予公告。希望这些企业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竞争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种子协会将结合种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被认定企业的监督。对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严重违规、发生重大种子质量事故或弄虚作假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企业,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明星或骨干企业资格。获得“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或“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称号的企业,在有效期内可用其称号作宣传,但不可使用简称。全国信用骨干企业1.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5.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6.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7.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8.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9.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信用骨干企业11.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2.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3.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4.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15.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7.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18.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19.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信用骨干企业21.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22.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3.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24.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5.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6.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27.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8.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29.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30.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国信用骨干企业31.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32.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33.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4.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5.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36.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7.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38.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40.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全国信用骨干企业41.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2.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3.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4.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5.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46.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47.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48.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49.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50.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

51.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河南省豫玉种业有限公司

53.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54.山西诚信种业有限公司

55.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6.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五、玉米品种介绍1、郑单958。审定编号:国审玉20000009。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1996年用郑58×昌7-2(选)组合育成。审定时间:2000年审定通过产量表现:大田生产,一般亩产530kg左右,高产可达600kg。郑单958是堵纯信教授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郑单958。2001年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郑单958”是2003-2004年中国种业界跃出来的一匹黑马。1、郑单95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00009。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1996年用郑58×昌7-2(选)组合育成。审定时间:2000年审定通过产量表现:大田生产,一般亩产530kg左右,高产可达600kg。郑单958是堵纯信教授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郑单958。2001年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郑单958”是2003-2004年中国种业界跃出来的一匹黑马。1、郑单9582001年,“郑单958”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只有339万亩,到2002年就猛增到1324万亩,之后更是一路飚升,2003年2135万亩,2004年4300万亩,2005年5400万亩,2006年5895万亩,2007、2008连续两年更是每年都超过6000万亩,占全国当年玉米播种面积的接近30%,截止目前,“郑单958”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全国已累计推广接近5亿亩。高产、稳产:1998、1999两年全国夏玉米区试均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28.9%、15.5%。1998年区试山东试点平均亩产达674公斤,比对品照种增产36.7%;高者达927公斤。经多点调查,958比一般品种每亩可多收玉米75公斤~150公斤。郑单958穗子均匀,轴细,粒深,不秃尖,无空秆,年间差异非常小,稳产性好。1、郑单958抗倒、抗病:郑单958根系发达,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强;活秆成熟,经1999年抗病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毒、黑粉病,抗大小斑病。品质优良: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8.47%、粗淀粉73.42%、粗脂肪3.92%,赖氨酸0.37%;为优质饲料原料。特征特性:苗期发育较慢,第一子叶椭园形,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浅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1cm左右,穗位104cm左右。雄穗分枝11个,花药黄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花丝粉红色,穗长16.2cm左右,穗粗4.8cm左右,穗行数14-16行,千粒重302g左右,子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7.8%左右,属中熟杂交种。生育期125-128天,株高250厘米,黄粒马齿型,穗行14-16行,高抗玉米各种病虫1、郑单958害,抗倒,根系发达,抗旱性强,果实均匀,出籽率高,粒大,轴细,白轴,适应性强,叶片上冲型,株型紧凑,活杆成熟,亩留苗3500-4000株,亩产1600-1800斤。(审定公告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淡绿,叶片上冲,穗上叶叶尖下披,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比掖单4号长7天,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65.8粒,千粒重329.1克,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经生产试验点1999年调查,大斑病为0.1级,小斑病为0.6级,粗缩病为0.6%,青枯病为0.2%,抗病性较好。)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了国家玉米杂交种黄淮海片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其中山东省四处试点两年平均亩产681.0千克,比对照鲁玉16号增产11.57%;1999年参加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7处试点平均亩产691.2千克,比对照掖单4号增产14.8%。2、滑玉14号以HF72母本、HFC131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是以478变异株与7922杂交后代为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是以黄早4与K12杂交后代为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200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豫审玉2008006),山西省2011年认定。滑玉14夏播生育期97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片左右,株高251cm,穗位高97cm;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幼苗叶鞘浅紫色;雄穗分枝数中等,花药绿色,花丝浅粉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0.3cm,穗粗6.4cm,穗行数18.3,行粒数41.6,黄粒,白轴,马齿型,千粒重372.5g,出籽率91.2%2、滑玉14号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9.9%,粗脂肪含量3.8%,粗淀粉含量73.2%,赖氨酸含量0.4%,容重730克/升。平均每亩产量达569.5公斤。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叶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中抗小斑病(5级)、茎腐病(病株率25.0%);感玉米螟(7.0级)。

品质分析2006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质9.92%,粗脂肪3.76%,粗淀粉73.18%,赖氨酸0.35%,容重730g/L。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部标,饲料用玉米2等级部标,高淀粉玉米3等级部标。

2、滑玉14号产量表现2006年省区试(4000株/亩1组),平均亩产504.9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7%;2007年续试(4000株/亩1组),平均亩产609.2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2007年省生产试验(4000株/亩),平均亩产569.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6%。

播种要点⑴播期和密度:5月2日前播种,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⑵田间管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苗期少施肥,注意防治蓟马、棉铃虫等害虫;大喇叭口期重施肥,用辛硫磷颗粒丢芯,防治玉米螟。⑶适时收获:子粒乳腺消失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2、滑玉14号适宜区域适宜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宁夏、新疆、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栽培要点建议手工单粒播种或播种机精量播种。适宜密度每亩3500-4500株/亩,建议3500-4000株/亩,合每垧52500-60000株。2007年在田窑村亩产达2225斤,下林关东庄亩产达2410斤。2、滑玉14号机播时应注意慢速匀速行驶,如墒情不足,应坐水后播种。播种时亩施5-10公斤磷酸二铵及钾肥作种肥一次施入,以防烧苗,勿使种肥与种子直接接触。追肥可在拔节期及大喇叭口期两次施入,前轻后重。适时收获,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注意防治丝黑穗病(本产品已用立克秀包衣以防治丝黑穗病)。2、滑玉14号该品种单粒播种不间苗,粮食质优水分少,轴细粒长产量高。一般亩留苗4000株。亩产2000斤左右3、京科968特征特性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含量10.54%,粗脂肪含量3.41%,粗淀粉含量75.42%,赖氨酸含量0.30%。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5克。3、京科968产量表现编辑

2009~2010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1.1千克,比对照增产7.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6.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5%。3、京科968产量表现编辑

2009~2010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1.1千克,比对照增产7.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6.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5%。3、京科968栽培技术要点编辑

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5月上旬。3.合理密植:4-5叶期及时间定苗,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4.注意防治病虫害,玉米籽粒乳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层时收获。5.合理施肥:施农家肥或使用复合肥40-50公斤,磷酸钾10公斤,锌肥1公斤做底肥。施肥一般在播种后35-37天进行,每亩使用尿素35公斤左右。审定意见编辑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地区、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和通辽、辽宁中晚熟区(丹东除外)、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和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地区春播种植。[1]

3、京科9683、京科9684、浚单20

选育单位: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母本为9058,来源为在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来源为昌7-2×523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浚单20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清秀,株高24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克。出苗至成熟97天,比农大108早熟3天,需有效积温2450℃。4、浚单20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8克/升,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含量4.69%,粗淀粉含量70.33%,赖氨酸含量0.33%。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2.99%,赖氨酸含量0.26%。4、浚单20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42点增产,5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12.7公斤,比农大108增产9.1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0.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5、先玉335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由中美合资企业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按照美国先锋公司的质量标准和专有技术独家生产加工。产品特点及优点熟期适中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天,需有效积温2750℃左右。株型合理,株型半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果穗筒形,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3克。先玉335生育期12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花粉粉红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5.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半硬质,百粒重34.3克。粮食品质优,籽粒容重高达776克/升,粗蛋白含量10.91%,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2.55%,赖氨酸含量0.33%。抗性优异高抗瘤黑粉,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弯胞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适宜区域适宜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宁夏、新疆、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栽培要点建议手工单粒播种或播种机精量播种。适宜密度每亩3500-4500株/亩,建议3500-4000株/亩,合每垧52500-60000株。2007年在田窑村亩产达2225斤,下林关东庄亩产达2410斤。机播时应注意慢速匀速行驶,如墒情不足,应坐水后播种。播种时亩施5-10公斤磷酸二铵及钾肥作种肥一次施入,以防烧苗,勿使种肥与种子直接接触。追肥可在拔节期及大喇叭口期两次施入,前轻后重。适时收获,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注意防治丝黑穗病(本产品已用立克秀包衣以防治丝黑穗病)该品种单粒播种不间苗,粮食质优水分少,轴细粒长产量高。一般亩留苗4000株。亩产2000斤左右。6、利民33品种来源:以L201为母本、L269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L201以竖叶6-3×铁792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11代选育而成;父本L269以国外杂交种KX0769为基础材料自交7代选育而成。利民33”是由松原市利民种业有限公司集合多方科研力量、耗时10余年培育出的新品种。受农业部委派来吉林省指导灾后农业生产的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世煌,在发现这一新品种后异常兴奋。他认为,在土地利用率饱和的情况下,只有以密增产一途,这也是世界上各国都在研究的课题。“利民33”做到了,不仅具有抗倒伏、抗玉米螟、抗玉米丝黑穗病及斑病的特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耐密性,因此产量能得到大幅提高。6、利民33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这一品种进行了专题调研,他们认为,这一新品种不仅能为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可以初步实现种植多样化,降低吉林省种植品种单一容易大面积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性状描述: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淡紫色,第一叶匙形。植株:紧凑型,株高250~260cm,穗位75~80cm,叶片数20片,穗上叶5~6片。雄穗:一级分枝5~7个,护颖淡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淡紫色。果穗:短锥型,红轴,穗长18~20cm,穗粗4.8~5.0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40粒,穗粒数658粒,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0g。6、利民33品质:2007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44g/L,粗蛋白11.60%,粗脂肪4.39%,粗淀粉70.09%,赖氨酸0.31%。抗性:200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抗大斑病(3R),感弯孢菌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11.4S),高抗茎腐病(2.9HR),抗玉米螟(3.7R)。6、利民33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67.6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8.6%。平均生育期126天,比对照晚3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6.1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5.1%。平均生育期121天,比对照晚2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2.0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7.5%。平均生育期123天,比对照晚2天。4栽培技术要点6、利民33亩保苗4500~5000株为宜。注意事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适宜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7、福盛园55品种

选育单位:山西福盛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品种审定编号:晋审玉2012006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紫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18~19片,株高271厘米,穗位115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侧枝姿态轻度下弯,一级分枝5~8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0~14厘米,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4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4.6粒,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41克,出籽率89%。7、福盛园55品种

抗病鉴定:2010~2011年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山西农大农学院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大斑病、穗腐病、粗缩病,高感矮花叶病。品质分析: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36克/升,粗蛋白8.56%,粗脂肪3.85%,粗淀粉76.28%。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亩产692.4千克,比对照长城799增产12.0%,2011年亩产701.0千克,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平均亩产696.7千克,比对照增产15.5%。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3千克,比当地对照增产11.9%。7、福盛园55品种栽培要点:适宜播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亩留苗4000株左右;施足农肥,增施磷钾肥;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30千克。适宜区域: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8、龙生1号审定编号:晋审玉2011005。申报单位:晋中龙生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晋中龙生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LS01×AX10。试验名称“龙生1号”。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比对照长城799晚2天。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绿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0片,株高300厘米,穗位115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7个左右,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29厘米,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2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9粒,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9克,出籽率87.8%。8、龙生1号抗病鉴定:2009~2010年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穗腐病,中抗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粗缩病,高感青枯病。品质分析:2010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9克/升,粗蛋白9.59%,粗脂肪4.34%,粗淀粉75.55%。8、龙生1号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亩产718.4千克,比对照长城799(下同)增产11.1%,2010年亩产691.6千克,比对照增产11.9%,两年平均亩产705.0千克,比对照增产11.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8.3千克,比当地对照增产13.7%。栽培要点:亩留苗3500~3800株;重施基肥,中后期适时追肥浇水。适宜区域: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

9、万孚1号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15。品种名称:万孚1号选育单位:沈阳隆迪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母本凌9509,来源为掖478与美国杂交种78641选系杂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9808,来源为海禾1号的二环系。2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295厘米,穗位高120~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0克。9、万孚1号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8克/升,粗蛋白含量11.14%,粗脂肪含量5.22%,粗淀粉含量71.14%,赖氨酸含量0.32%。经北京市农科院玉米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10.30%,粗脂肪含量4.52%,粗淀粉含量72.93%。3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8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91.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5%;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1.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4.1%。

10、忻黄单78

审(认)定情况:山西省玉米研究所玉米育种一室育成。2004年1月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生育期特早熟区120天,陕西、河北夏播90天。株高220~240cm,穗位75~80cm,茎粗2.7cm,主茎叶数16~21片,穗长22~25cm,穗粗5.3cm,行数16~18,行粒数46.8,出籽率87%,千粒重320~360g,容重高达780克/升,籽粒黄色半硬质,商品性好,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20.9%。高抗矮花叶病、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丝黑穗病,抗红蜘蛛,活秆成熟,株型结构合理,灌浆快,籽粒品质好,其商品粮是养殖业的最佳饲料。10、忻黄单78

产量表现:本所品比试验,亩产907.5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15%。2001年参加省早熟区预试,四点平均亩产479.1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29.45%。2002年~2003年省特早熟区区试,参试品种13个,全省五寨、宁武、平鲁、右玉、天镇5点两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比对照晋单43增产15%,居第一位。2003年参加省特早熟生产试验,比对照晋单43号增产10%,居第一位。2000年以来,先后在我省寿阳、五寨、岢岚、阳曲、神池、忻州、灵丘等地大面积试验5000多亩,亩产达450~700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中单104、张玉1号等增产10~15%。2000年陕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试验,平均亩产531.5公斤,比对照沪单4号增产14.9%,居第二位。10、忻黄单78

宝鸡县良种场试验,平均亩产525.2公斤,比对照沪单4号增产11%,居第三位。沧州市运河区种子公司试验亩产610.1公斤,比对照冀单31号增产10.8%,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平均亩产524.9公斤,比冀单31号增7.5%。2002年河北沧州、藁城等地大面积示范,表现突出,一般较当地品种增产13%左右。适应范围及栽培要点:适于我省北部春播早熟、特早熟区(大同、朔州、忻州及其它地市的冷凉地区),内蒙、东北早熟区及我省南部、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