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_第1页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_第2页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_第3页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_第4页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需求拐点已现,站在新一轮行情景气复苏的起点1.食品饮料行情回顾1.1

食品饮料行情:多重因素致板块回调,Q4市场预期边际好转2022年至今(12月9日),申万食品饮料指数累计下跌15.00%,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18位。同期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11.89%、19.07%,食品饮料行业跑输上证指数

3.11pcts,跑赢沪深300指数4.07pcts。从行情演绎的节奏看,一季度受俄乌冲突、美元加息预期等外部因素扰动影响,单季度下跌20.36%。二季度上海等多地疫情散发,对行业经营基本面造成扰动,6月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出现一定反弹。三季度受资金面因素以及双节期间疫情反复等影响,板块再次下探。而四季度在防疫政策优化的市场预期下,板块复苏逻辑开始演绎,市场表现回暖。分子板块来看,除啤酒外,各细分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啤酒行业因旺季动销好,淡季存在世界杯事件催化等因素,表现相对较好。预加工食品如预制菜等今年在C端渠道表现较好,B端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市场表现也相对靠前。而乳制品则因三季度动销不畅,业绩表现较弱,跌幅相对较大。1.2板块估值:板块估值回落,布局价值凸显板块估值方面,22年至今,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已从年初的44.22X回落至34.40X,降幅为22.21%。从变化节奏上看,期间内仅在二季度末和四季度11月以来预期改善后估值有所提升。目前,板块估值水平对应过往10/5/3年的分位数分别为71.88%、48.24%、23.53%,板块估值性价比逐渐凸显。子板块估值方面,除休闲食品、保健品和其他酒类外,其余子板块估值均有下降。其中,白酒的估值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8.67%,其次为乳制品,估值下降19.70%。而预加工食品、肉制品、调味品、啤酒板块估值水平则分别下降12.40%、6.15%、5.78%、0.70%。1.3基金配置比例:持仓市值靠前,超配比例居市场首位食品饮料持仓市值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二位。2022Q3食品饮料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为5096.65亿元,环比下滑10.36%,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位,仅次于电力设备行业的5127.92亿元。板块维持超配,超配比例位居各行业第一。自2005年以来,基金重仓持股中食品饮料板块基本处于超配状态。2006Q2基金重仓持股食品饮料板块占比达到39.31%的历史较高水平。2020Q4以来超配比例有所下滑,2022Q2开始环比回升,基金重仓持股中食品饮料板块市值占比为16.11%,2022Q3进一步提升至16.46%,而食品饮料板块在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流通市值合计中占比为8.05%,超配比例达到8.41%,环比+0.37pcts。2.回顾与展望: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将重回较快增长2.1回顾过往:22年场景约束叠加成本影响,消费承压明显2.1.1消费需求呈现疲软态势,消费者信心较为低迷消费复苏节奏受疫情扰动,目前仍处恢复期。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现出波折中恢复的态势。2021年全年社零总额为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复合增速为3.9%,初步实现修复,展现出我国消费市场一定的韧性。但2022年上半年全国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叠加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等外部因素,国内消费再次遭受冲击,3-5月社零单月同比分别下降3.53%、11.10%、6.70%,直至6月后才开始逐步恢复,6-8月社零单月同比分别增长3.10%、2.70%、5.40%。9-10月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伴随人员流动的增加,各地出现散发疫情,对消费恢复造成扰动,社零增速放缓,9-10月社零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50%、-0.50%。截至10月底,社零累计同比增长0.60%,相较疫前增速水平仍有差距,后续存在较大恢复空间。分类型看,由于餐饮消费对线下场景更加敏感,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增速波动高于商品零售。21年全年餐饮收入约为4.7万亿元,与19年相比,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而截至22年10月底,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累计值分别达到3.5、32.5万亿元,对应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00%、1.20%,预计未来随着防疫政策不断优化,餐饮修复弹性更大。消费信心仍较低迷。从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来看,自疫情以来,消费者信心在疫情爆发初期以及22年宏观经济遭受冲击时,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消费意愿亦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但10月开始已经有回升的趋势。消费者信心低迷的二季度,食品饮料行业部分板块承压明显。在疫情影响供应叠加消费需求疲软、消费信心下滑的情况下,2022年单二季度食品板块业绩承压,其中,仅白酒、啤酒、调味品收入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其他休闲食品、饮料等板块承压更为明显。消费场景受限叠加供应不稳定,餐饮及零售承压明显。在疫情影响下,消费场景本身被限制,或因无法维持经营而停业,配套的仓储物流环节亦受影响,使得产品订单管理、效期管控以及交付体验均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产生缺货及库存等问题。综合使得餐饮及零售业经营下滑明显,尤其4月疫情严重时,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大幅下滑,其中餐饮下滑更加严重。具体到板块,啤酒及餐饮链行业受影响明显。现饮场景占啤酒消费的比重较大,疫情期间餐饮场所受限制明显。从啤酒产销情况来看,2022年3-4月,啤酒销量相比疫情前下滑明显,10月的第二波疫情中,啤酒当月产量较2019年同期下滑14.4%。此外,调味品餐饮端销售也同样受到扰动。以B端业务为主的调味品企业日辰股份为例,2020年各季度营收同比均有下滑,而2022年的二三季度也再次因疫情影响餐饮场景,销售同比下滑明显。2.1.2

大宗商品成本继续上行,大众品毛利率承压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近期包材成本有所下降。自2020年以来,疫情及国际政治等因素持续推升食品饮料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目前啤酒原料大麦、乳制品原料生鲜乳、调味品原料大豆等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企业成本端产生较大压力。而包材成本如铝合金、瓦楞纸及玻璃等,2022年逐步从高点回落,降幅明显,但部分企业采用锁价方式,仍承受较高包材成本压力。成本压力下,近年来各大众品板块毛利率均有承压。从食品饮料主要子板块历年毛利率同比变动中可以看出,2020年及2021年大众品毛利率水平普遍有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软饮料、啤酒、乳品及食品综合板块毛利率也有明显下降,大众品整体毛利率水平受影响仍较严重。2.1.322年居民储蓄增加,23年消费将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疫情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增速均有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50万元,同比增长3.20%,人均消费支出为17878元,同比增长1.50%。收入增速的下降慢于消费支出的下降,主要与消费者信心下降、出行等接触性消费受到影响有关。从储蓄来看,2022年上半年住户存款远超去年同期,应急性储蓄增加,消费更加理性,谨慎和客观。居民储蓄增加预计也与22年消费场景限制,接触性消费频率减少有关,短期对消费有所压制,预计随着防疫政策不断优化,23年居民消费场景将大幅恢复,接触性消费如出行、餐饮等将有望大幅提升。根据我司宏观组预测,22Q4实际GDP增速将进一步回暖至4.1%的水平,22全年增长3.3%左右;2023年服务业、消费复苏拉动经济复苏,叠加低基数效应,预计2023年全年GDP增长5%左右,节奏上二季度是全年高点,单季度达7%。消费结构方面,食品消费占比有所上升,预计经济复苏后,结构升级趋势恢复。从居民支出端来看,20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约2pcts,其中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上升约1.6、2.7pcts,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倾向提升更多。而从社零消费的结构来看,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占社零整体的比例与恩格尔系数变动基本类似,20年增加0.43pcts,21年出现小幅回落。食品支出占比的短期提升引发了对我国消费降级的担忧,短期内或许由于收入增长放缓以及经济预期转弱等因素,居民食品支出占比有所提升,但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仍在,伴随疫后经济逐步复苏,消费仍将呈现结构升级趋势。总结:22年受疫情对消费场景的影响,消费表现较为低迷,在疫情高发时期,社零数据下滑,疫情缓解后,社零数据有所恢复。其中,餐饮受消费场景约束影响明显,截至10月底仍有5%左右的下滑。但观察居民消费支出以及储蓄情况,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快于收入下降,预计一方面与消费信心低迷有关,另一方面,也有22年疫情影响下,接触性消费场景缺失有关。随着国家防疫优化政策的出台,预计在大力稳增长、促消费的背景下,居民消费信心将有所恢复;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后,接触性消费,如餐饮、酒店出行、购物等都将大幅提升,预计食品饮料行业中餐饮链条复苏弹性最大。2.2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加速到来,全球消费进入恢复周期2.2.1全球防疫政策持续调整,国内发布20条优化措施疫情传染性增强下,2022年全球普遍大规模反弹,疫苗接种在2022年初已达较高水平。疫情病株逐步向高传染性发展,2022年初至今,在奥密克戎迅速传播的情况下,各主要国家及地区的新增病例数量均超越前高。新病株毒性相对有所下降,并且在力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各主要国家及地区人均疫苗接种次数均接近或超过两次,疫情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相对以前有所下降。参考海外规律:疫情初始,各国家地区管控压制疫情后逐渐放松,后续有所反复,2022年普遍出现明显放松趋势。由于初期难以准确评估新冠的后续影响,各国在第一轮爆发时都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根据新冠传播途径,从人员接触入手,关闭病毒容易在人际传播的场所,首先针对餐饮、酒吧、娱乐场所这类存在面对面沟通的室内场景制定严格限制措施,减少或直接取消室外大型活动。根据牛津大学统计的管控严格指数,管控强度与新冠疫情具有强相关性,阶段性高点分别位于2020年11月份,2021年7月份和2021年12月份,分别对应阿尔法、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病毒迅速传播初期。随着疫苗接种普及、防疫手段进步,海外经历了几轮政策调整后,逐步加大放开力度,同时配套出台纾困补助、刺激消费的强力政策。到2022年,疫苗接种处于较高水平,且疫情毒性下降,各国家地区的管控力度均有明显下滑,且暂未因疫情反弹明显而继续加大管控力度。立足国内,政策不断优化:国内二十条优化措施推出,消费有望持续恢复。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渐优化,全国加速复产复工,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消费端有望加速进入恢复周期。2.2.2以海内外经验看本轮消费恢复时间及路径(1)美国:管控自2021年开始持续放松,消费大多已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美国疫情管控自2020年3月开始,5月放松管控,21年政策有所反复,但随后持续往放松发展,2022年多州取消室内佩戴口罩规定,标志着美国彻底进入共存阶段。对于美国经济发展及餐饮和零售业,仅第一次疫情冲击下的管控影响较大,此后持续处于缓慢恢复状态。其中零售渠道仅增速受冲击,疫情期间也在持续同比增长。餐饮则在2020年底前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交通出行方面,则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其中货运已比较接近,国内航班也已恢复到疫情前90%的水平。娱乐场所如电影院的恢复情况波动较大,曾于2022年5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以上,但疫情反复后明显下滑。(2)日本:日本完整经历七轮疫情,管控政策反复明显,经济持续波动中缓慢恢复日本在疫情之初开始管控,2020年4月管控最严格,5月底开始放松,但此后随着疫情反复,日本管控力度波动明显,2021年6月前后达到疫情以来的最高力度,此后整体呈持续放松状态,2022年4月前后有明显放松趋势。而从经济表现来看,2020年5月的放松,各出行指标、消费活动指标等均全面反弹,其中旅游、电影院等前期被限制较多的出门类活动反弹明显,餐饮、零售等亦有恢复,但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疫情政策的周期性管控和放松,各指标也在持续震荡,整体有缓慢回升的趋势,其中零售在2021年底基本与疫情前持平。而2022年4月明显放松后,餐饮收入明显反弹,超过疫情前水平,航空客运也明显提升,但交通出行方面整体依然低于2019年。(3)新加坡:两次明显管控放松,餐饮和零售迅速反弹新加坡在疫情之初的2020年3月份采取了较严格的管控,但此后逐渐放松,期间政策反复较小,管控力度的明显下降发生于2020年6月以及2022年3月前后。而GDP水平在2020年二季度下滑明显,此后逐步恢复,2021年底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而零售及餐饮渠道,亦在2020年6月大幅回升,此后处于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底零售指数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2年3月后,进一步的疫情管控放松下对零售及餐饮均有促进,餐饮指数目前接近疫情前水平,其中食品供应商收入在2022年明显放松后,有明显恢复。居民出行方面,2020年6月放松管控后,国内的出租车日均出行反弹明显,2020年底即恢复到疫情前的95%,2022年3月放松后,国际的航班才逐步恢复,目前约为疫情前50%水平。(4)香港:管控措施调整后零售、餐饮等边际改善,目前仍未完全恢复香港疫情管控自疫情以来较为严格,期间根据疫情反复情况有所调整,使得整体上香港疫情控制较好,直到22年初才爆发大规模疫情,并于22年4月开始在疫苗接种率提升后,放松相关社交距离措施,并于三季度调整了入境检疫政策。从宏观经济的变化看,在22年之前的强管控环境下整体并未完全恢复,22Q2放松后当季GDP同比增速出现反弹,并且相较19Q2也有明显增长。就消费而言,管控放松后,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环比由负转正,改善明显,此后持续修复,9月已恢复至19年同期的9成水平。分品类看,食品、酒类及烟草受影响较小,但仍未恢复至19年水平,而耐用品消费在政策支持下恢复较好。餐饮收益方面,也呈现类似特征,4月放松后增速反弹,但目前仍未完全恢复,9月同比19年下降7.5%。而出行方面,虽然相关入港政策有所调整,但相较疫前仍有较大差距,地铁客流情况目前则恢复至疫情8成左右。(5)韩国:食品、餐饮在管控放松后持续恢复,食品恢复节奏更快韩国的疫情管控放松主要在20年4月、21年1-7和22年4月,目前已基本回到较低水平。从放松后宏观经济的整体反应看,首次放松后次季度GDP反弹,而21年上半年的放松使得经济进一步恢复,并于21Q1已基本恢复至19Q1的经济水平。而第三次放松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从消费角度看,前两次放松后当季消费增速加快,第三次放松后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同比19年的增速,整体依旧保持加速趋势,21Q2最终消费支出同比19Q2便已实现正增长。而将食品和餐饮消费区分来看,三次放松后基本上当月或次月增速水平也均有提升,恢复节奏上,食品消费恢复更快,21年初便已经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而餐饮直至22年初才基本恢复。而住宿和旅游方面则恢复较慢,住宿服务目前已基本恢复,但不及食品和餐饮,而旅游人数则仍存在较大缺口。(6)德国:管控放松后次季度经济反弹,零售业恢复进程快于服务业从疫情防控强度来看,德国分别在20年5月-8月、21年3月-10月以及22年4月-6月三个时间段内管控强度出现明显放松,目前仍处于较为宽松的水平。从宏观经济整体情况看,前两次放松后次季度GDP和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速均有反弹,22年的放松效果有所减弱,但目前整体均已基本恢复至19年水平。从零售表现看,放松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当月增速环比提升。剔除汽车后的零售表现则更为亮眼,在第二轮放松后,整体延续恢复态势,21年同比19年便实现正增长,并在第三轮放松后有所加强。服务业方面,首次放松后次月服务业信心指数有所提升,第二、三次放松后当月便已改善,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运输的整体表现看,目前已基本恢复。单就运输业而言,前两次放松后航运货邮量增速均有提升,目前也已经实现恢复。(7)越南:两次疫情冲击影响明显,2022年疫情影响减弱,大幅降低管控力度后持续恢复越南在疫情之初亦采取严厉管控,此后随疫情波动,管控力度有所反复,2022年3月后管控力度大幅下降。越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季度GDP在疫情期间仅增速下滑,在2020年的第一次的管控放松后零售即反弹并同比增长,餐饮也接近疫情前水平。但疫情于2021年中反复,政府也加大管控,亦对零售及餐饮造成较大影响。但此后,随着疫情毒性下降以及疫苗普及,疫情对经济直接冲击已不明显,在管控并未明显放松的情况下,零售及餐饮明显反弹,再度超过疫情前水平。而随着2022年3月的管控大幅放松,客运方面反弹明显,零售及餐饮等依旧维持增长趋势。2.3新方向:消费潜力犹在,创新方能破局2.3.1新结构:共同富裕为引领,积极推动低线城市消费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成为执政重点。相关规划文件中,对此也有明确表述。农村、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高,蕴含较大增长潜力。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这也意味着下沉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居民收入端来看,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疫情之后有所扩大。一方面受农村和城镇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影响,同时也得益于近年来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在疫情期间也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分区域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增速较高,在20年遭受疫情冲击时,受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小,相较于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更高的收入增速能够有效地支撑未来低线市场的扩容和升级。低线乡镇消费保持较快增速,在整体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在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引下有望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而是结构及驱动力发生了变化。如前所述,相对于较为饱和的一二线城市,更大基数的低线城乡市场正在释放。这部分消费者生活物质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向。低线乡镇市场消费升级更注重实际效用,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商务宴请场景次高端白酒增速快于高端,大众宴席场景中高端增速也在提升;乳制品消费领域经典、特仑苏、有机奶增速快于基础白奶,节庆送礼档次逐步提升;啤酒行业各大酒企加大了低线网点拓展,同时主流价格带逐步从过去的6元以下向8-10元价格带提升;调味品行业消费者更加重视有机零添加等健康系列产品,有望承接高鲜酱油向上升级趋势。2.3.2新人群:新消费人群壮大,新品类渗透率有望提升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消费群体也在发生变化进而诞生出更多新兴品类。我们注意到即使在疫情期间,具有新消费属性的品类依然维持了较快增长水平。疫情复苏后随着线下人流、社交活动的逐步恢复,这些品类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整体来看疫情后两类消费人群在逐步壮大:独居青年与新世代宝妈。独居青年消费决策独立,注重悦己型消费。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独居,独居青年的消费决策相对独立,以自身的需求为中心,在某些品类的消费升级欲望高于非独具人群,催生出更加悦己型的单身经济,倾向个性化、前卫、高端化的消费,推动了预制菜、精酿啤酒、预调酒等新消费快速渗透趋势。新世代宝妈主理全家需求,注重安全性和品质感。宝妈逐渐转为90后为主,同时作为是职场女性和孩子的照顾人,主理家庭的需求。新世代的宝妈群体的学历、收入、社会地位更高,注重消费的科学性,偏好品质感、安全性和有效性。除了母婴保健品外,宝妈作为家庭消费决策者影响日常零食购买、餐桌调味、家庭烘焙等,无糖饮料、奶酪等健康类新兴产品以及西式料理文化也在加速普及。(1)预制菜外卖需求增加,预制菜使用有利于提升出餐效率。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投入到家庭烹饪的时间相对有限。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体,通过外卖解决日常饮食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方式。与此同时,疫情对堂食场景的冲击,以及出于自我保护,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外卖消费。截至2020年,我国的外卖用户数量已增长至4.6亿人,对应外卖市场规模为6,646亿元,2011-2020年复合增速为46.26%。外卖商家通过采用预制菜(料理包)进行菜品烹饪,可以加快出餐速度,提升消费者体验,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加快周转,增加门店营收。此外,对于门店面积有限的小B餐饮,采用预制菜也可以提升门店产品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前序处理流程较为复杂的菜品。冷链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预制菜行业迅速发展。2021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到5,224万吨,同比增长6.05%。同期,我国运输配送主要设备冷藏车总量达到14.36万辆,近4年的CAGR达到17.80%。冷链建设预计仍会保持较快增速,为预制菜业务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而预制菜企业数量也乘势迅速增长。中国预制菜人均消费仅日本三分之一,远期发展空间近万亿。针对2021年狭义预制菜的三种品类分别测算规模,推测市场空间2200亿,其中净菜500亿、调理肉制品1500亿、即热型料理包和礼盒等200亿。而广义上的预制菜规模,加上佐餐类卤制品(2020年1798亿)、速冻面米(2019年774亿)、方便面(2020年1054亿)等,规模则超过7000亿。参考日本预制菜消费,根据Statista数据,2013年日本人均预制菜消费量达25kg,并维持在20-25kg水平,而中国人均消费量从2013年的5.4kg提升至2021年的8.9kg,也仅为日本的1/3水平。仅从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狭义预制菜市场规模能达到近7000亿元,再考虑消费升级带来的预制菜消费质量的提升,中国预制菜远期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水平。(2)啤酒及低度潮饮酒啤酒企业推出高档新品,营销突出产品情感属性。追求新潮、品质的消费者具有消费能力强、敢花钱、价格敏感度低等特点,再加上“少喝酒,喝好酒”等健康观念的影响,在有消费能力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购买高档产品。而各啤酒厂商也抓住了这一点,纷纷推出高档产品,在改善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的同时,也试图抓住啤酒消费的发展趋势。对于产品的营销,也在持续突出产品的特色和卖点,以华润雪花的SuperX产品为例,为突出其“酷”的主题,通过赞助《这就是街舞》,通过和街舞圈层的年轻人对话,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低度潮饮酒迅速起势,百润预调酒竞争领先。除传统的啤酒外,以预调酒、梅酒等为代表的低度潮饮酒也在迅速崛起。年轻人在低度酒赛道和传统品类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区别,愿意尝试更多口味,消费以悦己为主。低度酒市场规模2021年达260亿元,5年CAGR达18.6%,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关企业中,预调酒品类的锐澳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3)健康养生产品居民健康观念逐步加强,疫情有望进一步催化需求。保健品是健康养生产品的代表,不同于药食针对某类特定需求,保健品只作为正常饮食的补充,是营养物质的浓缩。在健康观念的兴起,以及居民收入提升的趋势下,保健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1年达2708亿元。在近年的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对于健康、免疫力提升等方面重视度或将持续提升,继续推动保健品需求增长。中青年养生观念逐步兴起,成为保健品消费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保健需求逐步成为中青年的刚需,新一代中青年在社会节奏加快的背景下,产生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以及缺乏运动等一系列问题,相比于规律作息,中青年更倾向于采用便利的方式,即通过养生保健产品来调节身体健康,针对的需求则主要包括美白排毒、延缓衰老等。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的中青年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已达758亿元,占整个消费品市场比例约28%。无糖饮料、奶酪等健康类新兴产品也在迅速发展。除了保健品之外,在其他的食品饮料需求中,消费者也日渐重视其健康性,催生出一批新兴的市场。例如,随着低糖低脂低能量的概念逐步普及,无糖饮料市场迅速发展,其中包括新兴品牌如元气森林的崛起,传统饮料企业也纷纷入局,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约17亿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159亿元,CAGR达38%,并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赤藓糖醇等代糖的发展。乳制品方面,近年迅速发展的奶酪作为牛奶的浓缩,是能够补充大量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高营养食品,同时兼具休闲食品属性,市场规模亦从2016年的4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23亿元,CAGR达24%。2.3.3新渠道:非即饮渠道重视度提升,零售业态百花齐放疫情期间餐饮、娱乐、商超渠道受到冲击较大,在不利背景下企业自身也发生了进化,有助于未来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其中啤酒、零食、食品加工行业变化尤为显著。例如过去啤酒企业聚焦餐饮市场份额争夺,疫情后明显加大了电商、线下零售市场的重视程度,重啤等啤酒龙头2022年上半年非即饮渠道占比已经超过即饮渠道。由于商超人流下降以及消费者更加重视性价比,会员制卖场、临期店、零食连锁店应运而生,新渠道的诞生给小食品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食品加工企业疫情期间C端放量,部分对冲了B端客户下滑。具备规模优势、技术诀窍的加工企业纷纷布局前端,更加均衡BC发展,有助于利润率提升。(1)啤酒行业:非即饮场景提升过往我国啤酒终端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场所(酒吧、KTV、夜店等)等即饮场景,而随着零售渠道的拓展,以及啤酒消费向居家、独饮、露营等场景拓展,非即饮渠道日益受到行业企业的重视,特别是疫情期间传统的即饮渠道受到限制,而在便利店、折扣店、商超、电商等渠道的渗透率提升,非即饮渠道的占比在20年也首次超过即饮渠道,达到51.3%。具体地,非即饮渠道中,相较于传统的夫妻杂货店,以商超、折扣便利店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渠道和线上电商渠道的占比提升。与此同时,和海外经济体相比,我国啤酒的非即饮渠道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鉴于非即饮渠道对应的消费场景延展性更强,并且能够契合新消费人群的购买习惯,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未来将成为各企业渠道布局的重点,其销售占比也有望进一步提升。(2)零食行业:会员制卖场、临期店、零食连锁店兴起休闲零食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快消品,其下游零售业态呈现出多样化、全面化的特点,行业内企业近年来也都在加大渠道变革,将全渠道布局作为发展重点,力求以多种销售渠道触及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由于零食购买决策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冲动性,目前我国休闲零食仍以线下销售为主,其中,2020年食品店及食品市场的销售占比为46%,超市及便利店则为37%。但近年来,会员制量贩商超、连锁零食折扣店、临期店等零售业态逐渐受到关注。这类渠道主打性价比策略,渠道利润相较过往的商超、零食专营店被压缩,使其面临的客群也更加广泛,并且有助于市场下沉。以知名零售连锁店零食很忙为例,主打“不贵好吃真量贩,人民的零食品牌”,定位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以社区门店为主,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成立5年多的时间内,门店数量便已突破1800家。在定价方面,零食很忙主打亲民策略,薄利多销,并且由于传统商超渠道的上架费、条码费等进场费用,门店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大概在20%左右。凭借这一策略,零食很忙在湖南本地市场60%以上的乡镇完成门店布局,实现市场下沉。与此同时,以山姆为代表的会员制商超近年来也持续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山姆会员店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