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第1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第2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第3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第4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已将信贷风险对银行经营成败的重要程度又提高一个阶段。可见,必须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到银行偿付能力危机的高度来认识。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系统性支付危机,但我国存在单个银行的偿付能力危机,存在系统性的银行经营危机,银行危机是我国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前我国存在银行危机,不仅涉及到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也涉及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不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经济转轨所承担的政策性因素和所有者缺位造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缺乏避险工具造成的市场风险和短借长贷造成的流动性风险。论文百事通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存款和贷款均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的60%以上。这四家国有银行的安全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由于多年的风险积累,四家银行都存在严重的经营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重过高,存量数额巨大。中国因国有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牌警告的五个国家之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是绝对保密的,不便公开,这里我们引用公开资料对国有银行1999年剥离之前的不良资产情况进行估计。从1998年按贷款五级分类法对国有银行信贷资产“清分”试点结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左右,不良贷款余额应为万亿元。200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对外宣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通过努力,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成立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大资产公司剥离不良贷款约1万亿元;二是2000年后国有商业银行每年靠清收转化、债务重组和核销等手段减少一部分不良贷款;三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进一步扩大,稀释了不良贷款比率。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有所改观,但形势依然严峻。

其二,资本金来源渠道不通畅,自补能力差。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来源渠道只有财政注资和利润留存。由于财政状况拮据,财政注资较少;利润留存也由于赢利水平低位徘徊或下降也接近断流。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小组决定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对两家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试点。按照这次注资规模,两家试点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国际监管标准8%的要求,不良资产比率也较大幅度下降。注资这件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注入资本金,它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

其三,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在信贷风险控制组织结构上,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虽然相分离,但其独立性受到业务发展需要影响。一是信贷审批人员都由当地分支行任命,专职审批人员挂靠贷审部;二是所有贷款审批以贷审会讨论方式进行,而贷审会在组织结构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在信贷绩效评价体系上,现行信贷绩效评价标准短期化激励措施多于长期化激励措施。如对各级分行领导人和信贷经营人员的奖励,过分注重存贷数量,未仔细分析存贷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绩效评价体系也对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高技术研发形成了明显的短期激励效应,不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扎实发展。

其四,信贷风险控制文化的缺位。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将首次触及到股权治理结构改革,必须致力于培育先进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全面提升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理念还比较陈旧,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一是不能正确处理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效率组合还远远不能达到最优。二是受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习惯于依靠计划指令,使用层层分解信贷指标的方式控制风险暴露,尚未形成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以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信贷风险控制意识。三是在信贷风险控制的范围认识上,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方法、理念还没有真正普遍为国有银行所接受。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再思考

其一,建立垂直化和窗口化相结合的、矩阵式信贷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垂直化就是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信贷风险的传导过程,减少决策程序中不必要环节,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有效性。窗口化就是要使信贷风险控制涵盖各业务领域,对业务领域实行窗口式管理,有利于实现对各种信贷业务风险的全面监控。垂直化和窗口化相结合,确保信贷风险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达到理想的平衡。

其二,实行区域性的信贷策略。区域信贷政策是银行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客户群结构,以及不同区域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制定的信贷政策。我国区域经济特点的各异不但不可改变,而且具有日益强化的趋势。这将使区域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别。不同的信贷风险表现形式会使不同地区处于同一生命周期阶段、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成为银行不同的信贷进退对象。因此,银行必须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区际分工,以及不同区域客户群的产权结构、经营模式、生命周期等,并据此制定不同区域的信贷进退标准。

其三,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尽快建立和完善。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尚未形成统一和清晰的信贷政策体系,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管理层对许多事情管得比较细,但管理缺乏章法和条理,经常顾此失彼,导致信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随着银行各项业务迅速发展,信贷政策越来越讲求动态化、系统化和数量化,原先那种简单、粗放、僵硬和以定性为主导的信贷政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竞争需要,这些都要求银行加强信贷政策的研究规划,并根据竞争形势和业务特点不断使之细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信贷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开发和启用信贷业务流程系统、风险评级系统、风险预警系统、贷后监测系统、制度法规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风险管理工具,最终形成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一是要做好信贷数据的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强化规章制度,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及时、完整。二是改造和优化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金融逻辑结构,提升系统档次,提高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信贷操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和控制操作风险。在此基础上,扩充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并与贷款成本核算系统以及行长决策支持系统挂接,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其四,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文化。综观国内外商业银行优秀的信贷风险文化,我们不难发现,所有商业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包括诚信审慎、稳健合规、精益求精、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主题。并围绕着这些鲜明的主题,对信贷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进行多层次、结构化的建设和维护。因此,先进的信贷风险文化具有被广泛认同的核心概念,表达了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在价值观、制度、操作、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商业银行关于信贷经营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信贷风险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鲜明主题的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的形象工程。成功的商业银行在构建信贷风险文化时,总是时刻不停地对信贷人员乃至全体员工进行灌输和激励,把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人性关怀与监督和考核、惩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银行信贷的业务发展同信贷人员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业务发展促进个人发展,个人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业务发展,提高信贷人员的创造力和忠诚度,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其五,应遵循法的精神。在日益开放、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信贷经营的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只有柔性的管理是无法成功管理贷款风险的,也是无法塑造强势、有力的信贷风险文化的;而必须遵循法的精神,充分发挥制度和规则的刚性约束,通过组织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架构,贯彻信贷经营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推行问责制,加强控制和监督,对违规行为和风险贷款明确责任,以“法治”管理模式替代“人治”管理模式。新晨范文网

其六,注重标准化建设。国际银行业对信贷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予以程序化、模式化,同时对信贷政策、制度、办法以及分析报告运用专业、规范的语言来表述,体现出一种专业精神和精品意识,提高了风险识别的准确度和信贷经营效率。

其七,国家相应宏观政策的配套。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风险是其自身所无法化解的,仅靠技术层面的措施来防范风险难以奏效,必须依靠国家各项综合宏观政策的配合,具体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

第一,进一步推动多渠道融资。我国可以考虑进一步创新市场融资制度,即进一步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思考探索其他渠道融资方式,打破国家垄断信用的金融制度,推动融资市场化、社会化,矫正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融资结构的宏观错位。打通社会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的市场机制。拓宽企业融资空间,减少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刚性”依赖,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第二,发展证券市场化解银行风险。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利用股票和资金双向扩容这一证券市场发展的极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