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1页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2页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3页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4页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PAGE31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促进学生社会化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的技能,能够自理自立,不仅是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力障碍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借助于在培智学校实习半年的机会,通过日常对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察与思考,本人主要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展开,介绍当前我国智障儿童的现状,智障儿童的介绍,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等展开讨论。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一、智力障碍儿童的介绍(一)儿童智力障碍的分级简介按照智商分数和社会适应障碍程度两个基本指标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1.轻度智力障碍智商70~55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例,下同),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他们可以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学前特殊教育,在小学正常班级随班就读。他们在学科学习(如语文或数学等课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大多数人能完成小学阶段的基本学习,具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交往能力.具有简单的阅读和应用写作能力(如写留言条、请假条、简单的应用文书等),具有简单的计算能力;青少年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成年后可以从事简单的职业劳动,参与社区生活。他们在生活环境变化时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2.中度智力障碍智商55~40分,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完成部分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基本生活方面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一般较早被发现,并在3岁前后被确诊,可以及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在康复站或学前特殊教育班接受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或班级接受以适应日常生活为主的功能性教育,能够认识常见的文字和进行简单的计算。少数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定的殊能力,如音乐能力,在专门训练下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可能存在语言方面的沟通问题或行为问题,可以借助于康复训练和行为支持得到显著改善。经过一定的职业训练,在适当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在专门的工作岗位或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从事生产劳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友谊和信任的关系。

3.重度智力障碍智商40~25分,同时具有严重的社会适应障碍。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常在出生后不久被确诊,应当对其积极进行早期干预与训练。对他们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生活自理、简单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功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增强;也可以为他们安排休闲活动或力所能及的劳动,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为改善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可以依据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的具体环境,评估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的生活状}兑,为他们制定在这一特定生活环境中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适当地改变环境,使用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实现基本的生活功能,参与社区生活,使他们生活得愉快和幸福。4.极重度智力障碍智商在25分以下,同时存在极为严重的社会适应障碍。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常常伴随着多重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日常生活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需要得到长期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但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潜能。他们可以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自理状态,表达需求和情感等。可以为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各种行为支持和身体协助,让其感觉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尊重,让他们愉快地生活。

目前国际上对智力障碍采取了一种新的、根据支持程度进行的分类,将智力障碍分为需要间歇性支持、有限支持、广泛支持和全面支持四类。新的分类方法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建立支持系统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带来新的途径和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的效果,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二)当前智障儿童的发展现状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在如今的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智障儿童的物质投资,轻视了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学校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教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智障儿童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这些孩子,怕他们烫到或伤到或弄得一踏糊涂,还怕他们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智障儿童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了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2、智障儿童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智障儿童因年龄小层次低能力差,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他们,而是去代替他们做,例如,一大早小豪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见,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帮他穿好了事。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耐心不够,总之,没有教会孩子自理的技能,也是导致智障儿童不会自理的重要因素。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当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三)生活与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殊关系。生活是与人们生计活动相联系,与人的存在方式有关的所有衣食住行、礼尚往来、闲谈杂聊等琐碎、杂乱、卑微的日常消费活动。一般泛指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形成是以他对人类整体生活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而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教育,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教育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生活,被教育者的归宿是生活,教育时时刻刻伴随着生活,在生活中产生了知识、学问与科学技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说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也在生活中养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为了缩小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别,使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立于社会,使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成员。所以,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故我们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先从生活开始,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源于生活,形成与生活。智力障碍儿童的大小便训练,进食训练,衣着训练,个人卫生训练,睡眠训练以及安全常识训练都要从生活开始。二、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合力”策略教育合力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教育合力要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在教育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在和谐、文明、向上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家庭、社区、三者之间的一教育的效果就越有保证;1.首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教育合力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作用。学校要对家庭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家长走出误区,正确的对待智力障碍儿童,广开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一是开办家长学校,有计划按步骤的对家长进行培训。二是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让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三是领导和教师经常进行家访。四是每月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课堂实验室等。五是开设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校园网,广泛与家长交流。从而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另外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让学校享受到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三是学校统一思想、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建立“三结合”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具体做法如下:初步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阶段“学科社会化课堂”的教育模式(1)初步建立学前中重度智障儿童社会化课堂教学模式学前阶段是特殊儿童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于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究中智障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重点侧重于生活自理能力、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校从两条途径展开:一是开展康复训练,为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打基础,二是开展课堂教学,促进他们自理、沟通和交往技能的形成。1.1康复训练,采用1+x+y的模式1+x+y的康复教育模式,其中“1”是集体康复教育,指在学校由教师通过课堂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康复的过程。“X”是个别化康复,指由治疗师在对儿童进行认知、言语、运动等功能的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对其进行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的过程。“Y”是家庭康复,指在教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家长实施康复教育的过程。,1.2课堂教学,培养日常生活技能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依据儿童为本和多元合一的原则。每个月安排一个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题,依据主题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课外融合教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集体互动活动、日常生活场景活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学生语言发展和动手自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增加与普通幼儿园的互动课程,定期走进普通幼儿园的教学班参与活动,与普通幼儿互动,促进其社会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或者律动操,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如何穿戴帽子围巾时,我们就教给了幼儿一首律动操,孩子在音乐旋律中学会了穿戴帽子、围巾的动作。除了在学校加强练习以外,引导家长在家庭自然真实的环境中督促、指导孩子进行相应的生活技能练习,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在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都认真仔细地学习着,进步就更大了。由于班级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各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强求,不鄙视,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学前中班的拉裤子教学中,A类学生,独立完成整套动作;B类学生,动手能力有限,或者理解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辅助手臂完成;C类学生,理解能力低,年龄又较小,需要教师把着他的手,并且对着镜子分步骤讲解与反复操作。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加强练习,形成能力。家庭是孩子和父母活动的主要场所,我校学前部大部分家长也都陪同孩子在校学习,课任老师也会把每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告知家长,回家训练使得课堂的学习内容得到了强化和巩固,促进了孩子社会化的发展。我校部分家长的家庭配合教育非常到位,家长的积极参与,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2)初步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社会化课堂”的教学模式2.1建立了社会化课堂的辅助资源社会化就是为培智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化公民所实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我校为学生社会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辅助资源。一是教师课前制作的虚拟生活场景的课件、教具和学具。二是每个教室设置活动区域,区域内投放学具,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情景。三是建了家政室、烘焙室、烹饪室、手工室、珠艺室、蒙氏室和电脑房等专用教室。四是与文化馆、市图书馆、市青少年社会活动基地和大型超市等社区和社会资源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环境。2.2形成了学科社会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构建学科教学社会化课堂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情景生活化或准社会化的原则。即要创设一些学科教学社会化情景,使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需要连接起来。例如,数学学科的钱币使用教学,按照认识钱币、使用钱币、购买商品的顺序设计教学,所提供的教学场景也按照这样的要求设计。在认识钱币环节,在课堂中提供模拟或真实的钱币;在使用钱币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店或超市使用货币;购买商品环节,先在模拟的商店中购买模拟商品,熟悉后带领学生到社区的超市中进行购物练习,回家作业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家庭旁边的社区商店或超市购物。再如学习《红绿灯》,带学生到学校东侧的十字路口观察红绿灯,再过一过马路,体会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学科教学社会化课堂的最大特点应该说是教学的体验性和可操作性。在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多体验,多操作才会形成技能,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方能模仿运用。例如教学《味道》:教师准备了糖、盐、醋等调味品,学生在真实品尝中学习酸、甜、咸等味道,在品尝中辨别这些味道。在学习时钟时,教师制作了时钟教具,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认读时间。我校采用上海卢湾区的生活教材,注重学科教学系统化和序列化。学科社会化课堂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主线,为学生最终走上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低年级中重度智障儿童以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为主;中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以居家生活能力训练为主,如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和简单的烹饪等,学校专门设置了家政室。培智高年级设置了职业生活能力训练课烹饪和烘焙,学校添置烘焙室和烹饪室,训练学生学习一技之长,掌握初步的职业技能,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3)建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化课堂的教学模式3.1依据学生实际开发内容为了培养职高培智生的职业生存技能,学校开设了烘焙和烹饪专业课,两位课任教师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采用主题教育形式,烹饪专业围绕炖、煮、煎、炒等烹调方法,按照从单一食材到复合食材、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主题进行教学。烘焙课从简单的饼干类制作,到蛋糕制作,再到各类月饼制作,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2依据学生实际开展训练烹饪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很缺乏这方面的基本功,加上理解能力差和手脑协调能力差,学起来进度很慢,难度也很大,因此课堂上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不管学生本身的基础和条件怎样,教师都努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操作的每一步环节中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体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职教课中教师发现、培养接受能力快,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做小先生,去教接受慢、能力差的学生。这样无论对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弱的学生都起到了积极的锻炼作用,促进大家共同进步。课堂上学习一项技能,制作一道菜肴或一个点心,在操作时间和量的方面都是有限制的,光靠几节课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个动作要领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安排在教学前、教学中或教学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徒手练习。学生们集体在老师的指令下统一进行操练,这种训练的方式简单、氛围轻松,效果也很好。徒手练习不仅是学生顺利完成成品的有效保证,也是学生真正掌握技能的合适途径。3.3职教课的社会化实践学校除了加强校内职教课的基本功训练,布置回家后的制作练习外,更为学生走向社会实践拓展资源,学校与市爱心义工协会联系了我市百信超市面包烘焙房,学校师生将定期到他们的烘焙房进行实践操作,他们为我们师生免费提供指导。学生在他们的面包房接收专业技能训练,培养职业技能,好的学生将进入他们的面包房工作,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2.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智障儿童的父母往往因为子女的先天不足而包办代替,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许多生活自理的机会,这直接养成了他们在生活上的依赖习惯,使先天的缺陷逐渐转化为后天的“弱智”。我们认为“勤能补拙”,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环境的教育训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丧失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这时,学校的配合是关键。我校依托家长学校,邀请专家来给家长作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小孩参加劳动,如何加以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家长的认识和训练水平。并且,老师把对小孩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情况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并请家长把小孩在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请家长做好记录,老师再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做的不到位的技能再及时给予纠正和强化,真正实现了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家校合力效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绝大部分来自与家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学校,社会,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具体从一下几方面进行训练。(1)大小便训练大小便要喊成人,这对于一个即便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困难的事,但这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却是件新鲜事,为此,智力障碍儿童常常会穿着尿湿的裤子继续坐在座位上若无其事的玩;不仅如此,即使带智力障碍儿童到厕所里,他们也不会自己小便,在小便池前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却好奇地看别人在干嘛。于是,家长们对她进行了观察、记录,逐步掌握了史友娣的大小便规律,继而采取定时提醒的方法。在提醒时要求他们自己对家长说:“我要小便”,帮助她慢慢建立正确的大小便的反射活动,知道大小便要喊成人,并且要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其次,家长再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学习小便的方法,通过边教边练的形式,让她逐步学会自己小便的方法,然后,家长在一旁用语言进行提示,让她反复地练习,强化她对这一方法的掌握,以达到大小便自理的目的。(2)进食训练我们学校一年级殷嘉玲同学的家长反映她的进食能力很差,喝水时不是呛了,就是会从嘴边漏下来,进餐时不能正确的使用吸、咬、嚼、吞、咽,没有明显的区分,几乎是一气呵成;不能较好地区分食物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经常是连皮带核一起下肚,针对这些表现,针对她的情况家长从基本的饮水训练开始,先帮助她学习吸、喝、咽、吐等口部动作,并和她面对面地做示范,让她学着家长的样子做出动作,通过语言提示把相应的动作和名称对应起来,使她逐步掌握这些动作,并同时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第二步是进食训练,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先让她学习掌握咬、嚼、吞、咽等进餐动作,然后反复练习,使之熟练,再让她边吃边慢慢地一步一步练习。另外,帮助她区分食物中什么东西可吃,什么东西不可吃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她经常被果核、骨头、残渣等呛住喉咙,所以要让她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吃的,要把它们吐出来,最后,再让她学习正确使用小勺进食。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帮助她养成进食时的卫生习惯,在进食过程中反复地提醒她,进食时不要讲话,不要东张西望,吃饱了要及时告诉老师等等。如今,殷嘉玲除了使用小勺进食还不够熟练外,其他的进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按家长的要求注意进食的卫生。(3)衣着训练 我们学校一年级徐涵榛对自己的衣着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发育迟缓,不能与他的年龄相适应,他不仅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而且还不能配合生活老师帮他穿脱衣服,于是,我们便在帮他穿脱衣服的同进,引导他用动作来配合,使他先形成“衣来伸手”的习惯,进而再学习自己穿脱简单衣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只要家长拿起衣服准备帮他穿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各种动作来配合了。由于脱裤子的动作相对简单,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直接引导他学习自己脱裤子。先让他自己试用各种方法把裤子脱下来,再在他自己脱的基础上手把手地引导他学习正确的方法,并进行反复的练习,而在穿裤子时,家长则在一旁边用语言提示,也适当地给予帮助。就这样,徐涵榛不仅学会了自己穿脱裤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4)个人卫生训练由于智障儿童不知道要保持个人卫生,更不懂得如何来保持个人卫生,因此,他们往往给人一种邋里邋塌的感觉。同样的,我校一年级学生蒋欣悦也不例外。针对她这一特点及各种表现,家长时时提醒,刻刻关照,以帮助她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手脏时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擦手、擦汗等卫生习惯,并且边洗边擦时还告诉她洗擦干净后身体会更好,大家会更喜欢她,渐渐地,蒋欣悦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让习惯成了自然,使道理更浅显易懂。在培养习惯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教会她方法。如:洗手的顺序、擦肥皂的方法、漱口的要领以及如何擦嘴、擦手、擦汗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使蒋欣悦养成了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了一些个人卫生技能,同时还提高了她对周围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5)睡眠训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提高儿童自理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智障儿童的精神似乎比正常儿童充沛许多,不能自觉、安静地入睡。我校三年级学生陈涛不仅自己睡不着,还喜欢在床上爬来爬去,发出叫声,影响其家长的休息。于是他的家长想办法试着让陈涛和自己的枕头、被子交朋友,知道睡觉时头要枕着枕头,要盖好被子,家长和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家长还轻声提醒他不要讲话,手脚不要乱动,把眼睛闭起来,就这样陈涛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经过反复训练,陈涛逐步养成了较好的睡眠习惯,基本上能自己安静地入睡,他的自控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提高。(6)安全常识训练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孩子们也将越来越早地独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因此,安全常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特别对智障儿童来说,他们认知水平低,动作发展不协调,思维缓慢,记忆力差,更不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这就需要家长通过细致的观察,不断地提醒他们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地方可去,什么地方不可去等等。我们通过观看电视、电影、设计场景等来教育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下,不能随便走开或离开自己认识的人,不能跟着陌生的人走。经过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学生已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具备了粗浅的安全意识。3.最后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即社区对学生的影响,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和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所以应给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形成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社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关注,为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做法如下:(1)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智力障碍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应给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方向对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庭影响的协调一致,实现各种教育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效果。(2)社会应该支持并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的支持与组织下,学校可以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智力障碍儿童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内容,并集中意见提出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进一步发展与进步的具体策略和方案。(3)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校外教育机构应该建立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的策略。校外教育机构的具体任务是相互交换情况,研究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具体表现与进步。另外校外教育机构应该鼓励进步,宣传表扬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进步的事实,鼓励其家长与老师,再接再厉为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制定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进步与发展的计划和具体措施,让家长老师看到发展的希望,激发他们的信心。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家庭和学校建立不足档案,针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的不同发展障碍采取具体的措施。因材施教。(4)校外教育机构与学校家庭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以校外教育机构为领导力量与学校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鼓励学校家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社会各界可以指有关工矿、企业和部队等单位。社会可以请这些部门的优秀同志到学校家庭等作报告,宣传关爱智力障碍儿童,关心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主题。(二)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智障儿童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如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为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虽然你有残疾,但要不怕苦,不怕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谈话法根据智障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智障儿童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通过听故事,帮助智障儿童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智障儿童受到感染、教育。在练习中增强智障儿童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2.故事法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智障儿童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智障儿童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智障儿童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智障儿童受到感染、教育。3行为分辨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例如,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孩子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教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孩子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哪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智障儿童上进的意识。4.集中教学智障儿童的教育是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对于游戏和生活中的故事、儿歌等,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会更浓,教师要抓住课堂教育的大好时机,有意识地对智障儿童进行培养和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例如,教学《勤劳的小蜜蜂》、《劳动最光荣》等故事和歌曲时,有意识地培养智障儿童热爱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为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再如,通过故事表演、音乐游戏等,可以使智障儿童练习自我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技能。另外,对智障儿童自我服务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儿歌或歌谣的形式加以灌输,使智障儿童先认知后实践,最后形成能力。(三)教给智障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智障儿童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他们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他们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1.游戏游戏是智障儿童最喜欢、最愉快、最积极开展的活动。教师可以将生活技能的学习内容与操作练习融入游戏,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例如,玩角色游戏“娃娃家”中,通过给娃娃穿脱衣服、扣扣子、系围裙、系鞋带等来巩固这方面的技能。在游戏“小饭店”中,通过发碗筷、打扫餐厅,培养智障儿童爱劳动和有序做事的好习惯;通过当客人,锻炼智障儿童有礼貌和使用筷子的技能;通过收拾碗筷,培养智障儿童有条理的整理物品的能力。再如,可以通过“小手变白了”、“给小扣子找家”等简单的游戏,有意识的培养洗手、自己扣钮扣的能力等。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开动脑筋,智障儿童的许多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再游戏中得以练习和培养。然后,再帮助智障儿童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智障儿童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2.儿歌智障儿童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智障儿童的兴趣。比如在教智障儿童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智障儿童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在教会智障儿童自理技巧时,我们教师依照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寓教于乐。根据智障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教师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智障儿童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例如:在韵律活动中我们教师编排了“一日操”游戏,并在音乐的旋律下练习刷牙操、洗脸操、穿衣操……智障儿童在开开心心的状态下习得了本领。其二、因材施教。由于智障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智障儿童,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智障儿童,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其三、秩序渐进。智障儿童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智障儿童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智障儿童总是会撒饭粒,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培养,他们掌握了吃饭的技巧,渐渐地进步了很多。

其四、品尝成功。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智障儿童生活自理的动力。当智障儿童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智障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智障儿童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智障儿童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你行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智障儿童实现成功,以免挫伤智障儿童积极进取的精神。(四)巩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