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大班教育笔记3篇这是幼儿大班教育笔记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幼儿大班教育笔记第1篇晚饭的时间到了,晴天看到桌上的大虾特别高兴:“哦!姥姥做大虾啦!”等到餐具摆好,大家都坐下后,我将剥好的大虾放到晴天的餐盘里。可是,晴天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吃我剥好的大虾,而是自己从盘子里拿起了一个大虾剥了起来。虽然我担心她把汁弄到桌子上,但并没有阻止她,而是将餐巾纸放在了她的身边。看着晴天认真专注地剥着大虾,我不失时机地鼓励说:“看看我们晴天,今天自己剥大虾了!”晴天听到我的鼓励,看看我,又朝着一旁坐着的妈妈做了一个得意的鬼脸。剥好大虾后,晴天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这可是她人生第一个自己剥的大虾啊!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我和她妈妈会心地一笑,我知道从此这项剥大虾的“工作”不属于我了。吃完一个大虾,晴天又拿起了第二个大虾。本来想提醒她吃点别的菜,但我欲言又止了。而妈妈却说话了:“先把餐盘里的虾吃了。”晴天一歪小脑袋说:“我自己剥!”妈妈没再坚持,看着她饶有兴趣地剥着大虾。晴天剥好第二个大虾之后,并没有放到自己的嘴里,而是将大虾举到了妈妈嘴边,说:“你吃吧!”妈妈愣了一下,说:“你吃吧!”我赶紧向女儿使了一个眼色,女儿一边张嘴,一边说:“好!妈妈吃。谢谢!”然后夸张地吃了下去,我看到了女儿的感动。接下来,晴天从妈妈的身边挤到我的身边,将剥好的第三个大虾放到了我的嘴边,说:“姥姥吃!”我尽管很开心,但还是心安理得地接过晴天给的大虾,说:“谢谢晴天!大虾真好吃!”我接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说:“你会给姥姥剥大虾了,姥姥好幸福!”看到妈妈和姥姥都吃了自己剥的大虾,晴天很开心,自己剥了吃起来。看着正在剥大虾的晴天,我想起了第一次我们俩分享牛油果的情景:我将牛油果从中间分开,用勺子喂她。她吃了几口后,从我的手里拿过勺子,用大把攥的方式,笨拙地舀出一勺牛油果,放到我的嘴里,我下意识地躲了一下。一是牛油果价格比较贵,我是买给她吃的,我怎么能吃呢?二是从卫生的角度来讲,我不能跟她共用一个勺子啊!晴天看到我的反应,说:“咱俩分享!”我当时很惭愧,成人的顾虑太多,辜负了孩子的童心。我马上又拿了一个勺子说:“晴天和姥姥一人一个勺,咱俩分享吃吧!”我看到了晴天由失望变得开心的笑容,由衷地感谢自己没有辜负孩子的一片好意。我看过很多的祖辈们看孩子,宝宝给他们食物的时候,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吃一下,有时根本就不吃,说:“姥姥不吃,宝宝吃吧!”其实,孩子是从成人的反映上来认知这件事的,他们并不能体会成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会认为:我给姥姥吃,姥姥不吃,姥姥是不爱吃,我要听姥姥的话,下次不给她吃了。无论是假吃还是不吃,都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姥姥不喜欢吃”。慢慢的,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不再给我们,不再询问我们了,而是自顾自地吃起来了。于是我们又失落了: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其实,这是我们的行为,给孩子的错误认知。孩子的每一个不当行为的背后,都有我们看护者不当行为的影子。晚餐继续进行着。晴天还在剥着盘子里的大虾,我和她妈妈继续享受着她的“服务”。今天我们不用动手了!姥姥有话说:我知道祖辈们看孩子都是尽心尽力的,在孩子饮食方面更是百般照顾,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孩子。我曾看到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个奶奶经常带着孙子去一家牛肉面店吃面,奶奶总是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到孩子碗里。有一天,奶奶端面时将自己碗里的牛肉都夹到另外一个碗里,才端着两碗面到孙子面前。但孙子盯着奶奶的碗,质疑奶奶今天没有给自己牛肉,还怀疑奶奶偷吃了,最后孙子竟将桌上两碗面都打翻,然后气呼呼地走了。看了这样的报道很心寒,但那不正是我们错误的养育行为造成的后果吗?所以,我们祖辈看孩子,千万不要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给孩子。殊不知,那样做表面上是爱孩子,实则是害了孩子,使孩子眼中只有自己,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和存在。幼儿大班教育笔记第2篇大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老师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幼儿大班教育笔记第3篇孩子变得爱举手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后财产确定协议书
- 数码器材租赁合同
- 艺术品拍卖协议
- 户外广告制作与安装合同
- “双碳”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以TCL集团为例
- 加工制造工时合同标准文本
- 牵张成骨上调成骨细胞的Focal Adhesion通路和VEGFA合成促进微血管生成
- 准现房代销合同样本
- 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加班餐饮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实践基地挂牌协议书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默写
- 数学-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湘豫二模)试题和答案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技能考核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初三5月小二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中央2025年中国残联直属单位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常用审计技术和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卷簧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EE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2025年武汉农业集团限公司(校招)招聘【12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