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4月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3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代币管理制就是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当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定数量的“标记”加以强化,期望行为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将“标记”按事前编制的激励系统转换成物质奖励。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代币管理制的是:A.幼儿园老师经常用小星星贴纸来鼓励表现好的孩子B.某企业按员工每月接受表扬的次数,确定当月奖金C.游戏规定优胜者可获得奖券,积累奖券可换取奖品D.顾客在商场购物获得积分,年底用积分兑换打折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②当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定数量的“标记”加以强化;③将“标记”转换成物质奖励。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表现好属于“期望行为”,小星星贴纸属于“标记”,此标记没有“转换成物质奖励”,不符合定义;B项:表扬属于“期望行为”,表扬的次数属于“一定数量的标记”,此标记转换成月奖金,符合定义;C项:获得优胜属于“期望行为”,奖券属于“标记”,此标记转换成奖品,符合定义;D项:购物消费属于“期望行为”,积分属于“标记”,此标记转换成打折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甲、乙、丙三名同学定期去阶梯教室参加选修课,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6天去一次,丙每隔10天去一次。某星期一,三人在阶梯教室相遇。问下次相遇是在星期几?A.星期四B.星期三C.星期二D.星期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6天去一次,丙每隔10天去一次”,即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7天去一次,丙每11天去一次,故下一次相遇应该在462天(6、7、11的最小公倍数)之后,462÷7=66个完整的周期,所以下一次相遇仍然为星期一。因此,选择D选项。3.下列选项中,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高下相倾,难易相成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福和祸是对立的矛盾,但同时又有相互转化的趋势,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高下相倾,难易相成”中“高下”、“难易”均体现矛盾,“相倾”、“相成”是矛盾相辅相成的表现,体现的是矛盾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因此,选择B选项。A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事物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指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A项排除。C项:“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这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C项排除。D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水珠滴落,天长日久也可以把石头滴穿。喻指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完成艰难的事情。这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D项排除。4.为节约用水,某市决定用水收费实行超额超收,标准用水量以内每吨2.5元,超过标准的部分加倍收费。某用户某月用水15吨,交水费62.5元,若该用户下个月用水12吨,则应交水费:A.42.5元B.47.5元C.50元D.55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根据标准用水量以内每吨2.5元,可知15吨若在标准用量内,需交水费15×2.5=37.5<62.5,故15吨超出了月标准用水量。第三步,设每月标准用水量为x吨,超出部分为(15-x)吨,由超过标准的部分加倍收费,可知每吨2.5×2=5(元),可得2.5x+5(15-x)=62.5,解得x=5(吨)。第四步,故用水12吨应交水费2.5×5+5×(12-5)=47.5(元)。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第二步,若12吨用水量在标准以内,需交水费12×2.5=30(元),小于四个选项值,可知12吨已超出标准用水量,故12吨应比15吨少交3吨超标的水费,即应交水费62.5-2.5×2×3=47.5(元)。因此,选择B选项。5.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命环境构成B.生态系统由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连结而成C.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等级D.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已经提示作答内容在第一段,考生需要先阅读选项,带着问题阅读,判断选项的正误。A项,由“把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同其生存的非生命环境(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群落内部的不同种群连结到一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系统”可推知。B项,由“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输入、输出,结构和功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可推知。C项,由“别以为生态系统只有一个或一种,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等级”可推知。D项,由“各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可知,“基本相同”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第一段中“各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可知,D选项与文意不符。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A、B、C选项均符合文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6.说起乡愁,那是一种________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安放你的灵魂、温暖你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________于儿时的故乡。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难以割舍

回荡B.与生俱来

氤氲C.永生难忘

徜徉D.刻骨铭心

徘徊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说起乡愁,那是一种________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可知,横线处要填写的成语做“情怀”的定语,同时这种“情怀”和“乡愁”有关。A项“难以割舍”形容人对事或人的感情深,难以放弃或分开,符合文意。B项“与生俱来”指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特性或行为,“乡愁”正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故乡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生活的地方,符合文意。C项“永生难忘”形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形容某些事或人令人印象深刻,和“情怀”搭配不当,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修饰的对象是“余香”。A项“回荡”意思是连续的回声引起的震响。和“余香”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余香”正是一种“香气”,与“氤氲”搭配合适。D项“徘徊”比喻犹豫不决,与“余香”搭配不当,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辨析备选词语的适用对象,选择能与“余香”搭配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回荡”一般搭配声音,“徜徉”“徘徊”的主语一般是人,均不能与“余香”搭配,排除A、C、D。验证B项第一空,“与生俱来”指一生下来就有,“与生俱来的情怀”搭配也恰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情怀”,D项“永生难忘”指一辈子也难以忘记,一般搭配“经历”、“事情”,与“情怀”搭配不当,排除。A项“与生俱来”指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特性或行为,B项“难以割舍”形容人对事或人的感情深,难以放弃或分开,C项“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均与“情怀”搭配恰当,保留。第二空,搭配“余香”,A项“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与“余香”搭配恰当,当选。B项“回荡”指回响在耳边,发出回声,多指声音,与“余香”搭配不当,排除;C项“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与“余香”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乡愁文丛》7.甲在妻子亡故后一直单身,保姆乙照顾其起居多年,现甲病危,欲将部分财产留给保姆乙,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可以通过自书遗嘱将部分财产留给保姆

B.甲必须要征得子女同意才能将财产留给保姆

C.如果甲到公证机关做了公证遗嘱,则公证遗嘱之前的遗嘱自然无效

D.甲临终前口头承诺将财产留给保姆,如果无其他见证人,该口头遗嘱无效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所以甲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需要征得子女同意。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甲可以通过自书遗嘱将部分财产留给保姆。A项正确。

C项: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所以甲做了公证遗嘱后,其他遗嘱自然无效。C项正确。

D项:根据《继承法》第十七条,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D项正确。

8.某公民的某一文学作品在其死亡后,根据著作法的规定(

)。A.该作品修改权由其继承人所有B.该作品的修改权由国家所有C.该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其继承人所有D.该作品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经过50年后将不受保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A项,《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而修改权属于该法第10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不在继承之列,因此不归其继承人所有。该项错误。B项,《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修改权专属于作者,国家也无权享有。该项错误。C项,《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因此该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其继承人所有。该项正确。D项,《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上述非财产性的权利都是人身权的组成部分,人身权保护期不受限制。该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9.在西汉时期,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这种染炉分为三个构造:主体为炭炉,下部是________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它曾让几代学者对它的用途________,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是一种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接收

孜孜以求B.承接

迷惑不解C.收纳

朝思暮想D.盛放

潜精研思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曾让”“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学者过去对“它的用途”不了解。因此,填入词语应表达“困惑、不了解”的含义。A项“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C项“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D项“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A项、C项和D项均无“困惑、不了解”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迷惑不解”意思是对某一事物怀疑迷惑,认识不清,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承接”指用容器接受,“承接炭灰的盘体”搭配得当。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不含此意的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第一空较难排除,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三词均不能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A、C、D。“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填入符合句意。验证第一空,“承接”填入此处表示盘体的作用是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主体为炭炉,下部是······炭灰的盘体”可知,染炉下部是用来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的。B项“承接”意思是承前接后,体现出接住上面掉下的东西,与文段对应恰当,保留。A项“接收”指收取、收受,一般搭配“礼物、遗产、工程”等,与炭灰搭配不当,排除;C项“收纳”指收留容纳,D项“盛放”指安放,均体现要把东西收好、保存,炭灰是燃烧后的废物不需要完好保存,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后文“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就是······”可知,以前几代学者并不知道染炉的用途。B项“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考古证实:汉代吃火锅撸串儿喝酒很流行

》10.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包括:A.犯罪行为B.特定的犯罪方法C.特定的时间、地点D.犯罪客体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第二步,B、C项: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以及由此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依据他们在犯罪构成中的不同地位,犯罪客观要件可以分为共同要件和非共同要件两类。非共同要件指在部分犯罪构成中具备的要件,包括犯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犯罪特定的方法等。所以BC项属于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因此,选择BC选项。A项:共同要件是指在一切犯罪构成中均具备的要件,缺少这种要件,就没有犯罪构成,也就不成立任何种类,任何形态的犯罪。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中均具备的要件,属于共同要件,不属于选择性要件。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不属于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1.早些年社会上造假之风就已

,站牌、电线杆等贴满了密密麻麻的非法小广告,身份证、文凭可以伪造。单位公章也可以仿造,就连伪造推荐信中的领导签字都可以达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肆盛行无与伦比B.盛极一时鱼目混珠C.如日中天惟妙惟肖D.沉渣泛起以假乱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从后文站牌、电线杆等贴满了密密麻麻的非法小广告,身份证、文凭可以伪造可知,造假之风盛行,A项“大肆盛行”指普遍流行,一般形容不好的事物,感情色彩消极,保留;B项“盛极一时”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感情色彩积极,造假之风为不好的事情,感情色彩应偏消极,排除;C项“如日中天”指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感情色彩偏积极,排除;D项“沉渣泛起”指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可以形容造假之风,含贬义,保留。第二空,A项“无与伦比”指没有比得上的,含褒义,而从文中伪造领导人签字可以,该处感情色彩偏消极,排除;D项“以假乱真”,指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贬义,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2.下列关于律师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B.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C.律师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期间可以从事诉讼代理业务D.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律师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律师法》第十一条,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期间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因此,选择C选项。13.下列各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冷空气要来了,当心着凉冷空气来了,别着凉B.你不会不认识他你怎么会不认识他C.今年夏季这种色彩可能流行今年夏季这种色彩怎么会流行D.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这是一个好建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项,前半句强调“可能流行”;后半句表示“不会流行”,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当选。A项,“当心”是注意,留心的意思。“当心着凉”和“别着凉”都表示“不要着凉”,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排除;B项,前半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后半句是反问表达确定语气。两者都表示“你认识他”,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排除;D项,前半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后半句是肯定句,两者都表示“这是一个好建议”,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排除。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4.按从大到小排,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数之和最大的那一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在六年中排:A.第一位B.第四位C.第三位D.第二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图表可知,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数之和最大的年份为2009年,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为640万人,在各年份中居第一位。故正确答案为A。15.右图中ABCD为边长10米的正方形路线,E为AD中点,F为与B相距3米的BC上一点,从E点到F点有小路EGHF,小路的每一段都与AB垂直或平行,且GH相距2米。甲经EABF从E点匀速运动到F点用时9秒,则其以相同速度经EGHF从E点匀速运动到F点用时多少秒?A.12B.10C.9D.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正方形边长为10米,E为边AD的中点,因此。在图中绘制辅助线GL,GL平行于AB。因为小路的每一段都与AB垂直或者平行,因此,,。计算运动路程,,。已知甲经EABF从E点匀速运动到B点用时9秒,根据行程公式,速度一定时,时间与路程成正比。则。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第二步,E为AD中点,则EA=10÷2=5(米),甲经过EABF从E点到F点所走路程为AE+AB+BF=5+10+3=18(米);标记HF的转弯点为M、N,那么甲经EGHF从E点到F点所走路程为EG+GH+HM+MN+NF=(EG+HM+NF)+GH+MN=10+2+(5+2-3)=16(米)。第三步,两种路线速度相同,路程比为18∶16=9∶8,那么所用时间之比为9∶8,第一种路线用时9秒,那么第二种路线用时8秒。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观察图形,可知EABF长度,已知时间,可求甲的速度。EGHF水平方向的长度等于AB,竖直方向的长度为GH+GH+AE-BF。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代入数据计算即可。也可根据速度不变,时间比即为路程比,求出两条小路的路程,已知其中一条小路的时间,根据比例关系求另一条小路的时间即可。方法一,由题意知,甲经EABF从E点到F点的路程为5+10+3=18米,速度为18÷9=2米/秒。经EGHF从E点到F点的路程为10+2+2+(5-3)=16米,所求为16÷2=8秒。故本题选D。方法二,由题意可知,甲经EABF从E点到F点的路程为5+10+3=18米,时间为9秒。经EGHF从E点到F点的路程为10+2+2+(5-3)=16米。因速度不变,则时间比即为速度比,所求为9×=8秒。故本题选D。16.下列不属于可变的生产要素是:A.大型设备B.原材料C.动力D.工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可变生产要素,指可以灵活调整投入量的生产要素。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是对于短期生产来说的,在短期内,有的要素可迅速调整,如劳动;有的要素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如资本等。大型设备的投入在短期内不能得以迅速调整。因此,选择A选项。17.警察甲与警察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乙瞄准、开枪,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B.故意犯罪C.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枪中有子弹不属于不能预见的原因,不符合意外事件的构成要件。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不知开枪乙就会死,也不属于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情形。C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甲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甲应当预见枪里有子弹而没有预见,以致乙死亡。故正确答案为D。18.1,2,0,3,-1,4,(

)A.-2B.0C.5D.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七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1,0,-1,(-2),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1+(-1)=-2;偶数项:2,3,4,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和。第二步,做和如图所示:和数列是一个以3、2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下一项为2,则所求项为2-4=-2。因此,选择A选项。19.蝴蝶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等美誉。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有些蝴蝶在阳光下飞舞时翅膀会闪烁着金属光芒,有些蝴蝶翅膀的色彩可以单一到通体只有一个颜色,也有蝴蝶的颜色可以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人在蝴蝶翅膀上收集到了阿拉伯数字1~9和26个英文字母形状的图案。这段文字描述的主要是:A.蝴蝶是自然界美丽的化身B.蝴蝶的翅膀丰富多彩、无奇不有C.蝴蝶是昆虫中极具观赏性的类群D.在蝴蝶翅膀上有许多绚丽的图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考生也可通过高频词锁定论述对象,排除干扰项。通读文段可知,文段第二句“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为文段的主旨句。“蝴蝶”“翅膀”两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可知文段论述的中心是“蝴蝶翅膀”,排除A、C。D项只阐述了文段的部分内容,未能体现蝴蝶翅膀的差异性,不及B项表述全面,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阐述了蝴蝶赢得美誉,接着介绍了蝴蝶翅膀的丰富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蝴蝶这美丽的精灵,最后针对蝴蝶翅膀的色彩和图案分别进行了举例说明。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句为“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原文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

“蝴蝶”“翅膀”两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可知文段论述的中心是“蝴蝶翅膀”,排除A、C两项。通读文段可知,第二句“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为文段的主旨句。D项只阐述了文段的部分内容,不及B项表述全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0.在政治、经济多元和一体化的时代,文化语境也呈现多元,出现________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但是,过度________情感的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其实会给个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鼓吹B.琳琅满目渲染C.纷繁芜杂追逐D.标新立异强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备选词语含义差异较大,排除不能修饰“情感价值取向”的B、C和与句意不符的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是“情感价值取向”。“琳琅满目”多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纷繁芜杂”多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两者均不能修饰“情感价值取向”,排除B、C。“林林总总”形容众多纷繁。“标新立异”多指提出新的主张或见解。前者更能对应“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这一前提,排除D。验证第二空,“鼓吹”也符合文段批评的态度。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搭配“价值取向”且根据“文化语境也呈现多元”可知,横线处体现“多”的含义,A项“林林总总”形容繁多,符合文意,当选。B项“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搭配工艺品,与“价值取向”搭配不当,排除;C项“纷繁芜杂”指多而杂乱,没有条理,文段并未体现“杂、乱”,排除;D项“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与“多”无关,且文段并未强调“新”,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感情色彩偏消极,A项“鼓吹”指过度吹嘘,符合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过度”“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带来许多内伤”可知,此处感情倾向偏消极,该空应填入消极倾向的词语。B项“渲染”、C项“追逐”和D项“强调”是中性词,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鼓吹”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符合文意。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文化语境也呈现多元”可知,出现的情感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多元的。A项“林林总总”指繁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21.甲厂与高管人员元某签订了保密协议。元某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应聘至同行业的乙厂,并帮助乙厂生产出与甲厂相同技术的发动机。甲厂认为保密义务理应包括竞业限制义务,元某不得到乙厂工作,乙厂和元某共同侵犯其商业秘密。关于此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如双方未明确约定元某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则元某有权到乙厂工作B.如保密协议只约定保密义务,未约定支付保密费,则保密协议无约束力C.如乙厂能证明其未利诱元某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D.如元某违反保密协议的要求,向乙厂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未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则没有竞业限制。题干中元某有权到乙厂工作,A正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如果元某违反保密协议的要求,向乙厂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D正确。因此,选择AD选项。B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自成立时生效,是否支付保密费不影响合同效力。B项错误。C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题干中跟乙厂是否利诱无关,只要元某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视为侵犯商业秘密。C项错误。22.现在很多地方往往把衡量医院管理者的标准简化为“收入就是硬道理”,使得院长整天要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A.对医院管理者的衡量标准不应简单化B.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是长远大计C.强调“收入就是硬道理”是各个医院的现状D.医院院长不应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衡量标准的简化会造成医院将重点放在创收,而非关注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上。可以推知作者对衡量标准的简化持否定态度,后几句为该观点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目的是补充说明该观点的严重性。B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是文段想要说明的观点,不足以概括本文段。C项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是“各个医院”都如此。D项说法曲解文意,说法本身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23.动作思维亦称“直观动作思维”,其基本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了动作就不能思维。动作思维的任务或课题是与当前直接感知到的对象相联系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是依据表象与概念,而是依据当前的感知与实际操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动作思维的是:

A.幼儿用手摆弄物体进行计算活动

B.学生骑自行车回家

C.大猩猩堆垒木箱去拿高处的事物

D.建筑师在电脑上画设计图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思维与动作不可分”,“感知与实际操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和C选项中的情况均符合关键词“思维与动作不可分”、“感知与实际操作”,因此都属于动作思维;

D选项中建筑师设计图需要借助概念,而不能只靠感知和实际操作,不符合关键词“感知与实际操作”,因此不属于动作思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动作思维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思维与动作不可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依据当前的感知觉与实际操作”,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动作思维的定义要点:解决问题依据当前的感知觉和实际操作。

A项,幼儿通过摆弄物体进行计算活动,其思维方式要依据当前的实际操作,符合定义。

B项,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思维与动作不可分,其思维方式要依据当前的感知觉和实际操作,符合定义。

C项,堆叠木箱去拿高处的食物,其思维方式要依据当前的实际操作,符合定义。

D项,在电脑上画设计图,思维与动作是可以分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依据当前的感知觉和实际操作,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想法或概念,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24.局长找甲、乙、丙三位处长谈话,计划与甲交谈10分钟,与乙交谈12分钟,与丙交谈8分钟。办公室助理通过合理调整三人交谈的顺序,使得三人交谈和等待的总时间最少。请问调整后的总时间为多少?()A.46分钟B.48分钟C.50分钟D.56分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第二步,要使三人交谈和等待的总时间最少,其中三人交谈的时间确定,则应使等待时间最少,即交谈时间短的先谈话,所以三人交谈的顺序为丙、甲、乙。第三步,总时间为8+(8+10)+(8+10+12)=56(分钟)。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谈话时间固定,要使总时间最短,那么等待时间要尽可能短,所以谈话时间短的在前,谈话时间长的在后,则顺序为丙、甲、乙。此时总时间为分钟。故正确答案为D。2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指黄河。(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因为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在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常泛滥,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每次改道后,一个村子以前在河的西岸,后来就变到东岸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此,本题正确。26.某集团的甲、乙两家公司必须定期向集团上报销售业绩,甲公司每隔3天上报一次,乙公司每隔5天上报一次,节假日无休。则甲、乙两家公司在一个季度内最多有(

)天同时上报销售业绩。A.3B.5C.7D.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根据题意,甲公司每隔3天上报一次,周期为4天;乙公司每隔5天上报一次,周期为6天,则甲、乙两家公司最少需要12天(4天与6天的最小公倍数)同时上报销售业绩。一个季度内最多有31+31+30=92(天),要使甲乙同时上报的天数多,就要让甲乙第1天同时上报,还剩91天,91÷12≈7.58(天),则甲、乙两家公司在一个季度内最多有1+7=8天同时上报销售业绩。因此,选择D选项。27.为了尽快解决这件事情,赵老师的做法合适的是:①转发给英语老师王佳妈妈所发微信的内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②告诉英语老师王佳妈妈对安排同学帮助王佳练习口语的方式不满意,建议改变辅导策略③找帮助王佳练习口语的三名同学谈话,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④课间向其他同学了解,帮助王佳练习口语的三名同学是否欺负了王佳⑤找王佳谈心,了解三名同学帮助她练习口语的具体细节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教师的交流能力。家长与科任老师有矛盾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先调查事情经过再进行处理,所以①②对比的话先找英语老师了解情况,选择①;③④⑤的行为都正确,但是应该先找王佳和三位同学分别谈话去确认事实,③⑤当选,所以最优选择是B。故正确答案为B。28.海底:隧道:汽车A.深山:洞穴:大炮B.空中:航线:飞机C.地下:管道:电缆D.建筑:管道:雨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可以造句子:汽车沿着海底的隧道行驶,且汽车是交通工具。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大炮可以在深山的洞穴里,但大炮并不是交通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飞机沿着空中的航线飞行,且飞机是交通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电缆可以铺设在地下管道里,但电缆并不是交通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雨水可以通过建筑的管道排放,但雨水并不是交通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9.甲乙两人跑步锻炼,甲跑5步与乙跑4步时间相等,而乙跑60步的距离等于甲跑80步的距离。现甲先跑10步,则乙需多少步才能追上?A.80B.100C.120D.16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分别赋值甲跑5步与乙跑4步时间均为20s(公倍数),乙跑60步的距离与甲跑80步的距离都是240m,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数据如图所示:根据甲先跑10×3=30m,且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代入数据得30=(

)×t,解得t=600s,因此乙需要跑600÷5=120(步)。因此,选择C选项。30.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所销售的瓶装矿泉水的价格为1元/瓶,约折合2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第二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是因为矿泉水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因此,选择D选项。31.磷存在于我们的DNA中,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早期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仍是一个谜。近日,科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形成区域,追踪到了含磷分子从宇宙到达地球的“旅程”。观测结果表明,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A.早期的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每年10万亿千克的有机物质,它们进入地球环境后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B.科学家已经在陨石中找到了证据,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一些陨石携带有包含了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C.彗星撞击地球表面时,可产生36万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500℃,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D.仅仅是拥有DNA的所需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上千万甚至是上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彗星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论据: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后为地球带来了大量有机物质,但是并不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磷,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一些陨石会携带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并不确定这些陨石是否是由彗星形成的,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切断联系。该项指出即使彗星原本含有磷元素,但撞击地球后会发生未知的变化,说明不能根据彗星含有磷元素,就得出彗星会把磷分子带到地球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形成生命所需的条件,与彗星是否是生命的“信使”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明确题干的结论。本题的结论为“观测结果表明”后面的内容,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彗星携带的磷不会到达地球。题干结论: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A项,指出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科学家发现一些陨石中携带了某些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这些陨石是否是彗星形成的无法得知,不能质疑题干结论。C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时,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说明彗星中的磷元素可能并不能到达地球,质疑了题干结论。D项,指出仅仅拥有DNA的所需物质并不足以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磷如何到达地球?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优先考虑否论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讨论的是陨石携带包含了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题干讨论的是彗星携带一氧化磷粒子,讨论主体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B项:该项表明彗星携带的磷元素在撞击地球表面时,会发生未知的化学变化,那么磷可能到达不了地球,无法成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削弱,当选;C项:该项表明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很多有机物质,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肯定了彗星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可以加强,排除;D项:该项讨论的是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磷如何到达地球无关,无关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2.环境保护的重点应该放在环境污染后对污染物的净化处理上。(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因此,本题错误。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重点是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33.在行政许可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超越法定职权的行为而使被许可人的利益受损失,行政许可机关、上级机关或者被越权的法定许可机关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该行政机关的许可行为。A.应该撤销B.可以撤销C.不予撤销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第二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B项符合(一),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34.甲下午5点整要从家里开车去单位接妻子回家,往返需1小时。甲的妻子在下午4点整就从单位出发步行向家里走来,途中遇到来接自己的甲,便坐上车回家,于下午5点40分回到家里。那么汽车的速度是甲的妻子步行速度的(

)。A.5倍B.6倍C.7倍D.8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由题意可知甲原来到到单位时间为5点30分,而现在接到妻子时间为5点20分,即甲原来还要走10分钟;妻子从4点整就从单位出发,5点20分与甲相遇,则妻子一共行走了80分钟,正是甲原来要走10分钟的路程。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所以汽车速度∶妻子步行速度=8∶1。因此,选择D选项。35.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喷水鱼在水中看空气中的昆虫,是昆虫反射的光线进入到喷水鱼的眼睛,故A、B两项错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实际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鱼的眼睛看到的是水中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昆虫的虚像,看到的虚像比实际昆虫的位置偏高,C项正确,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36.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无固定化学式,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所含的物质分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同时具有以上三类物质的是: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食盐水、盐酸、氨水、蒸馏水C.氢气、氖气、水蒸气、汞蒸气D.二氧化碳、水蒸气、矿泉水、天然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用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氮气”只由N元素组成,“氧气”只由O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要求;B项:“食盐水”“盐酸”和“氨水”分别是氯化钠、氯化氢和氨气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由H、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C项:“氢气”只由H元素组成,“氖气”只由Ne元素组成,“汞蒸气”只由Hg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D项:“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和“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要求,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个定义,要求选择选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的一项,需要对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单质定义的关键点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点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单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A项,食盐水是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氨水是氨的水溶液,三者均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B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者均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属于混合物。该项中同时具有三类物质,当选。C项,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与二氧化碳均属于化合物;矿泉水是由水和多种矿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天然气是由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二者均属于混合物。该项中没有单质,排除。D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三者均属于单质;水蒸气属于化合物。该项中没有混合物,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同时具有三类物质,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B项: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等组成的溶液,盐酸是氯化氢和水组成的溶液,氨水是氨和水组成的溶液,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蒸气是汞蒸发而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单质的定义;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混合物,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符合“由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矿泉水由水、矿物盐、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天然气由烃类和非烃类气体混合而成,均符合“由两种或多种以上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无固定化学式”,符合混合物的定义。选项缺少单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7.大凡作诗填词,都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一位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样的感情,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来起手,是不可预知的。可是一旦他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他会知道哪些词牌适合表达怎样的感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韵脚,以及怎样合理运用某些修辞方法,在面对特殊句法的时候不上当。如果读过足够多的古人诗词,具有一定的语感,就确实能在这部书的帮助下完成初次创作。它不能教人写出惊才绝艳的名篇,却以最大的诚意,防止你闹出各种笑话。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唐宋词格律》因词调丰富而适合初学者使用B.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C.《唐宋词格律》为初学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D.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作诗填词”的话题,随后论述了“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感情和选择什么句式不可预知。紧接着通过转折词“可是”引出文段重点,强调“初学者”有了初步构思,就能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后文进行具体解释,阐释了这本书可以从“词牌”“韵脚”“修辞方法”“特殊句法”等方面为“初学者”提供帮助,防止“初学者”闹出笑话。故文段旨在强调“初学者”可以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对应C项。A项,“词调丰富”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D项,“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阅读龙榆生词人生命中的声音与性情》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作诗填词的特点,第三句为文段的主旨句,即初学者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后文解释说明《唐宋词格律》具体对初学者的帮助。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句强调的是《唐宋词格律》对初学者的帮助。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唐宋词格律》,且主要围绕《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展开论述。然后分析选项,选择与此相符的一项。文段首先由作诗填词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引出话题,指出初学者一旦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接着具体说明了初学者会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哪些帮助。由此可知,文段的论述主体为《唐宋词格律》,主要说明了《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帮助,A项表述与此相符,正确。B、D两项缺少论述主体《唐宋词格律》,与文段主旨不符,可首先排除。C项的“因词调丰富而……”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A。38.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小明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A.680B.600C.500D.45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明由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则可列方程:(x÷50)-(x÷60)=10-8,解得x=600(米)。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明到学校原计划用时x分钟,可得60(x-10)=50(x-8),解得x=20(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60×(20-10)=600(米)。因此,选择B选项。39.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这段文字充分表明: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主要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的,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介绍了在不利的环境(浮冰面积减小,食物海豹的数量减少)下,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下水,抓鱼)这一现象。文段一直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D。A项“聪明的物种”无法体现。文段只讲了北极熊因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性,没有讲到不适应环境而灭绝的现象,所以文段没有充分说明B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项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了北极熊生活环境的改变,一是海域浮冰面积逐渐缩小,二是其他国家的捕杀使得海豹数量越来越少。然后介绍“北极熊捕鱼”的现象,并通过“我们看到”引出结论,即北极熊改变了捕食的习性。文段是“分—总”结构,主旨即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北极熊改变生活习惯。第二步,对比选项。主旨句同义替换对应D项。文段主体为“北极熊”,A项、B项和C项均未提到“北极熊”,与文段主体不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整体构成“铺垫解释原因—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先叙述北极海域浮冰面积减小、海豹被大量猎杀数量减少的现象,之后引出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北极熊因此而改变生活习性,这是材料的重点,因此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环境变化改变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A项的重点是“北极环境”,而材料的主要论述对象是北极熊的生活;B项引申过度,材料没有根据;C项“聪明的物种”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A、B、C三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40.下列各对物中,构成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A.鞋与袜子B.房屋与窗户C.汽车与方向盘D.马与缰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第二步,以物与物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为标准,可以把物区分为主物和从物。凡两种以上的物相互配合、按一定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起主要作用的物为主物,配合主物的作用而起辅助作用的为从物。从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从物之使用目的须具有永久性。从物必须常助主物的效用,此项效用不以经济效用和经济目的为限。②从物与主物同属于一人。从物必须与主物同属于一人,如汽车所有人暂借他人的备胎,就不能认为是该汽车的从物。③从物须具有独立性,不为主物的部分。主物是独立之物,从物也是独立之物。例如,窗与房屋、汽车与轮胎均为物之部分关系,不为主物与从物的关系。④须交易上视为从物。例如,装米的麻袋。缰绳指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是控制装置。马与缰绳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但使用时需二者相互结合,缰绳附着于马,马起主要效用,缰绳起辅助作用,且缰绳的使用目的具有永久性,交易上也视为从物。故马与缰绳是主物与从物的关系。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鞋子与袜子均具有独立的经济用途,袜子并不附着于鞋子,二者不属于主物、从物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C项:从物须具有独立性,不为主物的部分。主物是独立之物,从物也是独立之物。而窗户为房屋的一部分,方向盘为汽车的一部分,并不具有独立性,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属于主物与从物。B项、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4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猜测校运会长跑比赛中最终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甲说:“陈奇是冠军。”

乙说:“冠军是李亮或张正。”

丙说:“冠军是林帅或张正。”

丁说:“林帅和李亮都不是冠军。”

结果出来后,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则冠军是:

A.陈奇

B.李亮

C.张正

D.林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分析选项。

由于题干不存在明显的矛盾或反对关系,故此题可采用代入排除法。

A项:代入后,甲、丁为真,乙、丙为假,符合题干真假限定,可以推出;

B项:代入后,乙为真,甲、丙、丁都为假,不符合题干真假限定,排除;

C项:代入后,乙、丙、丁为真,甲为假,不符合题干真假限定,排除;

D项:代入后,丙为真,甲、乙、丁为假,不符合题干真假限定,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42.了如指掌对于(

)相当于(

)对于坚固A.知道铁板一块B.明白坚不可摧C.理解铜墙铁壁D.了解固若金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前后关系一致的即正确答案。代入A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非常清楚,可以形容知道;铁板一块比喻像铁板那样难以分割的整体,不能形容坚固。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非常清楚,可以形容明白;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以形容坚固。前后关系一致,保留。代入C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非常清楚,不可以形容理解;铜墙铁壁比喻极坚固的防御工事,可以形容坚固。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D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非常清楚,可以形容了解;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可以形容坚固。前后关系一致,保留。比较B、D两项,D项的固若金汤和题干的了如指掌本身都含有比喻义,二者的词语结构更相似,因此D项中两组词项与题干的联系更为紧密。故本题选D。43.张某和李某每人各用3小时,共同完成了一批手工艺品的制作,得到报酬x元,如果按每人制作的件数来分配报酬,则李某得到的酬劳比按工作时长来分配报酬时得到的报酬高20%。问张某单独完成这批手工艺品制作,需要多少个小时?A.5B.6C.7.5D.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两者工作时长一样,按时长分配李某的报酬为x元,则按件数(工作总量)来分配的话,李某的报酬为(x)×(1+20%)=x(元),故张某的报酬为1-x=x(元),因此,两者效率之比=总量之比=3∶2。第三步,赋李某效率为3,张某效率为2,这批工艺品共有(3+2)×3=15(件),则张某单独做需要15÷2=7.5小时。因此,选择C选项。44.以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来分,工商企业属于:A.功利性组织B.强制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工商组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第二步,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署的主要手段。各种工商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的组织,如各类银行、企业、保险公司、合作社等。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诸如增减薪水、调整奖金、办法奖品等手段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工商企业,银行等。因此,选择A选项。根据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来分,可以将组织分为功利型组织、强制型组织和规范型组织。B项:强制性组织是指采取物理威逼手段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军队,监狱,劳教所等。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C项:规范性组织是以内在价值及地位为报偿来加以控制的组织,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D项:为干扰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45.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

)吨。A.21B.24C.17.25D.21.33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第二步,总费用一定,要使两个月的用水总量最多,需尽量使用低价水。先将两个月4元/吨的额度用完,花费4×5×2=40(元);再将6元/吨的额度用完,花费6×5×2=60(元)。由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可知,还剩108-40-60=8(元),可购买1吨单价为8元/吨的水。第三步,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5×2+5×2+1=21(吨)。因此,选择A选项。46.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但并非人人都可做到。平视,需要心的正直与坦荡;平视,需要情的

;平视,需要识的

;平视,需要度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纯洁与高尚广博与深邃准确与合理B.准确与合理广博与深邃纯洁与高尚C.纯洁与高尚准确与合理广博与深邃D.广博与深邃纯洁与高尚准确与合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三空均考查词语搭配。“情”即情感,应用纯洁、高尚形容。“识”即见识、才识,应用广博、深邃搭配。“度”即计量、尺度,应用准确、合理形容。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来源】《平视》47.《千里江山图》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绘者王希孟的传奇人生更成为此图最

的注脚。王希孟是谁?他为何能得宋徽宗的亲自指导?这幅巨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又为何英年早逝?王希孟的人生

着重重谜团,很多疑问至今都没有定论,甚至无从找寻线索,这些后世

出的零星故事,为这件作品的传奇增添了新的维度。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彩背负杜撰B.神秘包裹拼凑C.悲情交织演绎D.完美隐藏勾勒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王希孟是谁?他为何能得宋徽宗的亲自指导?这幅巨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又为何英年早逝?······重重谜团······很多疑问至今都没有定论”可知,王希孟的人生有很多未解之谜,故横线处应体现存疑之意,B项“神秘”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符合语境,当选;A项“精彩”、C项“悲情”、D项“完美”均无法对应后文的诸多疑问,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包裹”包起来,可形象化地体现他的人生充满了谜团,符合文意,当选;第三空代入验证,“拼凑”把零碎的东西合在一起,与后文“零星故事”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来源】《《千里江山图》何以“独步千载”?》48.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

。A.证明B.标签C.指标D.标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证明”指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真实性,强调根据实际材料辨别真伪。文段体现不出工业4.0是辨别德国制造真假的这层意思,排除。B项,“标签”指标明物品名称、价格、规格的纸签,符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明的意思。C项,“指标”指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文段提到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东西,是已经发生状态,所以C项预期打算达到的标准与文意不符合。D项,“标记”指记号,标志,主要用于形容具体的事物,而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是体现的是对技术水平的衡量,属于抽象化事物。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