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诫子书》教学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诫子书》教学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诫子书》教学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诫子书》教学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诫子书》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

诸葛亮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前四史”即为《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代表作: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典故、故事称颂他的诗句: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背景简介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夫(fú)淡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dàn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声朗读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连词,来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增长才干成就学业懈怠,懒惰过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振奋精神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于是,就意志消失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3、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问题研究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一)道理论据淡泊: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谚语)

为本文补充论据为本文补充论据(二)事实论据:立志:1.毛泽东:从小立有远大志向——立志救国、献身革命,最终缔造了新中国。

2.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人。

3.张海迪:身残志坚,胸怀理想,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发愤努力,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宁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精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镭,获得诺贝尔奖。治学:苦学例子惜时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立志学习惜时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也就是立志、学习、惜时),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问题研究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1、本文的名句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志存高远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