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初级中学1号教学楼重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直接详勘)目录168511勘察工作概况 515645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519326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5140931.3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5209901.4勘察等级划分及勘察阶段、勘察范围的确定 6150781.5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质量评述 783812场地气象水文及地质环境条件 10212742.1气象、水文 10271572.2地形地貌 10132812.3地质构造 1080582.4地层岩性 11251262.5水文地质条件 11103462.6不良地质及致灾地质体 123766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12175973.1土层测试成果统计 12274813.2岩石测试成果统计 12212803.3可靠性及适用性评价 1210217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3267223.5岩土体地基承载力 142373.6设计参数选用 1597494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16133614.1地震效应评价 16295264.2地震稳定性评价 1748475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1742816场地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7262536.1地基均匀性评价 1722176.2地基稳定性评价 17174036.3地下水作用 18183706.4水和土的腐蚀性 1828596.5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 18176376.6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8315596.7特殊性岩土评价 1979696.8填土施工与质量基本要求 19188256.9相邻建筑影响评价 2019516.10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 20224986.11施工建议 20164367岩土工程结论与建议 20209547.1结论 20315637.2建议 21附图图号名称比例尺0-1图例—1-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5002-1~6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3-1~8钻孔柱状图1:100附件1室内试验报告2勘察合同3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4规划批文(复印件)5勘察纲要6测量成果7勘察单位资质证书8外业见证报告9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0室内试验验收单1勘察工作概况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1.1任务由来1.1.2工程概况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和建筑物方案设计平面布置图所知,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379.16平方米,拟建物建筑面积1541.80平方米。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框架结构。项目用地红线/建筑红线、环境地坪高程等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0:1-1,下同)。拟建物设计参数详见表1.1-1。环境边坡:无。基坑边坡:无。表1.1-1拟建建(构)筑物设计参数一览表名称设计标高建筑层数(F)建筑高度(m)安全等级结构类型基础形式荷载(KN/根(柱))1号教学楼336.50415.60二级框架桩基础2000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基础施工方案及地下水控制方案等作出分析评价,为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具体主要任务要求如下:(1)取得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拟建物/场区的地面整平高程,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可能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对地基基础有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2)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分布、规模、成因、类型/性质及其对场地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建筑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4)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深度、发育状况及活动规律,并对地下水质作出评价;评价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7)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8)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9)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基础持力层,提供承载力代表值,并对基础型式提出经济合理的建议;(10)分析地质条件可能引发的工程风险。(11)对成桩可能性、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1.3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本次勘察的依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建设方提供的1:500带地形建筑总平面图。本次勘察工作遵循的技术标准: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9《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10《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9年版);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4《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5《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1.4勘察等级划分及勘察阶段、勘察范围的确定1.4.1勘察等级划分接受委托任务后,我院随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有关规定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见表1.4-1),综合确定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见勘察阶段判定表)。表1.4-1场地类别划分判定因素场地环境情况场地复杂程度地形、地貌丘陵地貌,地形坡度平均5°简单岩层倾角(°)5简单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简单岩土特征种类较多,素填土为特殊性土复杂土层厚度(m)最大厚度2.80m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简单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洞顶围岩厚度与洞跨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相邻建筑的影响程度中等复杂中等复杂场地类别综合判定中等复杂1.4.2勘察阶段划分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6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本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本次为直接详细勘察,符合渝建〔2013〕346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选址勘察阶段判定表1.4-2,初步勘察勘察判定见表1.4-3)规定。表1.4-2选址勘察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不属于抗震危险地段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4-3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初步勘察)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场地为中等复杂。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属于长江三峡库区范围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1.4.3勘察范围划分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本工程勘察范围应包括环境边坡及其影响的区域。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4-4),勘察范围符合渝建〔2013〕345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的规定。表1.4-4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不存在该类环境边坡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不存在该类环境边坡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不存在该类环境边坡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不存在该类环境边坡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不存在该类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不存在该类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不存在该类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围1.5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质量评述1.5.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1、搜集场区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开挖/回填前的地形地貌、地震、临近场地钻探情况、既有地质资料、相邻建构筑/地下管线情况、临近场地环境水土腐蚀性、控制点及当地建筑经验等资料。2、主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线、角点近网状布置钻孔共8个(钻孔编号为ZK1-ZK8),勘探点间距一般10-14m,剖面间距一般10-14m,其中一般性钻孔5个(控制主要的受力层),控制性钻孔为3个(满足变形计算、下卧层验算及稳定性验算需要)。一般性钻孔深度以进入中风化基岩5m,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中风化基岩8m,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3、采用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平面布置图对拟建建筑物及其影响范围约0.01km2范围进行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4、采用仪器现场实地放孔共8个/16次,实测工程地质剖面6条。5、采用1台XY-150型钻机进行现场勘探,现场地质人员1名跟班编录。6、视情况在3-6个钻孔中取粉质粘土试样共3-6组,作室内土质物理力学试验。7、视情况3个钻孔中取中风化基岩试样共3组,作岩石天然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8、视情况在1个钻孔中取水样1组做水质简分析。9、在所有勘探点中做初见/稳定水位观测。10、视情况在5-6个钻孔中对填土层做连续重型圆锥动力触探。11、按要求回填所有勘探点。以上预计工作量根据钻探进度、逐步揭露的地质情况及对场地地质认识的加深,经项目负责确认后及时按相关程序作适当调整。1.5.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我院于2022年4月22日开始进场施工,安排XY-150型钻机1台,于2022年4月24日结束全部野外工作,野外施工共3天,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5。表1.5-1野外主要完成工作量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钻探m/孔84.30/8/勘探点放孔/复测次/孔8/8/地质断面测量条/m6/3001:200现场地质调查测绘km20.011:500野外采集岩样组/块3/18/钻孔波速测试m/孔10.00/1剪切波、纵波水位观测孔8/勘探孔回填孔8/表1.5-2室内主要完成工作量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室内岩石试验组3抗压室内土样试验组//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张11:500工程地质剖面图条61:200柱状图张81:100钻探点数据一览表张/份1/1/测量成果表份1/勘察纲要份1/勘察报告份1/波速测试报告份1/1.5.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工作是执行有关规范规定及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的。(1)钻孔测设及剖面测制本次测量所用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钻孔测设前收集/复核甲方提供的2个测量控制点A(X:3244246.2336m,Y:549748.0307m,Z:336.70m)和B(X:3244236.5366m,Y:549721.1584m,Z:335.75m)于2022年4月22日依据控制点进行初步测量放孔。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采用南方NTS-302B全站仪测量支导线点并按坐标进行现场实地放孔,孔位设置具有编号的标志桩,勘探完毕后于2022年4月24日进行复测,孔口坐标及高程以复测数据为准,位置及高程误差控制在±0.05m范围内。剖面测制时采用南方NTS-302B全站仪及皮尺施测,在地形变化较大的部位加密控制,测图精度符合比例尺要求精度(坐标、高程系统与放孔测量相同)。(2)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本次采用布点法、穿越法、追索法等主要针对拟建场地及其附近影响范围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与测绘,调查地形地貌、第四系分布范围、基岩露头、岩层产状/风化程度、构造/结构面性状及发育特征、地下水露头、软弱夹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人类活动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建筑物变形/工程经验等。测绘采用仪器法、半仪器法,比例尺为1:500,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低于2mm,其范围/精度/密度/比例尺满足规范要求。(3)勘探勘探采取先疏后密、先控制性孔后一般性孔的原则。钻探采用合金/金刚石钻头以干钻、泥浆/套管护壁、清水钻回转钻进,全断面取芯,钻孔开孔孔径为110-130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土层一般采用直径110mm的钻具钻进,进入基岩以后一般换用直径91mm的钻具钻进),严格执行到位施工,并严格控制钻探回次进尺,回次岩芯按顺序摆放,及时填写回次标签并作好原始记录,钻孔由工程地质人员跟班野外按钻进回次编录,编录时观察认真,描述仔细,控制钻探深度及分层深度量测精度控制在±0.05m范围内,确保了编录资料的可靠性。地下稳定水位观测完毕后及时对勘探点进行原土回填,并分段夯实。(4)岩土芯采取率及回次进尺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方案及钻探操作规程执行,未出现伤及作业人员及地下埋设物/周边建筑物等事故。素填土采取率一般70-80%;强风化基岩采取率一般75-85%;中风化基岩采取率一般80-95%。钻孔合格率为100%,各钻孔岩芯均拍照存档,符合本次勘察技术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岩层、土层回次不超过2.0m;破碎岩石、软弱夹层、地质界线及重点查明部位不超过0.5m;以上均不超过取土筒长度。(5)试样采集及室内试验本次勘察取样做到及时采集,及时封闭、运送,妥善保存,运输时互不挤压,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数量符合规范要求。岩样从岩芯管中直接采取,取样位置一般为预计持力层以下0.5-3.0m,一般2-3节,直径为91mm,取样总长度一般800-1200mm,做抗压试验。取样具有代表性,试样质量满足试验要求,数量满足相关统计要求并能控制整个场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岩土试样取样、保管、送样、收样、试验及测试符合渝建发(2004)175号规定要求。试样室内测试工作由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试验项目详见验收单),试验执行的规范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试验时岩土状态与原位状态基本一致。试验成果质量经现场地质技术人员/项目负责及试验室双方确认,试验成果满足合同/委托书及现行规范要求。勘察单位与委托试验室签订书面合同;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在《验收单》签名确认所完成委托测试项目。(6)波速测试本阶段布置1个钻孔内进行剪切波及声波测试试验评价场地土类别,剪切波测井方法采取“单孔测井法”。将“三分量检波器”放置于井中,充气使之紧贴于井壁,测点间距为0.5m.自下而上进行测试。剪切波振源采用横向锤击压上重物的板木激发,板木的长向中垂线对准测试孔中心,板木的中心与孔口距离为1.5m。纵波振源采用锤击金属板激发。声波测井:采用“单孔一发双收法”。测试时把一发双收换能器放在钻孔内,由孔底往上,每间隔0.5m逐点测试。使用仪器性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有关要求。(7)水位观测各孔钻探结束抽取孔内残留冲洗液24小时后进行观测,测量钻孔静止水位,并在全部勘察结束后采用测绳法统一测量静止地下水位。观测方法及成果满足规范《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要求。(8)外业见证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均在现场技术负责人的指导和审验下完成,并随时接受甲方委托的第三方见证单位(中贝天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外业见证员1名(姓名:黄英,外业见证证书编号YKJZ-2310344-0003)现场监督指导和对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获得的各项指标真实可靠,达到了勘察的目的及精度,勘察成果满足委托书及规范要求,第三方见证单位提供见证的相关资料。(9)内业整理内业整理中,所有图件均为计算机绘制。勘察图件的编制使用软件为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工程地质勘察CAD1.0软件(编制人:周述军),该软件已通过审查合格,所生成的成果图件格式符合要求;文字报告使用微软公司出品的Micorosoftoffice2003编写。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达到了勘察纲要要求,勘察精度和深度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已达到执行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完成了合同/勘察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勘察质量合格。2场地气象水文及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昼长夜短。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连绵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低气温-3.4℃(1935年),极端最高气温39.9℃(197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多年无霜期314.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099mm,主要集中于每年4~3月,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6%左右。区内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日降雨量178.3mm(1971年6月1日),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357.7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雨、酸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地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勘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2.2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荣昌区清升镇,场地附近已建市政道路,已建道路可通往场地。交通条件好。勘察区原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现状已基本整平,拟建场地内整体地形坡度平均5°,场地内总体分布高程为335.95-336.62m,高差0.66m。2.3地质构造场内构造属石盘辅向斜北西翼,岩性主要为砂岩,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310°∠5°,层面平直,张开度1-2mm,,裂面可见铁锰质浸染,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据现场地面调查,场内共发育两组构造裂隙:(1)组产状为238°∠70°,裂面平整,间距1-3m,延伸大于3m,张开度1-3mm,未见充填物,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2)组产状为130°∠78°,裂面呈黄褐色,平整,有少量粘泥充填,间距1.00-4.50m,延伸大于3m,张开度1-3m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表3.1.5,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场地岩层为中厚层状结构,定性判定场地岩体的完整程度为较完整。2.4地层岩性勘察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人工素填土(Q4ml)该层主要分布于大部分勘察区域,厚度为1.40(ZK3)-2.80(ZK8)m。人工素填土:杂色,粉质粘土夹砂岩碎块石,松散状态,稍湿,碎石含量为5~25%,呈次棱角状、棱角状,碎石风化程度为强-中风化,碎石块体岩质较软-软,粒径为1-10cm,系平场所抛填而成,回填时间约5年,表层土未被污染。未完成自重固结。(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下伏于第四系土层之下,分布连续稳定,岩性为砂岩。强风化基岩揭露厚度为2.00(ZK8)-2.20(ZK3)m,分布高程331.29(ZK8)-333.02(ZK3)m;中风化基岩揭露厚度为5.00(ZK6)-8.20(ZK2)m,分布高程323.38(ZK7)-327.41(ZK5)m。砂岩: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中粒结构,中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呈块状,质软,击易碎。中风化带岩体较完整,断口较新鲜,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5~40cm,中风化带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揭露厚度7.00(ZK6)-10.40(ZK3)m,分布高程323.38(ZK7)-327.41(ZK5)m。岩体结构类型强风化基岩呈碎块状、碎块夹土状、颗粒状,岩体结构类型为碎裂状结构-散体状结构。中风化基岩结构体形状为块状、层状,以层面和裂隙为主,闭合,一般小于3组,间距一般大于1.0m,岩体结构类型主要为块状结构、层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强风化基岩沿岩体裂隙极发育,碎块状、碎块夹土状、颗粒状,极破碎,强风化岩体的完整程度为极破碎。中风化基岩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结构为中厚层状结构或块状结构,根据岩芯鉴别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表3.1.6-2中风化岩体的完整程度定性判别为较完整。基岩面的起伏情况基岩面埋深约1.40-2.80m,高程约333.29-335.22m,最大高差约1.93m。基岩面整体较平缓,坡角约2-8°。2.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特征经钻探揭露建设场地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夹碎石、块石,孔隙大,为强透水层;强风化带基岩风化裂隙很发育,属强透水层;中风化带基岩较完整,岩质结构致密,裂隙贯通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地下水受场地地形和岩性的控制,根据地层的富水性、渗透性及含水层的分布特征,钻探深度内/影响深度内场地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该层孔隙度大,透水性及富水性好,为孔隙水良好的流通/储存场所,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迳流途径为由地表下垂直渗至基岩顶部/产生侧向层内渗透,沿基岩表面或基岩裂隙向地势较低处/临空面渗流/排泄或直接通过大气通过蒸发排泄。该类地下水受季节、降雨及地表排水效果等因素影响较大。雨季期间或地表排水设施持续渗漏,极有可能在建设场地地势低洼地带填土形成临时地下水,虽无统一稳定地下水位,但是对场地、地基、边坡等产生不利影响;而枯水季节,仅在局部地势低洼且排水不畅的土层内存在。勘察期间第四系松散土层内地下水总体贫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网状裂隙中,强风化层及裂隙发育的中风化层为主要含水层,该类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或上部覆盖层地下水下渗补给(地势较低的洼地地段),迳流途径较短,沿基岩裂隙向地势较低处/临空面渗流/排泄或直接通过大气蒸发排泄(基岩裸露或基岩埋深较浅地段)。该类地下水受季节、降雨及地表排水效果等因素影响较大,雨季期间、地势很低地段或地表水持续补给地段,极有可能在形成临时静止地下水。当基础施工在雨季期间时,应考虑该类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勘察期间基岩裂隙地下水总体贫乏。据场地水文地质观测,场地内钻孔均呈干孔状态。故在勘察钻孔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位,勘察期间场地内地下水总体贫乏。结论: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判定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土的腐蚀性评价:据钻探揭露及周边环境调查表明,场地无污染:场地土对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6不良地质及致灾地质体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及钻孔岩芯观察,钻探深度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断层、岩溶及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场地内无危岩、滑坡体、泥石流、洞穴等致灾地质体。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土层测试成果统计素填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大部分勘察区域,厚度为1.40(ZK3)-2.80(ZK8)m。厚度较小,本次未做原位测试或取样试验,根据钻探揭露及经验判断,密实度为松散,地层土质不均匀。3.2岩石测试成果统计岩土样的测试结果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2节进行统计,统计成果表分别见表3.2-1。表3.2-1砂岩力学性质统计岩性试验编号野外编号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砂岩ZZ2265-1ZK2-S1~S614.713.212.59.18.47.8ZZ2265-2ZK3-S1~S616.615.618.211.210.512.6ZZ2265-3ZK7-S1~S615.514.717.210.410.111.8数据个数n99最大值18.212.6最小值12.57.8平均值μo15.410.2标准差σ1.831.57变异系数δ0.120.15修正系数γs0.930.90抗压强度标准值14.29.2砂岩天然、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14.2MPa和9.2MPa,软化系数为0.66,为软化岩,砂岩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10.2MPa,属于软岩。3.3可靠性及适用性评价(1)测试成果数据经野外取样/保存/运输、试验方法、取值标准、数据离散程度、测试方法配套性及影响测试质量其它因素综合分析,确认统计统计数据可靠、适用。(2)室内试验数据成果经现场地质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与实验室技术人员双方对比确认,试验定量数据与定性鉴定基本吻合,取样及数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真实反映岩土特性。现场原位测试数据与岩土芯样定性鉴别所反映岩土状态基本一致,原位测试数据可信度高。(3)按岩土体成因、岩性、分布、物理力学特征差异进行分段或分地质单元/统计单元/分层统计(有必要时),统计单元的划分合理;取样数量/统计单元样本数量满足规范要求。(4)按3倍标准差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判别/剔除异常数据及粗差数据,经统计变异系数判定在规定范围,统计后的试验数据可用。个别带*试样数据偏大,为岩体内局部不均匀的体现,按不利情况未参与统计,试验数据可供参考。(5)以上试验指标的统计方法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4.2节执行:算术平均值φm、标准差бf、变异系数δ按下式计算: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δ=бf/φm式中n――参加统计的试验数据量;φi――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数据。岩石单轴受压强度等标准值φk按下式确定:φk=γs×φm式中:γs――统计修正系数;φm――岩土参数的平均值;注: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表3.4-1纵波测井成果表孔号测试范围(m)岩性Vp平均速度m/s)岩块声波速度(m/s)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风化程度岩体完整性ZK83.5-5.0砂岩2735--0.40强风化较破碎5.0-10.0353243150.67中风化较完整岩块波速平均值为:砂岩4315m/s根据野外岩芯定性鉴别、岩石室内抗压强度试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判定见表3.4-2。表3.4-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判定岩性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定性鉴别定量指标fr(MPa)判定结果定性鉴别定量指标(Kv)判定结果砂岩强风化可捏碎-易捏碎-极软裂隙很发育,结构面无序;散状结构/极破碎Ⅴ砂岩中风化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易击碎10.2软岩裂隙较发育,中厚层状结或块状结构/较完整Ⅳ3.5岩土体地基承载力场地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根据室内岩土试验结果,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当地建筑经验确定如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素填土层分布广泛,不均匀,未经处理并检测不宜选作基础持力层,一般采取清除、压实(碾压或夯实)进行地基处理等措施,不进行地基承载力评价,处理后素填土地基承载力、变形等参数需由现场原位测试确定。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风化基岩拟建场地内的强风化基岩分布连续,下伏于土层之下,根据地区经验,强风化砂岩取400kPa。中风化基岩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4.2条,确定砂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10。砂岩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f0×ψa=14.2×1.1=15620kPa。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确定砂岩的承载力特征值:fak=γf×fuk=0.33×15620=5155kPa。表3.5-1基岩承载力特征值换算岩性风化程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承载力特征值(kPa)折减系数备注天然饱和天然饱和砂岩强风化//400/经验值中风化14.29.251550.33较完整桩基础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采用嵌岩桩基础时,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确定如下:Quk=Qsk+Qrk5.3.9-1Qsk5.3.9-2Qrk=ζrfrkAP5.3.9-3式中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u——桩身周长(m);Ap——桩端面积(m2);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ζ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按下表(表3.5-2)采用;表中数值适用于泥浆护壁成桩,对于干作业成桩(清底干净)和泥浆护壁成桩后注浆,ζr应取表列数值的1.2倍。表3.5-2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ζr嵌岩段深径比hr/d0.00.51.02.03.04.05.06.07.08.0极软岩、软岩0.600.800.951.181.351.481.571.631.661.70较硬岩、坚硬岩0.450.650.810.901.001.04----注:①极软岩、软岩指frk≤15MPa,较硬岩、坚硬岩指frk>30MPa,介于二者之间可内插取值。②hr为桩身嵌岩深度,当岩面倾斜时,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当hr/d为非表列值时,ζr可内插取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8.9.2条,置于基岩上的桩基穿越土层厚度小于10m时,可不考虑桩侧土的正摩阻力,建议不计桩侧正摩阻力。由于场地平场后,将于场地建筑范围内局部存在较厚的欠密实填土。未经压实并检测合格的人工素填土建议不计算其侧阻力,且考虑填土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沉降的影响(摩擦型基桩不计中性点以上侧阻力、端承型基桩还应考虑相应的下拉荷载),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计算时,负摩阻力不大于正摩阻力(当压实系数>0.94时钻(冲)孔灌注桩填土层正摩阻力可取20kPa),采取一定减小负摩阻力的措施(优先选用端承桩;涂沥青、薄膜隔离层等隔离;桩套管保护法;预钻孔法;加固;预压;分时段施工等)后可适当减低负摩阻力系数(宜根据实测数据确定降低幅度)。素填土按要求(详见第4.13节)压实并检测后可不考虑填土负摩阻力对桩基的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时,砂岩取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为9.2MPa。桩基设计也可按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进行设计。3.6设计参数选用岩土体的设计参数建议值系根据室内/原位试验数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相关规范要求,综合分析现场地质调查成果、岩土芯样鉴别、试验指标统计结果并类比相似工程、结合地区经验得出。岩土体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见表3.6-1。表3.6-1岩土体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取值岩土名称岩土参数素填土强风化砂岩天然重度(kN/m3)*19.5*24*24.5饱和重度(kN/m3)*20.5—*24.8天然抗压强度(MPa)——14.2饱和抗压强度(MPa)——9.2基底摩擦系数—*0.35*0.55天然抗剪强度(c为kPa;φ为0)c=5Φ=28——饱和抗剪强度(c为kPa;φ为0)c=2Φ=2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005155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水平抗力系数(MN/m3)—*10*160负摩阻力*0.25——注:带*参数宜通过可靠的试验验证,并视情况调整;括号内为饱和状态值。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计算时负摩阻力不大于正摩阻力,当压实系数>0.94时钻(冲)孔灌注桩回填土层正摩阻力可取20kPa;该值与桩型、成桩方式有关,挤土桩或干作业成桩时取大值,非挤土桩或湿作业成桩时取小值;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后,该值可适当减低,降低幅度应经过现场试验确定。应加强施工及运营环境的控制,当地下水、施工扰动、开挖卸荷、人类活动、爆破等不利作用较明显时设计参数建议值应视情况作适当调整。当桩顶水平位移大于《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T50-043-2016)表10.3.8-1值或灌注桩配筋不小于0.65%时,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适当降低;当水平荷载为长期荷载或经常出现时,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乘以0.4后使用。表中填土为现状填土,未来/压实填土设计参数应通过现场原位测试最终确定。4场地地震效应评价4.1地震效应评价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中国地震动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该区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烈度为Ⅶ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根据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本规范附录E进行调整确定;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按本规范第8.2条表1(下表4.1-1)进行调整确定。表4.1-1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
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值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Ⅳ0.350.200.250.350.450.650.400.250.300.400.550.750.450.300.350.450.650.90摘自《中国地震动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表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次勘察范围内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表4.1-2剪切波速测井成果表孔号测试范围(m)岩性Vs平均速度(m/s)岩石类别ZK80.0-3.0素填土139软弱土3.0-5.0强风化砂岩634软质岩石5.0-10.0中风化砂岩951岩石拟建建筑场地按设计地坪标高平场后,其场地地层结构为素填土和基岩。根据《钻孔波速测试报告》:素填土剪切波速139m/s,软弱土。强风化砂岩剪切波速634m/s。中风化层剪切波速951m/s。拟建物按结构单元、设计高程及不利地质情况分别进行地震效应评价如表4.1-3。表4.1-3地震效应评价建构筑名称岩土特性等效剪切波速vse(m/s)场地类别地段类别设计特征周期(s)1号教学楼最大土层厚度3.21m(ZK8),素填土厚度3.21m139Ⅱ一般地段0.35注:以抗震结构单元为基本抗震评价单元,抗震结构单元的划分主要根据建筑物平面位置及其关系确定,当后期有依据进行结构单元细分时,可进一步进行地震效应细化/调整。对有地震效应影响的相邻建构筑物/结构单元按不利情况处理。建议后期实测波速核实地震效应,当后期填土加固后有实测的填土剪切波速数据时,应对地震效应进行校核/调整。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1.5条确定:Vse=d0/tt=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4.2地震稳定性评价经本次勘察,拟建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无滑坡、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拟建场地属于7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内覆盖层为素填土,不存在地震作用下易液化的砂土/粉土、湿陷性的黄土及易震陷的软土,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液化及震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覆盖层为素填土,当未对填土压实处理时,易发生震陷。未来填土经处理后岩土地震稳定性好。5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勘察区未见活动性断裂、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土层位连续稳定,无溶穴、破碎带、软弱夹层分布。场地稳定,适宜建设。6场地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6.1地基均匀性评价素填土分布较广泛,层位不稳定,厚度差异大,土质不均匀,均匀性差。强风化基岩分布较连续,但层位不稳定,局部埋深差异大,均匀性差。中风化基岩分布连续,层位/性质相对稳定,均匀性较好。6.2地基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原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拟建场地内整体地形坡度平均5°。勘察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经调查,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滑坡、泥石流、活动性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无地下洞室、地下构筑物,根据现场钻探调查与收集原始地形图判定,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基稳定。6.3地下水作用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贫乏;场地地下水受补给条件、季节及降雨的影响较大,主要为季节性降雨补给,地下水量及水位受降雨量及降雨时间控制,基础、基坑施工时应予以重视,配备必要的抽水设备、拟建场地应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设置降水井等措施,避免地表水冲刷造成拟建物破坏。桩基础施工时,上部土体及破碎岩体易发生垮塌,必要时桩基础施工时采取钢护筒施工,水下浇筑混凝土。6.4水和土的腐蚀性根据临区工点技术资料借鉴,判定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土的腐蚀性评价:素填土:根据调查,场地周边未见污染土的堆放,未见污染土进入场地,土层未被污染。根据当地建筑经验及相邻场地建筑资料(紧邻的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扩建区域建筑)判定:素填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6.5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素填土: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厚薄不均,顶界埋置变化大,工程特性差,承载力低,不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带基岩:岩石结构构造不清晰,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据拟建物结构、荷载等情况,适宜选作荷载小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带基岩:岩石结构构造清晰,裂隙总体不发育,工程特性较好,承载力较高,是本场地良好的基础持力层。按设计地坪标高平场后拟建建构筑物的地层情况、基础持力层建议选择中风化基岩,基础形式建议采用桩基础。表6.5-1拟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型式建议建筑名称平场后的基础持力层、埋深(m)基础形式建议1号教学楼中风化基岩:3.48(ZK3)~5.21(ZK8)建议采用桩基础6.6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成桩可能性桩基础主要穿越地层为素填土;填土结构松散,在未经压实的较厚的填土层中成桩条件差,应注意垮塌现象的发生,做好井壁的防护措施(护筒防护或强夯、注浆等地基加固后再施工),防止塌孔、埋钻、倾斜、漏浆、缩孔等现象发生;在强风化基岩中成桩条件一般,可能发生局部掉块;中风化基岩中成桩条件好,一般孔壁较稳定。施工期间如遇暴雨季节,对成桩质量会产生影响,施工前应疏导、切断所有可能流入场内的地表、地下水,且基础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疏排水措施(配置排水设备),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施工条件周边道路已成形,场地基本平整;场地及其周边无地下障碍、地下洞穴、地下管线及地上保留建构筑物等,周边不存在相邻建构筑物(加强周边环境监测),具备施工的空间条件。桩基的施工条件总体较好。对环境的影响若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应落实机械进场/通行条件,清除障碍物,设置防震沟,设置泥浆出处理池,并预先制定泥浆处理措施方案及合理的施工时间、顺序计划,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等。综上,本项目采取一定措施后,在土体厚度小区域桩基成桩具备可行性,具备桩基的施工条件,建议经有效环境保护措施后优先考虑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基施工其他注意事项强化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加强桩基护壁,桩基施工弃土应尽量远离孔口,并应及时清除出场外。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桩基浇筑前应加强清底;加强桩基验槽,及时封底浇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岩质地基应加强持力层取样验证,取样数量应符合《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第8.3.3条要求;对大直径嵌岩桩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加强桩基础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测。加强用电、高空坠物和机械伤害等安全防范工作。不宜采用爆破施工,以免对地基及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它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等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6.7特殊性岩土评价素填土杂色,稍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砂岩碎块石。块石粒径2-10cm,含量约5~25%,呈次棱角状,为新近堆填,为抛填土,结构松散。素填土均匀性差。素填土均为平场和切坡的弃土,据调查,周边无化工类厂房,素填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框架结构具微腐蚀性。当未对填土压实处理时,环境地坪易产生沉降变形,建议对填土压实处理,压实系数需满足设计要求。桩基施工时在填土层中容易出现塌孔。建议采取钢护筒施工。风化岩强风化基岩土质不够均匀,密实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承载力相对较高,但暴露在大气中,强风化基岩易崩解;岩性质较稳定,承载力中等;本项目涉及的强风化基岩一般不具有“压缩性大、密实度低、稳定性差、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特殊性质,可不进行特殊处理。6.8填土施工与质量基本要求为减少填土不均匀沉降、负摩阻力、湿陷性等对地基/基础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对(现状/未来)填土进行处理;可采取压实/夯实进行处理。填土的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膨胀土、耕植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当有积水时,应提前开沟放水,清除淤泥及腐植土,并在底部铺填散粒材料进行碾压。填土压实质量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填土部位以压实系数和含水量指标控制,压实系数≥0.95(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或0.97(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或按设计要求处理(下同);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地面高程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含水量宜为最优含水量ωop(建议进行现场实测),最优含水量ωop对粘性土可取塑限,对粉土可取14%~18%。应注意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版购销合同模板
- 2024年度文化演出合同演艺活动策划与执行3篇
- 室内纯设计合同范本范本完整版
- 房屋买卖返佣协议
- 2024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工程专项分包合同3篇
- 简单路灯维修合同范本
- 赊销采购合同 赊销合同33篇
- 2024年度二手叉车设备环保改造协议3篇
- 育苗合同协议3篇
- 工伤死亡事故赔偿合同书
- 冷却塔技术方案
- TSG 51-2023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 海上基本急救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Unit+3+Celebrations+Lesson+2+Special+Occasions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PVC-U管-壁厚和管径允许偏差
- 《悉达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精选羽毛球理论试题库
-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单
- 工程项目部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 公司产品销售预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