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选择题
1.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能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病毒,非洲猪瘟不是人畜
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非洲猪瘟病毒
B.非洲猪瘟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C.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I).非洲猪瘟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
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
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不能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
A错误;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B正确;根据题干
信息可知,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说明其也不能感染植物细胞,C错误;
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明确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
立生存,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
2.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与小球藻都有核糖体、细胞膜
B.遗传物质是DNA
C.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发生“水华”的某湖泊中的全部蓝藻属于一个种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
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小球藻是真核生物,两者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A正确;原核生
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
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蓝藻是一类生物,包括发菜、颤藻、念珠藻等,因此发生“水华”的
某湖泊中的全部蓝藻属于多个种群,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以及常见的真核细
胞和原核细胞,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是一类生物的总称。
3.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I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
溶液)以及蒸储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
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胃蛋白酶④RNA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
④
【答案】C
【解析】
斐林试剂可通过蒸储水改造成双缩胭试剂,因而上述材料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及蛋白质,C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
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线粒体和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其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
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20种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
昔酸和4种脱氧核甘酸,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线粒
体和叶绿体内含有很多蛋白质和少量的DNA、RNA;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由半乳糖
和葡萄糖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
【详解】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
确;
B、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基本单位)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构成淀
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
C、线粒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种都包括核酸和蛋白质,C正确;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
故选Bo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功能,明确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由不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多糖的单体只有葡萄糖,没有排列顺序上的差异,但是不同的多糖
空间结构是不同的。
5.下列关于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利川唾液淀粉酶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
B.用丙酮能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纯度较高的胭酶
C.HQ,分解实验中Fe"、加热与过氧化氢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
D.利用pH分别为7、8、9和10的缓冲液探究pll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可以利用纤维素酶可以
除去植物细胞壁,A错误;
B、用丙酮能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纯度较高的胭酶,B正确;
C、HQz分解实验中Fe*与过氧化氢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C错误;
D、胃蛋白酶的适宜pH在2.0左右,题目中提供的数据下,胃蛋白酶都已经失活,D错误。
故选B。
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中含有糖类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B.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的颜色
C.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D.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细胞中有大小不同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很大的中央液泡,可能占细胞体积
的90%,它是由许多小液泡合并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
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维持细胞的紧张
度是它所起的明显作用;其次是贮臧各种物质;第三,液泡中含有水解酶,它可以吞噬消化
细胞内破坏的成分;最后,液泡在植物细胞的自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液泡对细胞的内环境
有调节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
【详解】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A错误:花
瓣的颜色是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决定的,B正确;液泡是存在于植物细胞种的一种细胞器,
C正确;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吸水变大,失水变小,D正确。
【点睛】对各种细胞器功能可以进行归类记忆: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
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
粒体、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植物细胞)。
7.下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B.物质P可能是氧气
C.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
D.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表示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的特点是需要载体,不要能量;自由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详解】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一定是水,A错误;氧
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图中物质P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物质P的运输方向
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
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物质P出细胞需要载体,物质Q出细胞是被动运
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能够根据图示物质
的运输方向确定P、Q可能的运输方式,进而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答题。
8.某同学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B.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C.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D.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无水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
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
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
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
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的结果,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
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A正确;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因
色素分解而减少,但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失,B错误;Catt):,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所以可
在研磨前加入少许CaC03,C错误;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应加
入多于10mL乙醇,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
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B.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C.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D.破伤风芽抱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方式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的考查,
回忆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方式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分析
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要进行细胞呼吸,A错误;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B正确;细菌是
原核生物,其进行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由拟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C正确;破伤风芽抱杆菌
是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D正确。
【点睛】对于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方式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条件的差异的
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C.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等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
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
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详解】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
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错误;人工脂双层膜能让a通过不能让
Ca?通过,是因为人工脂双层膜没有载体蛋白,因此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植物
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所有的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人工膜也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11.将3cmX3cmx6cm的含酚献的琼脂块切成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种琼
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种琼脂块NaOH扩散速率一样
B.3种琼脂块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NaOH扩散速率最大
C.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D.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献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
脂中的扩散速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
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
【详解】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即扩散速率相同,A正确;3种琼脂块
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的相对表面积最小,则NaOH扩散速率最小,B错误;琼脂块体积越
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C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越小,
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明确细胞的体积相
对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
12.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
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
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
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B.“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该蛋白触发促进新血
管异常形成,由此说明该物质为信号分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气泡”,属于分泌蛋白
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
在全过程中供能。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癌症蛋白”为分泌蛋白,而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高尔
基体的加工,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血
管上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B正确;“微
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制增殖的特点,
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的过程中,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癌症蛋白属于分泌蛋白,进而结合分泌蛋白
的形成过程判断涉及到的细胞器种类,明确癌细胞的分裂旺盛、细胞周期短。
13.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
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实验
验证(测交实验)一得出结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
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
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
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
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
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
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
及其比例。
【详解】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在自交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错误;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
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可以是杂合子,C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
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豌豆的特点、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
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12患白化病,患红绿色盲症,如果Wi两对基因均为显
性纯合的概率是9/16,那么需要满足以下哪项条件
,,「陷口正甯方姓
u0(5n"5>-rCJ。正常女性
T23J」二T白白化斯女•:!
nJm1目电音为独
rIT34
IV0
1
A.n,、Hs、HL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11八lb携带白化病基因、IIL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c.HL携带白化病基因,niz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均携带
I).1【5、HL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己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Hi的基因型为AaXq,1底的基因型为八_乂"丫。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H”的基因型为AaXBX”,L的基因型为A_X"Y;若Hs不携带相关
致病基因,即其基因型为AAX'Y,则他与HNAaXT)所生HL的基因型为l^AAXW、1/4AAXN、
l/4AaXBX\l/4AaXBXb,在此基础上,如果IIL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AAXBY),则他与IIL所生Wi
的基因型为9/16AAX'XB、3/16AAXBX\3/16AaXBX\l/16AaX"Xb,因此J%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
的概率是9/16时,需满足的条件是Us、IIL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根据亲子代表现
型关系先确定H,、H5的基因型,进而确定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并做相关的概率计算。
15.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具有a个碱基对,含有b个腺喋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为一个基因
B.该DNA分子片段中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该DNA分子片段中,碱基比例是(A+T)/(C+G)=1
D.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a-b)个游离的胞喀嚏脱氧核甘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a个碱基对,即2a个碱基,其中腺喋吟b个,由于
A与T配对,G与C配对,且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因此A=T=b个,G=C=a-b
个。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片段不一定为基因,A错误;该片段是双链DNA分
子的一段,应该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脱氧核糖基团,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
可知,该DNA分子片段中,(A+T)/(C+G)=b/(a-b),C错误;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
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数=(2n-l)X(a-b)个,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掌握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掌握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
题。
16.下列有关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医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②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
③分析、判断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④提出防治疾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
A.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I).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
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
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①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
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②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③推算
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④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遗传咨询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其基本步骤为①医
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一③分析、判断遗传病的
传递方式一②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一④提出防治疾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两个主要方法,并识记
遗传咨询的基本步骤,再将题干的中的各选项进行正确的排序。
17.有关某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B.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C.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期过程的最大区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
体但不联会,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性加倍,DNA分子数不变,分裂
的结果是分裂前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
会,中期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被拉到赤道板的两侧并列分布,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均减少一半。
【详解】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但是两者的DNA分子数相同,A正确;两者前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
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于细胞中,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
对形成四分体,B错误;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错误;两者
中期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是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
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对比分析两者的前
期、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和特点,总结两者在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
18.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有少量S型
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是S型,这个实验表明DNA
A.能够指导R型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B.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C.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D.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S菌的DNA与R菌混合培养,结果后代出现了少量的S菌,且S菌的后代
都是S菌,说明S菌的DNA将R菌转化成了可以遗传的S菌。
【详解】S型菌的DNA指导合成的仍是S型细菌的蛋白质,而不是R型细菌的蛋白质,A错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没有涉及DNA分子结构变化,B错误;S型菌的DNA+R型菌-R
型菌+S型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即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C正确;该实验只
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准题干信息:“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有少量S型菌株”,这说的
是生物的变异;同时“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体”,这是生物的遗传。
19.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A.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B.基因突变频率高
C.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D.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母体只有一个亲本参与一般有两个亲本参与
生殖过(一般)无,即使有(泡子)
有,且有性别之分,一般需两两结合
程也无性别之分,不结合
生殖过一般是有性生殖细胞f合子f新个体,也可
不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程以是有性生殖细胞f新个体(如孤雌生殖)
同
点性状保其子代是母体的直接延续,变其子代是双亲遗传物质的重组体,变异多,不
持情况异少,能保持秦代的性状利于秦代性状的保持
子代生
活力大有降低趋势具有强大的生活力
小
对种族长期使用这种生殖方式,种族
使种族兴旺发达
的影响会衰退
对进化
无促进作用有促进作用
的作用
相同点都是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详解】有性生殖过程需要亲本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则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
多,这样导致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如果外界环境相同,其
突变率也无较大差别,B错误;环境因素对两种生殖方式变异的影响没有差别,C错误;有性
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均会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均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它们均能产生新
基因,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列表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明确有性生殖存在基因的分配和
重组的过程,所以变异性更大。
20.5一浸尿口密噬(5-BU)是胸腺喀啜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喀咤。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
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
-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
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B.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或G//C对变成A//T对
C.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D.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5-溪尿喀咤(5-BU)是胸腺喀咤(T)的结构类似物,DNA复制时,酮式可与
A互补配对,代替T作为原料,烯醵式可与G互补配对,代替C作为原料,故导致(A+T)/
(G+C)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所以碱基种类发生了替换。
【详解】据题意可知,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A错误、D正确;
5-BU可以取代胸腺口密鸵与A配对,且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因此培养
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对,或G〃C对变成A//T对,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
变异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C正确。
【点睛】解题时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
对”,其次要对选项进行对比,最终选取正确答案。
21.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B.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C.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
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仅仅是因为环境等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
其遗传物质又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详解】修剪果树只是改变果树的性状,并没有改变果树的基因,因此该性状不可遗传,A错
误;用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果实无籽并没有改变植株基因,因此该性状是不可遗传的,B错误;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该性状不可遗传,C错误;豌豆的红花和臼花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杂合子红花
Aa自交,后代部分植株为白花aa,该白花的后代都是白花,是可以遗传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
变异的本质区别,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22.对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A.不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C.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
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一固定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
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
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四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
但是不会出现三倍体细胞,A正确;多倍体细胞的形成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没有分裂成两个子
细胞导致的,因此无完整的细胞周期,B正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正确;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只进行了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重
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
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
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3.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用烟草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
B.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
C.人的某对常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性愚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四种,染色体
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增减或染色体组数目的增减。
【详解】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猫叫综合症是人类
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
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
重组,C错误;先天性愚型的成因是多一条第21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种类,注意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明确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24.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其基因型频率也一定不变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生物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
和进化,因此生物的共同进化不仅仅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A错误;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
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若表现型相同,则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
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正确;亲子代间基因型频率不变则基因频率一定不变,而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能发生变化,如杂合子Aa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而基因型频率
改变,C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说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基
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交配方式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其他因素,因此种群
的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改变,[)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
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25.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血浆pH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浆pH会略有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保证机
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高原训练的运动员体内的红细胞增多,以运输更多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A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B正确;血浆pH
不仅受细胞代谢的影响,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食物中的酸碱物质,同时还受血浆中的缓
冲物质的调节,C错误;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进入血浆,导致血浆
pH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因此不会下降得太明显,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
释放增加;剧烈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2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
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V感染
D.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
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
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
的危险行为,A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已经产生的疫苗难以持久
发,B正确;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
断HIV感染,C错误;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
和攻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点,能够通过传播途径判断A选项,明确
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仍然保留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27.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静息电位时比动作电位时低
C.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如甘氨酸、天冬氨酸、
谷氨酸等)、一氧化氮等
D.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细胞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轴突和若干个树突构成,轴突末端经多次分支,膨大部分形成
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是细胞体共同构成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产生并释放,
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没有刺激时的静息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原因是K+外流,兴奋
部位的动作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原因是Na+内流。
【详解】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A正确;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
比值,静息电位时比动作电位时高,B错误;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
多巴胺、氨基酸类(如甘熟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一氧化氮等,C正确;在神经系统中,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细胞结构以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静息电位
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正确分析B选项。
28.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储水、0.4mg-L\
0.7mg・L,Imgl,1.3mg・I/'、1.6mg・L/'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
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2.,木从Ew<•',>
A.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
B.2,4T)溶液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
C.Img•「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
D.0.4mg・L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绿豆发芽过程中根/芽的长度,其
中2,4-D溶液浓度为。作为空白对照。由题图可知,浓度为0〜1.6mol-L’的2,4-D溶液,
都能促进芽生长,浓度’左右的2,4-D溶液促进效果最好;2,4-D溶液为0.4mol・L,
促进根生长,大于0.7mol-L-'则抑制根生长。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A正确;
该题只是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没有生长素作为对照,因此不能说明2,4-D溶液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B错误;由题图可知,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是lmol・L左
右,C错误;由题图可知,2,4-D溶液为0.4mol・LT时,既促进了芽的生长,也促进了根生长,
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得
出2,4-D溶液浓度对根、芽的作用规律,明确2,4-D溶液对根、芽的作用都体现了两重性。
29.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是反馈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B.健康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多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
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
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
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
不致过多。
【详解】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继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故甲状腺肿是反馈调
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产热,故健康人体甲状腺
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产热量增加,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其
靶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其靶细胞和靶器官分布于全身,C正确;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明确甲
状腺激素的含量还存在负反馈调节。
3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B.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
C.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化学物质乙烯、叫噪乙酸、口引噪丁酸都是植物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功能:
存在较多的
名称合成部位功能
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
幼嫩的芽、叶、集中在生长
生长素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
发育中的种子旺盛的部位
果
未成熟的种子、普遍存在于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
赤霉素
幼根和幼芽植物体内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细胞分裂的
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
裂素部位
将要脱落的
根冠、萎意的叶
脱落酸器官和组织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片
中
成熟的果实
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
中较多
【详解】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根尖合成的,A正确: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控,B正确;
植物体内,生长素一般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但是在在植物体成熟的组织器
官中也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C错误;乙烯、口引噪乙酸(生长素)、叩噪丁酸
都是由植物体产生的植物激素,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络结构,同时能够能联系实际,
作出准确的判断。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B.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C.某校园的草坪群落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为K值: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群落的结构包括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若改善环境,可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增加,
A错误;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并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B错误;草原生
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分层现象,C错误;植物可以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的数量增长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明确种群的K值不是
固定不变的、群落都是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
32.正常人体处于和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l,散
热为bl;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o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bl,a2=b2
B.al>a2,bl<b2
C.从30℃进入环境中,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使机体减少散热
D.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温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
层。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因此在时,ai=b”在
30℃时,a2=b2.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b„a产bz,A正确、B错误;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即外
界环境温度降低了,则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机体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
定,C正确;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即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了,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
进机体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明确在任何条件下,只
要体温是恒定的,则产热量与散热量一定相等。
3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甲
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
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
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A正确;反
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而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结构之
一,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
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错误;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
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功能;识
记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识记神经中枢的组成及各中枢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
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
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
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C.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D.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捕食者的数量、蝌蚪的种类,因变量是三种蝌蚪的存活率,
其中1号池塘为空白对照组。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
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305:2025 SER EN-FR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 ALL PARTS
-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含答案)
- 6#楼劳务分包合同
- 2024订票服务详细条款协议示例
- 田径接力跑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青年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作合同模板3篇
- 福建省南平市岚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 2024石灰石矿产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与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山东省高中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含答案
- 算术平方根2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正式版)SHT 3227-2024 石油化工装置固定水喷雾和水(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英语试题
- 营销组织方案
- LS/T 1234-2023植物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小古文阅读 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