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微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微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微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微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国内——苏联建立;经济恢复;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2)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2.目的:(1)加强国防,维护民族独立;(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3.方针:

1925年12月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要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什么必要性?斯大林: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4.过程:1928年起两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废止。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1933年-1937年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第聂伯河水电站当时被誉为苏联工业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材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项目1928年一五计划初步方案一五计划最佳方案实际完成数煤(万吨)3550680075006440石油(万吨)1160190022002140生铁(万吨)3388001000616钢(万吨)4308301040592棉织品(亿米)26.78576226.9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发展有何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片面发展的经济》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思考

经济发展不协调。苏联为实现工业化,着重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示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1)苏联工业化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2)苏联工业化问题: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排斥市场调节,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5.结果:二、农业全盘集体化3.方针: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1.背景:农业生产不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出现粮食收购危机。2.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4.进程:1929年,大规模、群众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始,掀起高潮,问题出现;1930年,整顿、发展;1932年,宣布“完成”,60%加入;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探究:在当时经济建设中,是否一定要牺牲农业的利益来实现工业化?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集体农庄的妇女1、强制性加入,违背自愿原则2、牺牲农业发展工业3、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1)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2)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3)对富农采取了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1)农业集体化成就:(2)农业集体化问题:5.结果:三、斯大林模式1.定义: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表现:经济:b.政治:

C.思想文化:指令性的计划、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权制、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4.特点:

经济上高度集中无市场政治上高度集权无民主文化上高度统一无自由5.形成的历史背景: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3)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1929年12月21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寿辰。《真理报》用8个版面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和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的名字来命名。

基洛夫被暗杀—苏联“大清洗”的导火索

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只缺3张。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外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在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在军队中总共有4万多名军官遭迫害,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8年末,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西方材料估计有500万人受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1936—1939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6.评价:功绩:使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弊端:政治:高度集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破坏民主与法制。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思想: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不利于思想文化繁荣。总体评价:

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稳步健康协调发展。3、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经验教训:课堂小结用“一、二、二”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2、两条道路——苏联工业化之路,农业全盘集体化之路。3、两大影响——初期取得巨大成就,后期经济丧失活力。课堂练习1、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2、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A、重点发展重工业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3、苏联高度集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