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评价七章汇总_第1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七章汇总_第2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七章汇总_第3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七章汇总_第4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七章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是把教师送出去,提高教师的素质。第四,建立课程决策的集体审议制度,吸纳各方人士献计献策。第五,定期组织研讨,形成良好的校本培训机制。.校本课程设计的常用方法综合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广泛使用的校本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总体来说,具体方法还是很多的,但令人诧异的是:尽管有这么多方法,不少一线教师仍然不知如何设计校本课程才好。这是为什么呢?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种校本课程设计方法关系混乱,具体操作要求模糊不清。比如,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整合和课程改编是怎样的关系呢?如果把两门课整合成一门新课,是叫课程整合,还是叫课程改编?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方式本是通用的课程设计方式,并不是设计校本课程所特有的。由于是通用的设计课程的方法,所以有些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并不能保证就能达到校本课程设计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比如课程选择这种方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课程设计中已逐渐得到多样化的运用。国家课程计划不再唯一,有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差异,学校有设置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自主权,也有了所谓的“八套半”教材。学校和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课程计划、教材。这种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似乎并不那么直接和有效。又如课程引入,如果引入的是国外教材,由学校组织人员翻译,似乎有浪费人力、物力之嫌,效果也不一定好。由于我国中小学和教师是职权有限的校本课程设计主体,这也限制了校本课程设计的方式。在短期内,公立学校要想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追求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改造,恐怕是不可能的。最实际的问题是:在国家教育大政方针下,怎样才能在不增加学校和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将国家给的10%—25%的课时用足用好,真正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呢?下面我们不妨从过程角度来分析一些具体方法的应用。第一,调查研究。调查法是校本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且反复使用的方法。调查研究能帮助学校有效确定校本课程设计的切入点,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获得反馈信息,对校本课程设计进行评价、提供改善意见。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的方式很多,包括观察、与学生交谈、与家长交谈、问卷调查、测验、查看有关学生的记录等。在使用调查研究法的时候,邀请专家介入是必要的。俗话说,旁观者清,再加上专家对资料信息有着丰富的辨识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而确定一个值得设计的课题。第二,集体审议。这是美国学者施瓦布提出的课程设计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集体审议小组成员基于实践,提出问题,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经过彼此互动、相互启发,做出合理的、折衷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的运作方式。集体审议能真正体现校本课程设计广泛的参与性。在集体审议中,教师将真正有机会体验和发挥主体作用,也将在专业方面得到充分发展。集体审议小组成员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最广泛的一种小组成员结构包括了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各界人士。某个具体学科的审议小组成员可以只是这门科目的教师。成功的集体审议需要成员具有积极投入的态度和设计的反思能力。成员之间能够相互认同,包容相互之间的观点和意见,能自我反思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批评,采纳并积极实施有建设性的策略。第三,课程编制。关于课程编制的方法,可以有选用、改编或新编等方式。在我国,人们往往容易局限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来考虑问题,比如引入国外的课程,或自己组织力量编教材、设新课,这样的做法固然有效,却不可避免地要增加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脱离了学校实际,不能解决学校最现实的问题。实际上,在国际上,学校自己编教材的情况也极为少见。校本课程的课程编制重在过程,这是大家的共识。校本课程编制的常用方式方法有:(1)问题解决的方式。集体审议现行课程设计中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反复审议,反复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策略,逐渐形成校本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案。这是一种形成性的校本课程的编制方式。它可以在不占用教师的课余时间的情况下,直接帮助教师改进课程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课程反思能力,将国家规定的课程锤炼成最适宜本校的方式。(2)任务定向的方式。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学校可自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内容。学校可从中确定一项作为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任务定向的课程编制就等同于开一门新课。要组建专职师资队伍,编制或选用恰当的教材,设计专题活动等。它只对负责教师有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自由定向的方式。所谓自由定向,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学习领域,师生共同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这类课程可以归到选修课系列中。它主要考虑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和学生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编制和实施课程。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设计在方式方法上,不能一味地求奇、求新、求异,关键是实用和有效。所谓实用就是要有针对性,可操作,能具体落实,不增加师生的负担;所谓有效就是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得到发展,能使教师个人得到锻炼,获得专业发展,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下面提供的案例材料,相信能给大家积极有益的启示。第三章发展性评价观和实践第一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评价与之相适应,发展性学生评价因此受到重视。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一、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一)发展性评价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最终反映。任何一种传统知识的符号系统只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解释,提出自己的假设,是一个同化、顺应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简单地从外部对他们实施知识的灌输,而应把学生已有的只是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生成知识。建构主义评价观主张目标自由的评价,认为,应在与探索真实学习任务相关的真实世界的背景中,在活动、表现、协商与合作中,评价能表现多种观点和看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评价学习者如何进行知识建构要比评价由此产生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效的评价必须和教学整合在一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利用评价作为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指南。(二)发展性评价与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产生与20世纪90年代,对当今教育影响最为深刻,它刷新了人们对智力的传统认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由多种相互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智能组成,即由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与自然相处的智能等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加德纳的评价观认为,应重视“情景化”评估而不是考试,他将评估定义为获得个体技能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主张评估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识别自己智能的强项和弱项,指出哪些方面有创造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和努力的方向。多元智能理论对评价改革的启示在于:第一,评价要依据学生所处的情景与环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其发展要受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只有充分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因此,加德纳主张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评估。第二,拓展评价内容,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多种目标的评价,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然后根据这些来评价学生。(三)发展性评价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影响广泛。后现代主义在评价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评价观和评价模式的批判上,为评价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区分的手段,考试主要是为了甄别而不是对话,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提供的准则与学生所获得的准则之间的差额。后现代主义对课程评价方法论的基本思想是:评价是人的生长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盖棺论定”,首先要考虑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遇;评价是个体体验与合作的过程。后现代主义评价观主要强调:第一,评价标准的模糊、动态与开放。因为,评价对象本身就具有这些特征。第二,评价的协商性。评价应关注不同个体与不同团体的声音,应尊重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第三,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有条件地运用评价的区分功能。二、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重要特征如下:(一)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学生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力,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二)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搜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数据,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鼓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评估结论。过程评价不必拘泥,也不能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记录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要保存有价值的资料,体现学生发展的轨迹,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状况的真实把握,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是个综合概念,所以,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在新课标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不可偏废。发展性学生评价正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配套工程。在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中要注意:第一,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对评价内容的分解又必须是全面的、重要的和有效的,以增强评价的操作性可导向性。如评价学生“热爱人民”,就过于笼统抽象,无法有效分解具体评价指标,达不到评价的目的。第二,评价应该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结合,避免为评价而评价。第三,评价中要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与精确的关系。若条件所限,不能得出精确的结论,就宁可模糊。不能为追求精确而勉强得出结论,避免评估结论的片面性。(四)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含十分丰富,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达成评价的全部目标,所以,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运用各种方法的长处,重点突出,优势互补。(五)实施多主体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只从一个角度,也不能只从一个主体得出评价的结论,而要实施多主体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比较符合事实的评价结论,也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或引导学生的发展。实施多主体评价,学生既是被评者,也是评价者,可以消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隔阂,以增进双方的配合和理解。同时,当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开发,并能养成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当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评价的方式方法,注意各评价主体之间的差异,有能力评则评,不必机会均等。应注意多主体评价的有效性。第二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程序与方法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主要是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的。为保证评价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需要建立并遵循一定的实施程序。通常来说,学校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明确评价内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方面。1.学科目标学科学习目标是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科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学科学习目标的确定应以教育部制订的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据此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具体的评价指标,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和时改进。从课程标准到评价目标再到评价指标,是一个评价内容不断具体化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理解水平和把握能力。为了避免笼统空泛而削弱评价的可操作性,造成评价结论的不一致性,评价指标应该用具体、清楚、简练、可测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另外,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时,所分解出的评价指标还必须是全面的、重要的和有效的。否则,会削弱评价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2.一般性发展目标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和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1)道德品质:热爱祖国,遵守法纪,诚信公正,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同情心、责任感等。(2)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有学习的愿望,愿意承担学习的责任;有处理学习问题的能力等。(3)交流与合作: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方法进行合作,理解尊重他人,容忍分歧,避免冲突。(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坚强、独立、勤奋自律等。(二)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是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选用评价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评价工具是收集评价资料的直接手段,设计评价工具是保证评价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一般说来,中小学用得最多的工具是评价表。设计评价表应注意:1.评价表的形式既可以是评价表格,也可以是评价项目清单。2.不仅要有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表,而且要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表。3.评价表的设计要体现“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理念。4.评价表的设计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都体现出来。来自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既可以设计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资料数据是评价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形成恰当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和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或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收集数据和资料应注意:1.坚持多渠道收集资料。学校常用的收集学生评价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有:标准化考试、小测验、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家校联系和交流等。2.评价任务必须与评价目标一致。评价任务是指,为收集评价资料而为被评价者设计的、与评价目标紧密联系的一种表现机会和展示平台,如测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撰写论文、参加辩论等。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展示自己。评价任务与评价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评价的效度。3.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比单纯的分数或等级更重要。从发展的角度看,抽象的分数、等级掩盖了许多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重要信息。4.收集的资料不仅要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应涵盖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的客观的资料档案,真实全面地描绘学生成长发展的状态。评价资料数据收集上来以后,就是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以形成分析报告,描述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在分析数据资料时应注意:1.要鼓励被评价者参与讨论,体现对被评价者的尊重、理解与关怀。这有利于澄清一些确定的问题,有助于分析问题的成因,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