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_第1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_第2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_第3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_第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学2年0高1三5第一次测试

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2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3.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A.边塞城市B.工商城市 C.消费城市 D.军事城市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5晚.清户部给予一个近代企业的评价是:“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这一企业属于A.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的民用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官僚资本主义工业6.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A.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B.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C.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 D.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7.19世纪末,李鸿章为慈禧太后在德国订制了宫廷专列,慈禧害怕火车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机做牵引动力,而以内监“贯绳曳之”。这反映了A.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近代经济的发展 B.洋务运动无法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必要环节政府阻挠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8.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①挽救民族危机②振兴民族产业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④抢占国际市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米1)4以上的丝绵毛织物、0.千5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须经许可;2千克以上的米面、5千克以上的豆类、20个以上的蛋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三大改造时期10.1年9,5各2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据%此可知中国当时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 社会主义改造已开始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1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年1)》9中8评5价20世纪5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A农业合作化 .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 .文化大革命12.1年993月2至7月,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伊宁市、博乐市、塔城市、凭祥市、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市、河口县、二连浩特等13个沿边城市。与沿边城市开放相关的条件有①国家战略②经济发展水平③国际环境④地理位置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13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14.1年9,9全7国个体工商户达285万0户,从业人员554万1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万9人。199年9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15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这一“奇迹”主要是指西欧成为世界中4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开辟欧亚海上航路 世界初步连为整体年6,0某9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英国的伦敦 .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意大利的威尼斯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与这一机制的形成最直接相关的是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 英法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18“.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府管理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推动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形成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走出中世纪的标志19.世1纪9末,有人做了这样一首诗:“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平等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20马阻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21“阻191年3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阻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阻,3到19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亿5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苏联取得这一成就与下列哪一措施无关推行新经济政策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实施农业集体化 实行“加速发展战略”22列阻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当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考茨基之流说我们实行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过错时,他们实际上起了资产阶级走狗的作用。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所说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指①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 ②保障军事战争胜利③为粉碎同盟国进攻创造必要物质条件 ④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23阻1年9655月,苏联颁布《集体农庄市场新标准条例》,允许个人按市场价格出售农副产品。从196年6起对集体农庄庄员按国营农场相应的工资标准按月支付货币报酬,年终根据实际收入进行结算。这些措施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③巩固了工农联盟 ④摆脱了斯大林体制对农业发展的束缚①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24有阻人认为:如果说192年9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大萧条与金融风暴无关 大萧条对社会的危害更大金融风暴比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金融风暴导致大萧条的局面25二阻战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最突出表现是出现了“混合经济” 经营者革命 人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50分)2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自明朝后期至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多世纪里,江南棉纺织业的生产扩大了一倍多。到了19世纪初,江南从事棉纺织业的农户已占总数的65以%上,每年所需要的棉花达30万0担。另外,江南丝织业的生产规模只不过略逊于棉纺织业,而其他轻工业,如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服装业及印刷业等,亦具相当规模。到了19世纪初,江南轻工业的重要性已和农业相当。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采煤业外,江南基本上没有煤铁业。工具制造业还是继续生产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造船业有些发展,但江南所造的海船主要是沿海航运的沙船,最大的不过375吨。其数目从明嘉靖时的约100艘0增至清道光时的300艘0,总吨位从明末的5万吨增至清朝中叶的38万吨。英国方面,毛纺织业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最大产业部门,但从事毛纺织业的农户不及总数的一半。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期爆发后,依赖进口棉花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其净产值在19世纪初已超过毛纺织业,成为英国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英国棉纺织业使用的棉花,自176年0的3万担增至181年7的90万担,但仍然不及江南的1/。3此外,英国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丝织业、麻纺织业、啤酒酿造业、肥皂和蜡烛制造业、皮革和玻璃工业等轻工业。但总体来说,英国轻工业的规模不及江南。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的煤田总产量已达到470万0吨,在两个世纪内增加了23倍。此时英国采煤业的净产值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已仅次于毛纺织业。另外,铁的年产量亦从161年1的1.万2吨增至176年0的3万吨,其他铅、锡和铜等有色金属的采冶业也不断发展。英国的工具制造业自15世纪开始迅速发展,铁匠数目大幅增加,新的机器不断涌现,到18世纪又发明了蒸汽机及多种新式纺纱机,标志着机器制造业的逐步建立。建筑材料工业亦呈现重大变化,砖瓦逐渐取代了木材,成为主要建材。英国的造船业在16世纪时还不如江南,但其后便迅速发展。到了176年0,英国商船总数已超过700艘0,总吨位在179年2达到15万4吨,在一个世纪内增加了近5倍,远远高于同期江南沙船的总吨位。174年0,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队的标准船吨位已接近50吨0,超过江南最大的沙船的吨位。摘编自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的江南和英国工业发展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经济因素。(14分)(2)史学界有一著名的韦伯之问——“工业革命为何没有首先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疑问。(8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清政府于189年7责成洋务派官僚盛宣怀“选择殷商,设立总董,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而创办中国通商银行,资本定额50万0两,先收一半,最大的股东是招商局和电报局,其余多为官僚及买办。总董等9人,由盛宣怀指派。该行在香港、广州、天津、镇江、北京、汉口、九江、汕头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为准,在总行和重要口岸的分行都用洋人为大班,规章制度也仿照汇丰银行。该行在创办之初就获得了钞票发行权,发行银两和银圆两种钞票,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券。发钞、存款成为该行主要的资金来源。从190到5191年1,该行从发钞得到利润80万两以上。191年6盛宣怀死后,行务由董事傅筱庵控制,他积极投靠北洋政府,大量购买公债,并用资金支援孙传芳的军队。193年4存款增到310万0元,比192年9增加了4倍多。发钞额达290万0元。放款也显著增加,达到300万0元,比192年9增加了2倍多。193年5因币制改革,该行结束发行业务。193年7,国民党政府迫使该行接受增拨官股347万5元,原有商股折合成52万5元,合成400万0元。该行改组后,实权仍掌握在杜月笙手中,他大量购买公债,从事投机。抗战胜利后,该行上海总行恢复整顿,因受中央银行委托代兑伪中储券,存款一度回升,194年5底达198,0万0元0,比上年增长4倍。至解放前夕,除一些房产外,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该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年212月,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摘编自《中国第一家银行》(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之初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谈谈影响中国通商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3年210月17日,《时报》刊登了来自凯恩斯和其他五位经济学家给公众的很长的一封信。他们在信上说明了无论是来自私营的或是政府的,无论是用来消费还是投资,花费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衰退是花销不足造成的。这个不足只有通过政府的加大消费才能补足。……两天以后,四个来自伦敦大学的教授回复了凯恩斯的信。而其中一位就是哈耶克,……他们认为,大量的政府的债务比起私人的债务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摩擦以及对经济的复苏造成更大的阻力。……(关于)怎样使经济复苏……哈耶克认为:“现在是取消这些在贸易上的限制和使资金重新自由流动的时候。”——《凯恩斯和哈耶克:伟大的辩论进行中》(201年07月7日刊登于华尔街日报)材料二194年4,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他指出:太多的政府规划意味着太多的政府权力,将破坏自由,奴役人民。……中央计划是走向极权国家的第一步。自由是绝对的,要靠竞争机制运作,一旦有时会导致相当多的失业,就不得不承受。凯恩斯对此进行回应:“我们追求的不是没有计划,或者只有少量的计划……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计划。”争论中,哈耶克处于劣势。他的《通往奴役之路》很大程度上被学术界视为“反动分子恶意破坏崇高理想。……197年4,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哈耶克和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不同点。(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哈耶克在论战中处于劣势的原因。(6分)(3)请说明197年4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2分)哈三中201—4201学5年度高三第一次测试历史试卷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题,26题2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50分)26.(1)(14分)相同点:轻工业发展迅速不同点:江南工业发展特点:主要是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