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1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1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1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1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五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纯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3、培养学生分析^p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开展学生的思维;4、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分析^p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学课件演示教学意图一、根底训练导入。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专项训练:课件:练习: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答复,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老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假如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常规性根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出示线段图【教学课件演示】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浸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根底练习根底练习只列式不计算师:用我们刚刚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老师指名答复)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根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展小组讨论,有才能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展考虑;在学生答复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根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络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教学课件演示】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根据是。四、比照练习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p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通过两题比照,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进步分析^p才能。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P2—P3教学目的:1.结合“买文具”的详细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络,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准备:教具:挂图、“附页1”图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助。二、玩中学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历,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2.观察比照,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展比拟,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4.试一试。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应。三、学中做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2.完成“练一练”第2题。四、做中得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五、总结。货比三家教学内容:课本P4—P5教学目的:1.结合“货比三家”的详细情境,经历比拟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拟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拟简单小数的大小,开展数感。3.进步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拟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拟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学期开场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廉价。二、玩中学。1.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2.借助问题探究比拟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开展数感。(1)考虑“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考虑后汇报)(2)自主探究比拟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考虑比拟方法。〕可能出现的比拟方法: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3)组内交流比拟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4.试一试。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拟的方法和过程。三、学中做1.完成“练一练”第1题。反应评价时说说如何比拟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一练”第2题。四、做中得。完成“练一练”第3题。在学生独立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根底上,进展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拟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五、总结。小学数学教案篇3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展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方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详细个数易混淆。因此,总有很多数学老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理论,希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承受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老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片段一: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生:四分之一。师:为什么?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生:四分之一。师翻开袋子,有8只桃子。师:每只小猴可分得?生:2个。生:八分之二。就是没有听到老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老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老师本来设计的目的非常明确,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可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但是在最关键的地方老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致于前功尽弃。假如老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知道,就知道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一定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假如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后来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片段二: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生:每人3枝。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生:每人4枝。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生:每人1/2。师:为什么不答复几枝铅笔呢?生:因为不知道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2。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生:也是1/2。师:3枝可以用1/2表示,4枝也可以用1/2表示,为什么?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同,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假设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1/2表示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老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数学是理性的,老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络。在活动中培养数感。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教具准备:黄豆假设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假设干,实物投影仪。重点难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展数数,初步体会估数)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今天我们看谁会考虑、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看谁猜得最接近。活动完毕时,我就站在这儿,你就马上停顿了。(老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二、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师生互动活动。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老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1)学生猜,老师不做评价。(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3)交流数的方法。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老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1)小组内数豆子。(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展适时指导。(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如今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老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三、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一)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二)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根据)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法估计。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想方法估计,看谁估计得比拟准确。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四、活动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读、写数的兴趣)(一)拨数游戏一个拨数,两个同时读并写出这个数。全班交流。(老师注意抓住对特别的数的处理,例如90,66等数)认识百位。可以介绍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二)猜数游戏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1)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2)指名猜一名学生写的数。(其他学生猜,该生做提示)(3)老师试猜一个数。(用区间套的方法)同桌两人玩,一人在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另一个人猜这个数。五、活动五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内容:课本6162页。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开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设疑:草地上有五个人在玩,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0岁,请你想象一个是怎样年龄的五个人在玩?2、揭题二、探究新知1、与学生一起欣赏淘气所在班级学生的升高情况。2、根据淘气所在班级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结合上面的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2〕说说淘气身高在班级的位置。〔3〕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的班级定制运动服提出建议。3、数学书6162页某地20xx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