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_第1页
《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_第2页
《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_第3页
《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_第4页
《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

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家庭健康专业委员会、新华网大数据事业部、中国家庭报社于24日在京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健康与就医行为大数据报告》。据了解,该报告以基于“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的实际应用,以平台和微医全样本数据为支撑,覆盖实名注册用户1.5亿,日均接诊量3.1万人次以上的在线诊疗大数据,从家庭健康管理、在线诊疗疾病趋势、在线就医行动三大维度,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对待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态度,以及健康管理行为进行了精准地刻画与剖析。大数据分析发现,相比超过8成的家庭消费是女性做主,承担家庭健康管理的男性比例大大提高,达到47%;30-40岁的上班族肩负家庭健康管理的重任。由于我国流动家庭比例增大,为异地家庭成员进行健康管理的诉求也趋向明显。66%的家庭健康管理者为异地家庭成员进行过预约问诊。通过微医海量的在线诊疗大数据,报告对过敏、抑郁症、慢性病、营养问题等典型病种的基本状况、不同人群的寻医诉求进行了挖掘。例如,通过大数据能够为公众进行过敏源提示。因鱼、虾、奶、蛋四种食物引发的在线诊疗占过敏疾病诊疗量的80%以上。而从营养科室的挂号问诊比例来看,女性挂号比例达到71%,相比男性更关注营养。糖尿病患者、肥胖与孕期女性最倾向主动寻医营养问题。从在线就医行为特点来看,妇科、皮肤科和眼科是全年热门科室。通过在线途径,人们就医需求出现了全时段释放的特点,晚间在线诊疗已经成为了一个新习惯;全科服务正在通过在线平台向基层医院延伸;基层医疗资源正在通过在线平台释放活力,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忙碌的身影展现出了未来激活基层医疗资源的可能性,未来更为可及的、更为适合家庭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助力,将变得越来越清晰。研究者希望通过健康大数据更直观地勾勒出个人和家庭的健康观念、需求与行动,为卫生主管部门与医疗健康领域从业者提升全民疾病预防与管理能力,创新个性化健康管理与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