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15篇-4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4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4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4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处。2.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根底上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3.会对统计表进展一些初步的分析^p,能指出这些统计表所说明的问题。4.浸透统计思想,结合统计表的知识,对学生进展国情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根底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p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老师出示六年级师生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数据。问:〔1〕你们看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数据:六〔1〕班48人捐款480元六〔2〕班49人捐款520元六〔3〕班45人捐款465元六〔4〕班47人捐款423元〔2〕你能很快说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吗?假如列成表,这个问题就可以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板书:简明生动〕〔3〕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制表知识把六年级为灾区人民捐款情况简明生动地表达清楚呢?〔学生分小组制表。〕〔4〕汇报各小组制表情况。〔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绘制的统计表投影出来。〕投影出示:讨论:〔1〕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提问题自己答复。〕〔2〕请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大,还需将表怎么修改?提醒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制表问题。〔二〕学习新课1.出例如1。例1下面是东风机床厂1993年第四季度的产量统计表。想一想怎样算出表中空缺的数据。〔1〕把你的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结果是否正确。〔2〕假如要想知道一、二车间消费台数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怎么算呢?如何制表?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统计表。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化简比。【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同学们分成小组进展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展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40:36010:90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40:360===1:910:90===1:9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二。化简比。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0.7:0.8:师:刚刚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如今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0.7:0.8:=0.70.8==78=4=7:8==8:5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15:210.12:0.4:1: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课本P52第1题:连一连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课件出示]课本P52第3题:〔1〕〔2〕题自己独立完成;〔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四、总结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来化简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五、独立完成课本P53第4题和第5题。让学生进展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通过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比照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这是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还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根本性质来化简,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题目中稳固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稳固化简比的方法。稳固化简比。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这个问题需要化简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确定投球命中率的上下,其实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较。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1〕,〔2〕两题的根底上,在小组内讨论完成〔3〕题,然后在班级交流每组的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白判断投球命中率的上下要看比值的大小。小学数学教案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高山镇奋进矿校:谷旭晶一、教学内容:《年、月、日》。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理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才能和创造才能。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浸透爱国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程度,我采取“引导--探究--开展”这一教学形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计算机课件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较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的更完美地表达。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老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表达,更好地为教学效劳。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还处在开展中,同时我希望通过这堂课抛砖引玉,促进电化教学的开展。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创造疑问,学生想方法解决疑问,通过老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才能通过老师的点拨得到发挥。表达了素质教育中学习才能的培养问题,到达了教学的目的。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歌曲导入〕课件出示过生日的场景音乐动画〔生日歌伴随Flash动画〕。通过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引出课题并板书。、自主探究:1、寻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2、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xx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考虑题的答案。〔出示问题,分组探究。〕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有几种情况?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说明:我们把有31天的那个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个月叫小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3、记住大月、小月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怎样记住一年的大月、小月?〔1〕左拳记忆法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翻开书45页,看下面的一段话:“可以像┄┄”〔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稳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2〕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带着学生读儿歌。6、师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7、出示练习题让生完成。8、出示课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作业:课本46页第4题.板书设计: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小学数学教案4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二〕才能训练目的: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确实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确实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考虑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灵敏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灵敏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平安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微妙。二、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假如如今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假如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假如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刚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刚这种方法描绘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刚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绘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5、除了刚刚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6、例如1:〔多媒体展示____图〕〔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交流;〔2〕补充问题:你能说出我方战舰2号的位置吗?我方战舰1号呢?你能描绘我方潜艇相对于敌方战舰C的位置吗?〔3〕小结: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一般也需要几个数据?哪几个?〔间隔和方位角〕7、出示广州市地图: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吗?广州火车站呢?三、小结质疑:通过刚刚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在电影院找位置,在战争中确定对方的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或地区的位置,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同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小学数学教案5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2、老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考虑,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才能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3、理解凑+法的含义。4、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才能。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法的含义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老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气氛,促进学生考虑和计算。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1、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2、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1、9+5〔1〕数数法〔2〕9+5=14〔分小数凑大数〕〔牛奶瓶表示〕〔3〕9+5=14〔分大数凑小数〕〔牛奶瓶表示〕〔4〕9+5=14看见9就-12、8+9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考虑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承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根底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稳固阶段。3、试一试。9+37+9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表达和最正确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三、理论应用,拓展延伸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理论意识和解决问题才能的表达。1、p73完成书本内容。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2、9+1+59+1+39+1+89+1+99+1+69+1+49+1+79+1+19+1+29+1+0稳固凑十法3、数学游戏: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课外作业: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课后评析:小学数学教案6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历的同时开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考虑。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测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测和验证向小组汇报。3、反应(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4、归纳通过刚刚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4、考虑: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三、课堂小结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习题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篇二:《8+7等于几》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究8+7等于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展计算。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考虑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如今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究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根据。]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才能。](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如今空掉5格,就是15个。⑤8+7=8+2+5=15。⑥8+7=7+3+5=15。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挪动的过程。[评析:老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程度: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程度有待进步;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才能,认知程度较高。]2.教学小棒图。(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程度在原有根底上得到开展。](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络的算式?"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①因为9+8=17,所以8+9=17。②因为9+9=18,所以8+9=17。③因为8+10=18,所以8+9=17。④因为17-9=8,所以8+9=17。[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开展。](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方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学生口答。[评析:通过题组比照,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三、寻找规律,稳固新知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进步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考虑的习惯。]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四、联络生活,解决问题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适宜?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组织学生交流。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总结[评析: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详细的情境中,作出分析^p、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开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标准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老师允许学生用合适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考虑,探究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小学数学教案7课题:商三位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p才能,不用计算能准确地判断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3.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老师准备口算卡片假设干张教学过程一、复习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240÷40360÷90280÷90400÷80200÷50540÷602.老师出示下面的两道除法题,指名两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3.指名学生参照上面做的两道题,说一说上一节课总结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那么。二、新课(一)教学例11.1.出例如11:“计算9730÷78,并用乘法验算。”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计算的数都比较小.假如计算的数大了,同学们还会不会算?”(1)老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这道除法的竖式,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哪里?”(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先说一说从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计算。)(2)老师引导学生看题,问:“这道除法题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因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这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是97,比除数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这样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数了。)(3)老师:“这道除法最后除尽了吗?”(没有,余58。)“那么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道题计算的数比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验算。)“好!如今大家就一起来用乘法验算。”(指名一学生口述验算过程,老师板书,并说明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与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2.稳固练习让学生翻开课本第61页,做例11下面“做一做”。老师巡视,个别辅导,着重检查学生写商的位置对不对。最后集体订正,假如有共同的错误,要一起说一说。(二)教学例121.让学生看课本第59页例12。指名学生读题,老师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题写在黑板上。2.老师:“谁能不经过计算就说出它们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学生答复.)“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判断最快?”学生的答复可能有多种.老师继续引导:“假如让我们计算,当算到哪一步时,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只要用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几位数了。)3.老师小结。我们只要把除数与被除数的前两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假如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指着例12的第1题说),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假如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指着例12的第2题说),说明在被除数的前两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两位.我们看对不对?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下例12的第3题,商是几位数。4.稳固练习让学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学生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来。(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仍然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只是被除数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数(板书课题)。除的时候,要按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那么去计算,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特别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写错.我们还学会了不用计算就很快地判断出商是几位数,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的有没有错。小学数学教案8[教材简解]教材中,例题重点描绘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提醒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一样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详细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的预设]1、知识目的: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比较才能。3、创新目的:培养学生探究规律的才能。4、德育目的: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络的逻辑之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历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论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机,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才能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展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展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考虑、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2、刚刚——×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1〕将数按数位分类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老师课件展示〔2〕比大小多媒体显示: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老师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显示:〔3〕练习并小结: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老师讲述故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一样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1、多媒体显示63○68: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一样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三、组织练习,深化进步1、“想想做做”第2、3题2、“想想做做”第4题〔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3、“想想做做”第5题〔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四、全课总结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9【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绘小数乘整数的过程。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例如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浸透数学来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二、自主探究〔一〕理解小数乘整数1.说一说假如是你,想买哪种风筝?学生自由答复。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老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考虑并汇报。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表达板书:方法1:连加。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历自主地进展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才能、计算才能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3.小结引出课题。师:刚刚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二〕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1.比较发现。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2.尝试解决。老师出示0.72×5。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1〕学生独立考虑。〔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展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老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4〕理解算理算法。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详细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意图:通过独立考虑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才能,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老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开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开展。]三、理论应用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假如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1.放飞第一个风筝。〔____第一个风筝〕出示:〔1〕算一算,比一比。70.7121.2×4×4×5×5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想一想,做一做。14.5×63.07×8学生独立笔算。老师巡视指导点拨。2.放飞第二个风筝。〔____第二个风筝〕出示:〔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7.51.35×4×3__________30040.5〔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3.放飞第三个风筝。〔____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可以灵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四、总结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小学数学教案10一、自学导航活动一: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1.○□○〓△□〓□〓□△○□△○△□△〓〓△2.画一个统计图3.○有〔〕个□有〔〕个〓有〔〕个△有〔〕个4.〔〕最多,〔〕最少,〔〕与〔〕同样多。□比△多〔〕个,□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活动二: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各有多少名同学?2.学习小组四个同学比较一下,哪个同学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3.在数学书P86上的表格涂一涂。4.说一说,你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喜欢〔〕色的人数最多,喜欢〔〕色的人数最少。活动三: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A.喜洋洋灰太狼B.家有儿女C.猫和老鼠D.天线宝宝2.调查你们大组成员,喜欢这四种节目的同学有哪些?3.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方法。4.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经历数据的搜集及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2.才能目的: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展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3.情感目的: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一、预习、质疑,看书买气球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老师下组指导看书,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二、交流展示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假设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老师对重点问题进展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1.2.3.4.完善导学案2分钟。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11教学目的: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教具:教学用光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8964016095936892、提醒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题。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估计一下,买一台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已的想法。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指导学生写约等号,再齐读。2、教学试一试。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3、小结。三、稳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小学数学教案12一、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究的过程中,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现象。〔一〕做风车: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使学生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一〕做一做:1、在老师的带着下,师生共同操作。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3、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挪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二〕说一说: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2、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三、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教学随笔:第2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程度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究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程度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在方格纸上挪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间隔。二、试一试: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三、练一练: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第2题:鼓励学生探究、交流不同的平移道路。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间隔,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挪动了几个格。教学随笔:二、除法第1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展验算。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展验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新授: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理解到了哪些信息。〔2〕师提问:能买多少本《兴趣数学》?〔3〕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4〕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6〕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启发学生联络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四、练一练: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老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第3题:在进展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展保护益鸟的教育。教学随笔:第2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展验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教学重点: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展验算。小学数学教案13教学要求:1、联络生活实际中的详细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感知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是啊,对称的物体确实很多。大家看,边讲解: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假如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二、在操作中研究。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今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如今就请轻轻翻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场!〔学生活动〕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4个学生答复一下,学生答复的时候老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局部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可以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2、试一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学生讨论,老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交流: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老师演示〕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1〕做什么图形?〔2〕选什么工具?〔3〕怎么分工?好,开场!学生讨论。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老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三、识别轴对称图形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如今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老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2、画一画。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我们先来画第一个。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第二种画法更容易。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再来画一下第二个。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你和他一样吗?四、全课小结好,如今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老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五、机动:连一连你是怎么判断的?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非常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快乐。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误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