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10篇-8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10篇-8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10篇-8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10篇-8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10篇-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10篇【实用】小学数学教案10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教学目的】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展计算。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才能。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拟和记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考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开展。一、激趣引入,稳固旧知老师出示小熊图片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得意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展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23=54=14=34=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可以借助学具。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列式:12-1=3332=332=43-1=233=假如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老师把学生的方法写在板书上,板书方法:先画一个伸着大拇指的大手,谁考虑出来的方法,就把谁的名字写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写出他的算式,有几种方法,就画几只这样的大手。3.图3:小熊掰走两个。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式子独立写下来再互相交流。三、兴趣练习,拓展延伸1.第56页的做一做。第1题,看图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第2题摘桃子:把式子写在桃子上,指名计算并集体订正。2.开放题:小熊要和同学们做朋友,想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我们有多少种告诉它的方法?如:数;直接说;乘加、乘减〔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这样的小组,还剩下几人〕。3.数田格本中同学们所写出来的字数。〔翻开准备好的一页,都是几行零几个,每个人写的行数不同,零几个的个数也不一样〕能解决的可以当堂解决,暂时有困难可以等学完6、7、8的口诀后再解决。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知道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比数数快得多。四、课堂总结,引导理论老师总结:我们和小熊一起探究数学问题,可真有趣,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说吧?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试试去吧。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郭丽萍3.4.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纯熟地进展运算。2、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才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0400×3105×6800÷825÷5204÷255÷52、计算。〔1〕20×30×7〔2〕50×6×12〔3〕400÷8÷5〔4〕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假如学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老师要进展巡视,有目的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到达根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5〕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到达根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老师小结。三、课堂活动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拟几分之一的大小。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历。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2〕把2瓶矿泉程度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二、展开〔一〕认识1/2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2、考虑: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二〕认识几分之一1、启发:刚刚,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假如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局部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好地表达。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三〕介绍分数各局部的名称。1、观察比拟: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局部组成?2、结合详细的例子介绍分数各局部的名称。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四〕比拟几分之一的大小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想。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局部,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三、应用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擅长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信息窗1,第二个红点问题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2.在理解除法各局部名称和意义的根底上,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考虑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重点难点: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书写乘法竖式,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如今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2.指名口答42≒63=84=155=124≒204=93=164≒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同学们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景。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生答复: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2.引导学生把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交流,引导明确:学生交流完好问题: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3.请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交流明确:求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列出算式:153=?4.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答复:想3和几相乘得15,想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商是五。5.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可以写成竖式吗?板书,并讲解,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课件按步骤演示讲解:153=55商3〕15被除数150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①为什么要有3个5?②0是从哪里来的?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交流明确:竖式要向上面那样写完好。6.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学生独立写写,集体订正。老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三、稳固应用,拓展进步补充练习:用竖式计算以下各题。164=33=204=84=105=62=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根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2.使学生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联络,能主动总结、归纳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以及分析^p、概括的才能。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根本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学生看屏幕上的小区图,图上不但有漂亮的楼房、还有美丽的草坪。提问:你们知道小区里为什么种草坪吗?1.师出例如题: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学生读题,师解释氧气、二氧化碳的知识2.学生列式85015、85020二、尝试计算,探究方法1.梳理知识、指导学法〔1〕比拟:这两个乘法算式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回忆:计算85015,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哪些乘法知识?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乘法的笔算、估算师帮助大家回忆以前知识。口算:802=980=6070=3020=1330=5040=提问:你是怎样口算的?老师为什么让大家做这组口算题?〔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2.提问:你能估算一下85015的结果是多少吗?学生估算:把850看作800,15看作10,用80010=8000,结果应该比8000大。把850看作900,15看作20,用90020=18000,结果应该比18000小。〔板书80010=8000、90020=18000〕要求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算好之后,在小组之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老师寻找不同算法。小组内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85015=8508508501515154250425042585085851275012750127503.全班交流讨论:〔1〕比拟:这三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答案和估算的结果比,合理吗?为什么?〔2〕同一道题黑板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和区别呢?请第一个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提问:用85015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3〕比拟:后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请第二个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提问:4250是怎么得来的?85呢?计算第一步看0,得到4250;计算第二步不看0,得到85,一会儿看0,一会儿不看0,这样做容易出错。请第三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提问:你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就是把0前面的数相乘。425是怎么得来的?85呢?0到哪里去了?这里怎么有0出现呢?这是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指黑板上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说一说〕〔4〕比拟: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谈谈你的理由。〔板书:简便方法〕〔5〕完好计算,感悟简便方法用简便方法计算,做的时候,首先要会摆竖式,下面请同学上黑板把竖式摆一摆。师带着学生集体计算。先怎样?〔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写答语。刚刚通过应用以前所学的估算等知识,算出了草坪释放的氧气。计算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方法?接下来我们用简便方法算一算草坪吸收的二氧化碳,好吗?算的时候,仍然通过估算、再算一遍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4.再次尝试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8508502020170001700〔2〕讨论比拟:提问做错的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1700中的第一个0是怎样得来的?第二个0呢?提问:你估算了吗?根据学生答复板书。850〔板书:80020=16000,90020=18000〕201700提问:1700这个答案适宜吗?你能自己找到错误原因吗提问做对的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17000这个结果合理吗?为什么?他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和这位同学是一样的;把85020看作852,和这位同学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添一个0和添两个0。为什么添两个0?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3〕反应:请做错的学生改正错误的结果。师写答语。三、分层练习1.练习:在练习纸上做38022、17060、5004060035〔1〕应用所学知识,先将竖式列好,不计算。反应:比拟60035的竖式的摆法,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假如写成635要乘两次,写成356只要乘一次,为了计算简便,可以把乘数的位置交换一下〕〔2〕学生计算:反应:老师巡视,要求学生标准地说。选取38022、50040说理。〔3〕讨论:做这些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为什么这四道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2.做书P5第四题。要求学生先估算一下结果的范围。再列式计算。最后反应。3.做书P7第三题。学生做题,集体反应。4.据调查,每个成人每天大约吸入氧气750克,呼出二氧化碳950克。17个成人每天大约吸入氧气多少克?每天呼出二氧化碳多少克?比拟:谈一谈想法.85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2750克85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17000克17个成人每天大约吸收氧气12750克17个成人每天大约呼出二氧化碳16150克四、全课总结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课本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学目的:1、通过详细的活动,认识方向与间隔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3、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方向和间隔描绘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详细方向的准确描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观察考虑,操作交流。教学用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大家回忆以前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关于识别物体位置的根本方法有哪些?生答复。师结:一般定方向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的。还有吗?〔引导学生回忆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学生汇报。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2、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如今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探究1号点、2号点、终点与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确定物体位置〔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越野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2、假如你是一名运发动,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条件?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假如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详细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间隔1千米〕假如没有间隔又会怎样?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搜集、整理、分析^p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搜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展简单的分析^p。3.培养学生分析^p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才能,感悟“数学来于生活,效劳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搜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统计”这个词吗?板书:统计对于“统计”,你想知道什么?〔什么叫统计?可以怎样统计?学统计有什么用?〕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统计”。二、探究问题〔一〕认识统计表1.出示课件,提取数学信息。有四种饮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苹果汁9箱;桔汁5箱。2.学生把饮料的箱数填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3.汇报:你是怎样填的?理解“合计”的意思。4.比照饮料图与统计表师:假如让你用很短的时间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你看下面图〔杂乱的〕,还是看上面的统计表?为什么?〔每种饮料的箱数一目了然〕师:像这样的表,叫统计表。板书:统计表正因为统计表有这个优点,所以许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见过统计表?5.看统计表提取数学信息。〔二〕认识统计图1.课件:出示饮料图2.生提出摆放建议追问: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便于拿取;箱数一目了然〕3.课件出示分类摆放的饮料图师:工人叔叔摆放饮料的方法真好,我们可以照着这种方法画一张统计图。板书:统计图4.认识统计图课件演示:方格纸→左侧数字→下面饮料名称师:你打算怎样表示桃汁的箱数?生自由发言数学上用竖着的条形表示。〔板书:条形〕5.画统计图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彩笔,用条形表示其余饮料的数量。6.看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三〕学看统计图1.课件出示两天后超市现有饮料统计图,看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2.根据统计图做出决策师:看这张统计图,假如你是店长,你会做出什么决定?〔四〕小结三、实际应用1.数学书上128页试一试2.四届奥运金牌榜填统计表,画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师:看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金牌数增多。〕预测一下,20xx年在北京举办的2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四、拓展质疑1.这节课上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老师总结: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今后我们对统计还要进展深化地学习。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找数据,制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的1、借助识别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2、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难点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挂图。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课时1教学过程切入举偶出示课件,谈话引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如今站在哪里?〔学校〕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通过看图,初步理解大致方向。〔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1〕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2〕议一议。谁说得对?为什么?〔3〕老师。在学生议一议的根底上,老师进展,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3.做一做。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学中做1.试一试。利用方向板。〔1〕在教室识别八个方向。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3.练一练。完成书中练一练。板书设计识别方向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小学数学教案篇9教学目的: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拟小的容量单位。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教学过程:一、理解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随学生答复板书:毫升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二、认识1毫升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如今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4、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如今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三、完成想想做做1、2: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假如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回家练习:用刚刚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四、升和毫升的进率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4.指名学生答复,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5.练习:20xx毫升=〔〕升4000毫升=〔〕升9升=〔〕毫升10升=〔〕毫升五、完成想想做做3、4、5:1、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请学生完好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2、倒出100ml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3.完成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六.你知道吗?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课后小记:“1毫升概念确实立”,让学生观察1毫升在量器、瓶盖中的情况、用滴管装,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学生感兴趣。认识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约10毫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具。授后小记:前两课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学容量单位应该以动手操作及实物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我利用学生群体搜集了大量练习中出现的容器实物,在课上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实在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及各种小容量容器的实际大小。小学数学教案篇10教学内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准备:直尺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1、收入和支出:假如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4、上楼与下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