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一、复习利息、成数等概念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加以答复,老师补充完好。提问:同学们准备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及时表扬那些准备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学生,适时进展节俭节约的教育。2.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义是什么?利息是怎样计算的?让几名学生答复.然后将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灯显示,请学生齐读一遍。板书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3.做整理和复习第4题。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分别对两个问题加以答复。4.做练习三的第3、4题。把全体学生分或两组.一组做第3题,另一组做第4题,答案直接写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中间出现的错误。最后进展集体订正。二、复习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要求利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引导学生在题中找出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计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公式。)。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老师一边巡视,一边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最后集体订正。2.做练习三的第1题。请一名学生读题。老师无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计算利息。老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小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许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样把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入银行,既支援了国家建立,又可以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平时节俭节约,不乱花钱,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献一份爱心。3.做练习三的第2题。请一名学生读题。老师说明:购置建立债券是支援国家建立的另一种方式,和储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抽取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巡视,等全体学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记把本金加上。4.做整理和复习第5题。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一成五是多少?这道题里单位1是谁?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哪种方法更简便?(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分别请两名学生答复这两个问题。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分别用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进展解答,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边巡视,边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进展集体订正。5.做练习三的第5题。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巡视,集体订正.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3、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才能。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关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具:课件、米尺、学生尺、线绳、各种小物体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准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疑问?生:看书。师:请同学翻开书60页,自学例1。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老师成心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师:你能详细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老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生:1毫米。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学生分组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拟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拟准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拟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翻开书61页,自学例2。〔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如今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理论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根底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时机,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方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理论的才能,并且充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三、稳固练习1、填适宜的长度单位。〔1〕蜡笔长6〔〕。〔2〕跳绳长2〔〕。〔3〕课桌高7〔〕。〔4〕粉笔长75〔〕。〔5〕别针长34〔〕。〔6〕小红身高120〔〕。2、判断〔1〕小名身高134米。〔〕〔2〕一根绳长15分米。〔〕〔3〕一块橡皮厚1米。〔〕〔4〕10分米=1厘米。〔〕3、儿歌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不长也不短。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一定要:牢牢记,灵敏用。点评:在稳固练习阶段,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应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理论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处。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p统计图。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于生活,又为生活效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答复以下问题.教学难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多媒体课件第2页〕谈话:自古至尽,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山清水秀,名山众多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吗?〔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设计意图:学生简单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探究新知1、认识条形统计图〔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展示课件第8页: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出示问题: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答复老师的问题了吗?从统计图中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p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络的严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答复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3〕〔展示课件第11页〕出例如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老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图。〔老师课件演示制图步骤〕〔4〕幻灯机展示学生学生画图,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不标准的图给予指导,画图难点集中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图,亲身感受画图的难点,老师针对难点集中指导,让学生打破本课难点〕3、引导学生简单分析^p统计图〔1〕〔展示课件第12页〕游戏:你来问我来答出示问题,让学生选择问题,指定其他学生答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p图的才能。此环节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学习疲劳的感觉。〕4、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展示课件第13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比照〕提出问题:统计表和统计图,哪一种方式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更直观?〔设计意图:通过比照,让学生深化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三、稳固新知1、〔出示课件第14页〕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画一幅条形统计图。2、〔出示课件第15页〕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设计意图:强化教学重点,打破画图难点〕3、〔展示课件第16页,出示问题: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我好吗?〕〔设计意图: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进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61——62页。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开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设疑:草地上有五个人在玩,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0岁,请你想象一个是怎样年龄的五个人在玩?2、揭题二、探究新知1、与学生一起欣赏淘气所在班级学生的升高情况。2、根据淘气所在班级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结合上面的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2)说说淘气身高在班级的位置。(3)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的班级定制运动服提出建议。3、数学书6162页某地20xx年1月到12月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等离子/台200250300450600300350400450650450300液晶/台4005005506508006507005508001000750600(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启示(3)两种电视全年中销售的月份占全年销售数量的百分之几?(4)液晶电视全年销售数目比等离子电视销售数目高了百分之几?(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出示题,引导学生考虑,交流学生交流后,出示答案:引导学生通过求平均数验证改编例题后,出示与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出示小练习引导对中位数和众数又有那些认识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也可以没有,一组数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可能是一个数三、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的“练一练”。完成后,让学生讨论用哪一个数表示这组同学跳绳的平均程度。下表是华星小学五年级男女人数统计情况班级5、15、25、35、4男/人24302819女/人23222228(1)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2)五年级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四班男生比二班男生少百分之几?(4)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板书设计:身高的情况搜集数据分段整理不重复制成统计图不遗漏分析^p数据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5[教材简析]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理论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拟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理论活动的重点。“量量比比”——发现规律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如今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根底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议议做做”——应用规律这一局部,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当然,假如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是不会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必须突出“同一时间”测量影长。[教学目的]1、通过测量各种目的物影子长度的理论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究掌握影子长度与目的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和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1.播放动画片《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片段(故事简介:一个炎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巴依大老爷出现了,非常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聪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心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着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容许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乘凉了。)师:故事看完了,你们觉得阿凡提怎么样?生:聪明机智,敢于同巴依大老爷作斗争,为穷人谋幸福师:可是,故事并没有完毕。巴依大老爷不甘心就此认输,一直在寻找着报复的时机。过了几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门,巴依便带着几个打手来到了树下,把乘凉的长工们撵到一边,然后命令打手们把大树砍倒。附近只有这么一棵大树,枝叶茂密,正是长工们避暑的去处。长工们纷纷恳求巴依大老爷不要砍树,这下正中了他的诡计。只见巴依眼珠一转,-笑了两声说:“不砍树也行。只要你们哪个人能说出这棵大树有多高,条件是不准爬上树去量。不然的话,你们还是凑足100个钱再来这儿乘凉吧!”长工们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很着急,大家多么希望此时阿凡提能出如今这儿呀![评:用《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故事引出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数学理论活动课的兴趣性。笔者认为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变死学为活学。]二、找寻规律,巧解难题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开动脑筋,给大伙出个点子,帮助长工们粉碎巴依大老爷的诡计呢?1、积极考虑,各抒己见。①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发言。生:可以趁巴依大老爷不注意时偷偷爬上树,放下一根和大树一样高的绳子,量量绳子有多长,大树就有多高;生:可以把几根竹竿绑成一根长竹竿,竖在大树旁,假如和大树一般高,只要量一量竹竿长度就行了;生:利用影子。在太阳照射时,当我们的影子与我们的身高一样,说明大树的影子也与大树的高度一样,马上测量大树的影子。生:赶快派人去找阿凡提生:利用媒介物。先拍一张大树和一样东西的照片,看看大树的高度相当于这样东西的几倍,然后量出这样东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就是它的几倍。生:在氢气球下扎一根很长的塑料绳,把氢气球放上天,当它与大树同样高度时,量出塑料绳的长度。……[评:这一环节中虽然有的同学出的点子并不符合巴依老爷的要求,有的点子操作起来比拟费事,结果也不甚准确,但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积极大胆地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不但维持了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兴趣,更是较好地浸透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2、仔细观察,找寻规律。①刚刚老师听到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利用影子。是啊,整个事件其实就是因树荫(也就是树的影子)而起,我们看看,能不能想个方法,还从它的影子入手,算出大树的高度呢?②(课件出示)一幅画面:父子俩迎着夕阳,走在人行道上,身后投下一长一短两条影子。师:观察一下,你发现什么?生:父亲个子高,影子就长;儿子个子矮,影子就短③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测量了长木棒、短木棒和自己身高的影子长度,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在了这张表格(P78表格)上。请你讲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各组汇报本组的测量数据,可能各不一样。)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木棒大家量得的影长却不同呢?说明:因为各组测量的时间(比方说有的同学是上午量的,有的那么是下午或中午量的)、地点可能不同,所以同样高度的直立木棒的影长也在发生变化。④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测得的三组数据,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影子长度与实际高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⑤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得到:在同一时间,物体实际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并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评:在学生己有学习和生活经历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学习数学,真正表达了现代素质教育的思想。]3.利用规律,巧解难题。①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影长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怎样利用这个关系帮助长工们解决难题呢?②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答复,老师逐步演示下面过程:在大树旁垂直竖一根1米长的竹竿,同时量得竹竿的影长为0.5米,大树的影长为2.8米。根据以上数据,请学生分组算出大树的高度是多少米。看看哪组同学用的方法最多?③各组同学汇报本组的解题方法与思路。方法一:因为竹竿长度是其影长的2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其影长的2倍。列式为:2.8×(1÷0.5)方法二:因为竹竿影长是其高度的1/2,所以大树影长也是其高度的1/2。列式为:2.8÷(0.5÷l)方法三:因为大树影长是竹竿影长的5.6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竹竿高度的5.6倍。列式为:1×(2.8÷0.5)方法四:因为竹竿影长是大树影长的5/28,所以竹竿高度也是大树高度的5/28。列式为:l÷(0.5÷2.8)方法五:……[评:本节课充分表达了学生为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p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三、继续探究,深化理论1.师: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连阿凡提都表扬我们了,看:(课件出示)阿凡提冲着大家一竖大拇指说:六(-)班的同学,亚克西!。师:看到巴依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走了,同学们快乐们?是啊,我们用智慧帮助长工们再一次粉碎了巴依的阴谋,确实值得的快乐。2.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掌握的方法,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的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算出它的实际高度来。准备工作:①小组为单位,开场分工②在实际测算过程中考虑:有没有更巧妙的测量方法?3.实地测量、记录、计算4.情况反应活动总结各小组汇报测量及计算结果允许有小小的误差,假设出入较大,帮助查找错误原因并现场纠正。[评: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的理论活动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节课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展了有益的尝试。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步学生的整体素质融为一体。]四、鼓励评价,问题延伸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识的?你学得开心吗?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个头宏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高度。[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表达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的一生开展有奠基意义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6教学目的: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局部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第,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络的。3、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合作意识,培养比拟、分析^p、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才能。4、养成认真观察,积极考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络。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表格、四幅比例不同的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四幅画,〔A、头身一样长B、头:身=2:3C、头:身=1:5D、头:身=1:6〕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人物速写。师: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竟惊人地不谋而合。那这些人物画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场今天的学习。师:根据经历,你觉得一幅人物速写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师:确实,人物画的美与所画的头与身之间的关系有亲密的联络。想想怎样比拟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探究规律,提醒意义〔一〕出示:1、一个镜框长5分米,宽3分米。长是宽的几倍?还可以怎样表示长与宽的关系?像这种表示长与宽的关系有时也说成长与宽的比是5比3,宽与长的比是3比5。这两个长度的比属于同类的量相比。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什么?可以求什么?路程与时间两个不同类的量,表示它们的关系时可以用速度来表示,也可以说成:汽车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比2。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看书自学,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的意义,在课本的46~47页还涉及到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探究吗?那么就请你们先独立自学,自学完了在四人小组里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开场吧!〔2〕汇报。〔允许学生无序汇报,注意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即时练习〕①写法。我学会了比的写法,5比3记作5∶3。〔让学生板演〕问:这个∶叫做什么呢?谁愿意给它起个名字?〔强调:写∶应该注意上下对齐,点要圆一点,它不同于冒号。〕那么4比3、110比12.51又记作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3∶44∶3110∶12.91又怎样读呢?考虑:刚刚大家学会了用∶的形式来写出两个数的比,除了这种形式,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呢?〔指名板演〕读作什么?还可以读作二分之三吗?为什么?〔把3∶4改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并齐读。〕②各局部名称。〔结合板书〕③比值。我学会了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问:那么怎样求比值呢?〔前项除以后项的商〕练习: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0.7∶0.358∶40.2∶让学生观察求比值的过程,想想比与除法有什么联络?〔四〕讨论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区别根据分数与除法的联络想想比与分数有什么联络?小组合作,让学生拿出所发表格进展填写。展示学生整理的内容:联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两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个算式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两数之间的关系或详细的量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数,想想比、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呢?〔a:b=ab=(b0)〕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3:5也可写成。。【1】第一层练习1、填空:〔1〕小华家养了12只鸡,9只鸭。鸡和鸭只数的比是〔〕,比值是〔〕。鸭和鸡只数的比是〔〕,比值是〔〕〔2〕买3千克苹果用了7.5元。买苹果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比值是〔〕。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25∶10021∶18这里注意:改写成分数形式后读法还是和比的读法一样,读做谁比谁。并且不能约分,因为约分后的结果是比值,不是比。这里要区分3、选择买4支钢笔是12元,钢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A、4∶12B、12∶4C、12/4为什么B和C的答案都对呢?〔因为比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读还是读做几比几。〕4、判断:(1)小明今年10岁,爸爸37岁,父亲和儿子的年龄比是10∶37。(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7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7∶5。(3)大卡车的载重量是6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3吨,大小卡车载重量的比是2。【2】第二层练习1、写出比值是2的比。【3】随机练习〔看时间情况定〕陈俊明今年12岁,是六年〔4〕班学生,该班共有48个学生,小明爸爸今年38岁,在科技公司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年薪60000元,小明妈妈每月工资800元,年薪9600元,她所在单位有职工24人。要求: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寻找适宜的量,说出两个数之间的比。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你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关于比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师: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松下高明晰数字彩电有4:3的宽屏幕,与将来标准接轨,超值影院享受。〔2〕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2:5混合而成的,香气浓郁,味道好极了!〔3〕在雅典奥运会上,共32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它的宽和长的比是著名的黄金比1:1.618.。(4)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很有用,假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继续调查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把你的发现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7教学目的: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有趣的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开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而改变。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麦当劳的广告。师:刚在看广告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你们为什么笑?生:坐在摇椅上摇,一会儿能看到麦当劳的标志,一会儿又看不到。师:那他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时候又看不到呢生:当摇椅摇在高处的时候,他看得到,当摇椅摇在低处的时候,他就看不到,因为他的视线被墙壁挡住了。师:恩,这位同学讲得真好。是的,在刚刚广告中,摇椅摇在低处时,宝宝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阻挡,所以他就看不见麦当劳的标志,而当摇椅摇到高处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宝宝就能看见麦当劳的标志了。看来我们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师:一天,住在一楼的淘气来到窗前,他想看看外面的停车场,他能看到吗?生:不能。他的视线被墙挡住了。师:那墙就是一个障碍物,对吧?师:可是淘气真的很想看见外面的停车场,他应该怎么办?生:爬楼师:聪明的淘气也想到了,他赶紧爬上去,他总算能看见外面了,那他到底都能看见墙外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师指墙角边的那辆车:这个位置三楼的淘气能看见吗?为什么?生:不能看见,因为他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遮挡。师:那他到底可以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自己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同桌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这其实就是淘气的一条视线,眼睛就是观察点,围墙上的一点就是障碍点,是虚线。学生充分发言后(边说便在图上标注出来并指出可观察的范围)师:回忆一下我们刚刚是怎样找到淘气的观察范围的?生:师:我们把淘气的眼睛作为观察点,围墙的右上端作为障碍点,把两点用虚线连接起来并延长,这条视线的右边就是淘气的观察范围。师:可是淘气还想看到剩下的这几辆车,他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找找四楼五楼淘气的观察范围。指名画,并说出画法(发现三条视线的观察点不同,障碍点不变),找出可以看到的范围。师:观察三条淘气的视线及淘气的观察范围,你发现了什么?生:淘气站得越高,他看到的车子越多,他的观察范围越大。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淘气的观察范围和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谁能试着总结一下。生: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师:原来观察的范围会随着观察点的上下变化而变化,也难怪唐代诗人王之涣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解决了淘气的难题之后,我们一起到科技馆看看。科技馆就在左边的大楼上,你们看见了吗?我们坐车来到来到一这个地方,能看见科技馆。生:能。师:大家都说能,怎么证明呢?生:画淘气的视线。师:好,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来画。我们的车缓缓向科技馆驶进,来到位置二的地方,我们还能看见科技馆吗?谁能来说一说。师:好,谁能来描绘一下,车从一开到二,我们看到的科技馆大楼是如何变化的?师:那你能看出来,在这道题中,我们的观察范围又和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生: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的远近有关,观察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观察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师:通过刚刚的研究,我们发现观察范围与观察点的上下及远近都有亲密的关系,那你们有注意过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吗?当我们在路灯下来回走动时,我们的影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师:是不是一下长一下短的呢?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研究了下面这道题,你就会明白了。独立完成师:指名画,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生:灯泡是观察点,……师:那影子在什么地方?师:为什么影子在这里?而不在那里生:影子应该是光线到不了的地方,是盲区。师:恩,真棒。师:那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的间隔与所形成的影子有什么关系,你们得到结论没有,把结论读出来。生: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师;反之,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师: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能解决路灯下影子变化的现象,还能解决发生在太空的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很有名的日蚀现象。(课件演示)大家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有只小老鼠躲在一堵墙的后面,有只猫在墙的前面吃食,小老鼠在哪个位置是平安的呢?(生试着指一指)那么小老鼠的平安活动区域是哪些范围呢?你们能帮助老鼠画出它的平安活动范围吗?动手画在答题纸上。展示汇报。那小猫略微挪动了自己的位置,这范围还是平安的吗?看来猫鼠大战又将掀开精彩的一页了。三、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本节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看在太空中我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呢。(课件出示月食日食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研究,里面的奥秘会让你喜欢上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8《早餐的学问》〔3课时〕一、活动目的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安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才能,会进展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二、活动准备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老师搜集一些早餐材料。三、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一〕制定活动方案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1、师生交流。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2、分析^p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课件出示统计图。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拟少。〔生5〕好似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师小结:大家的观察才能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富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3、信息分享。师:这儿还有一那么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比照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那么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展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比照,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师:说到如今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如今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局部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这那么消息,比照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才能强,发现问题的才能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意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展本期的综合理论活动。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交流研究内容。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搜集站”上来吧。〔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反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搜集站就搜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假如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似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理论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学生归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5〕……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展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拟写活动方案〕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方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展方案的修改。〔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刚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老师给予答复,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播送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方案。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方案,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合适于施行的地方在哪里?三、小结老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拟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第三课时:调查整理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展调查访问。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展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三〕讨论考虑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展讨论,考虑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拟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安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开展。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立意见的报告。〔四〕交流报告1、汇报成果。〔可选〕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立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展汇报。2、学生辩论。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展提问,小组派代表进展辩论。〔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平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9教学目的(一)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二)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个数进展分类。(三)培养学生观察比拟、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才能。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质数、合数的意义。(二)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教学用具投影片,2~50的自然数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奇数和偶数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投影片)2,3,4,9,14,15,,187,235,561,740,927,839,456。2.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展分类:(投影片)3.请说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投影片出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的约数有________;2的约数有________;3的约数有________;4的约数有________;5的约数有________;6的约数有________;7的约数有________;8的约数有________;9的约数有________;10的约数有________;11的约数有________;12的约数有________。老师:请观察板书,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左边是奇数,右边是偶数。)老师:我们已经学过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展分类。除了这种分法还有没有别的分法呢?这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1.质数、合数的意义。(1)老师:(指板书)请把1至12各数的约数的个数就出来(学生口答,老师在每列数的后面补出括号,填上数)?老师:请观察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个数,看一看约数的个数有几种情况?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有三种情况,约数个数是一个,两个,两个以上。老师:请再举几个数,看一看它们的约数的情况是不是与这几种情况相符合?学生举例并分析^p出所举出的数的约数是2个或者两个以上。(小组活动)(2)老师:请观察只有两个约数的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看看这些约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出:1和它本身。老师:如上面这些数,都具有这个特点,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板书:质数。老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质数?学生口答后老师再把板书补充完好: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老师:请观察有两个以上约数的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口答后,老师逐次板书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合数。在学生完好地概括什么是合数后板书: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老师:的区别是什么?(约数只有两个还是两个以上。)2.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板书)例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数竖排写)。17(的约数):1,17(两个)22(的约数):1,2,11,22(两个以上)29(的约数):1,29(两个)35(的约数):1,5,7,35(两个以上)37(的约数):1,37(两个)87(的约数):1,3,29,87(两个以上)老师:根据什么来判断?(检查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学生口答,老师在上面各数后面板书出判断过程。板书:17,29,37是质数22,35,87是合数。再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老师:一个数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判断它是不是质数时,需不需要把它的所有的约数都找出来?(不需要,只要找出第三个约数,就能证明它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口答练习: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19,21,43,67。(2)老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检查它的约数外,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来判断。请学生取出2~50的自然数表。按如下要求去做: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不包括2,3,5,7本身)看剩下的是什么数?能说明理由吗?学生书写和讨论,老师巡视。最后说明这就是50以内的质数表。请看课本59页质数表。练习:请判断下面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出自己是如何判断的?(查表或是看约数)31,57,87,4325,632080。(3)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质数、合数的区别是它们约数的个数,那么我们能不能按约数的个数这个特点对自然数进展分类呢?分几类呢?学生讨论中有分两类,三类之争,老师引导从约数个数去看。最后在学生讨论根底上画出集合图:老师:为什么1要单列一类?口答后板书: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老师:到此,这节课要研究的自然数的一种新的分类问题已解决了,还认识了质数、合数两个概念。板书引出课题:质数和合数。3.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口答填空:(投影片)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是。下面几种说法对不对?说明理由。①质数都是奇数;②合数都是奇数;③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④自然数除了质数就是合数;⑤自然数除了奇数就是偶数。请再说一说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区别。(三)稳固反应1.口答:(投影片)①在19,29,39,77,84,91中()是质数;②合数最少有个约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2.“一个数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按约数个数对自然数进展分类。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作业:课本P62练习十三,1,2,3,4。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的根底上,新引进质数、合数两个新概念。教学从研究根据约数个数对自然数进展分类入手,这个分类与已学过的奇数、偶数分类容易混淆,所以设计复习提问和新课教学共用一组板书,这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便于比拟的视觉效果,(奇数、偶数可以混合排列,也可以左右排列,前者观察与比拟难度比后者大,这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自行选定)。通过比拟,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质数,合数以及1的区别在于约数个数的多少,同时使学生分清了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本质区别是对自然数采用了不同标准的分类,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明晰的概念,在应用中既不会分类时把1划错范围或遗忘,也不会把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混为一体。质数、合数概念的归纳,设计中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抓住【关键词】:^p,逐层进展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概括,归纳才能的培养。新课教学分三局部。第一局部教学质数,合数的意义。第二局部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方法。第三局部是区别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合适纹样的根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合适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技能目的:尝试设计一组美丽的合适纹样;3、情感目的:通过欣赏和设计合适纹样,进步学生的审美、设计才能以及美化生活的才能。三、【制定根据】1、内容分析^p:《美丽的纹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课程,主要是学习“合适纹样”的相关知识。在新课程中对于五年级的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的教学目的有明确要求:“运用比照与和谐、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展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基于以上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欣赏,理解什么是合适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合适纹样。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根本骨架的绘制,掌握合适纹样的制作方法。2、学生实际:学生通过二、三、四年级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以及“对称图案”的学习,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底,在此根底上安排“合适纹样”的学习是非常合理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填图游戏稿,示范工具;学具:直尺、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等。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边欣赏边考虑: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指名生答复。2、师:同学们讲得很棒,总而言之这些简单的图案经过组合以后,就变得非常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美丽的纹样》。〔二〕探究学习1、理解合适纹样:刚刚我们欣赏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去掉了他们的外型以后,里面的图案形成的形状仍然跟外面的形状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图案都非常合适他们的外型,我们把这样的图案叫做合适纹样。2、合适纹样有多种组织形式,请大家看图片,看看有哪些形式?〔开火车答〕3、师总结:离心式:它的特点是图案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用手势比划一下。4、学生尝试介绍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以及平衡式:5、师提示:平衡式这种款式比拟特殊,前面几种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这种形式是不规那么的,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平衡的效果。〔三〕欣赏启发1、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合适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件中的图片。2、请你想一想,合适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常常运用在那些地方?〔生举例,师课件展示合适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假设干〕3、欣赏了这么多精巧的图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来制作这些美丽的纹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理解合适纹样的制作方法:师向大家介绍三个步骤:定尺寸、定外框、定根本骨架线。4、学生考虑,并说一说怎样制作根本骨架线?师小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点的方法定根本骨架线。〔四〕尝试练习:师:同学们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吧?下面就请你设计一幅合适纹样。要求:1、先选好某种外形,再根据外形设计填充图案;2、利用前面学过的比照色或邻近色知识来装饰合适纹样。〔五〕评价小结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图案、组织形式、色彩等方面来介绍〕;学生互相评价。2、老师点评、小结同学们的图案设计得非常精彩,相信你们这些小设计师,以后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六〕拓展延伸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用电脑绘画中的画图软件,制作合适纹样。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1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创新意识和合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展爱国教育和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p、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p。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根底,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根底的根底。这里,老师能擅长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想、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老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到达了资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2〖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的折叠理论活动,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3.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容积等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问题4折叠〗这局部是有关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识别与判断,因此,本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极有好处的。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本问题安排了“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三个步骤。首先,想像一下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其次,动手操作,将放大的图纸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最后,可以先通过叠出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矩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和第四个矩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练一练〗第1题①长方体;②正方体。第2题图形〔1〕对应〔a〕。图形〔2〕对应〔c〕。第3题图形①和②都对应〔b〕。建议学生先看图想像和考虑,然后再用附页4中的图折一折。这样,既验证了自己的判断,又练了折叠技能第4题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如以下图所示:由于门的位置已经给定,所以,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就大概确定下来。第5题让学生自己做立体图形,老师不必作太多的限制,比方可做立方体、长方体或根据教科书上的一些平面图去做相应的立体图形。但不管怎样,做立体图形的步骤都应该是先画出平面图形再折叠。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3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考虑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互相之间的联络,能正确地进展体积计算。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口算。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2.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互相之间的联络,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展体积计算。二、复习体积计算1.复习体积的意义。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一样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2.复习体积的计算。(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考虑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名学生口答体积计算公式,老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根底?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老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络,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2)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拟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3.学生练习.(1)做练一练第l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展。(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展,要注意应沉着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6题。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包容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4.做练习二十第13题。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外表积局部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计,解释估计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四、讲解考虑题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方法根据题里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4教学目的1、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纯熟掌握解答方法。3、学会分析^p统计表中包括的内容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编制和检查一个统计表的方法。教学重点本节课整理和复习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三项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关键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统计表包括的内容及数量关系,掌握编制、填充、检查统计表的方法。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p解答有关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编制和检查统计表。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1、老师提问导入。同学们,记忆是智慧之母,你们谁的记忆最好呢?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在小学阶段都学了哪些统计知识?都是在哪册书上学的?2、学生汇报。在第十册的第一单元学习了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求平均数;在第十二册的第四单元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二、归纳整理。〔一〕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学生讨论汇报。2、老师说明:统计知识在消费、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认真学好统计知识,进步统计才能。〔二〕整理复习求平均数。例1。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雷锋月活动流程
- 《公债的负担与风险》课件
- 关于培训的高桥流
- 《光纤通信器件》课件
- 医药产品经理职业规划
- 圆通速递培训课件
- 关于乡村振兴创意策划活动
- 36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精讲)-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地区)(原卷版)
-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应用篇其二含比的百分数应用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原卷版)北师大版
- 《光纤通信基础》课件
- 2024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题库(完整)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药品批发企业内审报告
- JJF1944-2021电容式测微仪校准规范(高清最新版)
-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填括号口算题(共100道)》专项练习题
- 里氏、布氏、洛氏、肖氏硬度转换表
-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绩效
-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常见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