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骊山怀古_第1页
中职骊山怀古_第2页
中职骊山怀古_第3页
中职骊山怀古_第4页
中职骊山怀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能介绍一下她吗?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于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写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2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愁!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作者及背景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曾任参议中书省和礼部尚书。正直敢言,为权贵所忌,屡遭风险,故弃官归隐。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被征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上任前即散尽家财,到任日夜操劳,仅四月,劳瘁死,谥文忠。其散曲格调高远,多真情而少雕饰。作者及背景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复原图阿房宫遗址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

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的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纡回的流淌。

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至今遗恨迷烟树。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

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列国周齐秦汉楚

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无论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